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

时间:2022-10-08 16:22:13 制度 我要投稿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1

  1.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编写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

  3.从业人员全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成绩合格持证上岗。

  4.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消防配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6.重大危险源罐区储罐必须标明介质的名称和危险物品标志。

  7.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由专人保管,管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且熟悉危险化学品储存规定。

  8.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有毒现场必须备防护、防毒器材及救治药品。

  9.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必须设立良好的防雷接地并定期检测。

  10.建立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并报所在区县和市安监局备案。

  11.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现场必须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12.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区域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13.建立事故档案,按照“四不放过”要求,认真处理,并保持有效记录。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2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管理,使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和认识危险、危害因素的严重性,控制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望各有关部门遵守执行:

  1、工作用电、起重设备、焊接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措施、方案、规范进行施工,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大力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现场电气焊作业必须有审批手续,并对作业周边的易燃物品清理至安全位置,方可施焊,加强雨季、暑期安全生产管理。

  3.对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如变压器、配电柜),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作业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思想而提高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装窑之前对窑体进行详细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要及时维修,每年冬季生产结束后,对整个窑体进行一次大规模维修,确保来年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5、采土场的最终边坡角不大于60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不小于(25米———45米),人工采土工作坡面角不大于50度或不大于采土场的自然安息角,且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

  6、采土坑必须设置“严禁游泳”的警示牌。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3

  第一条、为了施工现场的风险控制,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项目经理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工程现场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便于运输、施工作业及紧急情况下应急逃生;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性能可靠,按要求保管和摆放;现场设备、工具、材料摆放符合设计和安全要求。

  第四条、施工作业坑按要求进行开挖,作业坑周边清理出宽于一米的人行通道,安全通道设置不少于两个,作好通道台阶,方便上下,通道上不得有任何设备,设施和其他物品。作业坑旁平整出设备摆放区和操作区。必要时作业坑采取排水、防滑和防塌方措施,配备必要的通风设施。

  第五条、施工场地设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流动施工现场设指示牌。

  第六条、开工前按照场地布置图在作业带以外规划界定安全停车区,人员进入作业带必须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非作业人员、车辆严禁在作业带内滞留,待命施工车辆停在预定地点。

  第七条、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设置、配备消防器材,实行“三定”管理,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方。

  第八条、各类气瓶现场存放要距离明火10m以上,挪动时不能碰撞。氧气瓶不能和其他可燃气瓶同放一处。

  第九条、对于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施工介质,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措施计划,预先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

  第十条、在施工中要根据施工外界条件采取遮阳防晒、防雨措施,随时进行气体浓度的监测。

  第十一条、有毒介质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警示线,在明显位置帖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说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措施等内容。

  第十二条、密闭空间作业和有毒介质作业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

  第十三条、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防护劳保用品,并要求工作人员正确使用。

  第十四条、 现场设置专职安全监督和安全员,进行巡回检查。

  第十五条、夜间施工场地要设置足够的照明,作业带以内使用的照明灯具要符合防爆要求

  第十六条、在靠近道路作业时,要在路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过往安全,天黑要设置信号灯、配备值班人员,防止人员或车俩误入作业坑。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4

  一、作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安全公告栏(板):张贴本区域主要工作内容、本区域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

  二、对本企业主要区域主要通道张贴本区域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三、工作场所主要出入口张贴本区域应急疏散线路示意图。

  四、厂区内应保障消防、疏散等通道畅通。

  五、车间内应在地面划了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

  六、主要生产设备和特种设备上张贴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和注意事项。

  七、生产场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吉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八、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

  九、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膜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定,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十、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流动物件应设置垫块楔牢,任何时候保证安全通道畅通。

  十一、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挥发等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使用手续。对购进、装运、储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监管,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操作和应急等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十二、相关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并经过有资质机构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十三、凡属危险作业,由下达任务管理人员和执行任务班组共同研究作业方案和具体的安全保护措施细节。

  十四、明确现场监督作业指挥责任人。

  十五、由作业现场的负责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专人监督指挥。

  十六、凡进入危险作业场所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十七、危险作业应作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重点。

  十八、各级管理负责人对危险作业人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危险岗位作业环节和隐患进行分析排查。制订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监督所有人严格执行。

  十九、严肃处理违规违章的危险作业行为,严罚违规作业人员。

  附:常现的危险作业:

  ① 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在高处有固定操作室的除外);

  ② 在有触电危险的环境作业或带电作业;

  ③ 在易燃易爆区域进行明火作业;

  ④ 进行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

  ⑤ 有急性中毒、窒息危险的作业;

  6.有塌方、坍塌危险的土石方或拆除工程作业。

  7、设备、设施安装、检修作业。

  8、起重、吊挂作业。

  9、运输、装缷作业。

  10、化学品保管、运输、装填料使用作业。

  11、压力设备(气瓶、锅炉、管道)作业。

【危险危害因素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妊娠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论文04-15

煤田地质勘查危险因素及对策的论文04-26

马路上的七大危险因素12-29

减少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计划08-18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07-26

DMTO装置生产工艺危险及有害因素论文04-24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07-04

危险源管理制度04-24

危险品管理制度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