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作文

时间:2023-09-26 12:05:48 传统 我要投稿

中华传统作文6篇(优秀)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传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华传统作文6篇(优秀)

中华传统作文 篇1

  自古以来,“孝顺”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古时,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以孝为大,有一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孝顺的重视。

  读《陈情表》中,李密为了对祖母尽孝,不惜放弃高官爵位,抗旨不从。谨拜表以闻,希望陛下能矜悯愚臣,听臣微志,恕刘侥幸,保卒余年。然后再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古代还有察举制,就是看一个人是否孝顺廉洁,从而给他一个官位,李密由于是一个孝顺的人,因此前太守逵察李密孝廉后刺史陈荣举李密为秀才,但李密需要供养祖母,辞不赴命,但是诏书特下,违抗圣旨的罪是很大的,只好准备赴命,但祖母病危,李密不知怎办,但还是希望可以陪伴祖母走到最后。

  李密能够有如此的坚强意志,始终都以孝为先。能够感恩,这是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迷失的东西。一些人只知道有“孝”这样的传统美德,但他们却做不到。更有一些人早已遗忘,这是现在存在的很大问题。还有些人认为,有时和长辈通通电话,不让长辈担心,或说一些关心长辈的话,这样就足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长辈们最希望的是自己儿女能陪在自己身边。能够时时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会使他们很高兴,也会很幸福。不要让长辈们感到孤独,这将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

  “孝”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并被历代所提倡。使得优秀的'文化传统延绵至今,并将发扬光大。“孝”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也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李密能够为了孝而抗旨,为了孝能够放弃自己一片光明的未来,而现在社会的一些人,只顾着自己,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只顾着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高兴与幸福,在不考虑父母感受的时候,却已经深深的伤害了父母,让父母伤心,孤独,这也是很不孝的。孝顺,孝顺不仅仅要对父母尽孝,而且应顺着父母,不要违背父母的想法,父母是为了孩子,不会无谓的去伤害我们,他们处处将会为我们考虑,因此我们应顺着父母,这不仅是对他们尽孝,也是对他们的顺,也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方法。

  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弘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华传统作文 篇2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但我对春节情有独钟,因为春节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万象更新。春节和其他节日一样,有很多习俗,比如放烟花、放鞭炮、贴春联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也很特别,这是我第一次在梅州外婆家过春节,而且我还学会了贴春联。

  除夕当天,我们都起得很早,大人们忙忙碌碌的,我和弟弟妹妹们在院子里玩。舅舅招呼我帮忙贴春联,我和表弟赶忙跑过去。舅舅问我,知不知道春联上下联怎么贴。我仔细一看,两张红纸上分别写着和顺满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门的左右两边怎么贴呢?从左往右念?还是从右往左念?我被难倒了。

  你再看看这个!舅舅从旁边抽出一张要短很多的红纸,上面的字不是竖着写的,是横着写的。新更象万?舅舅,这个什么意思啊?我疑惑地问舅舅。哈哈,这叫横联,你从右边往左边念念看。万象更新!我懂了,要从右边往左边念!我抢着回答。大表弟还是没听明白,在一旁不停地摸脑袋。舅舅接着说,古人写字时习惯从右边往左边写,现在很多人写春联也还是保留这习惯。我们面对大门,这横幅是从右边念起的,所以我们要把这副春联的'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我和表弟都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还有这么多学问呢!

  我和表弟合作把对联翻过来平整的放在地上,用刷子蘸上浆糊均匀地刷在对联的四个角,舅舅把春联工工整整地贴在大门上。上联:和顺满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联:万象更新!我和表弟把贴好的春联大声读了一遍。这时,外婆和舅妈都围过来了,夸我们春联贴得好。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新的一年里努力进步,有新的收货。我希望自己能好好练字,来年春节,我要贴上自己写的春联!

中华传统作文 篇3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而我最盼望过的就是元宵节了!

  元宵节那天,一大早,我还在睡梦中,就听到妈妈喊道:快起床做汤圆喽!我一听到汤圆,一骨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洗簌好,就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厨房。原来妈妈早就准备好了糯米粉,只见她笑眯眯地说:今天由你来做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兴奋极了!

  我按照妈妈教给我的方法,先把雪白的糯米粉倒进盆里,然后再把水加进粉里,接着用力地揉,可是还没揉一会就没有力气了,于是请求妈妈的支援。我想:平时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想不到还是很需要方法和练习的呀。只见妈妈不一会功夫就帮我揉成了一个大面团,真不愧为大厨师,我对妈妈更加敬佩了。等妈妈揉好以后,我就先把面团搓成长条形,然后把它们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拿起一小块放在手心里,轻轻地压扁,把黄的糖放在里面,双手再合起来搓,直到搓成有又白又圆的汤圆,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做了一大盆。最后,我发现有些汤圆破了很小很小的洞,我想:这样的话放在汤锅里煮的话很容易烂掉的!于是,我灵机一动,小心翼翼地在上面加了一点面团,再慢慢地揉一次。妈妈看见了,直夸我爱动脑筋!这时,妈妈把汤也烧开了,我们就一起把汤圆放进去,只见汤圆在里面跳来跳去,好像在跳舞,仿佛一直跳到筋疲力尽想要休息时,只听妈妈笑容满面地说:汤圆熟了!全家人便开始品尝香喷喷的汤圆,还对我翘起了大拇指,能为大家做上美食,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在快乐的笑声中,我们一家人不仅品尝了美食,还观看了烟花,观看了花灯真是一个美好的元宵节!

中华传统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最爱的端午节。

  早上,我一起床就看见爸爸和妈妈在忙着什么。我连忙跑过去看,原来爸爸妈妈正在包粽子,我也要加入包粽子的队伍了。我看见桌子上摆着一些材料,有又大又红的红枣,像一颗颗闪亮的`红宝石;有大大的粽叶,像一条小船在盆子里游来游去;还有些又细又长的丝线。

  我们开始动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红枣裹进粽叶里,再把芦叶做成三角形,然后用丝线把粽叶缠起来,最后把粽子放进锅里蒸两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诞生。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一次没包好,可能是手法错了,我竟然把三角形的粽子做成了圆形的粽子。第二次也没包好,可能又是红枣包多了,就这样,直到第十次才包好。

  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开始蒸,我静静地等侍了两个小时。一股香喷喷的粽香味从厨房飘来。哇!好香啊!我迫不及特地走进厨房打开锅盖,一个个蒸好的粽子从锅里一跃而出。拆开一层层的粽叶,哇!晶莹剔透的粽子呈现在我眼前,真是让我垂涎欲滴啊!我满意地看着自己做的粽子,真像艺术品一样精致,实在是舍不得吃啊!

  这真是有趣的一天啊!我希望下一个端午节赶快来临,这样我就又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中华传统作文 篇5

  “咚咚……”在沉重大钟敲响了十二声后,我们迎来了那个令无数中国人兴奋至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春节历史悠久,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

  今年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动手包了饺子。我包的'第一个饺子真是惨不忍睹,因为捏的力气不够大,竟然“趴”了下去。第二个呢,因为放了很多馅,包好后竟然把馅露出了一大截……。哎,再看爸爸妈妈包的,一个个挺着大肚子,活像了打了胜仗的大将军,我不禁更气馁了。妈妈一看我这模样,连忙安慰我说“老天不负有心人嘛,加油!”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我非常仔细、认真地观察了妈妈的手法,慢慢地也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也可以包出像模样的饺子了。饺子煮好了,夹起一个自己包的饺子,吃到嘴里,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在一轮弯弯的月亮下,在神秘无比的夜空下,在这个充满爱的家中,我无比幸福。

  家,不在于有多豪华;家,不在于有多少金银珠宝;家,不在于美丽得令人流连忘返……家,在于的是团圆、温暖,这个春节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中华传统作文 篇6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种,有书法、京剧、皮影、武术……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书法了,因为我现在正在练毛笔字呢!

  中国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先从甲内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后来又发展成为草书、楷书、行书等等。草书、楷书、行书是现代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来书写,具有四维抽象艺术。

  我现在刚开始学习,学的`是楷书,讲究个横平竖直,楷书写好后就可以练行书了,行书是楷书演变的连笔字,看起来很有艺术感觉。草书呢挥笔如神的龙飞凤舞,草书写成的文章我们小学生是看不懂的,也读不下来,因为它的欣赏价值很高,都是一些书法家的杰作,不是一年两年功夫就能欣赏并理解的。看!我说是对吧!我国的书法是多么的有趣!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符号,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我做为中国的传人,一定我喜欢的毛笔字练好、写好。让它不狂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这是这周老师让我们整理的作文,老妈帮我从电脑上查了很多资料,在老妈的帮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欢上毛笔字,喜欢我们中国的文化。

【中华传统作文】相关文章:

中华传统作文10-19

中华传统作文11-23

中华传统作文07-15

中华的传统作文12-16

中华传统作文(精选)08-25

中华传统作文[经典]08-08

中华传统的孝道作文01-28

中华传统作文【热门】11-30

中华传统作文【荐】11-30

中华传统作文【热】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