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文

时间:2022-12-29 13:18:55 道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道德作文集锦六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道德作文集锦六篇

道德作文 篇1

  为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金秋十月,我校米河二中以各种形式开展了“我身边的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我们要怀着恭敬、敬重的心情,集中学习宣传 “我身边的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王三乐、常献忠、张芬仙、吴新军、张粉娥、刘绪通、张可山7位道德模范,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是全市开展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闪光点,写心得体会,找差距、查不足,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学习道德模范的认识,把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健康的东西,替换成 “我身边的道德模范”内容,道德就像太阳的光辉,照耀并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这种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是大爱,这种爱的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递的。今天我们学习的的七名模范,多是来自于基层或农村,但他(她)们却以实际行动和朴素的感情诠释了人间大道、人间大爱、人间大德,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企业家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这是刘头通的座右铭。三十年来,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投入扶贫助困、建校修路等公益资金数百万,先后荣获中华百业杰出创业人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巩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称号,20xx年被评为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

  王三乐,男,1934年生,巩义市西村镇罗口村医生,现任罗口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因家贫,王三乐早年辍学,从此他潜心钻研医学知识,最终成为一名乡村名医,免费为困难群众看病万余例。1994年以后,他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捐资建校,不遗余力,创办了罗口村家庭学校、开办了家长讲坛,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 20xx年荣登“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榜,20xx年6月,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

  常献忠,现任巩义市公安局副局长。20xx年6月,他临危受命,带领侦破6.12巩义特大系列盗抢案。6月25日下午,他接报后,带人前往抓捕犯罪嫌疑人,面对歹徒手中的尖刀,他临危不惧,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歹徒的逃路,最终因失血过多,昏倒在了追捕途中,用鲜血写了忠诚,他被誉为不怕死的公安局长。

  20xx年,常献忠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忠诚卫士、荣立个人一等功,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被公安局评为特级人民警察,20xx年6月获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家住竹林镇被评为“中国孝老敬亲之星”的张粉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孝敬公婆、照顾家人;帮助邻里,助人为乐的平凡故事,使在场的观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

  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巩义市小关镇山怀村村民张芬仙,用山里人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三个傻小叔子的感人故事。伴随着她的娓娓讲述,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所有观众,看电视片记录的她生活的点滴,现场的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传人尚继业和他的徒弟,用河洛大鼓说唱的方式,热情赞颂了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可山一心为民,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还原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高大形象。 吴新军、武劲风、刘红刚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群体,电视专题片用纪实的手法,真实记录了英雄群体勇救落水青年、英雄吴新军至今下落不明的英勇事迹和吴新军家人不向组织伸手的高风亮节,他们的英勇事迹,为全市人民树立了楷模。

  我市道德模范的事迹进一步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我们被别人所感动。公民道德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释放出质朴的人性光辉,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爱与善,更在于它能够焕发无声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你我幸福的重要力量。

  在人们越来越自觉的实践中,道德日渐升华为一种追求进步、崇尚文明的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外铸成社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让我们在学习传播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的同时,也从自身做起,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汇聚成无穷的道德力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道德作文 篇2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怎样才能做到有道德呢?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不难,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道德其实离我们很近,在学校,我们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我们不能在教室里追跑打闹;我们还应该节约用水、用电;同学间互相帮助,团结同学;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这些都是在学校应该做的。在家里,要尊敬父母,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父母减轻一些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制定学习生活日常安排,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在公共场合,我们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乱扔垃圾,坐公交车时应当主动的让座,爱护花草,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等等。

  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遵守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专家点评:

  语言平淡

道德作文 篇3

  拒绝道德绑架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也是我国流转至今的美好品德,有时候也会被当作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追求道德,本是一种良好品质,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衍生出一个新词: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公交车上时“现在的年轻人啊,越来越不懂事了,看到老人都不会让座了”,亲戚带着孩子来家里玩时“不就是一块表吗?摔坏就算了,他只是个孩子,不懂事,你和他较什么劲”,路边看到乞丐给了点零钱时“看你穿得那么好,怎么只给这么点啊,我那么穷,你不应该多给点吗”,在明星微博下的评论“这么有钱还不如捐给山区,只会贪图享乐”

  他们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一旦不一致就会出言讽刺,仿佛别人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道德绑架便是以道德作利刃,当为人提倡的道德变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它便也成了导火索,只需一个火花就能将这个社会引爆。

  道德应该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是一种良好的意识形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师重道……这些都是优良的美德,为整个社会都增添几分温暖人心的色调。可是,道德绑架让原本的美德变了味,当礼让从美德变成义务,当行善从主动变成被动,这个时代也像被颠倒过来一样。这样的绑架实在可怕,麻痹了人们的善良之心,挟持着大众的选择权利,这样的行善早已成为压在心中的负担。当人们已经害怕厌倦了,道德也就随之瓦解。

  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道德,理性反对道德绑架,让道德绑架不再是行善的绊脚石,让社会被善意和温暖拥簇着,这才是它该有的样子。

道德作文 篇4

  20xx年9月23日晚,约9时30分,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东派出所附近,发生了一起惨不忍睹的命案。据说当晚,我县一中高三的一名长的很漂亮的女生在离家仅剩十几米的时候,被人截下来,先奸后杀……凶手还带走了那女生身上的一些东西,做案手法令人触目惊心……

  那名女生在事发时,也喊了几声“救命!”,在她家附近的所有人,包括他的父母都听到了这一声叫喊,她的母亲也出了家门,却没出一声,也不报警,最后都是邻居报的警。可是,警察赶到时,不幸已经发生了,案发现场只剩下那名女生残缺不全的尸体。

  事情发生之后,有很多人指责凶手用这种手段杀了人,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法律上讲,一切都是凶手的错,但,道德上讲,两方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我曾经在前面提起过,被害者之母已经走出了家门,就是没出声,如果那时,这位母亲说了声“是谁?”,结果可能就不会这样了呢?

  也学你们会说:“或许她不知道这是自己女儿呢,中国不是有句俗语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这里就是这位母亲在道德上犯的错误,谁家女儿不是人呀!这么置之不理,不报警,明显快成了故意杀人了嘛!

  现在,在我们为被害者悲哀之余,也要大力“鄙视”凶手即被害者之母。因为他们一个是杀了人,一个是纵容了杀人犯,让杀人者杀更多的人,相比之下,谁的过错更大呢?人类的道德何在?

道德作文 篇5

  一个飘着细细小雨的早晨,小力妈妈对小力说:“小力呀,帮妈妈去买两袋盐,好吗?”小力一向是妈妈的“小助手”,立刻拿了钱,带了把伞,就箭一般地冲出了家门,全然不顾后面妈妈的叮嘱:“路上要小心点!”

  雨渐渐停了下来,这时,小力发现路上的积水很多,行人都绕开水塘走。于是,小力也跟在行人的后面慢慢向前走。突然,一辆豪华的林肯加长型轿车飞驰了过来,人们见了连忙躲得远远的,生怕被水溅到。小力却并不着急,只见他大喊一声:“看我的神盾!”接着“啪”地一声打开了随身带的雨伞。果然,水花全都被雨伞挡住了,小力一点也没被淋到。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小力躲在路边沾沾自喜的时候,楼上的一户人家的主人把一盆脏水泼了下去,不偏不倚,正好浇到了他的头上。小力被这突如其来的“炸弹”“轰”成了“落汤鸡”,只见他的身上乱七八糟地挂着破布片、烂菜叶、乱鸡毛等,还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臭味。小力惊呆了,发疯地一样地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想:这些人真不讲道德......

  雨后的天空格外纯净,空气格外清新,树木格外翠绿,然而小力的心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是啊,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怎么可以这么不讲道德呢?

道德作文 篇6

  10月13日,在佛山黄岐,一面包车将2岁女童撞倒碾压后逃逸,路人无人伸援手,接着第二辆车也从女童身上碾过。18个路人经过,都没救援或报警,直到一名拾荒者发现后将她扶起,呼喊救人。至今,女童还未脱离生命危险。

  冷漠,刺痛了人心。在惨案中,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了面色冷漠的众生相。痛感、悲悯心匮乏,仿佛“人性方向盘”失灵的推土机,横冲直撞,尽情碾压着道德伦理的底线。

  灾祸与“冷漠围观”结伴而行,已是当下尴尬的情景。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车辆两度碾压,18人无一搭救,冰冷的看客姿态,印证着道德底线下移的喟叹。

  若按“人心向善”的道德想象,女童被撞,肇事者当迅即救人,稍减良心上的负罪感,路人也当积极伸手相助。

  然而,一切都被反转过来了:司机逃了,路人视若无睹,“敬畏生命”俨然是纸上空谈,少管闲事式的明哲保身,才被奉若信条。对善美信念的放弃,构成了人心的暗区。于是乎,幼小生命,差点毁于车轮下,抑或被集体冷漠葬送,失去了尊严——幸而,拾荒者打破了辛酸局面,慷慨施救,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

  个体境遇,总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的突遭劫难,投射了人际关怀的冷暖。不堪想象,当她劫后余生,又怎样遗忘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她对社会的体认,会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那些围观者,剥离了冷漠的标签,也是普通的民众。他们未尝就不懂,没有人是座孤岛,相互搀扶才能同舟共济;“乐于助人”是传统的人伦美德,漠视生命,会让良知溃散。或许换个语境,他们也会痛斥“铁石心肠”,呼吁人性回归。可一旦轮到自己做“路人甲”,他们就打起酱油,从“审丑”向“示丑”自然地角色切换,原因何在?

  究其症结,不过是“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将道德流失归咎于“世态使然”,是公众一贯的逻辑转化。你看,“彭宇案”殷鉴在前,“做好事遭恶报”,谁还敢冒险救人?理由看似铿锵,其实是伪命题——真正道德,理应跳出物化的代价考量。行善成本,不应是冷漠的通行证。

  忽略人性反思,是对个体责任的遮蔽。修女特蕾莎说:“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行善事;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道德践履,本该更果敢,超越利弊权衡。

  社会学家孙立平在《国人的冷漠是如何铸就的》一文中,将审丑麻木视作一种“轻度罪恶”。正是冷漠、歧视等庸常之恶,衍生出信任割裂。消解沉疴,需要人性规约的拾级而上:道德令,被人们视作底线性的信仰。“人们一切不幸的根源,不是饥荒,不是火灾,也不止是那些作恶者,而在于他们各自为生”,托尔斯泰如是说。打破“流沙格局”,构筑人际关怀,需要价值秩序的重新梳理——在社会储藏室里,多放置些“人本关怀”。人性复苏了,道德方能走进“春天里”。

【道德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道德的作文:道德1000字-道德作文01-18

关于道德的作文:道德是金800字-道德作文01-18

写道德的学生作文-道德12-22

有关道德的作文:道德论08-21

道德作文:坚守道德底线09-03

关于道德的作文:道德在我心08-02

关于道德的作文素材:道德的定义07-30

关于道德的作文:我眼中的道德09-19

有关道德作文:道德陪伴你09-17

道德道德何寻作文素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