冬至的作文

时间:2021-11-18 12:28:21 冬至 我要投稿

有关冬至的作文(精选31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冬至的作文(精选3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冬至的作文(精选31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我是一包糯米粉,冬至到了,家家户户都会把我做成好吃又玲珑可爱的汤圆。

  我来到了一个小朋友的家,她的爸爸妈妈在把我调成面糊,把我和水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左搓又搓。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揉好。这时,小朋友把我掰了一小块下来,放了一粒甜滋滋的糖,我见着都想流口水,可她没捏拢我,就把我乱搓一通,结果我就像花朵一样“绽开”了,她就开始变得十分急切。

  我为什么总是露陷呢?因为小主人总是用力过度导致我冲破束缚散架了,我就像极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士兵,小主人气急败坏,像一个打败仗的士兵。这时,小主人也束手无策了,他想力气小一点却又把我弄得奇形怪状。

  我似乎看见小主人的脑海里出现一个魔鬼,他对小主人说:“不包了,反正也包不好。”正说完,又出现了一个天使对她说:“别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小主人听了又重振精神,重新包汤圆。这次她用的力气不大不小,我就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

  接着,我就像一个跳水运动员,和兄弟姐妹们一齐跳入热气腾腾的温泉里,原本我们是沉入“海底”里探索,但过了一会儿,我们长大了又探起头来呼吸。又过了半晌,我们就变成了十分美味的汤圆了。

  我和兄弟姐妹们被煮得像一颗颗白如雪的珍珠。小主人把锅盖揭开,她闻了一下味道便对我们赞不绝口。小主人舀起一个细嚼慢咽起来,我不一会儿就进了血盆大口,他们边吃边说边笑,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

  汤圆能让人温暖,吃一口,烦恼都抛到脑后。请大家记住冬至这个令人十分温暖的节日。

  冬至的作文 篇2

  冬至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过了冬至,就是年底了,所以冬至也被叫做小年。在中国北方,冬至有着吃饺子的习俗,而在我的家乡莆田,则有着冬至前一夜晚搓汤圆,第二天上午上山扫墓的习俗。其中,我还收获一句谚语呢!

  冬至前一夜,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按照习俗,就准备要开始搓汤圆啦!刚开始,我仅仅以为搓汤圆很简单,所以漫不经心,不以为然。但等我真正开始搓时,我才后悔说这句话了。一开始,由于我动作要领掌握的不好,所以搓出来的汤圆五花八门,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扁.......搓不好汤圆的我把目光投向奶奶身上,“哇!”看到奶奶的汤圆,我十分吃惊,只见奶奶搓的汤圆根本不想我那样有各种各样奇葩的样子,,而是十分整齐,就连大小也是大同小异,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群“汤圆士兵”在排队呢!。羡慕嫉妒恨的我立马去想奶奶请教秘籍,奶奶说:"万事都有技巧,搓汤圆也是。搓汤圆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搓汤圆时先从面团中取出一块不大不小的面块来,接着再用手捏出基本轮廓,最后再放到手心里,用三分力地去搓,一个圆滚滚的汤圆就立马出来了。“”原来是这样啊“我深有感悟地说。最后,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搓出了许多圆滚滚的汤圆。

  冬至上午,在我们扫完墓回来后,妈妈教了我一句关于冬至的谚语:冬至晴,年必雨;冬至雨,年必晴。意思就是说冬至晴天过年时就会下雨,冬至下雨过年就是晴天。听完这些话后,我这才知道原来冬至也有这么多知识啊。

  冬至的作文 篇3

  随着一声声炮竹响,冬至悄悄地来了。又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包圆润、可口的饺子。冬至有一个故事是说,冬至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冻的耳朵红彤彤的,于是人们发现饺子跟耳朵的形状差不多,所以人们以为吃饺子可以让耳朵暖和。

  冬至到了,但这个冬至喜气洋洋,因为老师说:“让带饺子和大家一起过冬至”,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和妈妈一起动手包饺子,先是选馅,饺子的馅五花八门,羊肉馅、猪肉馅、素馅等……选好馅就开始包饺子,妈妈擀皮,我揉面,不一会儿,一大盘香喷喷的饺子就完成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煮饺子是一门功夫,因为细节决定成败,火候决定饺子的味道,随着锅盖打开,一股水蒸气扑面而来,带来的是一缕饺子的清香,那滋味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先尝一下,咬着饺子皮清爽可口,饺子馅不咸不淡,第二口又是一阵清香过后,带来一丝甘甜的回味,好吃极了!因为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而且是妈妈的味道。我一定要让同学尝尝我包的饺子。

  带着一丝激动我来到学校,刚到教室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有一丝浓浓的菜味,让我胃口大开。首先是老师讲安全:不要乱用筷子和同学嬉闹等……虽然表面上听老师说,但其实早已没了听意,只是想着香喷喷的饺子是不是凉了、还好吃吗?老师一说完,同学们像闪光似的迅速拿出自己的饺子和邻桌同学狼吞虎咽起来。

  冬至真热闹,还有哪个节日是这么热闹?还有哪个节日这么欢乐?还有哪个节日和同学们能聚在一起吃饺子?这是我一生中与众不同的冬至,但也是最美的回忆!

  冬至的作文 篇4

  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但也是最快乐的一天,因为冬至这天,天气十分寒冷,一出门。就能让你体验一下雪人面膜,透过窗户,可以看见爱美的雪大姨,给大地敷上了一张大大的面膜。“李璟雯!”一声大吼,一个暴力妈妈的声音。“啪”吓得我把手中的杯子也打碎了。我赶紧把打碎的杯子踢到一边,若无其事地走到妈妈身边,问:“什么事儿?”妈妈仿佛会变脸术,转眼变成了甜美少女,说道:“乖乖,赶紧包饺子呀!”我偷偷转过身,伸伸舌头,喃喃自语着,烦人的妈妈!

  妈妈准备包饺子了,要先准备包饺子的食材。好家伙,平时一回家就张嘴要饭吃的爸爸也出来帮忙了。我先看了看爸爸怎么包。他似乎知道我的心思,摸着下巴,眯着眼笑着对我说:“快拜师!”我瞪了爸爸一眼,不应声,爸爸只好自己下手包饺子。爸爸把馅儿放进饺子皮儿里,放的太少吧,等饺子熟了之后,一口下去,全部是面。我大笑起来:“你也不会包饺子呀!”爸爸挠挠头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嘿嘿……我只好向那位暴力妈妈去请教包饺子。

  妈妈熟练地用勺子往饺子皮放上肉馅。捏几下,可爱的饺子就成了。我照着这样的方法包了几个,哈哈,不错的方法!我一口气不知包多少个饺子,一个个饺子精神抖擞地排列在一起,真是威风凛凛。等到妈妈把饺子放入锅后,我一直站在锅旁,馋猫似的看着。一缕一缕轻纱似的烟雾冒出来,饺子终于熟了!我立马把一个大饺子放到嘴里。“噗”热死了,我一口把饺子又吐了出来。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寒冷的冬天,传出我们家欢乐的笑声。

  吃着美味的饺子,听着欢乐的笑声,一家人憧憬着冬至的欢乐。

  冬至的作文 篇5

  当雪花飘落在寂静无声的大地上,你是否已经感觉到,一个纯净的冬季已经来临?或许大多数人只是嫌冬天把火热的激情带走,而搬来了寒风和飘雪。但是,谁又注意过冬日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呢?

  冬至,在我们眼中,或许只是一个在地理书上记过的日子,一个平淡的12月22日。但是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老祖先们对这一天却极为重视。

  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足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人们认为:冬至过去,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吉日,应该庆祝。许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都有“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许多动物的形象,放入蒸笼,蒸好后将其放在祖祠的牌位前,以示祭祀。祭祀之后,亲戚们还要一同举杯畅饮,联络感情,称为“食祖”。

  但是,冬至的一些风俗习惯并没有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下来,尤其在今天,冬至可以说是无影无踪了。而在上文中提到地“九层糕”也只能在史料中才能看见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心。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一直被人们高度重视:从除夕春节,到元宵清明端午节,再到七夕重阳,冬至,每个节日都有着各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而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着改革中的中国,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民俗节日也受到了外国洋节的猛烈冲击,正一步步走向社会的边缘。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西方节日,而春节,冬至一类的节日正在淡出年轻人的视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寻找冬至,寻找的不仅仅是冬至这个节日,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每个人时刻铭记着句话,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脉才不会中断。

  冬至的作文 篇6

  今天是冬至节,我特别开心,爸爸、妈妈也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做汤圆,享受冬至节的快乐。

  首先我们把该用到的材料都放到桌子上,大家都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兴致勃勃地做汤圆了。妈妈娴熟地和米粉了,只见妈妈把汤圆粉倒进盆子里,放少许的水用筷子搅拌了几下,又加了点水,再进行搅拌。妈妈告诉我要注意每次放的水不要太多,如果水少了可以再加,多了就不好办了。等水够了,妈妈用手来回的揉,直到把米粉揉成一个大团,不粘手了才可以包了。

  我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手心,双掌合拢,然后夹着糯米团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托住粉团,再把右手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开始时,我放的麻沙馅比较少,汤圆做得比较容易。爸爸给我出了个难题,他说:“麻沙馅儿越多越好吃,你能多包点吗?”我想,这有什么难的,我努力想表现一下自己。可是,馅儿放多了,汤圆粉就不那么听话了,搓着、搓着,汤团出现一条条小裂缝,黑黑的麻沙馅就暴漏出来。为了让麻沙馅藏在中间,我又追加了米粉团,使劲地搓啊搓,最后做出的汤圆可以和鸡蛋比大小了,大家看看我做的汤圆,都开心地笑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这次做汤圆既让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汤圆。

  冬至的作文 篇7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汤圆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热气腾腾,幸福满满的汤圆呀,满是我们同学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

  今天是冬至,学校竟然安排我们做汤圆,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开心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做汤圆。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糯米团和麻心,再把我们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好,汤圆开做啦!我们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压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饺子一样,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圆球。当然,我遇到了问题--总是不能把汤圆搓圆,总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尖角”.装着馅的汤圆里头似乎有许多调皮的小人,像是把脚一只一只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角,真是难看。哎,都是软软的糯米粉惹的祸,任我们怎么努力搓都没用。后来,我干脆等“汤圆们”干一点了,硬一点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会再动了,真是“软的不服,得来硬的”!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瞧,有的同学把馅放得太多了,结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学没放馅,汤圆就成了“实心球”.施捷仁同学在做的时候,禁不住鲜美的麻心馅的诱惑,往嘴里一点一点的塞,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

  一节课过去了,我们的汤圆做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像“孩儿兵”排着队伍等队长检阅呢!做好了,当然少不了吃这个环节。嗨,热气腾腾的汤圆来啦!汤圆冒着热气,在盆里等待我们品尝。“咦?这汤圆汤的颜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样?”哦,是汤圆的“馅漏”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个“黑煤球”汤圆,外头是馅,而馅的里头才是糯米粉,所以,我们的汤圆汤全被它“污染”了。

  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

  冬至的作文 篇8

  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昼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妹妹一放学就来到了奶奶家,说好了,要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爷爷、奶奶也正要出门乐呵呵地迎接我们呢!该吃晚饭了,奶奶端上了白切羊肉、红烧排骨,热气腾腾的香菇鸡汤全是我们爱吃的菜,奶奶说:“有句老话说啊,冬至夜,‘有铜钱人吃一夜;呒铜钱人冻一夜’旧社会中有多少人家,在这个时候穷人都只有挨冻的份啊!”奶奶在与我们忆苦思甜呢。

  是啊,爷爷接着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孩子们多幸福啊!你们知不知道有关冬至的来历呢?”晚饭后爷爷给我们讲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以后就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来过了,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籽习俗。怪不到早上我们吃的就是奶奶从穆桂英美食店买回的糯米团籽啊!

  同时,爷爷说道:“冬至也是一个节气,太阳的照射有过了冬,长一葱;过了年,长块田之说。每年冬至节也告诉我们气候都要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交冬数九就是从冬至开始。有农彦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过了今晚明天就是冬至节了,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春天也就离我们不远了,冬至节前我们渡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冬至夜!

  冬至的作文 篇9

  “叮叮当当”,厨房里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我与周公的约会。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朝厨房喊:“奶奶,一大早忙什么呢?”

  “今天冬至,我们在准备过冬至节,你快起床帮忙……”

  我连忙起床,走进厨房,看到全家人正各司其职。妈妈正在做冬至团,爷爷忙着杀鸡、煮肉,奶奶在摆放祭祖用品。我也加入忙碌的队伍,和奶奶一起往桌上摆放祭祖供品。供品可丰富了,鸡鸭鱼肉,糕饼水果,酒水茶饭,样样齐全。看着奶奶一丝不苟摆放供品的样子,我想起了每年冬至奶奶都说的老古话:“冬至大如年。”果然奶奶又开说了:“冬至大如年,这些个供品得仔细摆放才是。”经奶奶再三检查没有遗漏后,爷爷点上香烛,祭祖仪式开始了。全家人怀着虔诚的心从大到小依次祭拜祖先。

  祭祖仪式结束后,奶奶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她一边准备,一边又说起了她的老古话:“有的吃冬至夜,没的吃冻一夜。”我问奶奶这啥意思?奶奶乐呵呵地说:“今天晚上我们要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不一会儿,奶奶就把晚饭准备好了。果然丰盛,满满一桌子菜,特别是那热气腾腾的老母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奶奶给我盛了满满一碗鸡汤,又夹了一个大鸡腿说:“冬至要吃鸡。”我连忙接一句:“冬至吃鸡,大吉大利!”奶奶连声说:“对对对!冬至吃个鸡,来年好身体。”全家人哈哈大笑,奶奶的这些老古话真有意思。

  我一边吃一边问妈妈:“冬至怎么来的?”妈妈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了冬至。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妈妈知道的.真多,但我更喜欢奶奶那些老古话。

  我家的冬至就在奶奶的那些老古话里,在隆重的祭祖仪式里,在丰盛的团圆饭里。

  冬至的作文 篇10

  寒风“呼呼”地吹着,光秃秃的小树在路边艰难地挺立着,小草们垂头丧气地紧紧地互相拥抱着,我的耳朵冻得仿佛佛不是自己的了……冬天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妈妈牵着我冰冷的小手,看着我有些神伤的样子,轻轻地拍了拍我的额头,温柔地对我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万事万物皆有生死轮回,不用担心,来年这里又将是一番生机盎然。走,咱们回家包饺子去。”

  回了家,妈妈开始和面、拌馅儿,看着妈妈熟练的手法,闻着淡淡的肉香,我的心慢慢的暖了起来。准备工作干完后,妈妈开始一步步地教我了,只见妈妈把一块饺子皮铺在自己的左掌心上,然后用勺子舀一些肉放在饺子皮的中间;接着,把皮的两边合起来,把肉包住,再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使劲把两边的皮粘合在一起,并打成漂亮的褶皱,眨眼间一个晶莹剔透的饺子变魔法一般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了起来,刚开始我包的饺子不是像个丑巴巴的独角兽,就是像个无精打采的小肥猪。我回头看看了看爸爸,虽然没妈妈包的好,但可比我的可好看多了!我决定一点一点地改进,渐渐地经过了和第十个饺子皮斗争后,一个有模有样的精致娃娃饺子包好了!在我们一家人努力下一排排的饺子像盛开的花儿一样整整齐齐的站满了篦子。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估计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妈妈把饺子放进了锅里,饺子们在锅里快乐的翻滚着,你推推我,我挤挤你,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相互取暖……不一会儿,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扑面的香气让我禁不住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轻轻的吹了吹,一口把它吞了下去,“真香呀!”,我不由地赞美道。

  就这样,这个寒冷的冬至,我经过一次次失败,再经过了一次次的努力,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一家人欢乐的吃着、笑着,温暖着、幸福着……这样的冬天感觉不再寒冷了。

  冬至的作文 篇11

  今天是冬至,妈妈给我讲,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一个节气,还是一年365天里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长的一天,呀。原来是这样。

  中午放了学,妈妈接我直接去奶奶家,到家后饺子煮好了,我吃了一口,哇。真好吃。奶奶专为我包了花边小饺子,我一口气吃了一小盘,奶奶说吃饺子是按耳朵的,冬至以后会很冷,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下来的,这么有趣啊。

  晚上回家我问妈妈:冬至都要吃饺子吗?妈妈说不一定的,她帮我上网查了一下,我们北方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也有吃馄饨的,汉族人过冬至,少数民族的就不一定了,真有意思。

  冬至的作文 篇12

  母亲抱着我,在冬至的阳光下走。我的头靠在她的额头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围之下,只露出一张小脸,呆呆地看着路边慢慢向后退去的枯木。

  阳光发出惨白的色彩,我能听到母亲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额头的冰凉,但是我的小身躯在她有力的拥抱中,悬在半空中,徐徐的走。

  我听得到吹过的风,也听得到不远处传来的隐约的啼鸣。路上的尘土飞扬,落叶款款飘落,那灼目的灿烂阳光,汇聚成一片金黄及苍白。我看到路边树上爬行的蚂蚁,也看得到远方天空的一朵洁白的云。那云,在跟随着我们。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来,我感觉不到冷,只感到近乎闷热的温暖。母亲的手不时拍过来,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来,想扭转头来,看看前面的风景,但我的头刚想动,随即被母亲的右手扭转过来,说:别动,有风,冷。妈妈给你买肉肉,包饺子吃啊!然后她伸出一只手来,把笼罩我的那一个围巾重新摁了一下,确保没有风跑进我的脖子中。

  阳光苍白呵,我们就在那阳光下走,像走进阳光中,走进温暖的年关里。那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风和路旁隐隐的麦田。我只在那一个包裹着的襁褓中,被母亲抱着,行走在那样一个平静的午后。

  今年冬至,在他乡,同样的阳光惨白的午后,我一个人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与一位孩子的目光偶遇,他在母亲的怀里,被包裹的只露出一张脸,那个孩子面无表情,呆呆的看着我——好像我只是他眼中看到的一棵树而已,之后,他们与我擦肩而过……

  我站在阳光里,看着那位母亲的背影消失在枯树林立的街道上,觉得这风景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忽然觉得自己像一位走失了的孩子,城市之大,敞开多少门窗,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吃饺子的家,我转过头来,边走边安慰自己说:没饺子的冬至,也挺好的吧?

  冬至的作文 篇13

  今天是冬至,白天我们要上课,下课了之后我们就去外婆家过节。一下课,我和弟弟就直接去外婆家,到家的时候,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

  该吃晚饭了,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笑着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我听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弟弟也想早点长大,一边夸饭香,一边埋头“苦干”哩。

  吃完饭,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还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百鬼夜行,午夜12点鬼门开,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吓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骗你的啦!”外婆笑着说。“不过,也应该早点睡,添岁嘛!”……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这个快乐的冬至过去了,希望明天又是开心的一天!

  冬至的作文 篇14

  今天是星期三,我一回到家,妈妈就把热腾腾的饺子和汤圆端了上来。“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要吃这些。”我奇怪地问。

  妈妈说:“再过两天,就是冬至了,我们提前过。”

  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冬至的故事。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家家户户都吃水饺、汤圆。

  汤圆有芝麻馅的,有蔬菜馅的。我吃完汤圆,又吃了饺子。终于吃饱了,我摸摸西瓜般的肚子,爽呀!

  冬至的作文 篇15

  “快快,该放鞭炮了。”

  “快快,菜转备好了没?”

  “快快,拿上纸钱出门啦!”

  这是什么节日,如此热闹,急忙。没错,就是我的家乡合肥的节日冬至。

  冬至的习俗有吃饺子,扫墓和赠花鞋。关于这吃饺子,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人们都知道,北方人爱吃饺子,特别是农历冬至这天非吃不可。传说这天不吃饺子就会冻掉耳朵哩。虽然说这是一个传说,但慢慢地,吃饺子就成为了一个习俗。

  瞧,这天还没亮透,东方才刚刚露出鱼肚白,爷爷奶奶就把大家像赶鸭子似的赶下了床,一起帮忙包饺子。嘿,正合我意,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吃掉那些美味可口的饺子了。

  桌子上有肉馅,菜馅,虾仁馅,蘑菇馅等等,就像是一个饺子铺。我直勾勾地盯着那些馅儿,垂涎欲滴,心想:等一会儿包好了饺子,我一定要多吃几个,肉馅五个,菜馅五个~哈哈,饺子都是我的啦。想着想着,口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肚子也十分配合地“凑起了乐章”。妈妈看我那副馋样儿,又好气,又好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声气后说:“小谗猫,还不来帮忙,竟在那做白日梦呢。”我这才回过神来,屁颠屁颠地跑了过去,大人们看我那小样儿,都捧腹大笑起来。

  我看到了爸爸的手法,是那娴熟,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干净利落,便跟着学了起来。没想到我这东施效颦上来就垮了,想学爸爸那潇洒的动作,没想到包得太快,却被我这个初学者弄破了,我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这个小细节被爸爸敏捷地捕捉到了,他鼓励着我:“继续加油啊!”我听了爸爸这句话,瞬间来了劲,嗯,我一定可以,往事开头难啊,再说,我还想吃到自己包的饺子呢。我在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成功的种子,等待着它慢慢发芽。说干就干,一个没包成功,那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四个,直到成功为止!渐渐地我的手法真可谓是炉火纯青,都可以和爸爸媲美!我很是满意,自豪感油然而生,越干越有劲,包了许多饺子呢!

  大团圆饺子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吃完了,扫墓小分队又该出发啦!

  我们来到已逝亲人的墓地前,要先放爆竹,然后摆好饭菜,爷爷拿起酒,把酒倒在了墓碑前。我弯下了腰,拿起锄头,为亲人的墓碑除草,哎,“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扫墓的过程一气合成,大家都不苟言笑。

  最后,到了我最爱的时候了!冬至赠花鞋。奶奶拿出了花鞋,我仿佛看到了了眼神不好的奶奶坐在微弱的灯光下,为我一针一线的绣着花鞋。我的眼睛上蒙了一层眼泪。

  快,让我们一起聆听那冬至的尾声:“快,快,该出门啦!”

  冬至的作文 篇16

  12月21日是冬至,又到了每年吃饺子的日子了,这种风俗,据说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所以,在中国北方,一到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中午回到家,我就帮着妈妈忙活了起来。

  妈妈先和面,她先往盆里倒了一点儿面粉,又加了一点儿水,把手放进去揉啊揉……我忙帮妈妈洗芹菜,据说‘’芹‘’代表‘’勤”,意为勤密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远远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我把洗好的芹菜放在菜篮里控控水,妈妈再把它和葱、姜、猪肉一起剁碎,不一会儿饺子馅就好了,这时,妈妈再往里加各种佐料,使劲地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我闻着都口水直流,更别说吃啦!

  妈妈为了让面更加劲道,就又把面揉了揉。然后,把面搓成了长条,再用刀切成一小个,按扁。该擀皮儿了。我也擀起来,只不过我新手“上路”,总是擀不圆,不过,我已尽力了,妈妈还表扬我呢!

  我又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拿着勺子盛馅,然后把饺子皮合上,从中间捏一下,再从右往左捏,可是馅儿真不老实,老是调皮地往外跑。管他呢,只要把肉馅包住就行,不问饺子的丑俊了,不露出来就可以了,最终,我包成了一个四不像饺子!

  在我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包了一茶盘饺子,虽然,我包的不好,可是,是我自己包的。我觉得今天的饺子一定会特别香!

  开始煮饺子啦!水烧开后,妈妈把饺子慢慢放进锅里,十几分钟,打过三遍凉水后,只看见一群“大白鹅”都浮在水面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就要出锅啦!

  我们一大家子开始吃饭了,我忙给爷爷奶奶端去两碗。爷爷先是端起酒杯,兴高采烈地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奶奶接了句:“吉祥如意好日子,平平安安一辈子。”

  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我心里暖暖的,真希望冬至这一天永远不要过去!

  冬至的作文 篇17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当听到这首“九九歌”,大家一定会想起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这天,北方人会干些什么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冬至的习俗吧。

  冬至这天,北方人会吃饺子,而南方人会吃甜丸子。相传,北方人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生张仲景。冬至,我们班就开展了“迎冬至话冬至传浓情”的活动,不仅有家长进入课堂为我们讲述冬至的来历与习俗,而且还可以动手包饺子呢!

  听完关于冬至的习俗介绍后,我们便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和围裙,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包饺子了。准备的材料有:饺子皮、肉馅,还有一些面粉。有的阿姨竟然还带来了五颜六色的彩色饺子皮。之后,便是与家长一同包饺子的时间。只见阿姨左手拿着一张饺子皮,右手拿着勺子挖了一点馅儿,把馅儿放到饺子皮的正中间,然后把上面先捏着,开始捏两侧,最后用两只手的大拇指相互交叉,用力一挤,一个挺着大“将军肚”的饺子便包好了。同学们见了便也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田依凡把馅儿放的太多,一捏,“咦,馅儿怎么不见了?”她满脸疑惑的说。仔细一看,天呐,原来是掉到桌子上了,然后又被一张饺子皮给盖住了,难怪她找不到了呢!哈哈!史泽宇把饺子要么包的太扁成了肉饼,要么就是馅儿太多,把皮儿给撑破了。同学们包的饺子真是千姿百态,但是却其乐融融。

  在大家热火朝天的干劲中,我们班的饺子很快就包够了,几位阿姨和叔叔就端着去餐厅煮了。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看到冒着热气的饺子,大家都表现出一副“口水飞流三千尺”的神态。饺子刚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就有人冲上来打第二碗,并且吃的唏哩呼噜的,看来大家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就是香!

  整个教室里飘满了饺子的香味,也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大家都沉浸在冬至劳动实践的快乐当中。

  冬至的作文 篇18

  冬至是中国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大约在每年的公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历来皆受宫廷与民间的重视,人们会在当天祭祀祖先,并准备迎接新年。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从冬至开始,生命活动由衰转盛,由静转动。俗语说:“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水饺。”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在北方,人们大多会在冬至时吃饺子,而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惯。在某些地方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饮食习惯,例如喝羊肉汤,吃麻糍或糯糕等,但吃水饺的习俗却是最为常见的。在众多的传统饮食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汤圆及羊肉汤这两道再平凡不过的平民美食。

  冬至吃羊肉的习惯是在汉代开始的。相传刘邦在冬至是吃了樊哙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就形成了在冬至吃羊肉的习俗。直到这个年头,人们依旧会在当天吃羊肉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在滕州一代,冬至俗称“伏九”,在节前晚辈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此外,家家在冬至时都须喝羊肉汤。其实,准备羊肉汤并不难,只要将羊骨头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羊肉及羊杂投入汤锅煮,待煮熟后将其捞起沥干水,切成薄片放入沸水里一汆,再倒入碗里并冲入滚烫雪白的羊肉汤,撒入葱花,香菜等,一碗羊肉汤就完成啦!喝羊肉汤,对个人、长辈及家庭都为求个好兆头。

  汤圆是一道简单的小吃,但在冬至时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潮汕一带,外出的人都须在当天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不尊重祖先,没有祖家观念。而且,凡是身在海外的华裔同胞都很看重冬至,将它视为团圆节。潮汕人吃了汤圆后,还须在家里的显眼处粘附两粒汤圆,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平安安。

  当然,身为海外华裔的我也十分重视冬至。每到冬至,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欢庆佳节。我的奶奶是个传统的女性,当然会做好每个重要的步骤。一早,奶奶就摸黑起床准备一切。烹调祭拜时的食品,摆设水果,沏茶等等,全是奶奶一手张罗,好不厉害。再说折冥钞,说起来真不容易。别以为只要把冥钞折成筒状(元宝)就行了,如果自身的手指不灵活的话,可要折上好一段时间呢!搓汤圆也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只需一会儿的时间,她就把一个个面团搓成一粒粒汤圆了,看起来精巧细腻,让人垂涎三尺。

  准备就绪后,奶奶会把食物、水果及汤圆一一摆上神桌,再献香及鞠躬,以示敬意。最后,她则会把折好的元宝逐一投进化宝桶焚烧,以求神明及祖先保佑全家大小平安。到了吃晚餐时间,我们就会一起享用早上经祭拜的食物,和乐融融。当然,我们也一定会吃汤圆,吃在口里,甜在心里。

  身为华人的我,十分珍惜每逢冬至的时刻。因为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让居住在四面八方的家人们能够聚在一起,增进彼此的感情,而且让自己对自身的文化更加地了解。冬至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目之一,也是历代相传的文化精髓。所以,我们需捍卫这份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让所有华裔子弟及异族更了解中华文化,让它欣欣向荣,永远延续下去!

  冬至的作文 篇19

  中国的传统节气共有二十四个,春分、清明、谷雨、白露……每个名字都充满诗情画意,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所有节气均分于春夏秋冬四季,节气间互相对应,互为平衡,不光具有指引天气的作用,更多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精华。

  在我看来,二十四个节气中,“冬至”这个节气最为特别,它将中国人对于气候、文化、民俗的理解融为一体,所蕴含的意义很是丰富。

  天文学上的冬至大概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23日。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冬为冬天,至为极致,也就是冬季在这一天到达了极致,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学上造诣,在设定节气时所体现的智慧。

  相较于冬至的天文学解释,冬至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更大。古时对于冬至的解读最经典的莫过于陈志岁《载敬堂集》中提到的“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可以说,冬至这一节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祸福理论的最集中体现,最严寒的天气却是温暖春天的开始,我们的祖先以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告诉我们一切否极泰来,苦难中亦不放弃希望。

  冬至在传统民俗中也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冬至又称“亚岁”,是古代中国冬季的大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时候,漂泊在外的人到了这一天都要回家过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现在很多地方依然在冬至这一天保留了祭祖的风俗,也有祭祀天神、土地神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说起冬至祭祖,我们家可隆重了。奶奶会早早备置蜡烛香台,从上午就开始忙乎,鸡、肉、鱼……厨房里锅碗瓢盆热火朝天。到了祭祖的时候,我们把桌子抬到门口,点上蜡烛和三柱香,摆上热气腾腾的菜,斟满酒放好筷,打开家门等先祖来用。小时候的我总是调皮地想凑上前去看看,奶奶便会紧张地把我拉开,别说不能碰酒菜饭碗,就是桌子和椅子也不能碰到。奶奶会第一个虔诚地叩拜,嘴里轻轻念叨,祈祷先祖保佑,让我们一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平安喜乐……然后招呼我们大家一一拜过,整个过程不可嬉笑随意,不可草草了事。直到奶奶宣布祭祖仪式结束,我们才敢舒展开小心翼翼的手脚,欢快地大吃一顿。

  过冬至,幸福至。这一天南方很多地区吃年糕或汤团,北方必吃饺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食物的种类在变,味道在变,不变的是食物中蕴含的美好祝福。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我们的时代在变,我们的生活在变,唯有对于幸福的向往和祝愿始终,严寒迎春始,让我们一起迎接幸福!

  冬至的作文 篇20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节气,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订制的一个。妈妈告诉我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间,古人认为是大吉之日,因为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光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正如杜甫所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节日,从周代开始有记载。冬至在清朝以前,各国差不多都在冬至中祭天,千家万户无一例外,就连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祭天大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天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疾病,减少人民的饥饿与死亡,这慢慢变成一个民间习俗。当然古代贺冬、九九消寒等民间习俗也必不可少。

  到了现在,人们也常说“冬至大如年”,所以冬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团聚在一起g,远的朋友就用物来“相见”,而聚在一起来难免要好好吃一顿,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馄炖、汤圆和粽子,真是让人垂涎三尺。我家也不例外,我的叔叔从前进路赶到中大,妈妈公司也提前下了班来与我们共度冬至。外公外婆从广西寄来了粽子,真是沉甸甸的情意。

  冬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是千百年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冬至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国人民对气候、季节、饮食等等方面的研究和智慧。我今天能够享受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觉得非常开心,希望中国人世世代代都能了解冬至文化,传承这个冬节。

  冬至的作文 篇21

  今天过冬至夜,妈妈说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就进入了全年最寒冷的阶段。冬至这一天要吃汤圆,冬酿酒,还要买卤菜,卤菜店都排起了长长的队……都说冬至大如年嘛!就是说过冬至就像过年一样团团圆圆,高高兴兴的大吃一顿。

  吃着外婆做的冬至团,喝着甜甜的冬酿酒,真的好幸福!

  冬至的作文 篇22

  今年的冬至和往年一样很冷,这种寒冷对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对一只无家可归的小动物更是一种考验。

  中午,在我们家的楼下看到它,女儿石榴发出一声欢喜的惊呼:“小白狗!”石榴对小狗期望已久,拥有一只小狗是她的梦想。

  称它为无名小狗,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没有听什么人以“宝宝”“贝贝”式的呢称来叫它。小狗很瘦,毛脏脏的,原本应该是纯白的毛完全没有光泽,呈现一种灰色,与冬至的清冷倒是十分合拍。对门邻居的母女正在喂它吃饺子,它很快就把盒子席卷一空,连盒底的汤都不舍得留下。

  石榴羡慕地问:“你们买的小狗?”邻居说:“哪是啊?是咱小区前面楼上一家的。买的时候毛是彩色的,他家喜欢的不得了,天天抱着。后来一给它洗澡,染的颜色就洗掉了,他家就不喜欢了,不要了,它就成天在这小区转,腿也不知道啥时候被车压断了……”

  这才注意到,它的右后腿一直蜷缩的,我看到石榴猛地打了个寒战。

  下午,石榴一直念叨着小狗,并决定把两个方形的塑料盒作为小狗的饭盒,一个盛食物,一个盛水。晚饭后,我们端着一盒热腾腾的鸡丝面条下楼,以为它会不太好找,结果它就在楼后的草坪上卧着。看到人来,它亲热地往我腿上趴,两只前脚张着,就像一个要大人抱的孩子。

  面对小狗的亲热,石榴一个劲地往后躲。她就是这样叶公好龙,朝思暮想着拥有一只小狗,可真的遇到小狗,却总是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妈妈对石榴说:“这是对你的一个考验。如果你能每天给它送水送饭,坚持照顾它一段时间,并且和它成为好朋友,爸爸妈妈才考虑给你买小狗的事。你知道吗?小狗真的到了咱们家,你就要对它负起一份责任。”

  上天是公平的当她为你光上一道门的时候,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对于那条小白狗来说也是的。

  冬至的作文 篇23

  古人常说:"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了没人管。"今天就让我告诉你我是怎么过冬至的吧!

  冬至这天,我在班里吃我自己包的饺子,什么什么?吃饭都是在自己家里或饭店里吃,怎么在班里吃?哈哈,就让我告诉你一个小时前的事儿吧!

  我听说要包饺子,既兴奋又奇怪,橙子老师难道吃错药啦?还是糊涂啦?虽然橙子老师给我们意外惊喜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可是我还是吓了一跳。不过包饺子and吃饺子,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呀!

  为了这节课,我特别用心准备:碗,是我最喜欢的;筷子和勺子也都是我最喜欢的。准备工作刚做完,时间就到了,可惜的是妈妈的电动车电量不足了,如蜗牛一般慢行到目的地,同学们已经开始包第二个饺子了。

  我火速包了两个(都是小花,因为我只会包花饺子)。我一边包,一边想:肯定是我包的饺子得第一名!果然,我的花饺子引来了大家的围观,一个同学问我:“你是怎么包的?教教我呗!”我马上变身为包饺子大师:“你看,先把羊肉馅儿放在皮上,然后沿着边捏四五个角,再使劲儿往中间一合,就把它们合到了一起,最后用五根手指调整一下就好了。”转眼间,一朵玫瑰花出现在眼前。再看同学们包的饺子,各种各样的都有,包饺子原来这样有趣啊!

  这时,老师说:"开始下饺子喽。"我听到我的花饺子发出细小的声音说:"我可不想这么年轻就死啊!"哈哈,这可由不得你了!一艘艘大小不一的饺子,"扑通扑通"地像青蛙一样跳到热水中,没多久,饺子那诱人的香味就飘了过来。

  饺子终于熟了,老师变成了勤劳的蜜蜂,开始给我们分饺子,啊,真好吃,我们一边吃着奇形怪状的饺子,一边讨论:"这是谁包的呀?怎么只有皮儿,馅跑谁的碗里了?”

  我们一边吃饺子,一边听老师讲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医圣张仲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看到老百姓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很心痛,就在冬至这天,煮了一些驱寒汤给大家喝,并且用面把羊肉包起来,煮熟了让大家吃。大家吃得很暖和,耳朵也好啦!老面姓们非常感动,所以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来纪念医圣张仲景。

  原来吃饺子还有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今年耳朵就不会冻烂了。

  冬至的作文 篇24

  今天,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因为我想跟妹妹一起做汤圆。而是妹妹和她爸爸去大润发了。我只好和外婆一起做汤圆了。外婆拿出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外婆揉,揉,揉成长长的面团。她分给我一些面团。我搓,搓,搓成汤圆,放进筛子里。

  汤圆做好了,外婆把汤圆倒进锅里。过了一会儿,汤圆浮上来了,外婆说:“汤圆可以捞上来了,汤圆熟啦!”

  我把汤圆盛到碗里,加了点汤和红糖。美味的汤圆做好啦!因为是自己做的,所以很好吃。

  冬至的作文 篇25

  今天是冬至。一大早我就在做汤圆了。我先把面团搓成圆圆的,然后用大拇指轻轻按下去,按出了一个小洞。我把红枣放进小洞里,再包起来,再次搓,又把它搓圆了。不一会儿,汤圆做了一大盘。接着,我把汤圆放入锅里煮,不一会儿就熟了。我开心地吃起了自己做的汤圆了。

  今年的冬至,我过得很开心!

  冬至的作文 篇26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家家户户都吃汤圆、搓丸子,我家也不例外。

  吃过晚饭,妈妈把一个大大的盘子放在桌子上。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团早已揉好的糍,掰下一小块放在手中捏几下后就飞快的搓起来。不一会儿,妈妈的手中就出现了一条白色的大圆柱。她把圆柱从中一分为二,把其中一份给我。我接过白糍学着妈妈的样子搓了几下,粗圆柱变成细长条,我又将它平均分成10份每次放1个在手心仔细地搓,不一会一个白珠子滑落在盘中。可这时妈妈已经搓好一小堆啦,她怎么能这么快呢?经过观察我发现,妈妈分到柱子时直接把它分成5份,她的大手每次都搓出2个丸子。我心中不服,也拿起2个糍团搓起来,很快两个玉珠滚落盘中。我洋洋得意对妈妈说:“看,我也能跟你搓得一样多。”妈妈笑着说:“即使你和我一样每次搓2个,还是我比你多。”这又是什么道理呢?我使劲地想,突然我明白了。在和妈妈分得同样多的糍条时,我把它分为10个等份,每份为10分之1;妈妈只把它分为5等份,每份为5分之1。5分之1等于10分之2,她的1个丸子的重量等同我的2个。除非我能一下搓出4个丸子,那样我们才能搓得一样多。

  真是生活中处处都藏着数学啊!我们在欢笑声中又度过了一个有趣的冬至。

  教师点评:在有趣的冬至中,你还能发现这么多有趣的分数,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冬至的作文 篇27

  昨晚老妈打电话来说,今天是冬至,让我们别忘了吃饺子,好吧,既然老妈特意嘱咐,那就吃饺子吧,本来也想着最近该改善改善伙食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吃素饺子。一大早起来,室友就去买豆腐,韭菜,鸡蛋,回来后开始剁饺子馅,调饺子馅。每当做饭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特别的幸福,因为自己不会做,还可以吃到好的。当然,这全托我那舍友的福。

  一会功夫,饺子馅就调好了,我只是和好了饺子面。开始动工包饺子。我整饺子皮,她包,两人分工合作,没多会就包了一小案板饺子,开火,烧水,煮饺子,吃饺子,一系列程序进行的秩序尽然。

  吃完饺子后,摸着吃的饱饱的肚子,不禁好奇,冬至节为什么吃饺子啊?上网一看,原来,冬至吃饺子,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说是张仲景决定辞官回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病,等回到家乡时,正直冬季。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如此,今年的冬至过的真是值了,不止吃到了饺子,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的作文 篇28

  在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里,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森林里响起了一阵悦耳的声音:“冬至节来啦!冬至节来啦!“原来是黄鹂和百灵鸟正扯着动听的嗓子,把要过冬至节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快乐森林。

  动物们纷纷从树房子里探出了脑袋,争先恐后地跑到森林正中央的大树桩旁,大家围“桩“而坐,只听猫头鹰市长宣布:“我们一起来过一个热闹的冬至节吧。”两只兔子抬来了一大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锅碗瓢盆样样齐全。于是,大家开始动物捏面团,做汤圆,共同祈盼森林大家庭团团圆圆、吉祥平安。

  你瞧,小兔子正用面团给它的同伴做雕塑呢,长耳朵、短尾巴,真神气呀;袋鼠妈妈捏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小鸟张开翅膀,好像它能冲上云宵;顽皮的小野猫捏了一个漂亮的铃铛,“叮叮当,叮叮当!”清脆的响声传遍四周;小猴也给自己来了个自画像,调皮的脸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好像在想什么“鬼点子”呢!还有些调皮的小动物,恶作剧地团了些雪团,要请同伴吃“汤圆”呢!大象伯伯一边捏汤圆,一边向大家讲述着有关冬至节的传说,原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长的一夜,要吃汤圆就是怕晚上肚子饿呀,太有意思了!

  热腾腾的汤圆上桌了,动物们吃着自己做的汤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真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冬至的作文 篇29

  冬至要吃汤圆、麻糍,吃了我们就大一岁了,记忆中的冬至大致如此。这个冬至却不同于往常,班主任郭老师带领着我们深刻的感受了冬至的文化、习俗。

  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人冬至吃饺子、馄饨,南方人吃汤圆。

  那天下午,我们还邀请了张开翔妈妈来课堂指导我们做汤圆。在开翔妈妈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虚心学习下,一个个白嫩嫩圆溜溜的汤圆出现在每个同学的手中。汤圆越做越多,最后,每一组的芝麻馅都用光了,汤圆也装了一大盘。于是家长义工们把汤圆端到楼下去加工,做成麻糍。趁汤圆加工的时间,同学们拿出自己早早准备好的温州美食,摆在桌面上。一眼望去,各种美味尽收眼底。瞧,有的带了温州鱼饼,有的带了瘦肉丸,有的带了凉皮,还有的带了鸭舌……而我带的美食更是形成了他们中的一道风景。我带的是绿豆糕,清新的嫩绿色,而且不像他们那么重口味……

  “可以吃了!”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突然,教室的门被推开了,原来是家长义工们回来了。他们端着黄灿灿的麻糍分给每一个人。香喷喷的麻糍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麻糍立刻就露馅了,甜甜的芝麻馅儿夹着软软的糯米皮,真是美味啊!于是我又吃了一个,谁知,这个麻糍竟然没有馅儿!天哪!这是哪位调皮的同学做的啊!?

  这个冬至节,既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大家美餐了一顿。真是令人难忘啊!

  冬至的作文 篇30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是圆形的,寓意幸福圆满。而今年的冬至与以往的十分不同,因为我们班的家委会要在班上现场教我们搓汤圆,然后现场煮汤圆吃。

  周二下午,家委会的妈妈们拎着一大堆东西来了,我们拿到糯米团后就开始搓了,糯米团有红色的还有白色的。刚开始时,家委会的妈妈教我们怎么做汤圆:先取一块大小适中的面团,放在手心轻轻地搓,最后搓成圆形后就OK了!虽然看上去好做,其实做起来不怎么容易。下手太重会碎掉,而下手太轻就很难成形。很快,一个个汤圆宝宝被我们做了出来,懒洋洋地躺在桌子上。突然,我发现有一个白汤圆太大了,而另一个红汤圆却太小了,我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如果把红汤圆和白汤圆混合在一起会怎样呢?我便将它们混合起来,哇!这个汤圆一边红一边白,好不漂亮!我带着愉悦的心情逛了一圈,突然发现,有些组也有混合“品种”。不行,我是天才,我得与众不同!可我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我烦恼得把那个汤圆弄碎,又搓好,弄碎,又搓好……正当我不想继续的时候,那汤圆的一个惊天大大大变化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图案从一边红一边白变成全部是红色,上面有一些白色的斑点,“于式超混合汤圆”成功啦!

  开始吃汤圆啦!是红糖的,我吃着汤圆觉得非常非常地美味,我一碗接着一碗,一共吃了三碗多。吃着汤圆,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在这个冬至,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可真令我难忘呀!

  冬至的作文 篇3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冬至深情款款地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

  可是什么是冬至呢?我赶紧上网查一下,终于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很重要的节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就是说这一天黑得比较早。

  冬至到了,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句民谣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今天中午放学到家,妈妈说包饺子吃,我央求妈妈教我,妈妈满口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是和面。妈妈叫我把面放在盆里,然后往面粉里加点水,搅动面粉和面,我照着妈妈说的做,可是一会儿手就被粘住了,妈妈往手上撒一些干面粉,才把面弄干净,原来看妈妈和面时觉得很简单,现在觉得真难呀!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笨拙的把面揉到了一起,然后妈妈把肉、大葱、生姜放到绞肉机里绞,绞成肉沫后,再放一些佐料,馅就做好了。

  接着是揉面和擀皮。妈妈揉好面,把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一些面粉,把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皮,再把面皮擀成薄薄的椭圆形,擀皮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馅放在饺子皮里,对折饺子皮,轻轻地把皮捏在一起,我包的饺子非常难看,肚子瘪瘪的像趴在面板上睡大觉,妈妈笑得合不拢嘴。

  在寒冷的冬至里,吃上一碗亲自动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身体暖和而且心里也暖和。

【有关冬至的作文(精选31篇)】相关文章:

有关冬至的作文(精选28篇)11-08

冬至有关的作文(精选31篇)11-12

有关冬至的作文:冬至饺子香12-13

有关冬至的作文范文(精选33篇)12-22

有关冬至的作文范文(精选47篇)11-27

有关于冬至的作文(精选35篇)11-11

【实用】有关冬至的作文(精选28篇)11-12

有关冬至作文12-23

有关冬至的英语作文12-30

有关快乐冬至作文(精选10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