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

时间:2023-02-13 12:15:46 制度 我要投稿

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

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1

  1、室内净高度不低于2.5米,建有通畅的污水排放系统和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配备分别存放生熟食品的.专用冰箱或者冷库;配备足够的工具、容器;安装机械通风设备。

  2、抹布等清洁工具要专用,砧板及各容器应生熟分开,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并定点摆放于相应标签处。

  3、初加工间内必须有专用的淘米池、蔬菜池、荤菜池、水产品池、污水池,并贴有标签。

  4、每天清理操作台、灶台、蒸饭箱、消毒箱、调味品橱、冰箱及盛器等,要求堆放整齐,表里清洁无油污。废弃物盛放容器应加盖,做到清洁不漏。

  5、国定长假后,食堂工作人员、保育员提早一天上班,对食堂餐具、工用具、容器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保育员对幼儿玩具、课桌椅、扶手等进行擦洗、消毒。最后关闭门窗进行空气消毒。

  6、将食堂卫生分干到人,落实承包责任制,与月考核奖挂钩。

  7、由分管园长、保健老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有记录有反馈,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2

  1.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与幼儿园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并健全幼儿园内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协助园长组织实施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2.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每天的晨间检査,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发现病情,及时隔离,做好消毒、传报、登记工作,并和家长取得联系。

  3.密切与当地卫生保健机构的关系,及时做好免疫和疾病防治等工作,填好预防接种卡,避免漏种或复种。

  4.研究调配和改善幼儿膳食,开展膳食调查和营养计算,检查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抓好厨房的营养卫生监督,做好食物检验,制订每周食谱,办好伙食,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营养。

  5.负责督促各班搞好卫生保健、消毒隔离及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四定”制度,定期进行全园的卫生保健、消毒、环境卫生的检查,做好分析评比工作。

  6.定期测量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坐高等,并及时做好记载、统计、分析。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视力、牙齿,做好病牙的矫治工作。幼儿烧至381须到隔离室休息待查。

  7.负责登记各项保健资料,每周定期向园领导汇报全园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每月统计各班幼儿的发病率。

  8.采取多种形式向全园工作人员、幼儿和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等常识。配合园长做好工作人员的计划生育和晚婚工作。

  9.妥善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用具的药品(尤其是有毒药物),以防发生事故。

【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相关文章: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06-20

幼儿园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11-02

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01-04

幼儿园环境卫生健康规章制度(精选8篇)04-28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3篇)07-23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3篇06-20

幼儿园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精选12篇)11-02

村庄环境卫生制度(精选7篇)08-03

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