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时间:2022-06-21 18:21:28 自传 我要投稿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3篇)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

  “若想在尸骨已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这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富兰克林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人。他通过“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富兰克林七十八岁的时候一本《富兰克林自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读了这本书后,我更深一层地了解了富兰克林。

  文中讲到在富兰克林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在家打打杂什么的,可富兰克林一心想到海上闯荡,由于他的父亲不允许,他最后只好到哥哥的印刷所去。当学徒空闲的时候,他就到图书馆看书。对富兰克林而言,“读书是我让自己享受的唯一乐趣。”所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得许多的知识。文中还讲到他偶然看到了一卷零散的《旁观者》,便把它买回来读了好几遍,真是爱不释手,便试着自己写《旁观者》,然后把自己的《旁观者》与原文加以对比,发现一些错误,便予以纠正。经过无数次的改正,他对原文的章法或语言有所改进,鼓足了他的信心。

  通过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我想到了自己。在我小班的时候我就对古筝情有独钟,深深地爱上了它。于是在我的业余时间,我选择了古筝这个爱好。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的演奏水平也有了突飞猛涨的进步,在宜兴、南京等地的比赛中还得到了一等奖。我每天都勤奋的练着,每到晚上我都会让家人陪着我练习,时不时还把妈妈拉在身边听我弹。就这样,由于有了每天让妈妈陪在身边当听众的习惯,因此我胆子也壮大了几分。有一年,我接到要去北京比赛的通知,我就更加努力的去练习了,不管寒冬腊月、严寒酷暑我都坚持练习,并且寒假和暑假都去老师家练习,因为只有多练,才能在比赛的时候不紧张。有句谚语是“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吗!经过紧张的等待,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进入了“华夏之星”的比赛场所。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张张充满自信的面孔,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信心也像伞兵跳伞――一落千丈。我紧张的脚直抖,看见评委那严肃的表情,听着别人那优美的琴声,真是把我“火上浇油”。在我身旁的大姐姐鼓励着我:“加油,不要紧张,你一定可以的!”我心想:我一定可以的,既然老师选我来参赛也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负了她呀!该到我了,我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就这样,每一根琴弦都被我弹成了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只只可爱活泼的音乐小精灵就在我的手指下诞生了。弹完后我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考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可等我过了十级,妈妈还是督促着我,让我继续练,可我没坚持。现在想想和富兰克林那坚持到底的xx,我很惭愧。“恒心+耐心”才能成就辉煌。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富兰克林的xx,做个有恒心的人。

  又看完了一本名人传记《富兰克林自传》,其实对富兰克林了解的很少,知道以前书上介绍过他做雷电的实验,以为是个大发明家,看到书的介绍,才知道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又以为他是个总统,但是介绍上却只字未提,原来没有做过总统。对富兰克林的了解确实很少。看完了他的传记,发现富兰克林是一个极有影响的人物。

  富兰克林是辍学在家,和父亲学习皂烛业,后来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跟着同父异母的哥哥学习印刷业,在当时印刷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富兰克林在这个行业里确实做出很大成绩,学到很多技能,并且指导别人从事印刷。

  富兰克林极爱阅读,印刷业刚好满足了他阅读的欲望,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的书籍,后来发现富兰克林非常忙,他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非常奇怪,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时间来看书,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可能是由于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吧。富兰克林的是非常勤奋和节俭的。

  富兰克林非常善于辩论,而且喜欢辩论,后来富兰克林发现辩论其实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时,就渐渐收敛了,但是他却能说服各方听从他的意见,以至于他的影响力很大,成了一个外交家。

  富兰克林非常节俭,而且勤奋,而且也倡导节俭,勤奋。积极影响他的朋友,和在一起工作的人,提倡素食。

  富兰克林热心公益事业,使得他的声望,影响力非常高,在他的倡导下,才有了图书馆的概念,其实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和朋友们阅读和交流。他组织财力物力建学校,医院,改善街道,路灯等等。

  富兰克林是个发明家,书中说,只有爱迪生可以和他比,但是书中对他的发明介绍很少,他的发明都没有去申请专利,都和生活关系很密切,比如壁炉,路灯设计呀,可能最有影响力的是在雷电中引出电荷来,这个应该是很厉害的,当时的一些科学家还不以为然呢。他会做了很多实验,有很多人来参观,想想那时侯一定会有很多人佩服他,还有人跟他学,他发现人家也不是块科学家的料,居然有个很有意思的建议,(富兰克林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商人),让那个人做实验到街头去挣钱,呵呵,是不是和街头喷火的艺术家是同源呀。这个想法居然让那个人生活富足。居然是想法改变生活呀。

  富兰克林还xx过军队,承担防御任务,借枪借炮,训练队伍,搞得还有声有色的。

  富兰克林是个商人,因为他是搞印刷起家的呀,但是他是以为很厉害的商人,因为他的影响力很大,又在政界混,这样的商人还了得。

  那时候富兰克林还承担印钞的任务,真是厉害,其实后来对证券,税收他都有很独到的见解。

  富兰克林支持宗教的发展,但又不陷于教派的纷争之中。

  富兰克林还发行报纸,这当然和他的印刷有关,自己经常在报纸上刊发文章。

  从富兰克林本人及其相关人和事上,我学到了许多。

  首先,他有着对一件事的执著与专注。在富兰克林16岁时,曾坚持改写《旁观者》的第三卷,用以练就文章的语法和章法。但当时的他正在当学徒,白天要做工活,只有晚上或早上上班之前去做这些练习。所以一星期天,他就设法逃避上教堂做礼拜,尽量抽出时间。我由此联想到现在的我们:做一件事总是三分钟热情,没有执着的xx与顽强的毅力。双休日更是在电脑前度过,哪里还有一门心思做有用和有益的事。

  再次,我还学到了与人交流的技巧:不要固执己见,不要用生硬的词语,更不要以教训的口吻去教导别人。“我风圈善良的聪明人,了不削弱他们行善的能力,切勿采取独断式的自以为是的说话方式。因为这种说话方式常引起人的反感,更容易使人产生抵触的情绪,常常达不到交流xx、传达感情的目的。因为你的目的是在教诲别人,xx时分武断态度有时会引起反驳,使人不以为然因而是公正的讨论成为不可能”富兰克林这样说。

  另外,还从他和他的朋友的身上了在公共生活的常规。当富兰克林再次回到到费城时,暂时是在凯谋的印刷铺。有一次,他们接到了新泽西州的一笔生意,尽管凯谋当时是老板,但是议员们对富兰克林以礼相待,对凯谋却很冷淡,甚至可以说是反感。原因就在于凯谋的脾气很古怪,他不懂在公共生活的常规。他常常粗鲁的驳斥人们一致公认的观点,而且衣冠不整,极为邋遢,狂热的坚持某些宗教信条,而且有些无赖气。试想,在当时的社会,在那个上流阶层,文雅是他们的通行证,怎能容忍这么鄙俗的人呢?

  当然,我从富兰克林身上学到的绝不仅仅只是这三点,还有贫穷但不失信、乐于助人、正直真诚、热爱工作、安贫若素……我若一一相近的列出并以例证,那就不是一两千字能说完的。总之,富兰克林身上有许多美德值得我们学习,在此列数一些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需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摆放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决心:要做之时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无论是于人还是于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些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7、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诈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8、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9、中庸:避免任何极端的倾向了,尽量克服报复心理。

  10、清洁:身体、衣着要力求清洁。

  11、平静:接触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

  真心的希xxx能够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富兰克林的美好品性靠齐,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作者是富兰克林。他写这部小说大概有80岁左右,自己撰写人生历程的自传体实属罕见。读过的一些自传体小说,如《苏东坡传》、《拿破仑传》和《穷查理宝典》等,这些自传体都是他人研究历史资料后撰写而成,非书中主角原型创作。

  美国有两位知名的富兰克林,一位是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另一位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对美国历史不清楚的读者很容易混淆两位人物,我们只要记住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容易区分两位。他是位大发明家,他著名的雷电实验写入初中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整本书讲述富兰克林年轻时成长经历,在美洲的工作经历,合计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涵盖他的整个人生经历,也让我们知道从他身上可以学习的优良品质,另外一部分是他在美洲的工作经历,揭露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以及美国独立的前因后果。

  富兰克林是英国人,他们全家是清教徒由于受到英国国教迫害而远渡重洋,定居于波士顿。他父亲娶了两位老婆,生了十八个孩子,富兰克林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儿子。由于孩子多,家庭贫穷,富兰克林念过两年书后便辍学在家,由父亲安排学习手艺,那就是印刷术。

  他的父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对他的影响挺大的,尤其是在品德的养成中,给予很大的影响,这些为他日后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感觉到他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强,任何新技术他接触一段时间便会做得紧紧有条。还有他喜欢读书,那个时代的书籍特别稀少,他会搜寻镇上的书籍阅读,有感触的书籍他会来回阅读,学习其中的技巧,不停琢磨对比,直到自己的文章也能达到书籍的程度。

  热爱学习,刻苦勤奋,勤俭节约是我对他青年的深刻印象,为了能继续读书,他将自己转成素食主义者,这样可以节省一笔费用购买书籍,继续读书。

  十七岁的人总是想仗剑走天涯,他也不例外。经过好朋友的帮助,他悄悄搭乘一辆船前往费城的船,根据自己的印刷手艺找到一份工作,因为自己爱读书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些人与之形成深厚的关系。书中提到的人物名字数不胜数,这些人的出现不是偶然,因为他们被他的学识、德行和思想折服,所以大部分人都与他保持着朋友的关系。

  随着他的德行越来越好,比如勤奋刻苦的工作,他人睡觉时他仍在工作,勤俭节约的生活,很少去酒吧或者妓 院,持续阅读的习惯,每天都会固定抽出两个小时,并撰写评论等。这些让他在朋友间颇有威望,他的提议主张都会被采纳。

  在美洲定居时,他是名商人,需要维持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的盈利,他又是名热衷民众事物的积极者,促使本镇越来越好。他也因为威望高被选为议会议员,高票通过,至此他开始在政治上展露头角,凭借着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将事情办理的妥妥帖帖。

  总结富兰克林的人生,带来的启示:一是他的自律,超级自律,总共13条原则,他会一条条地坚守,直到第一条完成才会联系下一条。二是他的阅读,他喜好阅读,每天都花两到三个小时阅读,别人休息时他在阅读,他还琢磨书中提到的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从文中知道他的写作能力特别强,与他人的信件以及制定的一些合同协议章程等,他的文笔优美,逻辑严谨,针对时事评论文章也一针见血,在大家中广为翻阅。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是他持续努力付出后的必然结果,从富兰克林的自传可以看出这点。

  附上富兰克林十三条原则,供我们应用于生活中: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TEMPERANCE. Eat not to dullness; drink not to elevation.

  2.节言: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说,避免琐碎的闲聊;

  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

  3.秩序:物件有所归,办事有定时;

  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

  4.决心: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决心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RESOLUTION. Resolve to perform what you ought; perform without fail what you resolve.

  5.节俭:花钱要于人于已有利,决不浪费;

  FRUGALITY. Make no expense but to do good to others or yourself; i.e., waste nothing.

  6.勤劳:珍惜时间,时间要花在做有用的事情上,力戒无意义的举动;

  INDUSTRY. Lose no time; be always employd in something useful; cut off all unnecessary actions.

  7.诚实:力戒虚伪欺诈,心存良知与公正,说话亦如此;

  SINCERITY. Use no hurtful deceit; think innocently and justly, and, if you speak, speak accordingly.

  8.正直: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要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是你的义务;

  JUSTICE. Wrong none by doing injuries, or omitting the benefits that are your duty.

  9.中庸:不走极端,别人对你的冒犯,若是正当,就要善于容忍;

  MODERATION. Avoid extreams; forbear resenting injuries so much as you think they deserve.

  10.整洁:身体、衣物以及住所,要保持清洁;

  CLEANLINESS. Tolerate no uncleanliness in body, cloaths, or habitation.

  11.宁静:对待琐事、平常事或者不可避免之事,不可自扰;

  TRANQUILLITY. Be not disturbed at trifles, or at accidents common or unavoidable.

  12.贞节:不要纵欲过度,有伤身体,切忌损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CHASTITY. Rarely use venery but for health or offspring, never to dulness, weakness, or the injury of your own or anothers peace or reputation.

  13.谦虚:仿效耶稣与苏格拉底。

  HUMILITY. Imitate Jesus and Socrates.

  我的意思在于养成习惯,奉行这些道德准则。对于上述准则,我以为不要同时去实施,免得分散注意力,而是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实行一种准则;等到一种美德养成了习惯,再实行下一种,直到把十三条完全做到。先获得的美德有利于其他美德的培养。基于这种观点,我把所有的美德按照上述顺序加以排列。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3

  今天看完了《富兰克林自传》,这本自传和富兰克林本人一样,被后世的人们给予非常高的评价。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说,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查理.芒格的偶像也是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写了二十五年的《穷理查年鉴》,芒格也向富兰克林学习,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投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穷查理宝典》,就是在向他的偶像致敬。

  要知道,美国100美元的钞票上面是富兰克林的头像哦。

  百度百科上说,《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而且还使自传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富兰克林在自传里讲述了他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

  说他是通才真的一点儿都没有夸张,他虽然只上了一年文法学校,但他的标签非常多,包括科学家、物理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同时还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革命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的自传不仅幽默风趣,可读性强,而且真实可信。他不像一般自传作者那样,不肯在自传中写影响个人形象的事情。富兰克林在书中自曝了他年轻时犯下的几个错误,以警示后人。同时正因为他知错就改,才有了日后的成功。

  这本自传并未写完富兰克林就去世了,所以字数并不多。但书中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出版、军事、教育、读书、写作、公益、科学、逻辑、辩论、交友、修身、养性、信仰等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今天只分享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关读书写作和学习成长的内容片段。

  01 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 “模仿”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只在8岁时上了不到一年的文法学校,但富兰克林嗜书成癖(发现了吧,有成就的人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当他在12岁时跟着他哥哥学印刷后,有机会看到《旁观者》这份报纸,上面的文章他认为文笔优美,是他特别喜欢的风格,因此他爱不释手,并开始刻意模仿这些文章,他采用各种方法,反复跟着这些文章进行有针对性地模仿练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些都不是走捷径的小聪明,而是笨办法大智慧。

  “模仿”这个学习写作的方法能够直达学习的本质,影响了很多人。007创始人覃杰也在他的课程里总结了富兰克林开创的这个写作方法,一共包括四个部分。选稿:把自己觉得好的文章选出来,认真看几遍;重写:把书合上,根据脑子里的内容重新写;反复:开始时只能写一点点,写不出来就重新看、再重新写;对比:每篇文章多写几遍,直到意思和作者一样。

  02 富兰克林通过与朋友一起学习成长,各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锻炼和提升

  富兰克林从小就喜欢与爱好读书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小时候在波士顿跟他哥哥学印刷时,他就结识了镇上一位爱读书的克己勤奋的朋友约翰.柯林斯,两个人除了在一起讨论读书学习以外,还经常写信辩论不同的观点。这使富兰克林从朋友优雅的文笔、严谨的章法、明晰的表达和让人心服口服的例证中学到了很多。

  他在17岁离开家到费城稳定下来后,就开始结交镇上喜欢读书的年轻人,晚上和他们一起聚会。并且很快又与三位爱读书的朋友密切交往起来,他们经常一起出去散步,朗读诗作,讨论读书心得,互相观摩切磋,过得十分惬意,因此他和朋友们都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后来他又把大多数聪明能干的相识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共图社”,以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他们每周五晚上定期聚会,富兰克林起草了俱乐部的章程,要求每个社员轮流提出一个或多个关于道德、政治或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每三个月提交一篇自己写的论文当众宣读,题目自便。章程规定辩论由社长主持,以诚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行,避免争强好胜的现象发生。这个俱乐部延续了四十余年,是当地当时存在的最好的科学、道德、政治学校。

  通过富兰克林的学习经历,我们能看出与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共同成长,对他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帮助特别大。所以,现在我们身边各种学习社群这样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也是有历史基础的。毕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03 富兰克林的十三条美德习惯养成方法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因为富兰克林仅上了一年的文法学校,受到正规学校教育的时间很短,他又从17岁就离开父母到费城自力更生,在还没有长大成人时又缺失了父母的教育,所以他立志勤学苦读,以不断改进他在教育方面的缺失。

  同时他希望自己能在任何时候,不犯任何错误的生活,想克服天性、习惯或朋友给他造成的一切缺点。所以他酝酿了一个达到道德完善的大胆又艰巨的计划。他为自己制定了十三条美德,分别是:

  001 节制: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

  002 缄默: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

  003 秩序: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

  004 决心: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005 节俭: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006 勤奋:珍惜时光,手里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007 诚信:不害人,不欺诈;思想坦荡,公正;说话实事求是;

  008 正义: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利公利民的应尽义务勿放手;

  009 中庸:避免走极端,忍让化冤仇;

  010 清洁:身体、衣着、居所,不许不干不净;

  011 平静:不可为小事、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

  012 贞洁:少行房事,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接代;千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身体虚弱,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

  013 谦卑: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为了把这些美德养成习惯,富兰克林决定不能同时全面开花,以免分散注意力。所以他每次专注一项,等把一项掌握透了,再尝试下一项,这样循序渐进,直到把十三项美德都做到。

  他一周仅对一项美德严密监视,依次执行,别的美德暂时顺其自然,这样在十三周之内走完全部流程,一年可以走四个流程。虽然他在自查的过程中也有因意外中断的情况发生,但过错也在日益减少。

  富兰克林说,他一生福气绵绵,除了上帝的恩佑,靠的主要就是他这个养成美德的本领。所以他希望自己写出来后,能对后人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我看了这本《富兰克林自传》的主要收获,我把它们整理出来,分享给我亲爱的朋友们,希望你们有兴趣的话也去阅读这本书,相信你们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最后,就像我在富兰克林自传中学习到的,读书、写作、与朋友共同成长是值得我们长期去做的事情。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02-15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09-25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04-18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1-01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05-15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05-30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05-30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12-13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范文12-15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范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