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协调管理制度

时间:2023-02-06 12:41:08 制度 我要投稿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施工协调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1

  一、'三让'原则:

  1、在监理要求高于国家规范标准时,项目部意见让位于监理意见;

  2、在监理要求可改善使用功能时,项目部意见让位监理意见;

  3、在监理要求与项目部要求效果一致但做法不同时,项目部意见让位于监理意见。

  二、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1、积极参加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的每周一次生产例会或随时召集的其他会议,并保证三位能代表总承包方当场做出决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会议,同时确保有关分包负责人参加。

  2、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规划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随时提交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的关于施工规划和施工方案的任何说明或文件。

  3、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格式和详细程度,向监理工程师及时提交完整的进度计划,以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无论监理工程师何时需要,保证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一份为保证该进度计划而拟采用的方法和安排的说明,以供监理工程师参考。

  4、严格使用按设计要求的品牌、质量、规格的材料,并上报监理公司及业主认可后方可进场投入施工。

  5、在任何时候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工程或其任何区段的施工进度不符合批准的'进度计划或不符合竣工期限的要求,则保证在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下,立即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加快工程进度,以使其符合竣工期限的要求。

  6、总承包范围内的所有施工过程和施工材料、设备,接受监理工程师在任何时候进入现场进行他们认为有必要的检查,并提供一切便利。

  7、当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工程的任何部位进行计量时,我们保证立即派出一名合格的代表协助监理工程师进行上述审核或计量,并及时提供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一切详细资料。

  8、确保在总承包范围内所有施工人员在现场绝对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指挥,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并及时答复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关于施工的任何问题。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2

  一、三个服从

  1、业主要求与项目部要求不一致,但业主要求不低于或高于国家规范要求时服从业主要求;

  2、业主要求与项目部要求不一致但业主要求可改善使用功能性时,服从业主要求;

  3、业主要求超出合同范围但项目部能够做到时,服从业主要求。

  二、三制

  1、定期例会制:定期召开与业主的碰头会,讨论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问题,理顺每一阶段的关系;

  2、预先汇报制:每周五将下周的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安排,包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安排都事先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汇报,便于业主监督,如有异议,项目部将根据合同要求和'三个服从'原则及时予以修正。

  3、合理化建议制:从施工角度及以往的施工经验来为业主当一个好的参谋,及时为业主提供各种提高质量,改善功能及降低成本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为业主着想,争取使工程以最少的投资产生最好的效果。

  三、项目部与业主配合措施

  1、认真遵守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总承包合同的.各项约定;

  2、协助业主选择优秀的分包商和供应商;

  3、积极配合业主进行现场检查,接受业主的监督和指导;

  4、积极为本工程出谋划策,做好业主的参谋;

  5、认真核定工程进度,为业主工程款的拨付提供准确依据。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3

  1、同业主对拟选定的分包单位予以考察,并采用竞争录用方法,使所选择的分包单位(含供应商)无论是资质、管理、经验都符合工程要求。

  2、责成分包单位所选用的设备、材料必须在事先征得业主和项目部商的审定,严禁擅自代用材料和使用劣质材料。

  3、责成各分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建立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

  4、各分包单位严格按照项目部制定的施工平面布置图'按图就位',且按项目部制定的现场标准化施工的文明管理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5、组织各分包单位进行科学施工,协调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类矛盾,以合同明确责任尽可能减少施工中出现的责任模糊和推诿扯皮现象而贻误工程或造成经济损失。

  6、项目部应不断加强对各专业班组和分包单位的教育,提请各专业班组和分包单位对产品的成品保护,做到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制度07-05

施工协调管理制度4篇02-06

施工协调会议纪要09-09

施工协调会会议纪要12-05

建设施工发展与协调的合同范本06-11

协调外部施工环境承诺书怎样写06-11

协调的造句07-02

协调的近义词03-18

施工管理制度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