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食物中毒及选购安全食物的常识

时间:2021-08-16 19:04:35 安全知识 我要投稿

防止食物中毒及选购安全食物的常识

  生活离不开食物,“民以食为天”。但就偏偏有不少商家要贩卖劣势食物,有些这样的食物反而比正常的同种类食物更好看、味更香,购买时需谨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止食物中毒及选购安全食物的常识,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防止食物中毒及选购安全食物的常识

  一、如何选购食品

  (1)查看食品包装。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应为预先包装好的食品。食品的包装应该完好无损,注意瓶装,袋装等密封类食品,有无膨胀,破损,变形等不正常情况。

  (2)查看食品标识。食品标识应注明产品名称,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特别是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查看食品包装是否有“QS”标志及QS生产许可证编号。

  (3)查验食品销售及贮存环境。消费者要仔细查看食品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及贮存环境,尽可能在卫生条件好的商场,超市和食品经营店购买。

  (4)索要购物票据。以防出现纠纷扯皮现象,便于消费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购买到疑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请向12331举报投诉。

  二、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

  (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三、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1)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2)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3)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4)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5)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低,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6)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7)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如何选购鲜肉及熟肉制品?

  (1)鲜肉的选购:一是看是否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胴体上是否有红色或蓝色滚花印章;二是看禽类和牛羊肉类是否有塑封标志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a、猪肉如何安全选购:好的猪肉应是表面不发粘,肌肉细密而有弹性,颜色自然鲜红,用手指压后不留指印,并有一股清淡的自然肉香味。新鲜的肝,呈褐色或紫色并有均匀光泽;新鲜的肚,色浅黄,有光泽,质地坚实富有弹性,肚上粘液多;新鲜的腰,呈浅红色,表层有薄膜,有光泽,柔润,有弹性;新鲜的肠,色白粘液多;新鲜的心,组织坚实,富有弹性,用手挤压有鲜红的血液,血块排出。

  b、牛肉如何安全选购:新鲜的黄牛肉呈棕色或暗红,剖面有光泽,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黄色,肌肉间无脂肪杂质。

  c、羊肉如何安全选购:新鲜的绵羊肉,肉质较坚实,颜色红润,纤维组织较细,略有些脂肪夹杂其间,膻味较少;新鲜的山羊肉,肉色比绵羊的肉质厚略白,皮下脂肪和肌肉间脂肪少,膻味较重。

  (2)熟肉制品的安全选购:

  a、查看包装。定量包装产品的包装容器与材料应密封,清洁,并应符合相应卫生标准。因熟肉制品是易腐食品,若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不符合卫生要求,极易导致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产酸,产气,故应检查外观是否出现“胖包”或破包。

  b、查看标签。注意灌肠需标注淀粉含量;定量包装的腌腊肉制品应在“食用方法”中做出“不能直接食用”或“须熟制后食用”的说明,以指导消费,防止将腌腊肉制品当作熟肉制品食用。

  c、不买无证摊贩的散装熟肉制品。曾经多次发生无证摊贩在肉类腌制过程中为使肉色鲜红,过量加入硝酸钠而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人死亡。

  六、大米的安全选购与食用

  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大米按米质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

  (1)测水分:用手抓一点大米,以牙咬碎米粒,如有响声表明水分含量不高;如果咬碎时,没有响声又黏牙齿,说明水分含量高。

  (2)看杂质:优质米应米粒整齐,颗粒大小均匀,无碎米,损伤米,以及糠粉,稗粒,稻谷等杂质混入。

  (3)查虫害:夏季买米,容易看出大米有无虫害,但在冬季米虫假死处于冬眠时,则不易发现活虫。检查时,可以抓一把捏上几分钟后摊开,如果米内有活虫,手心里会有虫子爬的感觉。

  (4)辨新陈:新鲜大米的米粒有光泽,透明度好,有大米固有的清香味。手抓滑爽,米粒光洁,基本呈透明状。陈大米的米粒光泽深暗,透明度差,闻有陈米味,手抓大米时会粘上糠粉。

  (5)看色泽:正常的本色米粒,应是乳白色或略带米黄色,表面光洁,半透明,无裂纹,粒形整齐。如果米粒色泽灰暗,无光泽,有裂纹,是发过热的大米,表明品质已经老化。如果米粒的色泽外观过白,过于鲜亮,光滑,就有可能是用油抛光的;米粒若呈淡绿色,有可能是以人工色素染色的。

  (6)闻气味:正常的大米,闻之没有异香,异味。新大米有自然清香气,陈大米没有香气。但不法商贩会在陈大米中加入香精冒充新大米。

【防止食物中毒及选购安全食物的常识】相关文章: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手抄报07-19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5篇01-23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1-22

幼儿园突发事件及“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01-22

2015年食品安全周宣传:夏季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急救06-28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6篇01-22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6篇)01-23

安全常识广播稿01-27

校园消防安全常识11-10

夏天防止上火的方法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