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游泳安全小知识

时间:2020-11-26 14:38:53 安全知识 我要投稿

老人游泳安全小知识

  虽然游泳对老年人面言益处颇多,但万事都讲究量和度,不宜过量、过度,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老人游泳安全小知识,希望有所帮助!

老人游泳安全小知识

  1、游泳前严格进行体检:

  游泳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是在平时很少接触的环境中活动,水的物理特性对人体有较大影响,加之游泳时体力消耗较大,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因此,老年人在参加游泳时,必须经过专业医生检查身体,并应征求医生意见制定自身运动处方。对于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等疾病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和发生意外。

  2、游泳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老年人对水温调节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较差,准备活动能使他们僵滞的肌肉和关节在游泳前得到活动,同时也使心肺器官能较快地适应游泳时冷水和水阻力的刺激。下水时避免一下子跳入水中,可先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适应水中环境。

  3、游泳池水温不能太低:

  大多数老年人的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如果水温太低(18℃以下),皮肤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血管剧烈收缩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引起意外。老人不要在水中逗留过久。因为水的传热较快,而老年人的产热功能较弱,使得身体产热和散热不平衡,影响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因此,老年人在水中慢走、慢游十至十五分钟,可上岸休息一会,晒晒太阳,走动走动,使身体暖和后再下水。

  4、游泳时不宜过度用力:

  游泳时注意不要憋气和过猛用力。水中压力和阻力要比空气大得多,极易造成呼吸不畅和缺氧,这对老年人很不利。

  5、高血压患者不宜游泳:

  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对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敬而远之”。

  6、游泳时出现不舒服立刻停止:

  老年人应加强提高对疾病的防控意识,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到专业的心胸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老人游泳安全小知识】相关文章:

幼儿游泳基本安全知识01-25

幼儿安全知识小故事04-05

消防安全小知识(9篇)03-04

消防安全小知识9篇03-04

关于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12-28

交通安全小知识广播稿12-01

安全小知识顺口溜3篇03-16

消防安全小知识汇编9篇03-04

最新版交通安全小知识01-19

安全小知识广播稿集锦7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