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

时间:2023-08-03 15:07:30 创新 我要投稿

创新作文精选(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新作文精选(7篇)

创新作文 篇1

  ——系第二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第一赛季一等奖作品

  诶,在这个蚊子与疯子共存的年代。春天来了。那些张牙舞爪的物种,背负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思想,高昂着他们的头颅,狂奔在平旷与鼎沸之中。高喊出他们骄傲的灵魂。

  在一个混乱而不真实的午后,我开始涂鸦。

  我逛遍了厨房,企图找些东西煮熟了填饱肚子。我很自豪我能一心N用,我捧着我的饭碗开始在电脑里“扫雪”。

  结果我的牙齿咬到了异常物。呸。石头。

  今天是属于赶作业的日子,我一不小心在昨天就结束了整个工作,现在正无所事事。傻笑着想XXX、XXX还正趴在作业上时刻准备着二氧化碳中毒,又想到了老师推心置腹让人涕流三尺的“政训”。听了那么多天的流行音乐,我开始想念久违的感动。

  我的屏幕上“养”的羊正在被UFO掠夺。电话响了。无奈,我的扫雷前功尽弃,败在一颗烂雷上。

  我忿忿地拎起电话。果然,我被强迫报出第N张卷上的第A到Z题。我一贯很仁慈,来者不拒还险些想装个摄像头让他们抄得更认真更仔细呢。

  我的羊被遗返了,1秒钟以后开始活蹦乱跳了。

  春天的油菜正在召唤着。

  我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凡·高的《向日葵》是在春天画的么?

  可是我只记得挂着它的仿制品的展角里到处停满了摇摇欲坠的蚊子。

  诶,在这个蚊子与文字共存的年代。诗人来了。那些跃跃欲试的文字,背负着让人反省深思的责任,扬起他们的笔画,肆虐在冷静与疯狂之中。激扬出他们血一般的.颜色。

  在过去或未来的某天,我开始写诗。

  我哆嗦着摸索着键盘,斟字酌句的慢慢打上几个字又删去几个字。心有余,力也很足,唯独速度跟不上。往往想好了下一句便忘了上一句,虽然每一句都很绝妙,但是却支离破碎的。我只好脱离写实派,转而义愤填膺地投入抽象派。

  我的诗必须在每一行加上附注。

  我能感受到别人看它们时候的迷茫和无助,如同我看到了我几天前的日记。

  她的朋友问是不是“我”让我打电话来的。

  我说没错。

  她朋友说“她”回去了,末了又用一种相见恨晚的语气问我是不是“我”。

  我说“我”不在。

  文字的出现和演化,证实了它多年后成了一个让人大废笔墨与唾沫的产物。咬文嚼字。

  我的诗没有写成。

  一个杰出的诗人善于洞察生活,任何一个肮脏的东西都会在诗里变得美丽,任何素雅的东西则会变得令人作呕。包括蚊子。

  一只蚊子

  像飞机一样掠过我的头

  擦过我的肩

  包抄到我的背后

  向我举起刺刀

  大喊——

  嗡——嗡嗡——嗡——

  蚊子与武器共存。与战争共存。杀戮。

  我看不出蚊子是否肮脏,毅然像我不知道蚊子是否素雅。也许不便于用它与人比较。

  我看不出来。我不是个诗人。

  后座开始培养诗的意境,用他那个破了个大洞的嗓子,企图喊出天地鬼神。

  ——嗯

  挖两萝卜

  剥了

  加点醋

  不够?

  那加点盐

  凑合了吧

  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诶,在这个蚊子与日子共存的年代。伤口和痛楚来了。那些得过且过的日子,丢弃了驰骋着的理想。磨平了他们的锐角,泡在温水与弱酸之中。露出了他们被损坏了的面子。

  平淡无奇的日子,我常常找活儿干。窝在家里一整天,很满足地敲出一大箩筐文章,迫不及待地发到《XXX》、《XX》。之后的几个星期,依然是平淡无奇,于是我的希望就消失在了反复地等待中了。

创新作文 篇2

  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的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可见在人生中,创星就是身旁的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创新是远处的山巅,激励我们登上高峰;创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随我们畅所欲言,汇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支撑起整个世界。

  作文需要创新,写生动一篇作文不难,真正难的地方是在于你的创新。我十分羡慕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也愿意向他们请教,寻找诀窍。他们都告诉我,要生动具体,要有创新。生动具体我懂,也觉得不难做到。但是,怎么创新?

  我试着在网上找资料,可是越看越迷糊。很快,我们又要写作文了。我看着那个主题,不禁皱起眉头,心想:怎么办呢,又要交一篇差的作文上去了。我叹了口气,绞尽脑汁地想着主题。PPT的一张图片:一个地球被一个巨大的白色塑料袋笼罩住。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篇保护环境的小文章,灵机一动:对呀!我可以写一篇地球给人类的建议书呀!我将此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也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表扬了我这样,我写出来的这篇文章获了好评。

  从那以后,我似乎摆脱了千篇一律的思想,头脑里冒出一个个奇特的思想。但,灵感不是给空等可以等来的,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我去看作文选,学会在好文章、好段落、好句子、好词上做标记;会在写作文前去查资料,在动笔前绞尽脑汁地去想;学会将自己想到的第六七个之前的主题内容统统都排除掉;学会换个思维来想问题……

  无独有偶,在画画的方面上我也学会了创新。那一天,老师叫我们画闽南的特色,我脑中立刻冒出了关于闽南特色的小吃,建筑。但我又立刻排除了这个想法:不行,这些大家都能想到,再画这些就没什么意思了。我开始在网上查找资料,想到:那些建筑应该都会有一些寓意或传说吧。“传说,传说,传说……”我嘴里不停地嘀咕着。突然,我心里冒出一想法:我可以画那些闽南传说里的'神兽呀!我找出那些神兽的图片,稍稍改变了神兽的动作,还在颜色上用上了渐变的色彩,显出了不一样的神兽。我觉得既然是神兽,那就应该让画显出年代感,复古,所以我又刷了一层背景,用黑色油画棒在上面写了些资料,再用红色油画棒画了个框,在里面写名字,显得像古代的印章。后来,我将画交上去后,后来获奖了,我在思考创新中品尝到了甘甜。

  学会好学多问,敢于钻研创新,就会收获更多。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去创出自己的一片蓝天。

创新作文 篇3

  有人说,学会创新才能立足于世界不败之林,才能更好的发展与开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学上需要创新,产业上也要创新。只有学会创新,才能不被潮流落下,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钱钟书先生曾在《论中国诗》一文中提到“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仅仅是因为中国诗一蹴就达顶峰,而后来的诗人多是沿用前人的套路来吟诗作赋,非常少有人能够突破前人的束缚而学会创新,所以后来的非常多诗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让人觉得空洞、乏味。文学也是如此,一旦有什么掀起了浪潮,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争先恐后的追逐。而这其中更多的是忘却了其本身的价值,盲目追随。事实证明,这些套用别人的东西,不自主创新的东西往往经不过时间的冲刷,就被遗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见天日。要学会创新,来提高作品的内涵,使之不落于俗套之中。

  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也可见创新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非常显然,上个世纪的动漫也早已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在历史中寻找素材,更要立足于生活,从实践中学会创新。只有那样,才能与外来动漫有底气竞争。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动漫产业必然会在世界的浪潮中被淘汰,跟不上前进的`步伐。所以,学会创新,是竞争的必备条件。

  在产业中,因为不断创新而取得辉煌成就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也有许多企业因固守传统,不懂得去创新,依靠自己原来的东西,完全适应不了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也许曾经辉煌过、灿烂过,但是逐渐走向衰亡是必然的。而国内的非常多自主创新企业,如海尔、奇瑞,它们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超过更多的企业,是因为懂得创新的意义所在。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一个来说,创新非常重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也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不断创新,自力更生,不依靠别国,才能立足于世界不败之林!

创新作文 篇4

  有一次,我和妹妹在广场上,妹妹看见了别人手里拿的风筝,妹妹看着风筝深情地对我说:“姐姐,我想放风筝。”我看着妹妹说:“好,我们先找爸爸妈妈,问一下风筝放在哪里,好不好?”妹妹很高兴。

  到了妈妈店里一问爸爸,爸爸对妹妹说:“风筝在家里,不在妈妈店里。”妹妹很难过,于是爸爸就给妹妹买了一袋冰糕,那一袋里面又四支小冰棒。买完后妹妹给了我两支冰棒,我吃完后没有放进垃圾桶,而是放在一边,等妹妹也吃完后,我要把所有的冰棍都放到了一块,我要做一个东西。

  然而过了一会妹妹把冰棒吃完之后,把冰棍直接扔进了垃圾桶里,幸运的是我的冰棍够了,要不然的话,我这个东西都没法做了,我要做的是一个小风筝。

  第一步:我们要准备做风筝用的东西,需要彩纸两张、雪糕棍两个和一卷线。

  第二步:把两个雪糕棍交叉,就像一个X这样。

  第三步:用线把交叉点缠绕几圈,把交叉点绕牢固,不能让它松动。

  第四步:把彩纸对折叠成一个三角形,把一半剪下来留着,另外一半不要。

  第五步:用剪下来的三角形贴在绕好线的交叉冰棍的上面。

  第六步:在三角形的'一边,贴上一条一条的花边,贴好之后反过来。

  第七步:把线缠绕在交叉点上,再把线系紧,然后再把线拉长减掉就好了。

  这就是做风筝的方法,虽然它飞不高,老是往下掉,可是这样妹妹也是很高兴的。

创新作文 篇5

  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我国教育部长陈至立曾多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应该在作文中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学生写作文时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学生思想僵化,没有创新。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导致。而创新意识使人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曾对求异思维下过这种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我国古代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同伴的故事就是采用求异思维解决问题的结果。现在很多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像《开卷未必有益》、《卫生所不卫生》、《为“武大郎”辩屈》等。这些作文题目,都要求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用求异思维来组织材料进行写作。

  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我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要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要重视问题的细节。让学生养成辨证思维的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1、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反的或相对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结果。例如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所必须得吗?”这样的见解常常能使人耳目一新。2、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阅读,为学生作文。创新打好基础作文诸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来

  三、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写不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构思新颖的好文章来,所以我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读寓言、童话、诗歌、尤其是那些中外名著,更要精读、细读,甚至还要做摘抄,那些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培根曾说过“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把增加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点来抓,不仅要加强语文课上的阅读训练,还注重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让学生多读书、读多种书,提高大量的阅读,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以及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再进一步把读书、思考、练笔结合起来,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为作文准备丰富的素材。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经常组织读书班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有时以讲故事、展开辩论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口才。通过办校园文学社、办墙报、手抄报等形式提高学生书面作文水平。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从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上作文课时不再无话可说,为“无米之炊”而唉声叹气。

  四、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兴趣,

  生活实践是学生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让学生关心多姿多彩的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用心思考,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特别对于生活中的细节,只要有意义就得用心思考并且记录下来。同时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勤于积累的习惯,将课内外学习有机融为一体。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的激发器和推动器,强烈的.兴趣是靠学生在求异质疑中产生的。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学习和探索中达到一种乐而忘返的地步。学生在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的基础上,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首先,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质疑,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营造出一种安全心理氛围。其次,鼓励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避免题材、立意、中心、结构雷同。但是,学生的个性作文不同于作家的风格,只要能在文章中体现出他们在立意、谋篇、谴词、造句等方面的优势即可。再次,要多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上进心和作文兴趣。作为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拔尖的个体,还应顾及非拔尖的群体,不但要肯定文章的整体美,还应该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且要善于运用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创新作文 篇6

  古往今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悠悠历史长河中,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瑰宝。

  近日,北京清华附小的学生在网上成了“网红”,原因是在纪念苏轼诞辰时,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学生们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苏轼,甚至有些家长也利用假期时间指导孩子们进行课题研究。小学生们不但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完成了一些以苏轼为主题地专业色彩论文。这一事件引起了不少网友们的惊叹和热议。学校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所以一直非常重视古诗词的积累与背诵,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水平,还能更好的推动和传承优秀灿烂文化。

  21世纪,大多是90后00后被家长逼着报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也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学习多种语言、多种乐器、多种技能。家长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博识。一些家长认为语文不过是一些词词句句的,孩子天天说中文,难道会学不好?于是这些家长给孩子来了个所谓的教育“减负”。就是家长把一些认为没有必要背的`古诗文从孩子学习中删去,让更多时间去学习课外知识。多了解课外知识固然是好,可当你问起孩子某一首名诗的作者是谁?内容是什么的时候,而且孩子却低下了头。

  当学校举行着一些列活动的时候,我们应予以支持的态度,开展致敬经典,传承优秀文化古诗词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自我,而且还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华诗词内容,重温了经典,传承了经典。

  可是,真正的艺术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比如两个大书法家,一个在学习前人中僵化,一个在自我中独创漂泊。继承与创新就像历史长河的两岸,有了岸历史才能源远流长、奔涌不惜。

  经典文化内容固然珍贵,可是我们对待经典的方式不能只靠书面表达来进行,我们可以对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利用现在便捷发达地网络技术来让更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回味经典,致敬经典。同样我们要对待传统文化予以适度的创新,就像那两个书法家,学习前人是他博采众长,自我独创,是他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将传承与创新相互结合这样才会发展的更好。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选择正确的方向,勇于创新,传承与创新并重,是科技和文艺等发展地根源。

创新作文 篇7

  题材和立意的雷同,常常给人以厌倦之感。若能巧妙地变换角度,就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谓移形换位,就是将写作中心对象“他”与“我”对换其客观存在的位置,改变原主人公“他”的身份、地位,并将“我”与“他”的身份、地位互换,让“我”经历“他”当经历的事,以“我”的亲历亲感来演绎故事,来表现“他”的思想情感。运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更加亲切,增添新鲜感,从而避俗出新,让平淡的题材顿添新意。

  这种方法在写作中经常运用,如《王子与贫儿》就是运用角色错位的构思的有趣故事: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子一下子沦为乞丐,而一位穷小子却突然被当成了王子。两种生活的巨大反差,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实。又如前几年,有位中学生在《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的作文中,大胆提出了建设新武汉的设想,得到了当时武汉市市长的高度赞扬,这位中学生也是运用这法来展开创造性想像的。其实,在高考作文中也可以这样构思。如1999年满分作文《伤心儿女》就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个方法:三个不孝儿女在母亲平时及重病往院时无人过问,可在母亲弥留之际,却想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摸清母亲留下的家底。然而,当“我”与“母亲”的身份互换后,在母亲的记忆中,看到的'却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和母亲的忍辱负重。与“母亲”角色的换位,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儿女们的灵魂也获得了升华。还有20xx年高考作文:《我叫不叫》也是通过“狗眼看人”,“人”、“狗”换位这一独特的角度,影射了人情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