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时间:2023-05-08 14:45:06 晶敏 整改报告 我要投稿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通用14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通用14篇)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我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当前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取得显著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以实现全域无垃圾为工作核心。以巩固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为抓手,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了《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细化量化整治内容、整治标准和整治时限,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进一步强化督查,确保实现“视线内见不到垃圾”的目标,各社区确定了一名保洁员,一名垃圾清运员,共80名的义务监督员,严格按照责任区划分,共层层传导压力、步步靠实工作责任。

  (二)狠抓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先前全域无垃圾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把加大宣传教育作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主阵地。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广泛宣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今年已发放宣传资料数量26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数量25条。街道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使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以及开展“党员固定日”等活动,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三)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意识。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将人居环境治理与党建先锋引领、创建文明城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河长制责任落实、全域旅游美丽镇村建设、“厕所革命”实施、校园教育、道路交通巡查、各类生产经营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为契机,着力发挥农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改善环境与营造文明相结合,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健全户前三包责任制,保洁员奖惩机制,健全垃圾清运机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突出“五抓”措施,抓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抓舆论宣传,调动全民参与。抓示范引领,弘扬新风正气。抓“分片包干”,确保全面覆盖。抓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四)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在巩固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解决部分社区和单位工作不扎实、整治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成立了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定期检查辖区各社区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督办整改突出问题。对工作扎实的村进行红榜表扬,对“脏乱差”问题突出的晾晒照片并进行曝光。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保护环境的意识较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是主力军,各社区虽然在宣传动员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街道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在下阶段的工作中,为了继续抓好此项工作,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目标任务再细化再分解,对环境整治责任再明确再靠实。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确保全域无垃圾观念深入人心继续通过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把治理工作向精细化发展。各社区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整治难度大的区域,集中力度整治易脏地方。同时对当前取得的成绩要继续保持,防止出现反弹。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2

  近年来,xx镇坚持以“文明村”创建为引领,以“清洁农家”、“清洁村庄”、“清洁集镇”创建为抓手,以净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推进工作,不断推进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上水平、上台阶,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提高站位,上下联动抓落实。

  我镇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总体目标,将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第一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定向攻坚。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战役”、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示范推进工作方案,制定了《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推进工作方案》。成立了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示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高位推动,科学决策,统筹推进。建立了班子成员包片、村组干部包村的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村、落实到户,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综合整治格局。

  二、广泛宣传、选树先进,发动群众齐参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决策领导,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我镇通过广泛宣传、模范带头、群众参与,让农村人居环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镇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宣传横幅、文化宣讲、发放明白纸、镇村干部到村入户、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的浓厚氛围,实现“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二挖掘模范选树模范。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清洁农家”、“美丽庭院”、“文明户”、“清洁户”评选活动,对于获奖户发放毛巾、脸盆、洗衣粉等物质奖励,并颁发相关奖牌。充分调动群众积极能动性,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我镇累计开展评选活动60余次,评选先进典型1500余户。

  三、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当前财政资金困难这一根本实际,最大限度拓宽渠道筹集经费。充分利用乡土优势,力求达到无钱能办事、小钱办大事的效果,针对群众庭前院落、房前屋后、空闲宅基,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农户自行负责日常清理,整洁为准;针对公共区域,通过群众自筹、社会捐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拓宽环境综合治理经费来源渠道,坚决把资金花在刀刃上,20xx年以来,xx镇累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

  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推进显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补齐短板,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全面推进垃圾清理行动。我镇以人居环境整镇示范推进为抓手,以创建清洁村庄为目标,扎实推进集中治理。先后组织开展了“大干二十天,干净过大年”和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行动,集中攻坚了一批农村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着力补齐农村环卫设施短板,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现配备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转运车1辆、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7180余个、垃圾深埋桶29处,可实现村级环卫设施全覆盖。同时,持续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二是稳步推进乡村治理行动。坚持把乡村治理同乡风文明有机结合。以“文明村”创建为引领,以“清洁村庄”评选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一方面,推行“小菜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下大力气整治庄前屋后乱堆乱建等“脏乱差”问题。另一方面,紧盯污水沟塘、残垣断壁、废旧闲置宅基地、零散柴草垛等难点。逐项落实整改台账,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统筹推进集镇清洁行动。组织镇派出所、镇工商所、镇直机关成立城建指挥部,实现“专人专职专责”。一方面严格控违拆违,根治集镇乱搭乱建问题,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另一方面严格规范店外经营,严格整治门外经营、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现象,下大力气取缔“马路市场”的现象。

  典型做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保持常态化才能保长效。为巩固成果,我镇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环卫考核机制。坚持每月常态化对劲旅环卫公司日常工作进行督查考核打分。针对督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拍照并形成问题反馈清单,逐条逐项交办给劲旅公司并要求限时完成整改工作。同时,针对整改完成情况组织人员现场复核,并作为下次督查重点,实现问题整改长效“闭环”机制,以对劲旅环卫公司的“严管”换取环境治理的“实效”。

  二是村级考评机制。坚持每月对10个村委会环境整治工作开展量化考评,采取村书记现场观摩交叉打分或聘请第三方加权打分模式,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排名站位。同时,将考评结果纳入村级季度绩效考核,对工作开展较好的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对工作排名后三名的村,村书记大会表态发言。

  三是党员带头示范机制。结合“党员亮身份、办实事、当先锋、树形象”活动,组织辖域内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一方面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每个党员户围绕“四个带头”(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美化家园、带头文明创建)作出1-2条“承诺”,经党支部审定和党员签字后,在村党务公开栏集中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按照“党员户全参与,一般户全覆盖”的原则,动员每个党员户帮带5-10户一般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营造党员家庭带动全体群众的创先争优良好局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下一步,我镇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继续做好统筹规划,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深化创新模式,继续强化宣传引导,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向纵深开展,谱写新篇章。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3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近xx个月来出狠招、出突招,人居环境工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建工作专班。

  从县纪委、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城管局、县融媒体中心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办公地点设在乡村振兴局,由乡村振兴局负责调度,工作专班主要负责暗访、督导、考核工作。

  二、理清各方职责。

  4次召开城乡环境一体化两外包公司、城管负责人、乡镇主官、村干部座谈会,进一步理清了各方职责,尤其是外包公司与乡镇职责,理清了清走与清扫关系,重点还理清了乡镇、村、组农户职责。

  三、进一步完善了推动机制。

  建立完善了“每周一暗访、半月一排名”推动机制。成立了县委高质量发展督导暗访组,“双创办”暗访组以及工作专班暗访组。每天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下村到户去暗访督导。同时融媒体中心开辟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栏。每天曝光存在问题并责令整改。根据每周暗访情况,每半月进行暗访排名,对后三名乡镇,第一次分管领导到电视台表态。同时,坚持每天调度汇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四、积极督导工作开展。

  截至目前,工作专班暗访督导了92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各乡镇清理的垃圾累计达8万余吨,拆除破旧空危房501栋,面积达5.01万平方米,拆除残墙断壁3500米,各乡镇动员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村规民约长效管护会议172次。

  目前,各乡镇基本达到“扫一遍”要求,思想均已搅动。下一步,我们将参照《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因市还未制定),制定xx县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重点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改厕为重点。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4

  xx村是由原xx村与xx村合并而成,有农户638户,2368人,党员66名,全村约8平方公里。有生态林1045亩,稻田2560亩,鱼塘295亩,村级公路14公里,已硬化好12公里。从20xx年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xx年在大比武中夺得模范村。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种植了花草,庭院景观树木。其中花带3000多平方米,桂花树、铁树、樟树、红叶石兰4000多株,各类水果树2000多株,有一个优质的葡萄园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三个家庭农场。自年初以来,xx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工作,通过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

  根据我村具体情况,我们始终把创建卫生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总支部书记朱加生任组长、村总支部副书记伍桂英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人员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道亮化,村委会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配备环卫保洁员8名,负责全村所有公共场所跟公路的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村干部带领党员、组长、公益性组织成员不定时清理杂草、修剪花草。全村农户房前屋后划出庭院三包责任区。同时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三、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

  疏通沟渠,清除死角,控制“四害”孳生场所,普及村民科学除害知识,督促村民开展家庭除“四害”活动。

  抓好除“四害工作”,春季开展全民灭鼠工作,定点发放老鼠药,并落实人员专门负责。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提高村民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和保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卫生等相关的知识学习,树立带头和示范作用。通过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全村爱清洁卫生的人多了。村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也提高了,这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环境卫生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xx村环境雅洁,村民的爱卫生、讲卫生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5

  自“四治六化”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xxx立足实际,紧紧围绕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认真对照整治要求、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整治范围、严格整治标准、跟踪督查考核、走实步骤节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驻村、人人参与、村村争先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四美两宜”的人居新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思想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县上动员会召开后,我们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动员会,细化具体工作举措,认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务,制定整治标准,明确整治重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从严狠抓落实。要求全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见真碰硬,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二是传导压力,靠实工作责任。先后多次召开“两委”干部整治工作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整治措施。分三次对6个行动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主干进行约谈,强化压力传导。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捆绑式”制度,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负责,定村庄、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先后印发了维护环境卫生倡议书10000多份,制作布幅标语40多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50条,每村悬挂5-10条环境整治宣传条幅,每户一张环境整治宣传单,对沿主干路的乱搭乱建经营户下发取缔通知书129份,采取每天各村广播宣传的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广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态,并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二是通过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行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镇党委政府把这次行动同“三问四比”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相结合,同“五城同创”相结合,同脱贫攻坚相结合,组织机关党员干部40余人,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分三个突击队,深入六个重点村与干部群众共同参加整治工作,清除“五堆”1500余处,转运陈年垃圾200余方,达到创造美好环境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效果;三是制作了“四治六化”城乡环境整治宣传记录片,对各村好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对差的村进行曝光,并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进行观看,达到好的村继续提升标准,差的村继续改进;四是加大对“脏乱差”现象和违法占地、乱堆乱排乱放等不良行为的曝光力度,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文明环保意识,营造了镇村互动、上下联动、干群共建共管共治共护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氛围。

  (三)突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

  以“整治三条主干公路,提升一条主街道,树立十个示范村”为目标,一是坚持以治“脏”为重点。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彻底清理大街小巷“五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村清运——村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设多处垃圾填埋场,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集中处理。截至目前,动员干部群众12000人次,其中党员干部3080人次,转运陈年垃圾31900方,整治大街小巷“五堆”23100处。二是坚持以治“乱”为重点。以“五无一美”为整治要点,组织镇城建办、安监办、派出所、食药所、国土所40人执法大队,对所有涉及到乱搭乱建的区域采取联合执法,彻底拆除乱搭乱建96处、规范治理镇区沿路商店82处。对全镇76家果品收购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三是坚持以治“破”为重点。对农村残墙断壁、废弃院落、农村危房、主干街道、公共场所、路面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清洗,共拆除修整64处,修缮整治路面墙面46处。加强对古村落,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全镇20个村墙面刷白48000平米,重点示范村实施文化上墙2000余平米,其中秦家庄、南阳城完成文化上墙450平米,xx庄、xx村实施文化版面上墙82块,刷写固定标语15条,全镇营造良好环境整治的氛围初步形成。四是坚持以治“污”为重点。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加大村内排水设施建设,对3个村主街道排水渠、6个村池塘进行整修。五是坚持以治“差”为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差、公共服务差问题,争取项目资金,全镇20个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1件(涉及道路硬化、墙面美化、修复排水沟等)。六是坚持以保证“绿”为重点。超前规划了村庄绿化工作,在通村路、沿沟、沿河及村头巷边、房前屋后、田间道路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新建3个小游园,完成8个园林村的提档升级和3.2公里的通道绿化工作。七是继续实施以治垃圾、治柴堆为主的冬季行动。全镇20个村新一届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掀起新一轮整治高潮,同时结合环保工作实行了包片领导包主要路段、村干部包主要街道、党员包户的机制,发动党员干部1500余人,动用机械80余台次,清理垃圾、柴堆1200余方,有力巩固前期整治成果。八是坚持以长效机制运行为重点。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全镇20个村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整治的成果。同时各村成立了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完善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环境卫生监督员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常、抓出实效。引导桃果种植户合理堆放定点堆积。

  (四)强化督导,时时跟进

  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力度,各包村干部全部下乡监督和支持所包村的环境整治工作。镇行动领导组对全镇20个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不间断督查,建立督查台账,跟踪问题整改,对整治行动迟缓、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进行逐级约谈督办、通报批评问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直接与农村环境卫生经费和主干绩效工资挂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虽然我们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一是各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各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卫生整治配套资金严重短缺;三是各村垃圾倾倒点规划不合理;四是沿主干路柴堆等堆放不够规范等现象。

  20xx年,我镇将继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重点,攻难点,按照市委“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基地一名城”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样板美丽乡村。

  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宣传和引导,努力提升农民素质。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确保农民既用心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要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完善各项整治规划,完善村规民约。要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等机制,绝不能“一阵风”,让制度成为摆设。

  三是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做到四个结合。继续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分步实施;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市委刘书记提出的“四好”为目标,联合帮扶单位进行结对帮扶,提升贫困户家庭环境;同农村卫生家庭创建相结合,以庭院内外“三包六净”为抓手,联合团委、妇联、计生等部门,签订“三包六净”责任书,使卫生家庭创建全覆盖;同乡镇河长制相结合,全镇8个沿河村河长要加大巡河力度,解决沿河垃圾、河道垃圾及沿河企业的乱倒乱排现象,规范河道治理,不断推进全镇的面貌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巩固成果。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要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覆盖面。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典型宣传,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让先进有光有彩,让后进无地自容。同时要将督查结果、工作成效与下拨专项资金、干部考核紧密挂钩,年底对此项工作进行评比。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达到预期目的。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6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和群众改革获得感不断提升,盘锦市把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市”写入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并确定为今年的目标任务。近日,国家统计局盘锦调查队对盘锦市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营商环境建设现状

  1.率先参与打造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2.0版。

  一是盘锦市在省内第一个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端口覆盖至市、县区(经济区)、镇街、村(社区)四级600个政务中心的城市,进一步推动了市域政务服务窗口扁平化、一体化业务联动;二是统筹调度各县区、辽东湾新区和44家市(中省)直部门集中攻关、完成了2批次共计4355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和办事指南录入工作;三是通过对录入事项要素细分“最小颗粒度”,穷举每一种办事情景编制窗口受理标准、后台审批办理规程及服务对象办事指南,全市网上办事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坚持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通过持之以恒开展实施建设,实现进驻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为38%,申办要件缩减率为30%,提高了服务效能;二是通过编制标准化操作手册,指导窗口人员按标办事,杜绝了以往的“心情标准”和“经验标准”,实现了全链条业务办理规范化运行;三是通过开展1500余人次的仪容仪表、服务规范及业务办理等专项培训,实现了窗口按标服务;四是通过按服务动线合理布局服务区域,按服务需求合理增设服务设备,按服务导向合理配置服务标识,按服务感受合理规范服务行为,综合运用标准化手段提高政务服务品质。

  3.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扁平化落实就近“通办”民生实事。

  一是以让群众办事“不多跑一次”为出发点,借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就近“通办”民生实事之力,制定《盘锦市推进“政务事项就近办,方便群众办事”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在市域范围内打破层级、地域限制,改变政务服务按照属地管辖权进行申请受理的传统模式,变“层级审批”为“扁平化服务”,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二是全市首批211个异地申请就近“通办”事项已正式公布实施,在省内率先实现了17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项“全城通办”。

  4.依托综合窗口集成化,推进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

  一是积极推动设置民生、社会、商事登记、工程建设、跨域受理和统一出件等六类“综合窗口”,市县区两级政务大厅普遍开展“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集成化服务模式试运行以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在多个窗口来回跑动的次数;二是《盘锦市推进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工作实施方案》正在征求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待对市县区各100个高频“最多跑一次”事项及30个“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进行综合论证后,拟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5.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一是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及案件办理力度。盘锦市营商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室重点针对基层办事“小鬼难缠”问题开展了明察暗访,将一批县区社会民生类政务大厅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市通报,并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二是积极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三是建强“8890”综合平台做好便民利企服务。截止目前,“平台受理各类投诉咨询37000余件,办结满意率达到90%以上。

  6.大力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便利度。

  一是升级项目管家专班服务坚定企业投资信心。由各级营商部门对项目管家实施情况进行监管,通过对接启动“项目专班”服务,以马上就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不漏事、不压事、不误事的精神,有效帮助解决项目发展中的问题。二是加强营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业务水平。目前盘锦市及各县区(辽东湾新区)均组建了独立的营商环境建设局,均具备政务服务管理、营商环境监督、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8890”及民心网平台建设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盘锦市各级营商部门组建时间较短、职能作用发挥有限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在营商观念认识层面尚不到位等原因,盘锦市营商环境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营商投诉案件办理满意率不高。

  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对营商投诉案件特别是政府拖欠企业款项问题办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勒紧裤腰带也要处理好的认识和决心,导致盘锦市营商案件办结率、满意率不高,甚至有“假办结”、“被办结”现象。

  2.各级营商部门权威性有待提高。

  各级职能部门存在本位思想,知道有问题、有短板不敢自曝“家丑”刀刃向内解决问题,加之各级营商部门担当精神不足,特别是面对一些矛盾问题还未“长出牙齿”,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

  3.机构改革后续有关“先立后破”工作受制约。

  个别县区机构改革后续工作跟不上,其中“8890”平台存在人手不足业务不熟和案件推诿扯皮等问题,工程消防审查验收移交等工作存在专业力量支持不到位问题。

  4.办事“推脱缠绕”仍“小鬼不散”。

  通过明察暗访发现个别县区政务大厅社会民生类服务窗口存在设置不合理和限号“服务”现象,个别基层窗口工作人员变相“吃拿卡要”和被要求开具“奇葩证明”“不合理证明”问题依旧存在,对基层干部“能办缓办、能办不办”等“小鬼难缠”问题整治不彻底,曝光问责力度不够。

  三、调查建议

  1.全力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打造有量化指标支撑的.“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市”。

  借鉴全国文明城创建成功经验做法,狠抓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推进,加强培训、出台方案,建立营商环境建设“一盘棋”格局,编织好营商环境建设“有人干”这张网,严格落实责任、严肃问责,全面提高评价量化成绩,举全市之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市”。

  2.建立政务服务扁平化办理机制,全面落实就近“通办”民生实事工作任务。

  重点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等政务服务扁平化管理机制进行督查考核,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争取在公安、税务、医保、社保等条线管理领域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跨层级跨区域“全城通办”事项,并积极推进热门和高频事项在县区内跨层级综合受理、县区层面跨区域综合受理,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就近“通办”民生实事工作实效。

  3.认真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系列专项整治。

  一是深入公众反映强烈、投诉问题集中的地区和行业领域进行明察暗访;二是重点整治基层“能办不办、能办缓办”等“小鬼难缠”问题;三是完善政府失信行为工作台账,力求确保在政府失信方面不出现新问题,存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加大对营商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后进单位和反面典型及时曝光、督促整改;五是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约谈机制。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7

  为贯彻落实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我局认真做好自查和迎检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化审批服务。

  一是简化审批流程。按“应进必进”要求,县市场监管局局已将审批事项全部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并在党政网上公布办理流程,并在广西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平台和广西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受理、审核和制证,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运行管理。实现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限时办理。二是实行食品生产经营“多证合一”。将原有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和《流通许可证》统一合并为《食品经营许可证》,由原来的证书3年有效期限延长至5年。并对食品生产企业由以前的一个单元发一个证改变为一企一证,对每一家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企业发放一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多类别食品的,在生产许可证副本中予以注明。三是缩短审批时限。食品生产者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食品生产许可有效期的,将食品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变为30个工作日前;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由原来的3年有效期限延长至5年;四是简化审批程序。取消许可检验机构指定,申请人可以根据产品检验需要选择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取消委托加工备案;取消企业年检和年度报告制度;调整现场核查内容,获证企业在许可食品类别范围内增加生产新的食品品种明细,不再进行许可现场核查;

  二、实行取费减负。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取消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收费,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三、松进严管。

  在大力实施简政放权的同时,县市场监管局局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积极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监管格局,强化标准化、格式化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力度,推行“首违告诫”制,提高监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切实保障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工作情况

  (一)不断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深化“多证合一”改革

  “多证合一”改革是在20xx年“三证合一”、20xx年“六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有关涉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等各类证、照,就是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20xx年我市印发了《百色市“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百政办发〔20xx〕92号),整合的证照是35项(包括营业执照),今年6月底,自治区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广西“多证合一”改革事项实施方案》(桂工商发〔20xx〕24号),将税务、住建、商务等十七个部门39项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20xx年以来,在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县顺利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完善措施,确保“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取得实效。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为我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新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连续保持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二)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方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xx〕58号)文要求,广西工商系统于20xx年5月30日正式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双随机”抽查机制是对检查对象的随机抽取和对执法检查人员的随机选派,实行“抽取、检查两分离”的`综合执法随机抽查监管制度。

  20xx年,第一批双随机共抽查45户各类市场主体,抽查结果情况:在这次市场主体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有3户,占抽查总数的93、33%;其中通过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有1户,停业有2户,未按规定公示应当公示的信息有3户,已责令改正的。抽查结果公示情况:抽查的市场主除停业和办理注销登记外,其余全部进行了公示,公示率达到100%。第二批双随机抽查任务正在进行中。

  五、工作亮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行以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了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各种工商企业纷至沓来。为了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下,有发展”,乐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和百色市局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实际,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加上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登记制度改革。将多个部门颁发的证(表)与营业执照整合,施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与全区同步提前1个月实施“多证合一”,实现“一照走天下,一码管终身”,降低了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切实优化我县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六、存在问题

  一是“证照”衔接面临困难,监管执法存风险。“先照后证”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对权责清单进行梳理和调整,明确了各部门监管职责。“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厘清监管职责,然而在取得营业执照后许可证办理期限要求、职责边界、负面清单等方面,未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做出详尽规定,监管执法无法可依。

  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是政府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但部分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实施“双随机”抽查是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部门联合有待加强。其次,抽查中市场主体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形较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以企业的多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的两证整合为重点,围绕做实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完善服务等举措,明确操作层级、落实责任主体,使各项改革规范有序进行,扩大“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成果。

  二是抓好不定向抽查后续监管工作。核查中发现市场主体存在其他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属于市场监督管理局部门职责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作出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按规定通过协同监管平台,将信息抄告或通报有关部门,取得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成效。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8

  为高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光山县凉亭乡多措并举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以“快、强、疾”开启环境整治“加速度”。

  动员部署快

  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多次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细化分工,落实责任。研究制定了《凉亭乡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分解表》,安排部署了乡村两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明确各片区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强化责任落实。

  效应辐射强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向街区居民下发《整改通知》,明确“三包”内容,要求居民限期整改门前各类不规范行为;利用流动车、村级大喇叭、入户宣传、志愿者活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识;依据《凉亭乡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分解表》责任到人,对所划分的'区域进行上门宣传指导,听取反馈意见并帮助解决。

  护卫行动疾

  集中行动,快速提升。充分动员乡村两级干部、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分组在各主干道及相关村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对街区各主干道沿线卫生、乱堆乱放、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进行清理,对各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行整治,同时,将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相结合,发动群众对小巷道、房前屋后开展大扫除、大清理,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

  据悉,下一步,该乡督查组将对街区及各村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督查,督促相关责任人履职尽责,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长效落实,在全乡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丽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9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的相关工作部署,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的相关工作部署要求,镇沅县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督查、提高服务”等几个方面入手,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落实。

  坚持把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推动镇沅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来抓,将《条例》、《办法》贯彻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抓好《条例》、《办法》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5次。结合镇沅实际制定了5个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制度,以制度管理推进改革实效。

  (二)减环节降耗时、优化服务流程。

  推进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将县内32个部门实施的232项行政许可事项、207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梳理“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主题事项52个,

  通过推行联合审、联合办、联合批,将涉及多个部门的外部流程优化为一个窗口内的内部流程,解决便民事项窗口功能单一。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实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全面推进“不见面”办事,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行政审批服务,积极探索多个相关联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更多事项到“一部手机办事通”集成办理。将企业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4个环节并联成1个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时间3个工作日内完成。2020年全县共登记内资企业1731户,比去年年底增长30户,增长1.8%。信用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全流程整合,抽查市场主体367户均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公示1579户。将不动产转移登记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业务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精简报送办税资料和流程,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办理时间再压缩10%以上。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利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精准放贷,2020年镇沅县共为48户企业发放纳税e贷23802.10万元。减轻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企业可在5%至12%的区间内确定缴存比例,增加网上业务办理,缴存企业和职工可手机上办理住房公积金查询、提取、还款等业务。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27209户一般工商业用电客户实行优惠让利电价政策,累计让利296.51万元;引导大工业电力用户和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今年完成交易电量相对减少电费1594.51万元,平均每度电降低电价0.1元,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简化用水报装流程,对供水方案进行优化,企业用水报装费用压缩比例达20%以上。在建成区范围内,打造“半小时”服务圈,建成区管网报修、居民水表报修基本实现30分钟到场。同时增开短信提醒、微信公众号办理等便民渠道。

  (三)落实项目审批承诺制、压缩审批时长。

  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简化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完善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规范审批事项各要素、办理流程和办理信息数据格式,优化审批流程,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投资核准(备案)项目完全实现网上审批,核准项目办结时间从原来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登记1.5个工作日办结,审批5个工作日办结。申报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规划,符合受理条件的即报即批。按照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将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小型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区域评估的园区内项目压缩至30日内。全力协助企业快速推进项目审批,一次性告知办理人必须提交的材料清单,引导好业主通过网上进行项目申报。

  (四)加大稳岗力度、减轻企业负担。

  对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适当放宽其稳岗返还政策认定标准。2020年,发放1182人失业补助金623万元;发放161人失业保险金,75.4万元;代缴94名失业人员医疗保险19.16万元;拨付1285人价格临时补贴96.47万元;拨付53人技能提升补贴13.9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3户、失业保险计划稳岗返还惠及职工人2027人、失业保险计划稳岗返还228.64万元。2020年2月起至6月,对参保企业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单位应缴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为5个月。2月和3月已征缴医保的企业,按减半政策予以退款,同时职工个人账户划账不受影响。全县共有107家企业办理医保减征业务,减轻企业费用负担333.50万元。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推出小微快贷、微捷贷、纳税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对贷款到期企业开展展期、无还本续贷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减利让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五)强化法律监督、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对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活动的监督审查,做到既要依法打击犯罪活动,又要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慎用强制措施,维护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秩序,最大限度减少办案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大辖区内8个商品交易市场监管,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网站、网店354个次,线下检查网站、网店4个次,未发现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办理动产抵押登记8份;检查各快递末端网点66个,对存在取件二次收费违规行为的24个快递末端网点已责令改正。查办食品及农产品类案件8件,罚没款入库68132元;办结药品案件4件,罚没款入库5673.3元。力求实现“办一案、助一企、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六)强化督查检查,建立健全机制。

  研究制订县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县9个乡(镇)和38个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项督查工作,建立营商环境常态化督导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好服务保障企业各项措施,建立企业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畅通维权服务渠道,认真做好企业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及时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对牵头部门牵头作用发挥不到位,责任部门主动性不够,未及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未建立各项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的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加以整改,切实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形成制度化长效化。

  (一)部门之间统筹联动协调不够,缺乏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

  随着“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各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流程不断缩减,但是部门政策、法规要求不一,各种服务流程依然十分繁琐,企业办证难等问题依然不程度地存在;各部门项目资金分散难以整合,缺乏助推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及重点企业的强大资金合力。

  (二)民营企业总量小,扶持政策落实有差距。

  镇沅中小企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县内中小企业规模达不到省、市扶持条件,导致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地方财力困难,投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资金较少,部分小微企业享受扶持政策不足。综合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创业初期成长缓慢。同时,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县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建设工程审批改革不够深入、网办系统融合不足。

  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启动,但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在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提升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支撑。

  涉及部门在横向纵向沟通上还存在沟通不畅、沟通不及时、合力不足等问题,企业多头跑、往返跑甚至没有头绪跑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住建系统建设项目审批单独在云南省建设工程信息网站上进行审批,审批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没有进行对接,造成网上审批流程不够简化。

  关措施

  (一)以测评效果为导向,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的相关工作要求,围绕测评中的17个指标和普洱市“红黑榜”考核反馈的具体问题,持续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营商环境测评成果客观、量化检验“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极力攻坚薄弱环节,努力推动改革深化和落实,引导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性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

  (二)完善和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制订培育发展规划,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向多个行业和领域拓展。强化服务,加强企业管理,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改进投融资方法,拓宽思路和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切实解决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资本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以制度管理推进改革实效,打造“提供证明少、审批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目标,进行刀刃向内的行政审批改革。按照“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思路,推进线上“一张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次办结”改革的措施,整合部门职能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有效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密切联系企业、加强挂钩协调服务。

  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深入重点企业开展工业攻坚,采取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列出问题清单、倒排解决时限。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结合企业遇到实际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政策宣讲,着力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10

  一、基本情况

  我镇始终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厕所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使老百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农民大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村落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主要成果

  (一)生活垃圾治理

  与专业化保洁公司合作,依照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搜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的要求,建立全域保洁长效体系。

  1、完善基础设施。每10户配备1个垃圾桶,每村建立一个垃圾回收点,全镇建设一个大型垃圾中转站,满足全镇日常生活垃圾转运需要。同时,每村安排专人开展日常保洁和分类回收工作,根据需求每村或几个临近村配备一台垃圾分类转运车,每日定时开展垃圾转运。

  2、规范收运处置。全镇范围内确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户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后及时放入分类垃圾桶;由各村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并将垃圾桶内垃圾集中,使用小型运输车运输至镇垃圾中转站;安排专人将垃圾中转站内生活垃圾转运至xx县xx发电站厂进行集中无害化、资源化处理;xx县xx发电站按无害化标准,最大化减小污染,发电惠民。

  3、实行“门前三包”。以户为单位与各村村委会签订“门前三包”协议,每户负责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抓好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和耕地周边环境卫生。村委会负责统筹领导“门前三包”工作,并负责公共区域保洁工作。20xx年,我镇共计签订门前三包协议7000余份,覆盖全镇常住户的80%,包保效应进一步凸显,环保责任进一步细化。

  4、压实包保责任。全镇依照“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原则,划分包保责任。各村依照属地原则,由所在自然村的村“两委”干部、扶贫专干、组长负责包保,充分发动老党员、老教师、乡贤等群众力量,开展十户联保,负责组织发放农户三包责任书、发放村规民约告知书、开展家庭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实现环境卫生“网格化”包保。

  5、落实经费保障。实行镇拨付、村配套、群众部分付费的经费保障机制,镇财政按各村面积、人口和工作量等具体情况,对每村拨付相应垃圾处理资金,不足部分由各村集体资金予以适当配套。同时,建立农村垃圾转运付费制度,由村委会向农户收取每人1元/月垃圾清运费,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该村环境整治相关工作。

  (二)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1、推广卫生厕所。大规模推行、推广以“三格式”、“三翁式”化粪池等为主的技术成熟的农村卫生厕所改厕模式,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我镇20xx年共计完成1722户一体化和三翁式户用无害化厕所建设和改造,超额完成年度改厕任务,进度位居全县前列,其中验收合格1685户,申请拨付改厕资金220余万元,验收进度位居全县第一。

  2、建设公共厕所。新建白墩广场公共厕所1座,满足白墩村村民、外来群众的日常使用需求,同时加强全镇所有已建成公厕的管护工作,配备专人对公厕进行清洁、维修,确保通水通电、干净卫生、无异味,保障公厕正常运转。

  (三)全面实行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1、截断污染源

  (1)严禁农户家庭生活污水直排。对村庄农户生活污水排放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厕所、厨房、洗漱排水,截断农户家庭生活污水直排外环境。

  (2)严禁畜禽养殖户养殖污水直排。对村庄养殖污水排放进行全面排查,禁止养殖污水直排,截断养殖污水直排外环境。

  (3)严禁工业污水直排。对村庄工业企业、小作坊进行全面排查,工业污水禁止直排,截断工业污水直排外环境。

  2、沟塘治理

  (1)清洁水面。各村每月开展1次水面清洁,做到农村河塘沟渠保持水面洁净,无漂浮废弃物、无影响水生态的有害水生植物、影响排涝的.阻水生物、无病死畜禽、无生活垃圾、无建筑垃圾、无臭味。

  (2)水系畅通。对村庄沟塘进行全面疏通,新建、恢复必要的过路桥涵,严禁人为造成沟塘堵塞。根据村庄地形地貌,确保水系畅通,努力形成地表径流。截断污水未经处置的排污口,清理陈年底泥。

  (3)清理岸坡。清理河塘沟渠岸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杂物堆积,拆除违章建筑或其他侵占物,杜绝耕种现象,各村每月开展1次。

  3、加强监督和管护

  (1)村庄沟塘日常管护。镇政府对农村沟塘定期开展集中清理保洁,利用机械设备重点清理有害水生物和各类垃圾。各村村委会对沟塘卫生进行检查,村干部划片管理,每周检查1次,禁止沟渠坡面垦种,发现垦种及时清理。利用村公益性岗位,建立沟塘管护清理队伍,每周巡查1次,将沟塘及周边有害水生植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及时进行清理。发现沟塘水质下降的,及时查找原因,并向镇政府、村委会报告。

  (2)生活污水排放监管。由各村村委会进行监管,村两委干部划片管理,每周督查1次。对不服从管理的企业、养殖户、小作坊,由镇政府牵头,联合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农业农村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4、污水处理设施管护。

  由xx水务公司负责污水处理厂的人员聘请、日常管理、检查、保洁、维修工作,各村负责对xx水务公司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各村村委会负责保护村内铺设的污水管网正常运行;排查村内铺设的管网,对存在问题的管网及时反馈并联系维修;教育接入管网的农户,引导农户将生活污水排入管网,减少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大力开展村庄清洁。通过村庄清洁行动,我镇针对考核内容,大力开展排查整治活工作。共计排查出乱堆乱放、家禽散养、小广告、垃圾桶破损等村容村貌问题5810个,农村道路坑洼问题164个,河塘沟渠问题90个,旱厕883个,无功能建筑35847m2,农户庭院室内问题1955个,厨房、厕所卫生问题2430个,公共场所环境问题11处,截止目前,发现问题已全部落实整改,整改率达100%;同时,加强对农户环保意识的教育宣传并常态化开展,涉及人次达60318人,覆盖我镇全部常住人口;19个行政村均落实了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制度,确保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资金、有督查。

  2、推动“五小园”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五小园”建设,我镇组织多次观摩,学习兄弟乡镇开展“五小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就近采用旧砖、枯枝、秸秆等废弃材料开展“五小园”建设,具有成本低、取材易、推广快的特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充分展现了农村风貌和乡土特色。截止目前,我镇共建设“五小园”1300余户,在美观实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成为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3、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依托镇村妇联的强大凝聚力,发挥妇女群众对户风家风的影响力,我镇以“家和、院净、人美”为标准,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行动,促进居家环境改善、文明素质提升,妇女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11

  按照《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迎检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20xx年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坡头区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阳光法治服务政府,推动坡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时刻注意解决好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消除中间层次的“中梗阻”的顽疾,认真理清现行政策和体制依然存在的“最先一公里”的障碍,有的放矢、聚精会神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各个环节的加减乘除,补齐营商环境突出短板;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提质增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着力消除障碍,为企业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二是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特点,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从需求方面着眼,从供给方面发力,以满足需求、创新供给为核心,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主线,以补齐短板、优化布局为重点,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和品质,扩大有效供给,助推坡头全面振兴。三是对接做好市全民健身中心选址和广东省健身步道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着力推进建设区级和村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完善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乡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健身。

  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按照“精简、统一、便民、高效”原则,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进驻事项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事项进驻到位。

  目前区文广旅体局进驻政务中心审批事项55项、其文化审批事项23项、高危体育审批事项9项,广电审批事项13项、旅游审批事项1项、文物审批事项9项。由局办公室牵头,各行股室自查的方式,全面排查审批事项,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整理编印办事指南手册,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为前提,为扩大文化供给、满足群众需求提供基础条件。

  1、以坡头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坡头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水平。该项目用地面积20800.4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31100平方米,总投资1.87亿元。项目在20xx年2月28日动工,9月30日主体工程封顶,现阶段装修施工队伍准备进场,预计20xx年6月底完成装修开馆。

  2、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达标。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对文化站升级改造资金投入,改建、新建了一批文化站,不断优化文化站软、硬件设施,并多次下到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指导,通过和各镇街共同努力,文化站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例如坡头镇将原文化站一、二层收回,单独一栋楼来建设文化站;南调街道和麻斜街道通过租赁楼房来改造成为文化站;官渡、乾塘通过新建文化站扩大了文化站面积;南三镇归入坡头区前,没纳入市创文补短板范围,文化站建设滞后,南三镇归入坡头区后,在区政府、区文广旅体局、南三镇政府的努力下,腾出了一栋楼来建设文化馆。在全省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坡头区7个镇(街)文化馆站顺利通过省的评估定级,都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省特级标准文化站1个;省一级标准文化站2个;省二级标准文化站4个),受到了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通报表扬。同时全区69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也实现了全覆盖。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增加优质艺术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化馆、区文联为依托,经常在各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舞蹈和音乐培训、文化下乡、送戏下乡、书画展下乡各类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了乡村文化,推动了乡村文明的发展。例如每年的“红色文化轻骑兵”送戏下乡,送雷剧、粤剧下乡演出;区文化馆主办的坡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和乡村振兴送戏下乡。

  (三)大力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以南调河碧道工程和怡海公园项目打造坡头区体育健身场地。南调河碧道工程沿河慢行步道长约3.6公里(6米宽);沿路慢行步道长约1.7公里,布置于海河北路(龙王湾路—鸡咀山路)南侧人行道及绿化带;田埂型慢行步道约长2.3公里(4米宽),沿东祥大道东侧至海川快线段现状灌渠布置;临近鸡咀山路和东祥大道位置分别设置两处人行景观桥(面积约2000平方米),连接南北两岸,形成闭合步道。新建步道合计长度约7.6公里。怡海公园位于坡头区南调片区瑶贯新垉地块2,规划用地性质为市级综合性公园。建设面积约466.74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81.59亩。建筑单体设计充分考虑园内的`功能、景观分区。绕园一圈的绿道全长2370米,将“城市客厅”“小城记忆”“军港印象”“弄海湿地”等主题景区串联并建立密切联系。另外,区文广旅体局还规划建设了龙头海尾体育公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健身好去处。

  机关作风整治开展情况。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领导班子把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分解,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以身作则的同时,又起到监管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强化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的认识。结合“三型”模范机关建设,制定了《区文广旅体局“三型”模范机关建设方案》,要求做到认真学习,认直领会,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12

  按照中共纪工委关于转发《关于对优化营商环境、项目落地过程中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按照内容进行了自我梳理、总结完善、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我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整改情况

  1、在“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方面,我局认真对照九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自查自纠,未发现相关问题。在项目落地情况方面,对项目审批环节中涉及到我局的前置审批条件进行了梳理,不存在人为增加审批条件、不按时限要求和规定审批等问题。

  2、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我局发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加强。我局成立不久,原部门审批人员划转不到位,部分承接事项难度较大,对审批人员专业要求较高,我局由于新人较多,过渡期比较长,相关人员对于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吃不透、拿不准”。针对这种状况,我局下一步将狠抓业务培训与学习,努力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业务能力。一方面安排相应股室人员在主管领导和股长带领下到原单位向原审批部门人员学习、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求教,学习最新行政审批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参与相关业务培训,努力上手办理业务;另一方面在股室内部开展“老带新”模式,股长和业务老人与新人采取结对的方式互相学习,实现整个股室业务能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提升主动服务自觉性。与此同时,我局还加强服务窗口建设,积极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工作纪律,坚持政务大厅纪律日常巡查制度,每天不定时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问责,全方位提高审批队伍综合素质。

  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1、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我局印发了《对简政放权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问效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梳理涉及本部门的简政放权政策,总结本部门在简政放权重大政策实施过程中,出台的措施、采取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查找在简政放权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没有落实、执行不到位、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同时完善下放和划转审批事项衔接机制,保证下放审批事项能够接得住、接得好,取消事项能够及时取消。

  2、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省“三级四同”要求,编制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优化完善审批服务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图、工作细则,构建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我区30余个部门(科室),认领了本级本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编制了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形成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649项,实施清单项512项。

  3、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就管委公布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对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涉企收费检查的通知》,明确了检查工作安排、时间步骤及工作要求。

  4、进一步放大“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效应,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刻制、启用了“xxx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指导xx镇和村(社区)完成了对河北政务服务网乡镇和村级页面的门户、事项信息的确认、补充、完善工作。

  5、开展服务窗口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全程代办等制度,推行了“四公开”。在审批服务窗口公开将办事全流程服务指南、服务承诺、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办事结果进行公开。制发了《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规范性文件。

  (二)扎实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加速释放投资活力。

  1、认真贯彻落实《保定市深化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暨“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方案》。我区规划建设局规划、建设、市政、园林、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已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联合验收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制定了《xxx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回头看”暨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进一步压减的方案》,目前已初步梳理完成立项、国土、规划等部门审批流程。

  2、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和全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各相关业务办理系统。目前我区各部门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事项213项;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环保、人防等部门均实现了投资项目网上申报、审批、办理、监管和信息反馈,优化整合平台审批流程,确保了项目审批时间不高于国家和省平均时间。同时继续调整各部门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3、再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办理流程》,在投资项目建设领域实行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经梳理,固定资产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18个工作日,压缩为60个工作日(不含土地手续办理)。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三)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xx】32号)要求,全面提高企业登记效率。

  1、推行“审核合一”登记制度。除涉及特殊审批事项外,企业登记业务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企业登记时间压缩为一个工作日。

  2、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取消名称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理;个体户办理实行手机APP云窗办照;企业注册营业执照实现自助办理。目前我区企业开办实行即办即结。初次发票申领,1个工作日办结。

  3、衔接落实国家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的相关要求。对首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106项改革事项中由我区承担的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备案、告知承诺和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进行分类管理,落实证照分离工作,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更大便利。

  4、积极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在清理范围上,做到清理单位、清理事项、清理材料三个全覆盖,从证明需求单位角度梳理群众和企业办理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时需提交的各类证明及其盖章环节。在清理标准上,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为规避责任、转嫁矛盾而要求提供的各种申请材料。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按照《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抓紧上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要求,我区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梳理和汇总各部门上报的“四办”目录,编制了xxx“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其中“马上办”政务服务事项287项,“网上办”政务服务事项290项,“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103项,“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282项。并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对外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我区政府的网站对外公布。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我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衔接国家和省取消下放,法律法规的立、改、废,以及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及时做到本级“四办”目录的调整工作。

  2、深化“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我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推行一网通办,建立了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外,全区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事项213项,并在“河北政务服务网(xxx站点)公布”。网上申报功能经过测试,161项事项均能够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实现在线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公布并实现了8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群众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就可查询事项办理相关材料,可以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预审,让群众和企业切实享受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将改革进行到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一)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衔接工作。

  1、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

  2、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二)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接权能力。

  1、要充分发挥我区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与市场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形成改革整体推进合力。

  2、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特别是应本着人随事走的原则,在下放事项的同时,帮助接权单位培训人员、完善设备、提高水平,杜绝“甩手掌柜”,让基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3、接权单位要本着接住接好的原则,搞好协调对接,在充实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时,加强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下放事项安全着陆。

  (三)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以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为主要对象,以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为主线,围绕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大力整合审批办理环节,促进跨部门、全过程审批办理流程协调统一和深度整合。到20xx年底,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78个工作日以内,核准类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备案类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20xx年底,全面建成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审批管理系统。到20xx年6月底,基本建成全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1、制度标准先行,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争取“最多跑一次”。

  2、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五)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对相关部门已取消而其他部门仍要求群众出具的各种证明,应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核查解决,而不应该找群众提供。

  (六)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

  1、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情况调研摸底,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

  2、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3、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13

  20xx年以来,县人社局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相关工作部署,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全力实施“强修文”五年行动为工作主线,着力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牢牢把握“人社部门是服务型部门”定位,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估排位上升,营商环境评估指数全面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

  一、基本情况

  (一)加大就业创业扶持,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强化企业用工支撑。有计划的开展招聘活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今年以来,修文县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4场,共657家企业参加(其中506家企业为贵阳市人社局提供),至少有771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493人,占目标任务2500人的293、96%,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企业职工培训2419人;

  2、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创建充分就业居委会17个,创建率为94%;充分就业村97个,创建率为94%。推动惠企利民政策落地,截至目前,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5万元。

  3、做好档案管理与服务。依托贵阳市社会人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增加多条转递渠道,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标准化、便民化,人性化。截至目前我局托管档案达5800份,今年以来接受档案业务咨询今年以来1500余次。

  4、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跨地区互认。由外省、其他专区调入、引进、招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其通过人事职称部门组织的社会化评审、考试等渠道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及其他系统内评审、考试取得的资格,均按省、市相关要求,报省、市人事职称部门审核认定,并根据审核认定结果,聘任和兑现相应待遇。

  (二)紧盯服务效能提升,打造优质人社服务

  1、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关于企业实施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压缩办理时限,确保用工权益,服务好企业。20xx年以来共审批办理完成特殊工时审批7家、人力资源许可2家、劳务派遣许可4家,并不定期对具有行政许可企业进行监管。

  2、提升社保业务办理便利度。一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建设,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经办全面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查询;二是全面推行“掌上12333”系统服务,养老保险转进与转出更便捷,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推行减证便民行动,跨省转移新增业务实现“无纸化”,省内转移业务取消提供缴费凭证环节;四是新企业参保实现“零跑腿”,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参保办理人力、经济成本,截至目前,完成新参保企业1030户。

  3、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按照上级部署,积极推动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失业保险扩大范围工作。

  (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

  1、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化解争议“第一道防线”和“互联网+调解”作用,减轻劳动者维权成本,截至目前,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44件,立案208件,仲裁108件,调解196件(含乡镇街道基层组织以及案外调解96件)。

  2、加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实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要求,依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截至目前,完成企业书面年审606户;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75份,对违反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且拒不改正的单位立案32件,结案25件(其中:涉嫌使用童工2件、项目管理及农民工工资案件20件,中止3件),正在处理7件(其中:涉嫌拖欠工资案件4件,未按规定缴纳保证金3件);清欠农民工资9315、19万元,涉及农民工3811人;

  二、存在问题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

  (二)部分险种转移便利度有待优化。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还未实现省内、外网上转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移还未实现省内网上转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还未实现省外网上转移。

  (三)劳动用工权益保护压力仍大。违规用工现象仍然存在,零星欠薪线索仍然禁而不绝,人事劳动争议案件时有发生,劳动用工权益保护问题仍然严峻。

  三、对国家层面的.建议

  (一)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对边远地区的资金投入,保障城乡各类就业困难对象实现更稳定更充分就业。

  (二)加快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搭建就业供需桥梁。深入企业走访,掌握企业招聘需求,畅通企业与求职者沟通渠道,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二)进一步做好社保经办服务。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力争20xx年12月31日前实现“贵州省金保三期系统”使用,实现城镇养老保险省内网上转移。

  (三)进一步维护劳动用工权益。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合同的签订、劳动用工备案登记、工资发放、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缴存等工作;进一步探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切实提高制度执行效率,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14

  根据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省市委《20xx年党的建设专项整治重点任务清单》安排部署,按照县作风办关于印发《民乐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主动进行整改,并开展了回头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推进情况

  我局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水利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强化工作力量,狠抓责任落实,制定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放管服”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工落实了相关股室的工作责任,同时领导小组经常调查研究,及时督促检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我局承担的政务服务事项分别由县水政水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局水土保持河道管理股、规划建设股、水利管理股和水旱灾害防御股5个股室具体负责,各股室均明确一名业务专干,同股室负责人一并落实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行政许可、备案和监管任务。

  二、具体问题整改情况及整改结果

  (一)“互联网+”理念还没有全面融入工作之中,对群众在窗口办理和网上申请办理宣传引导不够,再加之大部分农村取用水户受自身文化程度限制,在网上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时操作困难,有的还没有到窗口办理和网上申请办理的意识的问题。(已整改)

  整改措施:

  1、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同时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加强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2、继续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和鼓励办事群众、企业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水平。

  3、改进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及时指导办事人员上网申请办理有关事项。

  (二)推行全流程“互联网+政务服务”与部分事项的实际审批流程产生冲突。因我局有的审批事项需要到现场勘查,例如“取水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活动(不含河道采砂)审批”等,因此只能接受网上或电话咨询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的'问题。(已整改)

  整改措施:

  1、加强水利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清单,健全“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进一步完善水利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报材料。

  3、针对当前取水许可申请的各种情况,积极研究改进措施,创新取水许可审批模式,提高审批办事效率。

  (三)部门配合协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的工作,例如系统设定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审批申报附件12项必需件,但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其中大部分可容缺受理,需要工改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在审批前及时出具容缺受理证明,以确保项目审批按规定的网上审批办结时限完成的问题。(已整改)

  整改措施:

  1、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完善配套制度,完成水利部门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2、改善服务,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营商成本低、政府服务优、创新创业活力强”的服务环境。

  三、相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持续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对于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股室务必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二)靠实工作责任。局机关牵头单位(股室)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局属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相关牵头任务、配合任务的落实。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相关股室主要负责人要主动承担抓落实的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股室要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了解审批办理流程,提高企业参与审批和监督审批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水务系统审批行为更严谨、更规范、更阳光。

  (四)严格依法行政。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相关股室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合规、简明、高效地做好每一项审批服务,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取消重复性、形式化的审批手续,推行网上审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同时对审批事项通过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相关文章: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11-11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精选11篇)12-13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14篇)11-11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整改报告范文(通用10篇)11-04

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报告12-10

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报告12-10

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及整改情况报告(精选5篇)12-12

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及整改情况报告(精选16篇)11-09

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及整改情况报告范文(精选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