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征文:利用多媒体教学联系生活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1-06-13 17:01:31 征文 我要投稿

优秀征文:利用多媒体教学联系生活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但“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使数学课堂既真实朴素又亮丽鲜活,同时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呢?本文就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优秀征文:利用多媒体教学联系生活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生活和谐数学课堂

  【创新点】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儿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一、尊重、信任、依靠学生,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二、生本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创设教学情景;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合作探究新知 ;四、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五、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儿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变成活灵活现的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是我们的课堂追求。在自己教学实践中显示: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很喜欢;小学数学知识体系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尽最大可能的寻找生活当中的数学。

  一、尊重、信任、依靠学生,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还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向师性。教师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我们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只有孩子们先接受了我们,才会接受我们的教育!

  1.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是由程度不等,个性相异的多个学生组成。但作为教师,一定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好学生固然让人喜爱,但较差的.学生身上同样闪烁着光彩。我们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多一点关心,多一份付出。例如,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自信。课间多参与他们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伟大,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等等。

  2.严和爱有机结合。作为教师,我们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做到严与爱有机结合。面对孩子们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加以袒护,相反,我们要坦然的接受,还要耐心的帮他们杜绝。例如,有的孩子对待作业马虎不负责,有的孩子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习惯,不加以制止,指正, 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在教育时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耐心的观察,监督,让孩子体会到我们是不会纵容他知错犯错的,在这点上,我们是严格的。孩子们生活,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又要表现出慈爱,关怀。教育就是实施爱的过程。凡事我们都得站到孩子的立场上想想,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当他们受了委屈,遭到了不公,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就是他的依靠,我们就是他的希望,我们就是爱的使者。只有学生体会到我们在时刻关爱着他,我们的教育也算上了轨道。

  二、生本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创设教学情景

  1.先做后学,以导引趣。创设的趣味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将教学情境展现出来,就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少教多学,以疑引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智慧的窗口,善于提问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设置疑问,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先学后教,以动引趣。将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在课堂中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剪一剪、拼一拼,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通过动画形式边演示边介绍描点、连线的方法和其它应该注意的环节,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设计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做练习时,学生的折线图个个设计得规范、美观,他们纷纷抢着要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在做“练习课”时,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把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合作探究新知

  数学教学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变“厌学、苦学”为“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学生年级身心特点以及智力发展因素,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生活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激起学生学生学习探索的主观能动性,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生活化,更便捷地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布置各小组用用硬纸片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长方形长和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学生很快发现了奥秘:是等同的关系,再利用长方形面积=长X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在利用已经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温故而知新”,不仅真实的再现了生活,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增强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打造出数学研学的高校课堂。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也极大的关注着生活,可以说数学和生活形影不离,相辅相成。数学的价值观来源于对生活的关注程度,作用程度。要让学生喜欢、爱好数学,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亲身感悟到数学对于历史、现在乃至于将来巨大价值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发掘身边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教学回归自然、生活实践,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的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高效性, 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

  四、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地兴趣。如在学习凑十法的加法计算时,让学生用小棒亲自摆一摆,找出进位加法的规律。

  五、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们数学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这是我们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这样,通过教学知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作站方阵游戏,玩手拉手游戏,在游戏中巩固封闭图形的规律。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既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的用途,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从而形成了持久的兴趣,进而养成了积极探导数学问题的良好态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教学而已,不要受其所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只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精心准备、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就会构建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

【优秀征文:利用多媒体教学联系生活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相关文章:

学习《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心得04-15

构建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论文07-06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06-20

构建和谐团队征文05-13

有效教学和和谐课堂的读书心得03-29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论文04-23

地理教学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论文06-22

新时期和谐课堂的构建论文04-20

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