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作文500字

时间:2024-02-18 11:20:51 5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园作文500字【精华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作文500字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园作文500字【精华6篇】

校园作文500字 篇1

  今天,我们期待已久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始了。

  我们搬好板凳下楼,台下已被坐满,我们坐下后,表演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孙悟空刚上场就是一连贯的空翻,场下一年级的小朋友因为没见过,就个个“啊啊啊”大叫。翻过空翻后又开始耍金箍棒,金箍棒转的时候速度飞快。这时铁扇公主上场,手中持着青锋双剑和孙悟空交战。孙悟空持金箍棒向铁扇公主头上敲去,铁扇公主举剑一挡,挡住了一棒……最后铁扇公主打不过孙悟空,一扇扇飞了他,自己回了洞。

  这个节目表演完了,下一个又开始了,下个节目叫花木兰选段。花木兰上场,一手拿着跟鸡毛掸子一样的'东西,另一手拿着长枪,上场走了两三圈,刘大哥上场了,他俩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刘大哥抱怨:“男子打战太辛苦,女子在家却享清闲”。花木兰说:刘大哥讲的话礼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刘大哥明白后和花木兰继续出征。

  下个节目是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开始,武松趴在桌上,蒋门神挺着一身虚肉,来战武松,武松打起了醉拳,一会左倒到一会右倒到,躲过了蒋门神的拳头,武松抓住了蒋门神把他撂倒后,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顿时全场沸腾,武松打倒蒋门神后令我十分佩服,因为他是醉酒打倒的。接下来还有朝阳沟,红灯记等等。

  节目接近尾声,心里真的舍不得,总之这次的活动,令我终身难忘。

校园作文500字 篇2

  今年是猪年,好象在印象中猪的形象一直是胖胖的,很可爱的样子。小时候听妈妈说,属猪的小孩子都会笨笨的,所以我一直为自己不是猪年出生的小孩而庆幸。20xx年最流行的饰品是黑白猪,那今年会不会是什么黑白鼠?哈,都只是自己的一些白日梦罢了!

  很怀念以前的.小学生活,每天都嘻嘻哈哈的,不必担心考试,也不必担心父母的责骂。走在放学的路上,淘气的小男孩还可以爬树掏个鸟蛋。刚一踏进初中着扇散发着纯纯栀子花的香味,就好象那些画面都定格在那个散发着甜甜泡泡糖的小学生时代,只沉淀在那条古老的记忆河流中,有时候心血来潮会悄悄打开记忆的大门,然后就会一个人疯狂的大笑,莫名其妙的,但又似乎很快乐!

  目光停留在一张张相片上,手指轻轻触摸过一张张相框,一些些快乐的回忆碎片就慢慢流淌了出来。好象小学的时候每次拍照都要争着抢着站在最前面,照片洗完后出来的样子都是差不多的,一个甜甜的微笑荡漾在嘴边,肆无忌惮的笑着,怕什么呢?天塌下来有父母抗着!中学了,不再总是拍照了。因为时间少了或者说是有一股莫名的忧伤。强制自己硬硬的从嘴边挤出一个微笑可以说是一见蛮痛苦的事吧。大头贴开始风靡整个校园,周末叫上几个好朋友随意地摆几个pose,应该是一见蛮潇洒的事吧。打开抽屉,满满一盒子大头贴,好酷啊!连我自己都要为自己的英俊所折服,大概这就是过度吧,从小学到中学的一个过渡。

  已经初2了,离中考也就一步之遥吧。老师一直让我们参加个种的活动,说什么这样才有机会被提前录取。好象大家听的时候都蛮感动的,但过后又像一阵风似的吹过耳边。20xx年了,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还是好好读书吧。

校园作文500字 篇3

  阳光明媚,早早地戏曲进校园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就把舞台车和戏曲道具带到了八卦庙小学。非常认真的把舞台搭建好,演员们,在九点到校开始了化妆工作。校园内看到他们,学生一下课都把舞台团团围住,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不停,上课的时心都跑到了舞台上。看到化妆后的演员,学生更是期待,讨论着这个演员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你看她的衣服多好看,发型太漂亮了,看到学生这么开心,兴趣这么大,就想到一会儿正式开始学生就更加沸腾了。

  10点钟准时开始了戏曲演出,在我的指挥下,学生有序的下楼,坐在制定位置上。少先队辅导员赵老师的要求下,学生都能够非常热情和整齐的做好。主持人是我们郑州FM91.8戏曲节目的陈主持人,陈老师对本次活动中的戏曲曲目了解很深,在中间为学生们讲授了很多戏曲的知识,对应的戏曲知识后就会有对应角色的戏曲演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小学生还是喜欢和更能接受直观的联想,这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我们师生不仅知道了戏曲生、旦、净、丑这角色,更是把里面每个角色中的.细份角色去分开了,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地方,知道在看戏曲节目时,人物一出场,知道属于哪个角色,这个角色人物的特点和扮演人物的性格是什么,就会更加入戏的去听去观看。

  作为学生不一定我们都要会唱戏曲,这跟个人的特性有关,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适合,但是学会看戏,这就可以培养,了解了戏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会简单的对戏曲进行了解,才能听的懂。有了一定的门道就会喜欢听戏,能听懂戏,这也是我们教育体育局为什么每年都要下大力度进行这样活动,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们了解更多我国文化艺术的精华戏曲,对本国艺术更加感兴趣,把我国的精粹普及和传承下来。

校园作文500字 篇4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但如今的人们当你问起他们什么是戏曲?他们只会告诉你京剧豫剧川剧等等!但是当你在问起什么是京剧什么是豫剧的时候!除了尴尬的笑声飘过。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如今国家让戏曲进校园,我们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听戏,在操场上戏台子显得格外凸出!啊呀呀呀!戏曲开始啦!同学们都以好奇的眼光看着舞台上激情澎湃的演员!寒冷的风似乎将我们这好奇的火焰吹灭啦!是的我也是这样!接近中考的'我们抓紧复习功课远远大于一个看不懂的戏班子唱戏要好得多!直道最后一个大闹天宫的戏份,我抬起头,似乎看懂啦些什么!迎着演员挥舞的棒子一阵阵惊讶声响彻校园,高超的动作,精湛的演技,熟悉的剧本看懂的我放下手上不太明白的卷子。风更大啦!却把我们的火焰吹起来啦!那种对戏曲喜爱的火焰!但是这风也只是一吹而过!

  看完啦,回啦班级,同学们就瞬间淡忘啦!

  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叹,因为他们对民族艺术竟无一知半解,嘴里唱到的是流行歌曲,学的是高雅艺术如钢琴,洋琴等。试问有谁还在听着京剧,相声等民族艺术?那个欣赏民族艺术的地方不是几乎荒无人烟。

校园作文500字 篇5

  “功夫少年”郑生,本姓郑,性开朗,某小学一学生也。

  一次比赛,郑生为其最大黑马矣,嘴角微抿乃自嘲:“鄙人,郑某,有一丝跛足,四肢虽发达,但头脑极简也,鄙人望共切磋。”

  比赛当午,郑生摩拳擦掌与台下,郑生专心致志,一心只为取胜。郑生上台赛之,对手极为丰腴。郑生每次比赛,从不戴护具,乃赤膝也。郑生出其不意侧身提之,反身极速出拳;对手连忙退之,郑生愈战愈猛,纵身一跃,用脚猛踢之;对手无防备矣,乃败之。

  居半载,郑生一路过关斩将,独占比赛鳌头。郑生之名,不胫而走。众人不禁赞其原姓,乃昵称曰:功夫少年。

  “食仙”王生

  今有王生,五年级一学生也,亦嗜吃成性。每于师慷慨陈词之际,即双手伏案,一手抓起零食,两眼放光,头部即一起一落矣,声极微渺,微微兮若空气流动,又如小鸡偷米,甚为奇也。

  其师近视,带深度眼睛,常误其为于心中默念矣,乃欣而赞之:“王,听讲何其贯注也,与吾默念之,慧也!”久之,其师常赞王生,众人讽之。

  同窗范生亦嗜吃,然双手伏案,抽出饼干,狂吸也,飘飘兮!口水飞流直下,落在地面,大口吃矣,咔咔作响。良久,师站于范生其右,大声呵斥:“此饼干脆也!”范乃一惊,不久,便哄堂大笑矣。

  然王甚嗜语文,课堂不听而食,乃深夜苦学所至。每临大考,常占年极鳌头,为班争誉。师乃复赞之:“王,能矣哉!课上专心致志,由此佳绩,理所应当!而范生好吃懒做,如八戒,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范生甚惭,自誓改之。

  同学闻此,赠其雅号:王曰“食仙”及其范曰“食虫”也。王“食仙”之名即由此问世。

  校园奇人几何哉?惟此二人甚于众!是记之。

校园作文500字 篇6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们全校同学都上操场上来看学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活动。

  开始前有一个人来解说,她的名字叫宋小然。开始后她让我数十个数,在数数时候声音很大,很震撼,数完后,戏剧开始了,人也来了,很美,开始有三个身穿红、绿、蓝衣服的人在唱,但是他们唱的我却听不懂,只听到他们唱“啊啊啊........”他们后面有一个椅子和一个桌子,椅子和桌子有红色的布,很有古代形象,很美。后来又唱了一段《花木兰——别罢爹娘离家园》,装扮花木兰的人很有趣,把腿抬起来在转圈圈,身上还有一把利剑,手上拿一个棍子,这会又来了一个人在对话,对话后又对唱了起来,结束后又来了学校的几个同学。等同学们走后又来了一群穿粉色衣服的演员,还有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皇上,还有一个头上戴着很多花头冠的人,非常好看。接下来桌子和椅子都重新换了,成了穷人似的家具,还有一个小孩和一个老奶奶,桌子上还有一罐酒。这时突然有了画面,我看到这个老奶奶的`裤子上有两个洞,膝盖都漏了出来。结束后,画面就没了,后来又来了很多拿大刀的,又来了两个人在跳舞似的,这会又来了一个手拿两个令子旗的人不知在做什么,他们一群人在台上热闹的演出,我和同学们在台下目不转睛的观看。时间过得很快,不久就结束了。演员们走了,同学们也愉快的回到了教室

  这次戏曲进校园活动举办的真的很好,虽然我没太听懂戏曲的内容,但是知道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应该多多学习戏曲知识,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从中也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