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儿自传读后感

时间:2023-11-18 06:58:14 自传 我要投稿

菌儿自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菌儿自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菌儿自传读后感

菌儿自传读后感1

  早就听哥哥说《菌儿自传》十分好看,既有趣,又能丰富科学知识。我就迫不及待的把这本书给借来,用了十天,我就把这本书给看完了。

  本书作者是高士其,它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虽然他从二十三岁直到八十三岁离开人世时,都坐在轮椅上。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智慧,而这本《菌儿自传》就是其中的一段佳话。

  《菌儿自传》主要说了细菌从发现到研究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以鲜明,自述的故事。使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例如细菌的'不死精神、细菌的衣食住行、细菌的祖宗——生物三元论、人身三流等等。里面的介绍十分丰富。正是因为这样,这本书才获得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第八届金钥匙奖等奖项。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人们发现菌儿的故事了:其实在十七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菌儿们,但在当时,科学家只当它们是科学的小玩意,没有认真研究。但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菌的危险***,并把它们关到了玻璃小塔里来研究。可细菌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必需要给它东西吃。所以 ,聪明的科学家决定让它在冰箱里冬眠。不久,科学家便拿菌儿们做起了实验:烧它以烈火、洗它以辣酒、浸它以强酸、毒它以碘汁、灌它以色汤,让我们透彻的了解了细菌的结构。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细菌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大力宣传戒烟》这一章,我还了解到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死于吸烟,而香烟中的有害物质里,携带有病菌,会让你雪上加霜。而且即使加了过滤嘴,其实也没有太多用。这在以前我都不知道。所以我马上就让爸爸戒烟。并把这个知识告诉爸爸叫他戒烟。爸爸见状,只好答应我戒烟,看来,这本书还挺有用的。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科学省感兴趣,以后一有机会,我就会找这类书看。

菌儿自传读后感2

  说到细菌,大家肯定会想到细菌这种终日与人作对、让人生病的讨厌的小生物。我总是这么认为。寒假里,我看了一本科学童话书,书名是《菌儿自传》。看完这本书,我发现细菌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很多细菌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互帮互助的伙伴。太棒了!

  《菌儿自传》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奇所著。文章中,作者自称“细菌”,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了细菌的神奇世界。细菌一直在土壤中努力工作,将腐烂物质转化为养分供应植物。它们有的曾经侵入人体呼吸道,也曾“抢”过血液中的红细胞来“吃”,但很快就与白细胞大打出手,最后被“打”了出来。

  它还向我们介绍了细菌的种类,每种细菌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是我们的朋友,例如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酸奶一吃,一些有毒细菌就不敢久留;面团变成美味的.面包。但也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如肺炎支原体。这种致病生物看起来像长尾巴的蝌蚪。一旦进入人体,就会破坏免疫力,引起急性肺炎。

  阅读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我知道细菌无处不在,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防止细菌感染和生病。细菌朋友也让我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人类必须了解它们,让它们为我们服务。细菌的世界真是神秘莫测,让我们继续探索细菌的世界吧!

菌儿自传读后感3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书,叫做《菌儿自传》,它是一本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书,作者是高士其爷爷。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去过美国留学,精通四门外语,曾从师于陶行知。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这本书以菌儿自述的方式写成,在高士其爷爷的笔下,菌儿们时而在呼吸道里探险,时而在肠腔里开会,时而在空气中漂泊,时而在水里游荡。高士其爷爷以生动活泼的描写形式,妙趣横生的比喻向我们传播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的知识。虽说这是一本科普书,但高士其爷爷的文笔充满了诗意。比如说这句:“静静的,平平的`,明净如镜,树影蹲在那儿,白天为太阳哥拂尘,晚上给月儿姐洗面,没有船儿去搅它,没有风而去动它,绝不起波纹。”在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首或长或短的诗歌,例如这首:“人类的肚肠,是我的天堂那儿没有干焦冻饿的恐慌,那儿有吃不尽的食粮。”高士其爷爷把原来让人觉得恶心、惧怕的菌儿们描述得可爱又生动,让我们有兴致去阅读。

  通过对《菌儿自传》这本书的深入阅读,我还懂得了许多知识。比如,平时我们最爱喝的酸奶,我原以为是在牛奶中加入一些酸性液体,可是看了这本书后我得知,它是通过在牛奶中加入菌儿发酵而成,这些菌儿被称为“益生菌”,特别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和身体的健康。这本书虽然写于四、五十年前,但现在读来还是一点儿也不过时。好书是经典的、是永恒的!

菌儿自传读后感4

  《菌儿自传》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高士其爷爷写的一篇经典科普作品。高士其爷爷生于1905年,自幼喜爱文学。192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去美国留学。23 岁时,因实验发生意外,感染了甲型脑炎病毒,留下了后遗症,以后病情日益加重,最终导致全身瘫痪。25 岁,他学成回国。从此他在轮椅上开始了科普创作。整整60年他孜孜不倦地为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菌儿自传》就是其中之一。

  高爷爷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妙趣横生的笔触,幽默、风趣地介绍了一个菌儿世界。这是一个由世界上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生物组成的大家庭,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小人国”。它们小得让我们的眼睛看得见灰尘的纷飞,却看不见它们也夹在里面飘游,它们将好几十万挂在苍蝇的脚下,而苍蝇也不觉得重。最小的细菌,长约0.5微米,宽约0.3 微米。1微米等于壹千分之一毫米,所以科学家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

  在这个微生物王国里,居民数不胜数,无论在陆地、海洋、天空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的数量比我们地球上的人口总数还要多。它们中大多数是“良民”,但也有不少是“歹徒”。“良民”如:能做成酸奶的乳酸菌,酿成美酒和做成香喷喷馒头的酵母菌,抑制肠道腐败的双歧杆菌和其他各种益生菌。而一些“歹徒”则专门攻击人类的器官,如溜进人们的呼吸道,使他们感染上肺炎、流行性感冒等,钻进肠道使他们腹泻,患上肠炎、痢疾……

  《菌儿自传》让我探索到了微生物世界的奥秘,太神奇了!

【菌儿自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菌儿自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9-22

《菌儿自传》读后感(2篇)06-07

《菌儿自传》读后感3篇05-30

《菌儿自传》读后感(3篇)05-30

《菌儿自传》读后感(通用9篇)06-28

《菌儿自传》读后感(通用6篇)06-28

铜绿菌散文08-31

[我的自传作文]我的自传作文09-27

【精选】自传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