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7-07 18:14:40 1200字 我要投稿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9篇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母亲节快到了,总想写点什么,多少文人墨客对伟大母亲的赞美词,总让我感到写这话题太沉重,那我就从生活的一个侧面谈谈我的母亲—一个平凡的母亲。

  去年春天,朋友送来几斤糯米,放了很长时间愁得不知该怎么吃,端午节前到超市购物,看到大量卖粽子的促销广告及各种包粽子的竹叶、糯米等,忽然想起家中的糯米为何不包成粽子吃。因此,顺便从超市购买了几包鲜绿色的真空包装的“鲜粽叶”。回去后把糯米就泡上了。第二天就开始包,凭着记忆先把两张粽叶围成漏斗状,装上糯米及红枣,再折回来,捆上线,可手中的粽子怎么包都不像样,就是不听话,怎么扎捆也不像记忆中母亲教我包的粽子,煮出来的粽子破的破、漏的漏,锅里都是米。这时才想起原来学艺拜师不到位,只是看到母亲包粽子时的模样,没有亲手包,只可惜当时母亲外出旅游不在家,现学都找不到老师,没办法,只好凑和地包了一部分,剩下的米用了偷懒的办法,把粽叶铺在蒸锅屉子上,把米放上,再盖一层粽叶蒸出来得了。

  通过这次包粽子,才感觉到母亲平常为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我们都认为是应该的,也从没有注意到一点小事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在里面,也蕴含着我们很多传统的文化在里面。母亲是江淅人,心灵手巧,记得幼年时每过“端午节”,我们都能吃上母亲亲手包的好看又好吃的粽子,那是上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福建的山区永泰县,那是山清水秀的美丽的南方小县城,附近有条河,不远处就是山峦,到处都长有一簇簇的竹子,叶片大大的,每当要包粽子,我就会拎上竹篮子,带上弟妹去采摘,包出的粽子竹香味特别的浓,所以在超市买粽叶我还是喜欢买鲜的,总想找到记忆中过去粽叶的影子,可是现在真空包装的“鲜粽叶”,令人大跌眼镜。

  今年清明过后,春暖花开,母亲又要回故乡去远游,我想今年端午节又吃不上母亲包的好吃的粽子了,决定一定要把包粽子的手艺学会。于是跑了几家商铺去购买粽叶及包粽子的原料,因为不到季节都没有卖的,无奈就找出去年剩下的一包真空“鲜粽叶”,买了两斤糯米,积极主动地找到母亲拜师学艺,母亲一看非常高兴,终于有人看到她的手艺的重要性了,非常认真地手把手地教,一点不合格都要重来,并说“东西可以乱吃,活不能乱干,差一点都不行”,这句话是我常听母亲挂在嘴边的,老人家的话与当今我们学的《细节决定成败》,真是大同小异。只不过她们用浅显的语言讲出来,而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道理都是相同的。在母亲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包出的粽子有棱有角既好看还好吃,这次煮出来的粽子还是有漏米现象,问题就出在那“鲜粽叶”上,母亲说在北方只能买那种干粽叶,这不又学了一手。我想我国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在这种手手相教,口口相传中才保留下来的吧。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带给我们商品极大的丰富,超市里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有,但我总觉的没有母亲包的粽子好吃,口感不一样。母亲年纪渐渐大了,每年我们都劝她别包了,她总要多包一些,送给帮助过她的左邻右舍,她说年龄大了,受别人的恩惠无以报答,只能拿出点自己的手艺回赠一下朋友。母亲每次包粽子都会准备多种原料、多种颜色的线,好区分不同口味的粽子,边包嘴里会边叨叨,大女婿爱吃红枣馅的,大女儿爱吃花生的,外孙爱吃纯糯米的,儿子爱吃肉馅的等等。母亲是把她的爱包进了粽子里,我也要将这份爱代代传递下去。母亲节即将到来仅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母亲,并说一句从不当母亲面说的话“妈妈,我爱您!”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的5月初5,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仔细的梳洗,精心的打扮,只为了昨天接到了宇的约信。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张小纸条。纸条是从四楼教室的窗户上飘下来的。我经过窗户时,听见上面有人喊我,我抬头,看见了宇在四楼的窗台上趴着,手伸在窗外,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他一松手,纸条就像一只蝴蝶飞了下来,飞到了我的面前。我用手接住了它,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上面就写了5个字:明早竹林见。我受宠若惊,脸红心跳。抬头再看宇时,他已经不见了,只剩下温柔的阳光下明亮的窗。

  雪白色的体恤衫,草绿色的裙子,这已经是换的第五身衣服了。对着镜子端详了好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都无可挑剔了,我满意的露出了笑脸。

  清晨的竹林还带着浓浓的湿气和露水,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来的这么早!郁郁葱葱的竹林浸在淡淡的雾里好像还没睡醒。碧绿的竹叶上挂满了露珠。我情不自禁的伸手去轻轻地摇它,使得露珠就“哗啦啦”的落下,落的我满身是。但我的手静止在了竹竿上,这份轻柔、缥缈、静谧,我怎忍心去打扰!唯有静静地站着,凝视着……

  有人说“最能静下心来的地方是在竹林,而此刻的我却欣喜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想错过任何一处微妙。原来和心爱的人约会时的景致是如此美极!

  渐渐地,雾散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能翠到心底深处的绿色,这样沁人心扉的绿色也只有竹子能做到了。今天是阴天,虽然没有阳光,但竹林照样热闹了起来,各种鸟儿抖动起惺忪的翅膀,欢快的飞着,叫着,仿佛是在给竹林梳妆。

  不知什么时候,远处传来了笛声,不知名的曲子却拨动着我的心。我站的有点累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盯着一根竹子发起了呆。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伴着笛声隐隐约约传来朗诵的屈原笔下的“山鬼”。奥,对了,今天是端午节呀!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下雨了,我用手接着雨滴,此情此景,我仿佛化身为了山鬼。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山鬼痴痴等待的情人没有来到,而约我的他也没有来到,风雨来了,我们都痴痴的地等待着,忘记了回家。

  雨,穿过竹叶打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我遥望着进竹林的小路,蜿蜒着伸向山下的城市,空无一人。心中是怨吗?是责备吗?还是带着点浅浅的恨?好像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点点伤心。

  也许屈原笔下的山鬼就是写的他自己吧,他痴情的热爱着楚国,却一次次的被流放,当楚国灭亡时他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来了竹林,雨更急的打在了我的身上。我回首,那一大片的翠色里,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传来了儿歌,伴着雨声清晰又明朗。

  20多年了,宇给我的小纸条依然保存的像当年从四楼飘到我的手里的一样,字迹清晰页面干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进书里夹好。初恋是很刻骨铭心的!每个人的初恋都是心理无法抹去的永恒的回忆!初恋很纯洁,就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利益的爱情!那么份美好,是永远无法代替的!留在记忆中,宁静的回忆。以后会遇到能和你厮守一生的爱人,那是另一种幸福!若干年后的端午节,回忆起美好的初恋!回忆起那年的端午节,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存到现在已是精神是思想是美好的记忆,是渐行渐远的梦了。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早上,我们还没起床,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让我们回去过节。电话是奶奶用手机打来的。六年前,奶奶家就安了座机电话,2年前,爷爷奶奶嫌外出串门、赶集座机电话不方便,于是就停了座机,干脆用上了手机。

  一说去奶奶家,我十分高兴,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等待爸爸带我去奶奶家。在那里,有我钓鱼、打鸟、捡化石、捉蝴蝶等美好的童年回忆。再说,老师又布置了写家乡变化的作文,我更得去老家感受一下,采写一些素材。妈妈一大早就去单位加班了。爸爸开车带着我出城便向奶奶家驶去。车子很快达到南盘江边,一座崭新的大桥展现在我们眼前,黑亮的柏油桥面刚刚划好黄橙橙的车道线。这座桥原来是一座几十年的老桥,破旧不堪,人和车在上面走都十分危险。半年前开始拆除重建。一眨眼,现在已经修建完工,听说后天,也就是6月2日就正式通车了。

  车子就要进村了。原来进村的路是一条特烂、特窄的土路,只能一次通过一辆车,如果两辆车面对面行驶,那就特麻烦。这条路的土坑很多,车行驶起来很晃,也很伤车。这条土路有很多拉碎石的车从这儿经过,所以很多压出许许多多深坑大洼。时间一长,灰尘也多了,弄得路边的花草树木也是土黄色的。如果风大,又容易引起“小沙尘暴”。现在进村的路修好了,是一条又宽又直的水泥路,它是几个村里的大富翁捐款修建的。

  来到奶奶家,奶奶已经在炒菜了。这时从门外传来一阵吆喝声:“卖豆腐喽……”奶奶一听,说道:“刚才来过两个卖豆腐的,我没买,这家好吃,我去买一块吧!”说着,奶奶拿了一个空碗去买豆腐了。过了一会儿,奶奶手捧一块白嫩生生的豆腐回来了。太好了,又有一个菜了。“吃饭喽!”

  随着奶奶的声音,我们从外面回来吃饭了。我们刚拿起碗筷准备吃饭的时候,又从传来一阵吆喝声:“卖凉粉喽……”奶奶一听,说:“我孙子最爱吃凉粉了,我去买一块!”说着,奶奶放下碗筷,急忙出去买凉粉了。一分钟后,奶奶提着一块热热乎乎的凉粉回来了。经过奶奶一阵忙乎,又一道可口的菜上桌了。“啊!真好吃!”每当我吃完奶奶做的菜,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乡村的美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甜美。奶奶正在洗碗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一阵吆喝声:“买饺皮……”我一听,不知道他在说啥,奶奶也说:“这是卖哪样?我去看看!”不一会儿,奶奶提着一袋东西回来了。“卖的是饺皮,我买了一袋。今晚我们吃饺子,我们家可是从来还包过饺子。饺子北方人兴吃,我们这儿不兴吃!”奶奶说。“奶奶,今天不是吃粽子吗?咋个改吃饺子了?”我迷惑不解地问。“粽子年年端午吃,这几天端午还没到,粽子已经吃得够够的了,所以我们今晚包饺子吃!”奶奶激动地说。“我去买点肉来做饺子馅。

  以前啊,家家都穷,什么都吃不上;后来啊,日子慢慢好过了,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没吃过就吃什么。今天,我们就吃吃北方人最爱吃的饺子!”爷爷高兴地说。爷爷出去卖肉了,爸爸告诉我:“过去,奶奶家只有过年杀猪才能吃上新鲜肉,其它时间只能吃腊肉,但还不是经常吃,一个几个月的才能吃上一次,可苦啦!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的!”“是啊,过去穷啊!哪能想吃肉就吃肉。现在真好,想吃哪样就能吃上哪样,不出村就能买到新鲜肉。”爷爷提着肉回来了,一边进门一边说:“村头小龙家隔三岔五就宰猪卖肉,今天生意可好啦!”新鲜的韭菜从菜地里拔来在灶边的自来水笼下哗啦啦洗好了,买来的肉在砧板上咚咚咚剁好了,两样倒进一个大海碗里一拌,饺子馅便调好了。在又说又笑中,我们包出了一簸箕饺子。

  傍晚时分,在端午节的晚上,在上百年的老屋里,我们祖孙三代吃上了奶奶家的第一顿饺子。饭桌上,个个不停地夸这饺子味儿好。我想,爷爷奶奶一定是在回味这顿饺子的意味吧!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小的时候喜欢过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不是喜欢吃粽子,是喜欢手腕上戴的五彩线。据说那五彩线是辟邪的。起初妈妈不懂,看到邻居在五月节的早上,给每个孩子的手腕上脚腕上系上五彩线,他们的欢呼引起我们的注意,妈妈好奇去问为什么。

  人家说,消灾辟邪呀,你连这都不懂?妈妈好惭愧的去翻箱倒柜,为我们找出五种色彩的线,我们的手腕上就有了五彩线。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没有让父母操心的健康地长大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了那五彩线。

  母亲为了诱我们去吃她用黑绿竹叶包的整齐粽子,就在粽子里面放大红枣。我就是为了那颗大而胖的红枣,不懈的把白而糯的粽子吃完,有的粽子在我们吃完最后一口也没有发现大红枣,在我们用疑惑的眼神望向妈妈的时候,妈妈笑着说,是不是吃的太快,把大枣吞下去却没有发现?于是,我们就仔细的回忆吃粽子的过程,想知道到底是哪一口把大枣吞下去,没有感受到。其实不是每个粽子里都有大红枣,大人骗孩子总是有办法。

  五月节过后的一个月,在一个雨天,孩子们会把手腕脚腕上的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的五彩线用剪刀剪掉,扔的急雨中,泛着水泡急流的河水就把它冲跑了。大人们说,五彩线随着雨水到了天边,就会变成天上的彩虹。在雨后晴天的时候,我们若看到彩虹,就确信那是我们腕上的彩线变的,那时的孩子都坚信不疑。有时候许多孩子在雨后的清新空气里,争说东天挂的那轮彩虹是自己腕上的五彩线,争着争着就打了起来。

  其实,腕上的五彩线是一种迷信或装饰,但无论它是否起到消灾灭祸的作用,大人给孩子戴上,都是一种安慰,好象把健康系在了家庭里,心底下。于孩子却是一种喜欢的仪式和肃然的时刻,是平淡生活里的一道彩虹,同时又与一种看不见的神秘联系在了一起。孩子们真诚的对待自己腕上的彩线,想起来就抬起手看看,有时候动作非常的夸张,就像戴了金珠银链一样的骄傲。每天晨起,第一件事是看手腕,如果彩线在,就会令我们十分振作,如果发现彩线不见了,就会慌乱的爬起来,在被窝里边找边叫,妈妈,我的彩线,我的彩线不见了。等妈妈在枕头下面帮我们找到,再为我们重新系在腕上,那慌乱的心才安静下来。在我们把五彩线投向雨水的时候,其实也是对未来投下一种希望,盼望自己未来的天空绚丽一道彩虹。

  我那时的玩伴中有个叫干部的男孩儿,因为人长得瘦弱,我们叫他干巴,干巴干巴的叫着就成了干部。他因为在连雨天里淌水,着了凉,感冒发烧,躺在他家的大炕上。他妈妈是沈阳人,他大姨从沈阳来他家,带来多种颜色的软糖,我们趟着水追逐着他,谁追上他,他就给谁一颗好看的软糖。我们把糖放在嘴里,有人问,这是什么糖?大家把目光投向我,我展开包糖的纸,很仔细的看过后,大声说,高粱胎(饴),他们就坚信不疑。干部着了凉,烧得起不来,我们去看他,他独自躺在大炕的一角,显得那么小,似乎更干巴了,眼睛大的吓人,脸色通红,我感觉到他身上有灼人的热。她妈妈没有工作,爸爸是矿井的小头儿。那些日子,他家正出事,他爸爸与别的女人好了,我们那时还不知道与别的女人好是怎么回事,就觉得干部爸爸做的事情不光彩,因为别的女人的丈夫来找他,他吓得不敢出门。

  干部的妈妈出来告诉那男人,说干部的爸爸不在家。我们分明从他家的后窗看到了干部的爸爸,他在屋里来回的走动,似乎有点害怕。干部就是在他家人无暇顾及他的时候病倒的,他妈妈每天只让他吃退烧的药,虽然他的手腕和脚腕上也与我们一样的戴了五彩线,五天以后,他死了。我们小孩子在一起议论,干部怎么可能死呢?五彩线不去他的病吗?不肯保护他吗?后来听大人们说,干部因为长时间发烧,烧化了肺,他临死前做X光,医生找不到他的肺。我们就开始恨干部的爸爸妈妈,他们与我们招呼,我们也不理他们,背地里吐他们的痰。干部死了,我们再也吃不到那好吃的软糖了,我们只知道怀念干部的糖,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怀念一份友谊。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n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7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流浪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他明白,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夫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晶莹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就了一个诗人最后的心灵归属,而声名鹊起。一个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溢。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节日。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改变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的。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既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的分量,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站在两千三百年的高度,来聆听一条河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倒影。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8

  端午节在老家是很隆重的,很令孩子们期待,端午节粽子是主角,家家户户都要包。

  包粽子要用专门的粽叶,粽叶大概是竹子的一种,这种竹子矮小但是叶子很大,有一两尺长,一两寸宽。包粽子也是个技术活,取一片粽叶中间一窝两头交叠就有了一个斗,装进糯米及馅料稍微压实,将交叠的部分盖过来包住封口,富余的部分在粽子上一折横着包上,用细麻绳在中间一捆就包好了,粽子绑在一根细绳上形成一串。我包粽子总把糯米捏散也捆不起来,到现在还不会包粽子。包粽子一般都用糯米,糯米用水泡过放些硼砂搅匀了就可以包,硼砂有害于身体健康,不知道为何要放?煮熟的粽子剥了粽叶插上筷子,蘸白糖吃,我却不大爱吃。我原以为粽子里面是不放馅料的,上高中后在同学家看到了加了红豆的粽子,大学时在省城的大商场有大粽子卖,里面又是鸡蛋、又是腊肉馅料十分丰富,相当好吃。粽子是浙江嘉兴的有名,以前去上海路过嘉兴总会在站台上买嘉兴粽子,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嘉兴粽子。除了粽子,端午节还要吃蛋,端午节吃的蛋主要是咸蛋,老家叫“藏蛋”。母亲将稻草烧成灰,撒上盐用水拌湿了,粘满每一个蛋,装到坛子里腌上一两个月,到端午节再拿出来煮。腌咸蛋的方法很多,用稻草灰腌似乎更有家乡的味道,多年后我还帮老乡从老家烧了稻草带一大包灰来。茶蛋比咸蛋要好吃,小时候觉得吃茶蛋有些奢侈,只有镇上叔叔家会煮,先将鸡蛋煮熟了,用筷子敲破壳再放到茶叶水里煮就成了茶蛋。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相对简单而统一,似乎全国都吃粽子,包粽子用的粽叶南北都有卖,粽子的包法差不多,形状差不多,都是用糯米包馅料,味道也差不多。对孩子们来讲,各地的欢乐是不一样的。小学时我随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在一个千年古镇,尽管镇子严重毁坏败落,但很多旧时的繁华散落在民间,端午节过得比较讲究,家家户户要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捆做小捆,每道门、每扇窗户都要在两边摆上一捆。各种小吃和主菜比农村要丰富很多,据说还要喝雄黄酒,那时人们已经知道雄黄有毒,不再喝了,但还是会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写“王”字。端午节没有太多繁文缛节的礼数,孩子们是快乐的,这天我总要和小伙伴去望湖亭,这个建于晋朝的古亭矗立在江西两大水系的交汇处,累毁于战火,充满历史故事和苍伤,抗战时受到狂轰滥炸,没有维护到我小时候只剩下一个架子还顽强地挺立在古镇的最高点,登亭依旧可将古镇及浩瀚的鄱阳湖尽收眼底。端午节这天镇里的小孩子们都涌向望湖亭,每人都带了煮熟的腌蛋,多半染成水红色,有的拿在手上,有的用蛋袋兜着很神气地挂在胸前。大家聚在一些免不了要“抗蛋”,就是将两个蛋对撞,看谁的不经撞,大家都只有一个蛋破了再也不能和别人撞了,总有孩子在被撞破蛋后幻想用木头做假蛋去撞破所有人的蛋。

  小学毕业我回到父母身边,乡下的端午节过得比镇里要粗糙许多,不过乡村也有乡村的乐趣,可以看赛龙舟。所谓的龙舟其实就是平日里打渔的小船,比赛在两个河边的村子间进行,各派出一条,两个村子平日因为打渔有些嫌隙,赛龙舟总憋着火来,未免在水上打起来,龙舟赛往往看不成,后来干脆就不赛了,即便一个村子划来了船,另一个村也不响应,龙舟赛成了一条船的表演,一船青壮的小伙子大喊“划哟”、“划哟”,很齐整地将船划得飞快。龙舟赛看不成,不过每年端午节来河边到成了习惯,呼朋唤友姐姐弟弟一起去河边,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也有人摘了刚熟的桃子来贩卖。

  现在端午节成为一个法定的假期,窝在城市的高楼里尽管依然可以在家里包粽子,煮蛋吃,但是气氛却没有了,儿时的快乐孩子们恐怕是体会不到了。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9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