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

时间:2023-05-10 10:39:19 总结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1

  为认真贯彻市食安委办《转发省食安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食品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确保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我局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为确保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活动取得实效,我局主要做了以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由分管领导带队,以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小摊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建筑工地食堂和农家乐为重点,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等。检查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80家,学校食堂12户,农家乐2户,下发监督意见书7份,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

  二是对全县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服务水平,确保操作规范,不出任何问题。活动期间共培训从业人员124名。

  三是进一步加大餐饮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餐饮食品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

  通过检查,切实规范了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严把饮食入口关,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集中检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餐饮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不强,未及时向供货企业索取资质证明文件,进货台帐记录不规范、票据保存不完整,环境卫生不整洁,个别单位无必要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和个别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等问题。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2

  为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2021年6月10日,渔阳镇食药品监管站联合文昌市场监管所对西路庄农贸市场内食品安全进行了大检查。

  一是重点检查经营主体资质。检查各农贸市场内经营者是否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在许可范围内经营。二是检查食品索证索票。工作人员认真查看了冷冻海鲜产品、禽肉类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对未履行索证索票义务的经营者进行教育引导,并督促其限期改正。三是检查场内固定摊点和流动摊贩销售的'瓜果蔬菜、肉、肉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是否有销售过期变质或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等情况,活鱼宰杀点卫生是否干净等,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现场责令立即整改。

  检查中,工作人员也向群众发放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资料、购物袋、食药品安全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并且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讲解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相关情况和食药品的安全知识。本次活动共发放创建宣传资料500余份、购物袋100余个、食药品安全宣传手册200余册。

  下一步,渔阳镇还将加强农贸市场监管,对市场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市场开办者履行市场管理秩序维护第一责任人职责,引导广大经营户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尽最大努力确保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肉,做好农贸市场内防疫工作。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3

  自市政府部署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局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部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加班加点对全县的食品生产经营市场进行全面的检查,载至5月30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86人次,检查经营户243户次,下架封存无检验报告食品50公斤,没收过期变质食品68公斤,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安排部署。

  自市政府部署此项工作以来,我局多次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安排部署,确定了突出重点、齐头并进的整治原则。并成立了以局长高志勤为组长、李立明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组织领导、责任目标和任务,召开了由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集中时间、人员、精力全面深入地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二、突出重点,加大对过期变质食品的检查整治力度。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快速反应,沉着应对,果断出击,合力攻坚,第一时间将过期变质食品清扫出食品经营市场,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的食品经营户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对流通环节所有过期变质食品下架没收处理,使全县流通领域过期变质食品得到大大的进化。

  三、抓住难点,多措并举解决食品经营户不索证索票,不索要食品检验报告的问题。

  自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以来,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所有食品经营业户进货台账、索证索票情况进行了摸底检查,执法人员随机抽取食品样品,经营者查找相应的台账和相关的票证,大部分业户都能找到相关台账和票证,台账建立、索证索票制度达到70%。但是还是有一些食品经营者记录不完整、不明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执法人员对未索证索票、未索取检验报告的食品经营户全部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全面履行监管责任才能遏制问题食品流入市场。通过一个月以来的集中大检查大整治,全县的`食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食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我局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市场的整治力度,不断把我是开展的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整治行动向深层次推进。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4

  为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食品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甘卫明电发[20xx]41号)精神,我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住重点行业和关键企业,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集中精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省食安委办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不等不靠,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会议精神及时进行了传达。为了进一步落实责任,我局实行分管领导具体主抓、业务人员专人负责的工作方式,并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到相关企业。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局面向企业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宣贯专项整治的精神。在巡查回访的过程中,我们向企业认真宣传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相关会议精神、法律法规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二是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严格整治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检查是否按标准生产加工食品、原辅料进货验收、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产品出厂检验记录等。三是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对不具备食品质量安全基本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关闭并及时曝光。

  (三)围绕目标,加强指导

  我局本着细化检查、从严整治的指导思想,对辖区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宣传贯专项整治相关政策、法规,并进行了现场检查。对生产企业逐户上门调查走访,检查生产许可证

  办理情况、质量卫生状况及生产经营情况,对现场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了限期整改的处理意见。在检查的过程中进行整顿,在整顿的过程中进行规范。通过反复巡查回访、手把手的指导、不厌其烦的讲解,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专项整治以来,未发现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二、工作成效

  1、生产企业安全意识得到提升。通过宣传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精神、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数企业业主的生产经营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普遍加强。

  2、专项整治期间,通过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宣贯、严格整治,生产加工企业的'安全意识普遍提高,生产行为进一步规范,为有效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和消费者的利益。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在平时巡查情况看,目前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的学习不够,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宣传,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在现阶段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层层落实,不留死角,通过专项整治行动,使违法添加非使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5

  为确保春节期间食品质量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愉快的节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和市局的具体工作部署,结合我局监管实际,抽调精兵强将,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大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监管对象基本情况

  我局担负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及食品生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工作。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43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33家39张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家(1家豆腐加工店已停产)。其中酒类生产企业3家(白酒1家、葡萄原酒2家)、食用植物油4家(葵花油1家、棉籽油3家)、小麦粉13家(包括挂面生产许可证1张)炒货8家(包括代用茶生产许可证1张、饮料生产许可证1张、油炸食品生产许可证1张、干果制品生产许可证1张、蔬菜干制品生产许可证2张、),酱类1家、调味品1家共33家,未获证食品企业2家分别是甘肃紫轩酒业某某分公司和武威市石羊河葡萄酒酿造有限公司,目前仍在筹建改造,争取20xx年取证正式投入生产。10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其中糕点小作坊3家,食醋5家,豆腐坊2家(责令停产整顿)。

  二、监管措施及主要做法

  (一)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工作

  局党组把抓好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关注民生具体行动抓在手上。及时成立了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及时传达学习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并及时组织全局人员召开了节前食品安全工作会。对检查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及检查时间进行了合理布置,要求全体人员充分认识节前食品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切实履行职责,严把食品质量关,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

  (二)严格履职尽责,加强食品安全检查

  一是检查原材料质量控制。检查中,我们认真查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原辅材料的采购进货验收记录,检查库房储存的原辅材料及食品添加剂,帐物是否一致,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及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是检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查企业是否对关键质量控制点实施了严格的控制,工艺记录是否完整;食品添加剂控制是否有效,是否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及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无在食品中掺杂使假等情况,对不合格原辅材料处置是否规范。

  三是检查环境卫生条件。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厂区、生产加工车间、原辅材料与成品库房、贮运工具的卫生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生产车间、生产场地是否清洁卫生;操作人员是否检录了健康档案;防蝇、防鼠、防虫和洗手、更衣等设施是否完备有效;生产过程是否存在交叉污染。

  四是检查成品质量控制。查验企业出厂检验记录,看其是否按要求对出厂产品进行把关;检查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看企业对不合格品的控制是否有效,处置方法是否正确;检查食品的包装标识,标签是否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有关要求,重点检查标注的食品名称能否反映其真实属性,有无混淆概念和误导消费;使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及食品添加剂是否在配料表中予以明确标注;产品标准的标注是否规范等。

  (三)以检查为契机,狠抓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检查制度。检查中,我们按照边检查、边治理、边改进的原则,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放手、不完善措施不放手,坚持一个食品企业一个食品企业的'过,不搞变通、走过场,注重边查、边改、边“回头看”,要求每家食品生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找准问题,认真整改,切实做到实事求是,一个不漏。对清理出来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二是严格落实了值班制度。为确保节日期间食品质量安全,我们严格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密切关注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状况,确保遇到突发事件人员能够迅速到位,有效处置。

  三是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管理制度。检查中,明确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制度,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使用记录,做到专账记录,专柜存放,专人使用。

  特别强调专人使用,不能将添加剂堆放在生产现场,必须由专人配好,分给下一工序完成。

  四是狠抓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落实。重点检查了食品生产企业原材料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记录和进货验收记录是否真实等情况。

  五是严格出厂检验制度,确保出厂产品逐批合格,保证食品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厂区卫生状况不佳,存在人流物流交叉污染、原料、成品、半成品交叉污染的情况;个别自行检验的食品企业出厂检验不规范,检验记录不完善;个别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包装不规范,未按照相关规定标明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相应指标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局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4份,督促12家食品企业完善了相关标识。积极规范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检查力度。二是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三是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无证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及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6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县(市、区)食安委、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了对节前大检查的领导,精心制定检查方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组织开展了节前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和联合检查,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维护了节日食品市场的繁荣稳定,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满意的食品。

  二、齐抓共管,突出重点

  根据节日期间食品消费特点,我市加大了对节日食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以粮油、肉及肉制品、酒类、乳制品、蔬菜、水果、卤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乡镇、人群集中场所为重点区域,以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为重点环节,以批发(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业等为重点单位,积极开展监督检查。

  三、集中力量,狠抓落实

  农业部门对全市的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一是加大对农药经营单位和销售网点整治力度,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产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对从事农药经营的场所、设施、人员等方面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限期整改,强化农药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农药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职责,检查农药、鼠药登记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三是加强证照管理,对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的行为以及安全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取缔。在这次活动中,共出动执法车辆25台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1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及经营户80个,检查农药品种40余个,对2个产品标签不规范的农药产品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为动态监测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各县(市、区)农业局都积极开展了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在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随机抽样检测了20余个蔬菜品种共997个样品,只有9个样品农残超标,合格率为99%。

  质监部门加大了对粮油、饮料、乳制品、肉制品、酒类、豆制品、罐头、糕点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工作。出动执法车辆73台次,执法人员320人次,对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处违法生产企业2户。

  工商部门根据节日食品市场消费特点,加强对经销食品的企业、超市、集贸市场等的监管。严格索证索票制度,加大对粮食制品、肉制品、奶制品、儿童食品等品种的专项检查,同时加大对饮料、水产品、蔬菜水果、酒类、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食品的检查监测力度,加强对小摊点、小卖店经销食品的监管,防止“三无”、过期霉变、有毒有害食品进入流通领域。此次行动共检查经营户5542户次,出动执法人员1267人次,在检查中,取缔无照经营49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676.3公斤,查获假冒伪劣食品价值0.498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6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0.12万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5件。

  畜牧部门加强了畜禽屠宰行业的监管,对定点屠宰厂(场)卫生环境、免疫、检疫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了部分私屠乱宰、加工注水、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了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的违法行为。

  卫生部门在本次检查中,出动食品卫生监督员122人次,对大中型餐饮单位使用的粮油制品进行了检查,对未进行有效“索证”的单位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责令暂时不能出示相关证件的产品不得使用;对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餐饮单位进行了立案处罚,共处罚款10000元;对市直管的.65家大中型餐饮单位进行了统一的检查,要求各单位集体就餐5桌以上进行书面申报,并组织就餐食品48小时留样,不得超能力接待,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的持证情况及操作间的卫生状况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现场监督各单位实施;对市区内的12家商场、超市销售的糖果、酒类及散装食品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了撤柜处理。

  水利部门根据水产品生产现状和鱼药使用特点,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养鱼场(基地)的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武昌鱼等重点品种的药残情况进行了抽样和送检(共计7个样品),重点检查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乙烯雌酚、喹乙醇等禁用药物和环丙沙星、磺胺类、红霉素等限用药物的使用情况,未发现不合格情况。同时,加强了现场检查力度,本次检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车辆19台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8个(户),对德阳市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自律管理情况(包括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并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的监管职责,检查了市区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质量管理情况,检查和督促水产品销售企业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和经营记录制度,为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可追溯打好基础。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发挥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作用,对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检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市食品安全动态,收集汇总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积极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

  四、广泛宣传,加强防范

  为配合开展节前大检查工作,各地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开展各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食品。各地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也注重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在开展检查的同时,积极向老百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维护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建立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事故预测、预警机制,制定完善了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方案,落实了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加强了节日值班制度及信息通报和首报负责制等各项制度的执行,并向全市公布了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值班电话,接受全市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及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各地各部门均能积极配合,认真安排节日期间的值班和信息通报等工作,做到值班人员节日期间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全市食品安全无事故。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通用22篇)12-22

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总结01-27

2023年食品安全大检查简报最新02-14

校园安全大检查总结06-10

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总结07-07

公路安全大检查总结12-21

学校安全大检查总结01-09

个人安全大检查总结04-07

春运安全大检查总结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