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3-05-18 17:30:18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1

  体育器材室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对我校体育设施的科学与标准化管理,开展我校体育事业,增强我校师生员工体质,进一步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在新学期更好地工作,现将体育器材室在这学期的主要工作作一些总结。

  一、建好体育器材室,为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体育器材室是教师、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材存放处,是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身体练习的主要来源。配置必要的器材和设备,确保学校正常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为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做好器材的登记工作,对各种新进的器材,要及时准确地予以记载,对已破损的器材要及时注销,使帐物相符。

  四、分类存放。按类将各种器材分类存放,以便于快捷方便地取用各种器材

  五、做好平安防护工作。平时注意各种器材的.使用平安,注意防火防盗防潮。

  六、对于学生课堂使用器材,及时做好记录。

  七、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八、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送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九、对学校的各种体育器材能做到每期全面查点一次并逐年购置和自查按上级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十、做到不定期的对体育室进行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十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实校园体育文化。我们先后组织了运动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一至六年级跳短绳达标赛、一至六级跳长绳比赛等体育活动,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在校的课余活动内容,并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得到了保障。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是完美的,肯定有存在缺乏的地方,今后我们将我们改良管理方法,使管理更标准。

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2

  多年来,我校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假设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思路为导向,切实加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丰硕的科技知识,激发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创设科普文化气氛,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科技教育是终生教育,从小接受科技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将终生受益。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对社会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把科技教育列入重要日程,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了此项工作。学校充分利用播送、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气氛,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送。

  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冲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学习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教育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践性。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气氛。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组织网络。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组织建设是关键。学校科技教育网络分为三级。

  1、上级主管部门。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南平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阳市青少年科技辅导站。

  2、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人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主抓科技教育工作,下设科技教育总辅导员,组织各学科科技辅导员开展工作。

  3、科技辅导员队伍。

  成员有:各班班主任、科学课教师、自然课教师、美术课教师〔科幻绘画〕、科技兴趣小组教师和校外专家、学生家长等兼职辅导员。

  三、广泛开辟科技活动场所。

  青少年科技活动需要必要的场地、器材、人员等根本条件,为便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我校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采用多种方式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基地建设、活动器材、教师培训、活动竞赛〕,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一是为科技活动小组提供活动场所〔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开辟“红领巾〞种植基地约50平方米〔原西小教室后〕,并购置了必要制作器材;二是利用校现有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等,在课余时间〔每周1~2次〕向科技活动小组开放;三是利用社区科技含量高、适合青少年活动的种植、养殖〔场〕、工矿企业为科技教育基地。

  四、积极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内外科技活动。

  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习惯、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主要活动:

  创造创造活动、科学试验活动、环保活动、电脑奥赛活动,以及全国、省、市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活动工程。

  2、主要竞赛:

  科普知识竞赛;创新作品竞赛;创新方案设计竞赛;科技小论文竞赛;科学梦想画竞赛;其他科技竞赛。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班会课和以“我与消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与市交警大队、消防中队、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联手开展了平安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及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禁毒教育活动,观看禁毒教育警示影片——《黑白记忆》及参与“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启动仪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平安、禁毒教育,增强学生的平安防范意识,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了由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并获全市二等奖,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环保局联合举行的《小学生环保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

  3、普及型:〔班级科技活动〕

  〔1〕课内科技课:每周一节,教材为省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导处重视

  2科技课教学的研究,建立听课、评课、考核制度。同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行动研究,将科技教育进行课题化研究是我校进行科学教育的鲜明特色,学校和教师近4年来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大市级发表和获奖。

  〔2〕科普阅读:以《动手做报》、《少年科普报》、《我爱科学》《科技辅导员》等科技报刊、书籍为科普教育内容。学校开设《你知道吗?》栏目,每日一问,班级开辟《科学小博士》专栏,每周2期,结合省“金钥匙〞“未来科学家〞科技竞赛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普知识竞赛,推进科普教育开展。

  〔3〕科普影视:以《科技博览》《走进科学》等栏目录像为内容,每周播放一次。

  4、提高型:〔校级兴趣小组〕

  〔1〕综合实践组〔2〕植物标本组〔3〕科技制作组〔4〕剪纸工艺组〔5〕环境保护组〔6〕科幻绘画组〔7〕生物百项组〔8〕计算机组〔9〕

  创新创造组〔10〕天文、气象组〔11〕实验探索组〔12〕其他小组

  各兴趣小组做到活动人员、活动教材、活动方案、活动时间、活动效果五落实。各小组在创新作品、创新方案、科技小论文、科学梦想画等工程上每学期上交有质量的作品每生一件,作为兴趣小组考核主要内容。

  5、重大活动:

  〔1〕夏令营:结合武夷山城村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2〕科技周(单年):每年五月底一周,内容为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 〔3〕科技节(双年):每两年一届,十一月第一周,内容为文艺、科技联展。

  〔4〕开展每月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以创绿色学校建设为载体,开展各类环保活动,实施学校环境管理,培养学生绿色文明素质,形成绿色理念。根据区活动主题《做身边节能事,为奥运添绿色》主题活动,继续开展节能减排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

  3月12日植树节的《播种绿色,播种绿色,收获希望——为海西添绿色》 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你我节约水资源争做节水小标兵》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绿行潭阳·争先海西》 〔5〕组织科普知识讲座

  一方面,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由业务素质高,科普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开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

  3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近年来,我们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了交通平安教育、消防安全演练、禁毒、预防艾滋病、法制等讲座,同学们通过听讲座、观摩,大大地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平安防范、远离毒品、远离侵害的.思想意识。

  五、强化环保理念进行全员渗透

  自xx年以来100%的同学参加到了各类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当中,他们在其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时机,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开展空间。学校也投入了一定的科技活动经费,确保科技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活动中不断融入了新的内容与特色。

  〔1〕环保小报的制作:组织三至五年级按照每月活动需要,分别制作环保小报,由同学评比、展览。从学生自己查资料,搜集环保信息,到电脑排版或亲手绘画都反映出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2〕环保金点子的实施:结合科技比赛,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环保金点子征集,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将优秀的环保金点子在红领巾播送中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向大家推广并实施。

  〔3〕节能小标兵的上岗:从日常的开展节能活动中全校每班推选一位节能小标兵,张贴由节能小标兵提出的节能口号,请她们在学校中监督学生、老师在节纸、节电到节水的实施情况。

  〔4〕绿色红领巾墙报的开展:由科技总指导阮巧云老师和

  五、六年级学生共同创办的绿色红领巾墙报,及时公布科技获奖情况,总结每月科技活动,宣传环保新动态,在全体师生中扩大宣传力度。

  〔5〕环保作文的撰写:将学生日常参加比赛的情况、参观科技场所的体会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撰写。使科技活动与语文课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小养成将观察和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并表达出来的良好习惯。

  〔6〕环保作品的诞生:发动三到六年级学生搞小制作、小创造。鼓励学生在节、假日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制作,不苛求学生的制作水平,重在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

  〔7〕学生在社区的宣传:学校与社区联手,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的社区开展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并采用发放传单、播送宣传等方式,向广阔市民、家长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

  〔8〕科技场馆的参观:开展校外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了《博物馆》、《科技中心》等,活动中,先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然后再加以归纳总结。

  4 〔9〕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多角度丰富科技内容。开展自然实验课。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方式。小学《自然》内容包罗万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索,能安排实验的应尽量安排,不可因课时紧而随意删减。学校为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每个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而开展了周五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实质上有二种类型:一是针对对各项科技活动如航模、建模、船模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又自愿参加各项比赛。二是学校组织的环保故事组按学校制定的方案和自编的校本教材开展活动。

  总之,“科学是一个个疑惑不解的问号,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逗号,是一个个驾驭全球的感慨号。〞这是我们的理念。我们学校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培养出的学生是具有思维特别敏锐,双手特别灵巧,性格特别执着的科学开展新一代。我校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划着新一轮的科技教育蓝图,相信不久将会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科技之花。

【小学科普室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社区科普室工作计划06-10

科普活动室工作计划06-10

小学学校科普的工作总结范文06-25

农村小学科普工作总结范文06-24

科普工作总结02-15

科普工作总结03-31

小学教研室教学工作总结_教研室工作总结03-15

科普书小学作文07-04

小学科普说明文教学模板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