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清明节习俗

时间:2022-04-07 15:11:29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闽南清明节习俗

  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闽南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为扫墓祭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闽南清明节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闽南清明节习俗

  祭祖

  泉州俗语说:“清明不回家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灵,以及厝主、地基主等。

  吃润饼菜

  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粿”,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薄饼”,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

  踏青

  清明三日,群人游赏,散布四郊,谓之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上墓

  亦称“扫墓”、“上坟”,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有的还为先祖追荐功果。在闽南,清明节前后10天内为扫墓日期。

  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

  据清代乾隆年间修撰的方志记载,永春、德化两地岁时民俗与泉俗独异之处是八月祭墓,俗云此月墓门开,与今不同。

  插杜鹃花

  《泉州府志》称泉俗清明“插杜鹃花”。此为古代插柳习俗演变而来。古人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为了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淋淋;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也有将柳条制成柳圈,戴在头上,古谚有“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

  清明节吃薄饼的`闽南习俗作文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厦门薄饼和寒食节有关厦门薄饼又称春卷,全国各地的春卷做法都大同小异,但仅有闽南地区的传统春卷不经过油炸的。民俗专家郭坤聪告诉记者,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日本等国,至今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因此厦门人在清明节吃寒食(薄饼)。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火习俗逐渐消失。而厦门的这一道传统小吃至今还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习俗,这也是全国少见的。薄饼做法极其考究在厦门,多数人都吃过薄饼,知道薄饼皮薄而柔韧,吃起来软绵醇香。记者特意请教了民俗专家范寿春,据他介绍,薄饼的做法极其考究,也很繁琐,它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时令蔬菜上市后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萝卜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调入适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范寿春说,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

  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相关典故关于薄饼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宋代同安的理学名宦蔡复一在外省署理总督时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他有一个非常贤惠而又能干的妻子,看着丈夫平时读书辛苦茶饭不思没有胃口,饭菜总是热了再热,很是着急,于是她用麦子磨成粉制成皮,再把各样蔬菜各夹一些包在一起卷起来,让丈夫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十分方便,这也就是薄饼的原形了。

【闽南清明节习俗】相关文章:

清明节习俗优秀作文03-07

【推荐】清明节习俗作文02-09

清明节习俗作文【推荐】02-09

清明节习俗作文【热门】02-09

清明节习俗作文【热】01-23

【热门】清明节习俗作文01-23

清明节习俗英语作文范文03-30

高二清明节习俗作文03-22

高三清明节习俗作文02-17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作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