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时间:2023-04-27 16:03:47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目标及原则

  1.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目标

  通常情况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确保企业各项资产的清楚、安全,及时准确客观地提供会计信息,在会计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将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1.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即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执行。②有效性原则,即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来设计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只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才能使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适应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并有效发挥作用。③规范性原则,即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全面系统地对本企业的各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④科学性原则。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科学合理,操作和执行上保证效率,便于控制和检查。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途径

  2.1有形财产的保护制度

  (1)规范有形财产的管理。企业要严格加强对有形财产的仓库管理、规范发放领用手续,以及使用中的保管,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经过规章制度的程序审核才可接触、处置相关财产。

  (2)定期盘点。企业应加强对有形财产进行定期盘点,进行账物核对,对发现出入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同时规定担任保管职务或担任记录职务的人员不得单独从事定期盘点和账物核对工作。

  (3)账簿保护。有形财产的相关会计记录要加强保管。明确授权可以接触这些会计记录的人员,以保证保管、审批和记录的人员分离;会计记录应妥善保管,以防止记录被盗或被毁;有关账簿记录应留有备份,在遭受意外毁损时保证重新恢复。

  2.2企业重大经济业务的管理制度

  (1)建立财务总监制度。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投资、担保、借贷、资金调拨,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大额合同签订、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财务事项,通过财务总监与经理联签和报告制度进行监控,保证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财务总监职责与监督工作的有效实现。同时,由于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经营全过程,以企业资产管理为轴心,将监控职能贯穿于企业日常财务经营收支之中,保证了财务监督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企业资产相当大的比重,更是因为随着企业的发展,如何处理好固定资产问题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决策。合理界定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围,从会计基础工作、设备管理规程抓起,加强会计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大财务控制力度。对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处置、报废直至退出企业全过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化、秩序化与高效率,堵住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维护资产实物的安全完整及账务的及时准确,规范管理流程。企业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固定资产报废、折旧计提,要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之间建立明确的职责,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并以此建立起“权、责、利”对等的考核体系,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3)应收账款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者为使企业的经济行为效率加大,赋予了营销人员更多的权利,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回收直接由营销人员负责,若财务监管制度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5.5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因此,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公司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议将财务部作为应收账款的主管部门,负责各分公司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提出审核处理意见。各分公司是应收账款的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应收账款的直接管理。其中分公司副总负责对应收账款直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考核,分公司财务部负责本分公司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向总部财务部报送应收账款的详细资料。发生应收账款时,对此负责的销售人员根据销售合同的要求在发票的记账联上(此类情况为开出发票的金额为签单金额)或应收账款管理簿上(此类情况为开出发票金额为到现金额)签字,并负责该账款的催收。

  这种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将赊销的决定权、应收账款的监控权、考核权和核销权彻底地分开,使每个环节都处于其他相关部门的监控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个别人员或部门徇私舞弊及减少坏账的可能性。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定期对账,并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定期进行评估分类等。

  2.3财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

  (1)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对财会人员的管理,财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质量。所以企业应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坚持财会人员持“会计证”上岗的制度,加强财会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设立会计岗位责任制。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财会人员要认真履行内部会计监督职责。一是要认真掌握财经法规和制度,以便准确判断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不断提高监督水平;二是要转变内部会计监督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把内部会计监督寓于服务之中;三是财会人员要正确处理好会计与业务的关系,财会人员除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受理,对账簿记录与实物现状不符等事项按规章制度处理外,还应积极变事后制止和纠正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在具体操作上,应建立以诚信档案制度为基础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达到会计人员在主观上严格律己,主动杜绝违规现象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要求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这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确保资产安全的有力保证。

  由此可见,内部会计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要认真贯彻这一系列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深刻领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大作用,要针对如何强化内部会计监督这一问题进行企业改革,下大力气真抓、实抓。并且按照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具体原则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体系,使其真正起到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内部会计工作计划01-15

公司内部会计岗位职责通用12-12

有关铁路企业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议的思考论文07-01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意义论文06-16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建议论文06-18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小论文06-14

会计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浅议论文09-30

内部会计控制在铸造企业存货管理中的探讨和实践论文07-01

物资管理制度及仓库管理制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