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

时间:2022-04-28 12:21:28 制度 我要投稿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1

  1、学校所有电教设备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统一购入后,经验收后登记入帐,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

  2、学校各部门借用相关电教设备时,履行相关借用手续方能借出,借出后的设备由借用人负责保管和使用,电教员有跟踪监督管理的责任。

  3、班级的投影机、视频展台、计算机等电教设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班主任负有主要管理职责,在班级变动时做好交接工作,电教员应定期对班级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在每学期教育教学活动中,电教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保管情况,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组织维修,发现管理漏洞应及时督促改正。

  5、对电教设备每学期应进行全面维护保养一次,保证设备完好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6、电教员应帮助任课教师学习掌握各种电教设备的使用常识和方法,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减少故障的出现。

  7、各班级应确定一名电教协管员,经电教部门培训后,协助班主任管理电教设备的日常使用,电教协管员还要在班级的电教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向试验电教处报告。

  8、学校的电教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由学校统一修理,对非正常使用出现的设备损坏,根据情况有责任人负责赔偿。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2

  一、设备的正确、合理使用,是保持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达到安全、高效、低耗和设备周期费用最经济的有效途经,为使用和管理好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二、设备使用要严格按照出厂使用维护说明书和国家的有关设备运行规程进行操作,坚持做到定人、定机、定岗、定职责,凭操作证上岗操作。各分公司(项目部)应有一名领导主管设备工作,并指定一名设备管理人员,并报生产部备案。

  三、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权利。各单位应按岗位人员设置及具体岗位的设备性能、管理范围,制定严格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度。

  四、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

  1.正确的使用设备,完成各项定额指标,努力降低燃料、电力、配件等消耗。

  2.严格按规程操作,认真按规定的检查点、项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3.认真填写设备运转、保养和交接班记录,做到齐全、准确、整洁。

  4.不断提高技术和操作水平,做到“四懂三会”(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5.有权制止非本岗位人员操作本岗位的设备,对需检修或有故障的设备,有权拒绝操作。

  6.对违反岗位责任制、操作保养规程等不合理使用设备的指令意见,可拒绝执行。

  五、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或工艺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的一般方法内容:

  1.采用听、看、摸、闻的方法,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异响,异味应及时采取措施报告班组长或值班干部,并详细记入运转记录以备交接考查。

  2.检查设备是否过热、松垮、连接部位是否牢固,震动是否超标,根据情况及时排除。

  3.按规定检查介质、温度、容量、压力、设备温升是否正常。

  4.检查监视仪表是否灵敏,机―电―仪、机―电―液等自自控系统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检查油、气、水管线、闸门有无跑、冒、漏现象并及时清除。

  5.检查设备零部件有无过度磨损及事故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进行处理。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3

  为了更好地保证泵站设备长周期运行,贯彻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狠抓责任制、包机制,充分调动操作工,维修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设备完好水平,特重新修订本制度。

  一、维修工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同是做到:

  (1)每天定时上岗检查自己所负责设备的`运行情况,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查看运行记录。

  (2)发现设备缺陷,若不停车可消除的应立即组织消除,需停车消除的,及时向设备管理员反映,由设备管理员列入设备检修计划消除之。设备缺陷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向站领导汇报。

  (3)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完整齐全。

  (4)检查设备运行,跑、冒、滴、漏及整洁情况,防腐、防冻、保温设施是否完整有效。

  (5)检查设备操作压力、温度等,是否超负荷运行。

  (6)检查设备润滑情况,润滑部位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7)做好当天的设备运行及检查、维修记录。

  二、操作工作必须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同时必须做到。

  (1)坚守岗位,按设备巡检路线定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2)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若发现润滑油液位低于最低限度时要及时补充,发现润滑油变质或乳化时,应立即换油。

  (3)对于动设备要定期切换,备劝每天要盘车。

  (4)保持设备整洁及周围环境卫生。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十字作业法”。

  (6)积极支持维修工的工作,及时向维修工反映设备运行情况。

  三、设备管理部门对岗位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有监督指导权。

  (1)定期抽查操作工和维(检)修工的巡回检查记录及现场情况,对执行巡检制度好的单位(个人)有权向上级部门推荐,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执行不好的给予批语和适当的经济制裁。

  (2)对站内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故障苗头及不正常状态,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原因,尽早消除。重大隐患而暂时又未危及安全生产时,必须及时研究消除缺陷的对策。若缺陷严重,而又危及安全生产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4

  1、生产班要严格煤机、运输机等设备的交接班制度,上班现的问题要向下班交代清楚,交接时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得出现压死车、煤机卡死等现象,因隐瞒问题造成的事故由上述隐瞒者负责。向检修班交班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煤机停放位置合理 ,应尽可能停放顶板完好,高度较为合理地段;

  (2)、煤机清扫干净,煤机里帮浮煤清扫与至千斤顶以下,否则罚煤机手30元/次;

  (3)、煤机上顶板挂梁过顶,端面距不得超过300毫米,并于长梁头点柱,必要时需加长钢,确保检修环境安全,或出现空顶、漏顶现象时罚交班队长50元;

  (4)、各部设备(运输机、转载机等)电机、齿箱上无浮煤杂物,否则罚司机30元;

  (5)、刮板,链条内有异物没有处理罚相应司机50元。

  2、要严格完成值班人员布置的做煤机大棚窝、准备延车、掐车条件、运溜槽等任务,否则当班队长罚款50元。

  3、不得在运输机停止运行时抵车,因此造成的压死车由当班自行处理,检修班不与打倒车,并罚责任人50元。

  4、不进行放炮,煤机强行割坚硬砂岩的罚命令人50元,造成后果的由当班负责。

  5、煤机割坏电缆、抵坏电缆、放炮崩毁电缆的,视情节、后果罚责任人300~500元,造成漏地送不上电,影响时间按50/小时累加,由当班跟班人员酌情确定最终数字。

  6、运输机内有大块矸石或压死车时强行开车造成设备损坏的按以下对应处罚:断链条100元/次 、 断刮板100元/块、液力耦合器坏100元/次。

  7、严禁抵车点放在电机、齿箱或其他不可抵车的位置上,否则100元/次。

  8、因抵车距离不符合规定造成运输机部件损坏,煤机割铲煤板的,50元/次。

  9、严禁单体直接倒向电缆槽,单体使用中造成电缆槽等损坏的50元/次。

  10、矸石过大不处理造成安全网、破碎机憋、卡,部件损坏的视情况罚50~200元。

  11、煤机离合器应正确操作,因高速时硬挂造成煤机损坏的罚煤机手500元,并适当追究队长责任。

  12、拖节链掉运输机里罚当茬50元/次,班中拖节链断煤机手应及时连接,否则不得运行,强行运行罚责任人每次50元/处。

  13、不得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运行煤机、运输机等,强行走沟的罚当班电工及生产班相关责任人200/次。

  14、煤机出现漏油,运输机错花等明显故障时应停车检查,不得强行运行,否则造成的后果由煤机手、司机及当班队长负责,罚款范围100~500元。

  15、煤机截齿实行交接班制度,因故造成截齿缺少的每块100元。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5

  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指定本制度。

  1、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改造和检验等,必须执行本规则。

  2、使用单位新增并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后,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自检合格并出具自检报告后,方能交付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

  4、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将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5、职责权限:公司所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必须将特种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设备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以下职责:

  1)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3)编制常规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4)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5)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6)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6、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装、操作、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者的责任,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7、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的人员进行,人员数量应与工作量相适应。本单位没有能力维修保养的,必须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维修保养。

  8、特种设备或者其零部件,达到或者超过执行标准或者技术规程规定的寿命期限后应予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当向该设备的注册登记机构报告,办理注销手续。

  9、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10、考核办法:

  1)、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规定的单位,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者,视情节严重分别给予通报、停产、停用、罚款等处罚。

  2)、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操作的,每人次罚款500元。

  3)归特种设备发生事故隐瞒不报的或谎报的,一次性处罚1000元。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相关文章:

学校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精选8篇)03-18

设备规章管理制度(通用8篇)04-13

仓库物品使用管理制度(通用11篇)04-24

仓库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通用8篇)04-24

设备厂管理制度(通用6篇)04-24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04-24

设备拆除管理制度04-24

设备现场管理制度04-27

设备工具管理制度04-27

生产设备仓库安全管理制度(通用6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