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特长生的培养总结

时间:2022-11-09 11:19:57 总结 我要投稿

语文组特长生的培养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组特长生的培养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组特长生的培养总结

  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使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本学期语文组在培养记叙文写作特长生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更何况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益处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小学生来讲,是个难题。曾经有人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告诉我们,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他们想了解学校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

  声”的良好效果。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

  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小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在修改中,我们还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本次对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几位同学都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人、写事及写片段的技巧,还能够自己修改作文并借鉴到其它的文体写作上。学生们在学习期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更好的进行其它学科的学生。

【语文组特长生的培养总结】相关文章:

语文特长生培养总结11-09

语文特长生培养工作总结12-28

特长生培养总结02-02

数学特长生培养总结09-26

音乐特长生培养总结11-09

特长生培养计划总结11-16

音乐特长生培养总结02-01

美术特长生培养总结02-16

语文特长生的培养教学计划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