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21 18:17:56 总结 我要投稿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1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但其意义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了语言符号,而是在其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悬浮于文本的表层,不能用简单的“是什么”、“怎么样”来机械地处理文本。我们要把握文本中或泄世奔腾或脉脉隐含的感情脉搏,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依托的生命意义,使学生能在激荡的感情中受到感染,使他们能在或高昂或深沉的情绪中对人生有所顿悟。

  《朱德的扁担》一课,我就充分注意去挖掘文本价值,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如:第二自然段中第三句话,“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这句话可以看出路程之遥远,其挑粮之艰难。可是,我们这些孩子根本无法体会到这一点,就算我讲解了很艰难,学生在学习下一自然段时,就无法感受朱德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的感情了!因此在教学时,我先问学生:“你知道五六十里到底有多远吗?”学生根本没这个概念!因此,我举出身边的列子,有吉首到乾州来回那么远,学生马上说:“哇!那么远啊!我们坐车还要好长时间呢!”我又问:“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生:没有,这么远,我们走得话,到那儿的话可能要天黑了。我接着说:“那战士们要挑着粮食来走这么远的路,而且山高路陡,那是什么感受呢?”学生马上回答:“累呗!”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没吃过苦,干脆让这些小皇帝们来试试!于是,我提议来个亲身体验,我要请一个学生来表演。学生们十分踊跃的就举了手,我挑了个身材挺健壮的马帅,给他身上背上两个书包,谁知他对大家说一点也不重,那这样,我又给他加了个书包。于是他开始围着教室奔走,我要求走20圈。大家很开心的看着,他也很高兴地快走,前几圈都挺顺利的,刚到9圈,他速度就明显的放慢了,我说:“运粮可不能耽搁,山上的战士们还等着呢?”于是马帅又开始加快速度,到13圈,突然摔倒了,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叫他起来,他继续背着书包走,终于走完了20圈。这时,我问大家:“你们看我们的同学背着书包在教室里走了20圈,现在你们来观察一下”大家发言可积极了,有的说:“他的呼吸都不稳了”“他头上出汗了”我叫一名同学摸摸马帅的背,那个同学说:“背上都湿了,还很热”,我请表演的马帅说感受,他说:“我觉得真累,手都酸了,脚都疼了!”

  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觉得马帅背得很轻松吗?战士们肩上的粮食更多,走的路更远,遇到的困难更多,你能想到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吗?”马上,有学生就说:“他们走的山路会很高,路会很窄,要是下雨的话,就更滑,更危险了。”马帅很积极的举手,他说:“他们走那么远,草鞋会磨破,脚会打起泡的!”还有学生说:“路上有许多送动的石头,会绊脚的,一不小心就会摔跤的”我连忙说:“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都仿佛看到了他们在这样的路上艰难的走着。”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2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将新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也使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充分用好教材

  苏教版第三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注意从形成学生学习经验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增强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在内容、结构、题例和呈现方式上既注意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又注意体现了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平均分的意义”的教学,教材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引入,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素材,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和作用。

  二、体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而且要求使学生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整体。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作了如下设计:丰富7的认识编制7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先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7,再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如一星期有几天)计算几个7是多少,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尝试编制7的乘法口决,解答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童趣的问题(如你每星期一共吃几顿饭?)深刻地理解了7的乘法口决的含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比较、抽象、概括、转化等,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悟到口决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运用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时体验到知识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三、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组学习增加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度”。因为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优生起示范作用,学困生爱到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动手、敢于质疑、善于交流,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乐趣。

  四、精心创设学习情景

  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有意义的建构,并有利于经过学习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受到价值的教育。在教学中做到了: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景。

  (2)借助故事、童话、创设问题情景。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总之,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使课堂变的更加生动有趣。

  五、启迪、引导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的情景,放手让学生说,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意见?”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使学生的不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六、改变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必须考虑有利于学生发展、评价的内容把考试成绩与平时对学生的学习品质等的考察结合起来,如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意识等,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要能大胆发言,就能得到表扬鼓励。“说的有道理”、“想的和别人不一样,真聪明”发现其闪光点,在作业中改变过去的甲、乙、丙、丁用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综上所述,只有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为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贡献。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3

  第一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有关知识、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1)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2)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3种: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3)图像法.要强调的是由于作图的不准确性,由图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意图:旨在使本节课的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

  效果: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对同学的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对回答得好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第二环节作业布置

  习题7.7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了解方程(组)的基本能力和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二元一次方程和函数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以及应用代数方法解决有关图像问题,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展示了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讲清楚图像解法的局限性,这是由于画图的不准确性,所求的解往往是近似解.因此为了准确地解决有关图像问题常常把它转化为代数问题来处理,如例2及反馈练习中的4个问题.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4

  “不是这片土地不能让种子生长,而是没有撒下合适这片土地的种子”,无意间在书中看到了这句话,也给了我深深的思考。一直以来我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以生为本,也一直追求课堂上的学生能更好的达到学习的目标,然而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我们如果都以同一高度就要求学生,那么必然有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要求,久而久之学生的落差感也就越来越大,所以,我感觉“要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我们生本课堂最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让学生在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收获,而我们要用一颗耐心静待花开,以下就概括的总结一下自己的生本课堂中本学期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学习重方法

  面对不比分数而拼能力的现状,也深深感觉到学生课堂的四十分钟的重要性。以往我们会比谁都珍惜其中的每一分钟,恨不得把自己的嗓子讲干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教给学生,结果辛劳了一学期等到考试后又觉得学生能力不够,我们都白忙活了,于是一学期收获的也只有一个“累”字。而学生又真正学到了什么呢?是学会了语文还是学会了课文呢?因此学习金字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我尝试了在课上把那四十分钟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不是以听为主,而是以学为主。所谓的“学”就像学习金字塔里说的一样,不是学课本,不是学语文,而是学方法,学生一旦学会了学习的方法那么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也就必然提高了。每次课堂上的练习一部分是学生的自主出题,使学生间的学习不再停留在只学不用上,而是学以致用,并交互运用,集思广益,把以往只局限在老师提问的形式变得多元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自由提问并出题,就连家庭作业也设计了一部分为学生自己出的小卷,并随机发给答题人,第二天又由出题人去批阅。可以说出题时学生已经等于学了一遍,而答题时又等于学了别人学过的知识,最后批阅小卷的时候又再次巩固了学习的内容,并发现容易出错的问题,这时的作业检查已经自然演变成问题的讨论了,而我们教师也就由以往的提问者变成了讨论问题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正视学生差异

  学生能力的差异不可避免,有的善于听,有的侧重思,有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有的爱动,有的爱静……传统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授课,此种课堂模式下善于听的学生就学得较快。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些善于表达或者爱表现的学生发言机会较多,而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往往比较被动。要避免教学中的小组内两极分化现象,必须适应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经过我开学初反复的观察了解,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根据个性差异去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并随机进行恰当的调整,直到小组成员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是高年级,学习时间较紧,所以没有随意的指定几个人是一组,以免会出现个别小组成员个性不合从而影响学习合作效率,所以我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把组员个性磨合的时间节省下来用来磨合小组学习合作的方法。另外,我还将学生的差异性看成宝贵的教学资源,由此,我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尝试设计成学生独学、师徒对学、小组群学等多种学习合作方式,使小组内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机制,学生在组内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可对本组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具体帮助。这不仅有助于在学生人数较多的大容量班级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还可以大大提高集体对个人的积极影响,有效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从而避免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三、多元化的评价

  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对于采用什么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根据学生需要想到了评价的办法。我认为评价的作用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并且课堂评价体系要在变化中不断完善。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自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采取了小组积分制的管理评价方式。同时,为了发挥积分的作用,对于积分较多的小组学生适当进行奖励。可以获得优胜组之星,并获得免作业卡一次,并且对免字卡进行不断的改良和更新,由传统的“免”字,变换成带不同卡通图案的“免字卡”,又到带有名言警句的“免字卡”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越来越浓,每次获得奖励都有新鲜感,这样特殊的奖励打破了传统的物质奖励规则,激发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交流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了解自己学生的特性,合理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更是提高学生小组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措施。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展示合作成功的快感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

  总之,本学期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个学期,但是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学期,面对生本课堂我们的路还很长,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不是朝夕就能做到最好的,还需要时间和课堂中的不断思考和改变,然而,只要我们都努力上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放宽眼界,我想我们的生本课堂会有自己的独特品牌。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培训工作总结10-20

课堂教学安全工作总结03-09

课堂教学改进工作总结08-15

课堂教学个人工作总结03-02

课堂教学顶岗实习工作总结03-02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11-22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03-31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工作总结06-28

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工作总结06-28

课堂教学个人工作总结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