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统作文

时间:2023-11-13 17:04:55 传统 我要投稿

[精选]春节的传统作文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传统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春节的传统作文10篇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1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不过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穿上节日盛装,脸上个个都带着笑容,走亲串邻去拜年,一片详和的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喜恭喜。

  “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爆竹便鸣起来。烟花一声巨响升到了半空中,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的烟花,像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笑脸,又像无数的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得格外美丽。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美妙的.旋律包围着人间,真是热闹极了。“春节”也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大家既可以得到长辈祝愿的红包---压岁钱,又可以尽情地玩。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2

  中国得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等。传统文化还包括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在这众多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在春节里我可以穿新衣服、吃喜欢吃得东西。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它。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得最隆重得传统节日,又称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春节从小范围来说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从大范围来说是指腊月初八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到正月十五为止,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当时间滑过农历十二月三十晚上十二点得时候,农历新年就开始了。

  在春节期间,我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其中包括扫尘、拜年、吃饺子、贴春联、长辈给压岁钱等,处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得氛围。在这些节日习俗中,我最喜欢是吃饺子、长辈给压岁钱,因为饺子里面有肉有菜,用面皮包着既漂亮又好吃。包出来像元宝一样,又表示团圆和一年兴旺发达。还有每年我都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不管多少都代表着长辈对我们新一年得期盼。

  听了我得介绍你们也喜欢上春节了吧!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3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的原因,有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比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4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只要一到春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例如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南方的习俗是先要祭拜祖先再吃。当然不论南北方,春节都是一年里团聚的日子,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很兴奋,因为要知道过了这一天就是春节了,也意味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在大年三十晚上,一起吃年夜饭,吃饭前当然要祭拜自己的祖先。我们点上蜡烛祈祷祖先的灵魂保佑我们,我也默默地许下了愿望。祈祷之后,就吃年夜饭,年夜饭可丰盛了,年夜饭里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又有年糕,象征年年高,另外就是鸡鸭等食品了。吃年夜饭时,大家开开心心地吃,脸上洋溢着笑容。我想明年就马年了,这一点让我非常高兴,因为明年也是我的本命年,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年传说,相传每年一个日子就是“年”出没的日子,在这一天,“年”就出来吃人。有一位老神仙下凡来帮助村名抵抗“年”。说“年”怕红和怕响声和热闹,从此以后的过年就是挂灯笼,放鞭炮。

  我们吃完年夜饭,这时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便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首首欢快的歌曲和一个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与我们接近了十二点的钟声。随着“小彩旗”的'转动,当北京时间进入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我们家全都欢悦起来,外面的鞭炮声也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这些都意味着马年的到来。

  这就是我的春节,一场快乐的春节。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5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春节。

  过年了!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家里有的人在拿手机抢红包,有的`人在相互拜年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还有的人在做团圆饭。团圆饭里我最喜欢的是薯条和烤全羊。

  过了一会儿,团圆饭做好了。我大口地吃起来,爸爸给了我一个羊腿,我一下子就吃完了,烤全羊就像一大片彩虹烤肉,你只要吃了一口,就永远忘不了它的美味。

  后来,吃完团圆饭,我拿起了一个冲天炮玩,冲天炮一点燃就“嗖”的一声,飞了出去,就像我在海盗船上放了一个大炮,炸毁了一艘船。我又拿起一个比我还大的鞭炮,和一个打火石,一点,鞭炮噼里啪啦地燃放了起来。我和小伙伴连忙跑开,捂住耳朵。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不仅很喜欢,还要把它永远地传承下去!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6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非常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民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民俗与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非常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与“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非常多过年民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7

  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逛庙会

  拖着沉重的步子终于来到这美丽山村的小镇上。老远就听到了叫卖声。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满是姹紫嫣红穿着艳丽服饰的人们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动着。既然来了,当然是冲啊。“老板,这中国结怎么卖啊”“这个,这个好看着咧,买个挂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块一个。姑娘买几个吧!”“便宜点吧,老板四块一个怎样,我买四个,大家都发财吗!”“好了,卖你,下次再来!”“老板,来几串冰糖葫芦!”“好咧,冰糖葫芦好看,红似火,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小哥,夹几片臭豆腐试试!”“欧可,臭豆腐,十里飘香。”

  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各取所需,热闹非凡。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说书和皮影戏。说书先生穿着大红棉袄,绘声绘色的将古典名著给你娓娓道来。时喜时悲,时紧时松,引得观众满是喝彩。皮影戏我还是见头回,挺有趣的。几个小人儿互相叫嚣着,时踢腿,时鞠躬,像是在给予观众们道祝福一般。

  庙会上的一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吃年饭

  一波未来,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鬼则草草的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来,干杯,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拜年

  吃完饭,七点一过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动了,三五个大人一桌麻将,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则二三十人一起结伴而行,家家户户去拜年,从那桥的小道的开端一路走过穿梭在丛林的小屋中间,打着自制的小灯笼,走过一家,一个接着一个的道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那么这一家便会拿来大袋的糖果,依次发给每个小孩,顿时,他们脸上就洋溢着像阳光般灿烂温暖的笑容。偶尔,坐进去,女主人便会拿出自己家里的果盘请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极尽地主之宜的热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财神们。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闹着,笑着,幸福的声响一直延续到午饭。

  许愿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火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8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关于除夕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怪物叫夕,每年的岁末它就会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声响和红光。于是到了那天,大家就点燃鞭炮,贴上春联,把夕给吓跑了。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大年三十定为除夕日。

  今年的除夕日,早上我和哥哥换上了新衣服和鞋子。妈妈一大早就在厨房忙活了,爸爸带着我们去贴春联,贴福字,还在阳台上挂了灯笼。

  下午,我去厨房帮妈妈包饺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饺子皮,用筷子夹了一些馅,小心地放在饺子皮上,对折一下,两手一捏。由于用力过猛,饺子挤破了馅一下子冒了出来,刚堵住这边,馅又从另一边冒了出来,弄得我手忙脚乱,好不容易不溢馅了,但饺子看上去看个小笼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埋头苦包了起来。我把饺子皮的两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然后粘在一起,并且捏出漂亮的花边。

  在我们的努力下,一桌丰富的'年夜饭闪亮登场。有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有小鸡炖蘑菇,寓意吉祥如意,还有红烧肉,寓意红红火火,饺子,寓意安康福禄

  吃完饭,爸爸妈妈一人拿出一个红包给我,我迫不及待把它压在了枕头下,妈妈说希望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成长。接着就坐等春节文艺晚会了。窗外不时传来鞭炮声,绚丽多彩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我不由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9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记事春节。每到大年三十,商场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忙着买年货。但你知道吗?过年还有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我讲给你听吧!

  记得有一个传说,在一个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鼠,每到春节的晚上“年”都会袭击山下的.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非常害怕年,准备到城里过年,在路上,他们看见一个仙人,仙人对他们讲“年”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人们听了以后,连忙去买了春联和锣鼓。到了晚上“年”又来了,它看到红色,听到锣鼓声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

  现在我们每到过年吃完午饭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里买许多礼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礼花撕开包装袋,取出礼花,用打火机小心翼翼的点燃后向天空发射,只听一声、“啪”,一束美丽的烟花挂在天空上,五彩缤纷,好看极了。放完礼花后,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和家人观看晚会。

春节的传统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春节到!突然就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的开场白:“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是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于是,挥之不去的有关儿时过年的记忆便如春潮般涌上心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

  儿时过年,越是接近年底,孩子们就越是兴奋,早早盼望过年,心情十分迫切,整天扳着指头盘算天数,怎么还不过年?心儿就像被猫抓似的,要的就是过年的那种喜气氛围。大人们越来越忙碌,忙着扫尘迹,忙着添新衣,忙着办年货,过年的气息,就在年前的准备中,一点一滴地流淌出来。

  印象最深的还是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总会有两三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挎着个盖一块好看花布的小竹篮,在各村各家游走,里面放着一些印有灶王爷的画纸--油印的、很薄,还有就是在祭拜灶王爷时用来烧的香,价格也很便宜,只要五角钱,对啦,在老人们面前千万不能说是买灶王爷,要说请,为这事我们小孩子可没少挨训。灶王爷那是谁?是天庭派到人间的使者,每年都要向玉皇大帝报告每家每户的善恶举动,玉皇大帝则根据灶王爷的述说来决定家家户户的吉凶祸福,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避免灾祸,家家都要多供奉瓜果点心,包些水饺来先让灶王爷先享受,好让灶王爷的嘴巴变甜一些,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说些好话,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粮食缸满囤满。

  小时候过年,可以跟着大人们赶赶集,洗洗澡、理理发整个焕然一新,给男孩儿买个泥老虎,给女孩儿买朵花带,捏个糖人,粘个糖葫芦。接下来新年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周围响着零星的鞭炮声,那是孩子们从那串长长的鞭炮上偷偷取下来的几颗,几个顽皮的孩子聚在一起找来一个破旧的茶缸,最好是底下有洞洞的,把单零零的一个炮扣在下面,捻子露在外面,然后找一根长长的干柴,杵到旺旺的炉火里点燃,带着火苗点燃了炮捻,然后迅速逃离,转身时那个旧茶缸已被气浪抛到半空,招来一片天真无邪笑声。这时大人往往会嗔怒孩子一些注意安全的话,而淘气的孩子们则早已一溜疯跑到别处去表演下一个精彩节目。乡村里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左邻炖鸡,右邻煮鸭,家家户户炒花生瓜子、炸丸子炸果子、蒸起白面饽饽一笼屉接一笼屉,预示着来年的日子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就这样炖着、煮着、炸着、蒸着年就到了。

  中国人没有谁不看重春节的,尤其是在写春联和贴春联上。过去街上很少有出售春联的,一般都是自己买来红纸、墨汁、毛笔,带上一包价格稍贵的香烟,在村上找一个会写毛笔字有学问人,根据需要给写几幅大吉大利的春联,春节祝福语《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年三十中午以前一定要贴在门楣上,给人以万象更新,大地回春的喜悦感,使新年的味道越来越浓,那种浓浓的年味,才叫有滋味。

  过年了,可以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到大门外已经收获的田野里尽情嬉戏,可以无拘无束地疯玩,可以不再要写作业上学,可以晚睡晚起,可以得到望眼欲穿的.压岁钱,可以得到劈啪作响的小鞭炮,可以吃上平时看着直咽口水的好吃的东西,米花糖、年糕、炸果……一大堆零食将肚子撑得饱饱的。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过年就应该下雪,不下雪就不叫正意义上的过年。过年的时候下雪,白皑皑的雪地衬着红彤彤的对联,那一缕淡淡的墨汁飘香,真是沁人肺腑。奶奶则喜欢贴门神,白脸儿是秦叔宝,黑脸儿是尉迟恭,再放着几个小花炮,说不出来的热闹。大年初一清晨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叫做开门红。

  如今年复一年,随着“爆竹声中旧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

  30多年来,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真切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体会到现代的生活天天都如过年般的富足与幸福。现代城市里,商业社会的快节奏早已冲淡了人们对新年的憧憬。过年的东西都是现成的,走在街上,满眼望去,皆是商家贴出的各色花花绿绿的商业广告和春年节期间的优惠活动告示,熙熙攘攘的人群潮来潮往。商场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随用随买。家里的清洁卫生提前联系了家政公司,年夜饭也是早在酒店预订,省时省心省事!可是却缺少了小时候对“年”的那种期盼,丝毫感觉不到曾经记忆中的年味,曾经的激情,带给孩子们更多、更美好的欢乐,留恋起儿时那热热闹闹的年了,无法挥去那份乡情与童年色彩斑斓的梦。春节将至,实际上我是更希望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够延续我们记忆中的传统风格。

【春节的传统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作文-传统12-23

春节的传统的作文08-19

春节传统的作文09-01

传统的春节作文11-06

春节的传统作文11-07

传统春节作文11-06

传统春节的作文11-08

春节传统作文11-14

传统的春节的作文02-28

传统的春节的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