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6-30 16:12:09 1200字 我要投稿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6篇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小学作文关于端午节。“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山区。村庄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阴”。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涧溢出,淌过炊烟缭绕,鸡鸣狗叫的村庄。千百年来,古朴安宁的村庄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中,吸收着大地的灵气,沐浴着阳光的光辉。

  野鹃花开过不久,就到端午节了。于是,我处在异国他乡而又回忆起在故乡过端午节的情景来

  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点钟,母亲起床,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小绳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绳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红一色,青一色,好玩极了。

  端午节过了,等到第一场雨,孩子睡着后母亲在悄悄的把小声解下来,扔在水里让雨水将其冲走。

  用五彩的纸叠了连环小宝灯挂在门楣上,象征着一年的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肿的流脓的脓包,疼得我不得安宁,这时八一公公说“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问八一公公缘由。他说“你这娃子走运,逢上端午节,不然,可够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吧!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如今,妈妈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样,但入嘴后口感却不一样。我提醒妈妈:“你用的是这里的酒,而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啊!”

  我同妈妈已离开家乡多年,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人情风俗在我心屏上总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节已经过完,我多想问问:亲爱的乡亲们,你们又酿端午酒了吗?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就会让奶奶做十几个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节奶奶却对我说:“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她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小枣,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 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些,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它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奶奶还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儿时的记忆里,夏天只有闷热,值得回忆的只剩端午。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里,虽然,在我家乡正是中耕时节,没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那种大快朵颐的美食和赏心悦目的盛况。而且走亲戚时,礼物就是人们凭粮票买的几个包子,两三把蒲扇,送城里的亲戚,还顺带捎上一把蕲艾菖蒲;但每人分得一个白砂糖芯的包子,田螺是有的,石灰泥鳅也是有的;殷实人家甚至还有年前的腊肉或酸菜腌的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家家都要插蕲艾,“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谚曰:“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不论男女老少,都喝一点,像我妈我姐一无例外。在物资极度困乏的日子里,端午仍然过得古意盎然。别样的端午,是在我十九岁那年。我到大围山东麓的山沟里工作。开窗是山,敞门是山。年年端午,都是面对着山。不似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的奢望虽蠢蠢欲动,因薪水之微薄,路途之遥远,不得不作罢。难耐佳节的寂寞和思念,非平日可比。好在结识了学校附近的一位同庚,高中毕业,学了木工手艺,话投机语中意,于是义结金兰。时头八节,便去他家叨扰。

  那年端午,他带我上山摘杨梅。

  苦闷的老牛,短短浅浅的梯田,淳朴而又安详;平静的山村,寂静而又温顺地偎依在绵亘不绝的层峦叠嶂之中的半山腰上。我和老庚一出门便披草芒、爬陡坡、蹚清溪,钻山沟。走了十几里,没入深山老林之中。我喘着粗气,汗流浃背,可汗是凉的,手臂上也是凊凉凊凉的。我说走了这么远连杨梅树都没看得一棵,这山里到底有没有杨梅?其实我连杨梅树都不认识。老庚说,那边就是一棵杨梅树。我好奇而惊喜地就要钻过榛莽去摘杨梅;老庚说,不要过去,那树上没几颗杨梅,而且又小又太酸。一看树上竟是青青的蚕豆大小的杨梅。原来只有水分足的阳坡上的杨梅才长得颗粒大味道酸甜鲜美。我们离开林下崎岖的小道,向一个山窝钻去,老庚真算得上是斲轮老手,气不急心不躁在前面开路。终于找到一棵大杨梅树,可是我却只能望梅兴叹,这么高大的树怎么能摘得到?只见老庚噌噌噌爬上树,也不伸手去摘,只在树上用脚踩着树枝悠悠地晃动,霎时间,树下像下起大雨般地霍霍作响,胖乎乎的杨梅掉到树下的杂木叶子上劈啪作响,又落到铺了一层枯叶的地上,那杨梅红汁欲滴,只晃了几下,鲜亮如玛瑙的杨梅铺满地。老庚并不下死力踹,因为怕将没熟透的杨梅摇下来,他说:“‘行得春风,必有夏雨’;今年霉雨天气长,杨梅长势好,梅子一批一批成熟,留着别人也来摘一些。”这人就如大山的性子。我们满载而归,虽然受尽了蚊叮虫咬蚁啮,但心里却无比舒坦,此间乐不思乡了。返回的路上,听得对面的山上传来笑语声,既而伴着潺潺的泉流,甜润的歌声悠扬在空谷上:“有心不怕路途远——哦,有约不怕万里山,五月端午梅子熟——呀,哥等梅子(妹子)酸又甜——咯……”听得歌声,山下沟溪传来尖高的男音:“仰头望见对面岗——呦,梅子妹子都漂亮——哦!走路就像风扶柳——咯,山歌赛过画眉音——咧!”唱完还用花鼓戏语调问“你这妹子是不是想卖了?”(客家人说出嫁为卖,嫁女叫卖妹子)一阵嬉笑,并不见人。那歌声似空谷足音,也能激浊除腐。

  下得山来,只见从不同的山路上钻出或两个、或三个人来,这些人汇聚到一个屋场,竟全是采摘杨梅的。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说起偌大的山上的杨梅树,如数家珍。其中只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妹子,摘了满满一篓,鬓角的一绺乌发湿湿地帖在耳前,红润的俏颊含着羞涩,神情腼腆。最不吸汗的的确良褂子,裹得胸前奇峰突兀;身上许多处都被汗水浸得丰腴的肉色了然。令人想起苏东坡的诗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端午节,杨梅红出血;成熟的不只是杨梅。我一直在猜想,那穿的确良衬衣的妹子,如今不知和谁品尝这佳节胜果了。

  xx中学xx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 五月初五 ,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DD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早上,我们还没起床,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让我们回去过节。电话是奶奶用手机打来的。六年前,奶奶家就安了座机电话,2年前,爷爷奶奶嫌外出串门、赶集座机电话不方便,于是就停了座机,干脆用上了手机。

  一说去奶奶家,我十分高兴,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等待爸爸带我去奶奶家。在那里,有我钓鱼、打鸟、捡化石、捉蝴蝶等美好的童年回忆。再说,老师又布置了写家乡变化的作文,我更得去老家感受一下,采写一些素材。

  妈妈一大早就去单位加班了。爸爸开车带着我出城便向奶奶家驶去。车子很快达到南盘江边,一座崭新的大桥展现在我们眼前,黑亮的柏油桥面刚刚划好黄橙橙的车道线。这座桥原来是一座几十年的老桥,破旧不堪,人和车在上面走都十分危险。半年前开始拆除重建。一眨眼,现在已经修建完工,听说后天,也就是6月2日就正式通车了。

  车子就要进村了。原来进村的路是一条特烂、特窄的土路,只能一次通过一辆车,如果两辆车面对面行驶,那就特麻烦。这条路的土坑很多,车行驶起来很晃,也很伤车。这条土路有很多拉碎石的车从这儿经过,所以很多压出许许多多深坑大洼。时间一长,灰尘也多了,弄得路边的花草树木也是土黄色的。如果风大,又容易引起“小沙尘暴”。现在进村的路修好了,是一条又宽又直的水泥路,它是几个村里的大富翁捐款修建的。

  来到奶奶家,奶奶已经在炒菜了。这时从门外传来一阵吆喝声:“卖豆腐喽……”奶奶一听,说道:“刚才来过两个卖豆腐的,我没买,这家好吃,我去买一块吧!”说着,奶奶拿了一个空碗去买豆腐了。过了一会儿,奶奶手捧一块白嫩生生的豆腐回来了。太好了,又有一个菜了。“吃饭喽!”随着奶奶的声音,我们从外面回来吃饭了。

  我们刚拿起碗筷准备吃饭的时候,又从传来一阵吆喝声:“卖凉粉喽……”奶奶一听,说:“我孙子最爱吃凉粉了,我去买一块!”说着,奶奶放下碗筷,急忙出去买凉粉了。一分钟后,奶奶提着一块热热乎乎的凉粉回来了。经过奶奶一阵忙乎,又一道可口的菜上桌了。

  “啊!真好吃!”每当我吃完奶奶做的菜,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乡村的美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甜美。

  奶奶正在洗碗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一阵吆喝声:“买饺皮……”我一听,不知道他在说啥,奶奶也说:“这是卖哪样?我去看看!”不一会儿,奶奶提着一袋东西回来了。

  “卖的是饺皮,我买了一袋。今晚我们吃饺子,我们家可是从来还包过饺子。饺子北方人兴吃,我们这儿不兴吃!”奶奶说。

  “奶奶,今天不是吃粽子吗?咋个改吃饺子了?”我迷惑不解地问。

  “粽子年年端午吃,这几天端午还没到,粽子已经吃得够够的了,所以我们今晚包饺子吃!”奶奶激动地说。

  “我去买点肉来做饺子馅。以前啊,家家都穷,什么都吃不上;后来啊,日子慢慢好过了,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没吃过就吃什么。今天,我们就吃吃北方人最爱吃的饺子!”爷爷高兴地说。

  爷爷出去卖肉了,爸爸告诉我:“过去,奶奶家只有过年杀猪才能吃上新鲜肉,其它时间只能吃腊肉,但还不是经常吃,一个几个月的才能吃上一次,可苦啦!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的!”

  “是啊,过去穷啊!哪能想吃肉就吃肉。现在真好,想吃哪样就能吃上哪样,不出村就能买到新鲜肉。”爷爷提着肉回来了,一边进门一边说:“村头小龙家隔三岔五就宰猪卖肉,今天生意可好啦!”

  新鲜的韭菜从菜地里拔来在灶边的自来水笼下哗啦啦洗好了,买来的肉在砧板上咚咚咚剁好了,两样倒进一个大海碗里一拌,饺子馅便调好了。在又说又笑中,我们包出了一簸箕饺子。

  傍晚时分,在端午节的晚上,在上百年的老屋里,我们祖孙三代吃上了奶奶家的第一顿饺子。饭桌上,个个不停地夸这饺子味儿好。我想,爷爷奶奶一定是在回味这顿饺子的意味吧!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一)

  小时候,每当家里人将屋外晒的干粽叶收进来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我会数着日子等家里人用这粽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亲会上街买最新鲜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候,家里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好像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端午到了,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如果,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起,用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妈妈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粽子包完了,母亲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妈妈和奶奶每次都会做很多粽子。有时,家里那口锅需要三锅才够。因为每次煮粽子都会费很多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亲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很快,一锅粽子被我们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煮了第二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后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我们当零食吃的。

  五年级:

  (二)

  端午节来了!我们全家都是跃跃欲试的,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每到端午节,我们就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的习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还特别喜欢包粽子,这样体会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后,那种自豪与喜悦是满满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来,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终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可以了!我们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颠屁颠地请妈妈爸爸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好吃,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每次端午节都给我带了很大的喜悦!

  (三)

  今天是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节日,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很早起来去买要包粽子需要的东西,过了不久,我们就到家开始包粽子了。

  我拿起叶子,心里特别紧张,先把叶子叠好,可是我怎么也叠不好,妈妈慢慢地教我,我细心地看着,终于把叶子包好了,我把它捏紧,继续把糯米放进去,最后把叶子裹好糯米,可是我又遇到了不会叠的现象了,妈妈教我怎么折,妈妈先把叶子往左叠一下,再往右折一下,一直这样的顺序,包呀包,一直到包完,最后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绕上,这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粽子了,按照妈妈的方法我会包了。

  通过妈妈教我的方法,这一个上午我已经包了二十多个,大约三十个。包完粽子,我们一家四口把我包的粽子全都吃了。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小的时候喜欢过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不是喜欢吃粽子,是喜欢手腕上戴的五彩线。据说那五彩线是辟邪的。起初妈妈不懂,看到邻居在五月节的早上,给每个孩子的手腕上脚腕上系上五彩线,他们的欢呼引起我们的注意,妈妈好奇去问为什么。

  人家说,消灾辟邪呀,你连这都不懂?妈妈好惭愧的去翻箱倒柜,为我们找出五种色彩的线,我们的手腕上就有了五彩线。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没有让父母操心的健康地长大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了那五彩线。

  母亲为了诱我们去吃她用黑绿竹叶包的整齐粽子,就在粽子里面放大红枣。我就是为了那颗大而胖的红枣,不懈的把白而糯的粽子吃完,有的粽子在我们吃完最后一口也没有发现大红枣,在我们用疑惑的眼神望向妈妈的时候,妈妈笑着说,是不是吃的太快,把大枣吞下去却没有发现?于是,我们就仔细的回忆吃粽子的过程,想知道到底是哪一口把大枣吞下去,没有感受到。其实不是每个粽子里都有大红枣,大人骗孩子总是有办法。

  五月节过后的一个月,在一个雨天,孩子们会把手腕脚腕上的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的五彩线用剪刀剪掉,扔的急雨中,泛着水泡急流的河水就把它冲跑了。大人们说,五彩线随着雨水到了天边,就会变成天上的彩虹。在雨后晴天的时候,我们若看到彩虹,就确信那是我们腕上的彩线变的,那时的孩子都坚信不疑。有时候许多孩子在雨后的清新空气里,争说东天挂的那轮彩虹是自己腕上的五彩线,争着争着就打了起来。

  其实,腕上的五彩线是一种迷信或装饰,但无论它是否起到消灾灭祸的作用,大人给孩子戴上,都是一种安慰,好象把健康系在了家庭里,心底下。于孩子却是一种喜欢的仪式和肃然的时刻,是平淡生活里的一道彩虹,同时又与一种看不见的神秘联系在了一起。孩子们真诚的对待自己腕上的彩线,想起来就抬起手看看,有时候动作非常的夸张,就像戴了金珠银链一样的骄傲。每天晨起,第一件事是看手腕,如果彩线在,就会令我们十分振作,如果发现彩线不见了,就会慌乱的爬起来,在被窝里边找边叫,妈妈,我的彩线,我的彩线不见了。等妈妈在枕头下面帮我们找到,再为我们重新系在腕上,那慌乱的心才安静下来。在我们把五彩线投向雨水的时候,其实也是对未来投下一种希望,盼望自己未来的天空绚丽一道彩虹。

  我那时的玩伴中有个叫干部的男孩儿,因为人长得瘦弱,我们叫他干巴,干巴干巴的叫着就成了干部。他因为在连雨天里淌水,着了凉,感冒发烧,躺在他家的大炕上。他妈妈是沈阳人,他大姨从沈阳来他家,带来多种颜色的软糖,我们趟着水追逐着他,谁追上他,他就给谁一颗好看的软糖。我们把糖放在嘴里,有人问,这是什么糖?大家把目光投向我,我展开包糖的纸,很仔细的看过后,大声说,高粱胎(饴),他们就坚信不疑。干部着了凉,烧得起不来,我们去看他,他独自躺在大炕的一角,显得那么小,似乎更干巴了,眼睛大的吓人,脸色通红,我感觉到他身上有灼人的热。她妈妈没有工作,爸爸是矿井的小头儿。那些日子,他家正出事,他爸爸与别的女人好了,我们那时还不知道与别的女人好是怎么回事,就觉得干部爸爸做的事情不光彩,因为别的女人的丈夫来找他,他吓得不敢出门。

  干部的妈妈出来告诉那男人,说干部的爸爸不在家。我们分明从他家的后窗看到了干部的爸爸,他在屋里来回的走动,似乎有点害怕。干部就是在他家人无暇顾及他的时候病倒的,他妈妈每天只让他吃退烧的药,虽然他的手腕和脚腕上也与我们一样的戴了五彩线,五天以后,他死了。我们小孩子在一起议论,干部怎么可能死呢?五彩线不去他的病吗?不肯保护他吗?后来听大人们说,干部因为长时间发烧,烧化了肺,他临死前做X光,医生找不到他的肺。我们就开始恨干部的爸爸妈妈,他们与我们招呼,我们也不理他们,背地里吐他们的痰。干部死了,我们再也吃不到那好吃的软糖了,我们只知道怀念干部的糖,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怀念一份友谊。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07-05

端午节节日作文_端午节作文03-05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03-05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作文03-24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06-14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回忆05-01

端午节作文:端午节与粽子04-22

端午节作文:快乐的端午节02-26

快乐的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11

端午节作文:过端午节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