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时间:2023-04-24 18:58:31 语文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5篇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

  一、课文地位:

  这篇课文选自本教材第六单元。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培养爱心,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识字六》通过对对子的形式,在识字学词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带有强烈感情对比的词语,使学生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xx版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暖、饥、饱”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对联的特点,初步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下面,我来谈谈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对联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投影对联照片)学生回答:对联。

  我问学生在哪里见过对联。学生可能会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会贴。

  我简单介绍对联相关知识:对联也叫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联是浓缩的小诗。在古代,有的读书人会因为写了一幅好对联在朝廷做上大官呢!

  然后,指导对联的朗读:对联要从右边的上联向左边的下联读。请一位学生朗读对联内容,说说已经知道的其他对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对子。

  最后,出示并板书课题:识字6,进入课堂的第二环节: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首先,请学生看投影,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此处强调“诚”是后鼻音,“忱、贫”是前鼻音。

  3.接着,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朗读,检查字音。

  4.最后,指名朗读,逐步达到正确、通顺、流利的朗读目标,并进入第三环节: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三)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1.幻灯片出示课后“我会读”词语:冷漠、虚假、索取、奉献、人间、真诚、爱心、永远、助人为乐、雪中送炭。向学生说:“词语宝宝跑出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送它们回家吧。”指名朗读。

  2.读完词语后,投影出示生字:恨、漠、奉、永、炭,指名朗读、开火车读,并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齐读课文,并提醒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读完后,学生会纷纷回答说,课文中有很多反义词。

  我会告诉他们,课文中每一组对子,都是由这些反义词组成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反义词?

  让学生先在文中独立找文,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一:

  当学生回答“贫—富”时,我想教会学生用组词解释词义的方法,我会问:谁能用“贫”来组词?学生会回答“贫困、贫穷”。我会及时给他们鼓励性评价,并提醒他们:组词解释词义是一种好方法。

  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字理教学是非常适合的。于是,我这样讲解:“贫”就是没有钱或者钱很少不够用。古人用贝壳当作钱,把钱分出去,越分越少,最后,钱不够用,就是“贫”。

  “富”就是“富有”。在古代,“富”是这样写的(出示幻灯片),上面的部分像一所房子,下面是酒缸。意思是:一户人家不仅有房子住,还有粮食吃,他们用吃不完的粮食酿酒喝。像这样有房子住、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很富裕,就叫“富”。现在,“富”的写法有变化,我们可以这样记: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最后,用“富”组词。

  预设二:

  学生答到“冷—暖”时,我启发他们:谁能用“暖”组词?(学生会回答“温暖、暖洋洋”)我问:“暖”为什么是日字旁?(生答:太阳一出来,就暖和了)

  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写“暖”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我在表扬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总结:“暖”在书写时不要把右边写成“爱心”的“爱”,将“爱”的秃宝盖变为短横,就成为了“暖”的右边,并且上横短,下横长。

  随后,师生共同书写,边写边强调:“暖”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爱”。

  最后,请全班在课本104页的田字格里,自己描一个,写两个。在学生书写时,我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同时,关注书写薄弱的学生,找出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

  预设三:

  当学生回答“真诚——虚假”是一对反义词时,我贴板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因此我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真诚”。

  我问:哪些行为是真诚的?你有没有真诚地帮助过别人?

  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人们都喜欢真诚的人。如果我们对别人不真诚,就叫“虚假”。

  预设四:

  教学“冷漠—热忱”时,教会学生理解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找近义词。

  我会问学生:谁能给“热忱”找个近义词?学生会回答“热情、热心”。我会说:“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接着,采用情景教学法,深化对“热忱”的感悟。

  “叮咚——”老师来你们家做客了,你热忱地接待老师,该怎么做呀?学生表演。我会做出及时评价,如:“谢谢你,你真是个热忱的孩子”,“老师感受到了你的热忱”。

  预设五:

  讲解“饥寒—温饱”时,我教给学生第四种理解词语的.办法,即:拆字组词,理解词义。

  我会这样讲:“饥”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饥饿”。“寒”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寒冷”。“饥寒”就是“饥饿、寒冷”。像这样,把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拆开分别组词,也是解释词义的好方法。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释“温饱”。

  随后,仔细观察,“饥、饱”两个字该怎么记?(学生自由说,教师强调要点:①两个字都有“食”字旁,饿得饥肠辘辘,吃得酒足饭饱,都跟吃饭有关;②都是形声字,或一个人只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饱”,右边的“包”表示读音)

  课标要求在书写汉字时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指导书写“饥”时,我重点强调“食”字旁的书写。

  一笔撇,二笔横钩,横钩的横不能长,三笔竖提,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饥”右半部分是“几”。

  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写完“饥”,学生独立写“饱”,注意“食”字旁写法。在此过程中,我鼓励、表扬比第一次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预设六:索取——奉献(贴板书)

  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在讲解“索取——奉献”时,我想教会学生这种方法。

  我问学生“奉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找找看。学生会找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然后我解释,“奉献”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或拥有的其他物品送给别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的反义词“索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

  找完文中的反义词,理解了词义,课堂将进入第四部分。

  (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根据课标要求,我这样设计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对子歌语言的优美。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体会对子的短小精辟和节奏特点。

  2.接着,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读出课文。可以像老师这样,还可以个跟同桌拍手读。

  3.在熟读基础上,比一比谁背课文最快。请学生先看着屏幕,跟同桌,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括号里没写出来的后半句。准备好后,向其他同学展示。

  4.接下来,全班抢答:老师读前面,全班同学接后面。比一比,谁接得最快。

  课堂第五环节是知识拓展。

  (五)知识拓展:

  1.我会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对子的规律?学生可能会说字数相等,简短,意思相对。

  2.接着,我引导学生自己对对子: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对对子。大家想不想试试?看屏幕,你能接下来吗?

  最后,进入课堂的结尾部分。

  (六)结尾:

  课文中还有两个四字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课外的哪些对子?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以上是我授课全过程。板书设计如下:

  四、板书设计:

  板书的好处:1.采用爱心形状的粉红色词卡,不仅和本单元、本课爱心主题相呼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内容强调了重点词语写字指导,体现了低年级语文课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特点。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特点有:

  字词教学方面,教会了学生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有:组词理解、拆字理解、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生字教学采用字理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文内容方面,从对子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到了汉语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对子也帮助学生扎实地巩固、掌握了反义词。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所有内容,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谢谢大家。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9人,其中男同学10人,女同学9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在识字水平上有所提高,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一年级950个课内识字及不定量的课外识字作为基础,师生均觉得轻松了许多。可以这么认为,学生此时的识字能力已进入一个飞跃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看到一篇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生字是一件非常迅速而又容易的事。但在优等生与潜能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教学中还应多关注潜能生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每组教材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心脏“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3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5.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识字写字

  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4

  这是一篇识字课文,要求学会“灶、尖、歪、宁、彩、炉:张、桌、斜、匹”10个生字,认识“鸭、粗”2个字。课文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短文,还配有多幅插图,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和帮助理解短文意思。

  依据教材特点和新的课程标准,这篇识字课文要达到以下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本课新词。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教学的重点为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 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进而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下面谈一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上课了,老师先请学生看老师做一个动作,只见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同学们,老师在于什么?”这个问题多容易,“老师在向远处看。”老师接着问学生:“老师为什么把手放在眼睛上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稍作提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太阳照着眼睛,看着不舒服,老师是用手挡太阳的。”“对,你们看看这个字。”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眼目的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当时,人们造这个字的时候,和小朋友们想的一样。‘看’多有趣呀,我们今天学的《识字3》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这样有趣的字,你们自己读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 [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老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了学生学习新字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倡导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桌子上或本子上练写。 [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学生已经认识了的汉字和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促使形、音、义三个因素之间联系的形成。

  2.交流讨论:谁发现了一些汉字有趣的地方。 [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在此就给了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 学生把发现的有趣的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会发现:“笔”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上面是竹子头;笔头是动物的毛做的,下面是毛字。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尖的“尖”。墙上的画挂得不正,就是歪。对于“灶”“尾”则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有道理就行。 [注]课堂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去教学识字,教师带领学生循着一个固定的套路反复地去拼字音,数笔画,说部件,联词语。这样固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比较低。现在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注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一边看着书,一边认真听,看他是不是读准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了句子,当他有读错或读得不理想的地方,请同学们帮助他纠正、改进。

  4.自己练读两遍课文。 【注】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通过诵读歌谣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

  三、细读课文,用心品味

  1.刚才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来说说你对宁宁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注】教学中,坚持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既注意字词的表象联系,又注意每一个词语与歌谣相关语句的内在联系。一个字(词)的意思(包括多音字的读法)往往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因此,不将一个字(词)置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析,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和用法。

  2.来,让我们看看宁宁画的画是什么样的。 指导看图。 [注]让学生注意字、词、文之间的联系。把看图、识字、识词、歌谣连为一体。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二句。

  4.宁宁画炉灶没有门,画鸭子尖嘴巴,画桌子腿歪斜,画大马没尾巴。课文说宁宁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你觉得宁宁仅仅是粗心吗?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始终围绕着学习中不断出现的层层递进的各种疑问、困难和障碍展开。课文的韵文是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改编而成,编者最后用的是一个问号,这个问号用得非常好,宁宁画炉灶没有门,画鸭子尖嘴巴,画桌子腿歪斜,画大马没尾巴,仅仅是粗心吗?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宁宁这样画有马虎的因素,同时还和宁宁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或者见到了观察不细致有一定的关系。 指导朗读第三句,注意问句的读法。

  5.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1)指名读。同学读的时候,你可以跟着他在心里读,或者小声读。

  (2)老师也想读,听听老师读好吗?老师配乐朗读。

  (3)老师读得好吗?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宁宁画的画,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一边想,把课文记在心里,背下来,咱们先回忆一下课文—— 课文第一句,写宁宁是个小画家。 课文第二句,写宁宁这个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样的? 课文第三句,问一问大家,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吗?

  (4)我们来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会背又想表演的同学还可以站起来表演。 【注】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读完课文后,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朗读欣赏,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创造。背诵不仅是对原文的重现与记忆。同时也是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

  四、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1.下面我们要写字,它们是“灶”、“尖”、“歪”。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生观察 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灶”左边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的土要写得稍微瘦一点。 “尖”上面小的竖没有钩,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歪”以横中线平分,横中线上面写“不”,横中线下面写“正”。

  2.学生练写(先描后仿),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注]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帖”、“描红”、“仿影”以及“临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课堂小结

  引申迁移。引导探究。诱发潜能 今天,我们学了《识字3》,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注]将课堂内外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汉字很有趣,发现了问题,就要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分析和处理信息,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评估,并形成解释,这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无疑都大有裨益。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祖国的伟大,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交流

  展示祖国各处风光名胜照片和图片。

  二、看影片,引出生字

  播放祖国风光、名胜片段,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生字。

  三、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一)看拼音读准字音,重点“神、州、川”

  (二)识记生字:

  字音(去掉拼音读;隐去熟字读生字)

  字形 例: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鸟)

  四、朗读——提问

  (一)自渎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通过不同形式读(开火车读、挑选喜欢的一节读)

  (三)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然后全班提出。

  (四)汇总学生问题,说说你最想解决哪个,你打算怎样解决?

  (五)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自编韵语,巩固生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二)根据课件朗读课文

  二、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

  (一)出示上节课汇总的问题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中国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中国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二)根据回家找到的答案来解决问题,教师随机点拨来理解课文。

  (三)朗读比赛

  三、指导写字

  (四)看书观察,分析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五)重点示范“争”、“民”、“族”。

  (六)练习写字。

  四、补充作业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黄河浪花( ),颜色( )。长江水量( ),流得( )。

  长城年代( ),延伸得( )。珠峰年纪( ),特别( )。

  2、我国共有( )个民族,我是( )族人,我知道的民族还有( )。

  五、板书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教学反思

  《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中国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最好编儿歌来记。小朋友编出了“两个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耸)、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我以为农村的孩子思路不开阔,可能编不出儿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们编。结果,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编出了字谜,而且有几个同学编得相当好。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根据教学设计,我将按以下步骤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情;四、说教学程序。

  一、 说教材

  《慈母情深》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 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文本细读、质疑引导、合作交流、听读学习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三、 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而且前面学了一篇有关父爱的精读课,对于这篇略读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了,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或问爷爷奶奶,了解当年的情况,帮助突破本课的难点。本课是略读课,但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主要通过品词品句,以读悟情、讨论交流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四、 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首先,新课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复习古诗《游子吟》导入新课。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已学知识,唤起了学生对母亲的感情;一方面又顺理成章的引开了课文;

  其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让学生带着“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细读文本,品味感悟。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对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细细地品味感悟伟大的母爱;

  最后,总结与拓展。通过向学生质疑:“本文通过讲述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来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中心。由于本文的重难点是“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所以,我设计了“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活动,通过播放歌曲《母亲》创设情境,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感悟伟大的母爱。由于“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我大胆地对“母爱”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背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升华主题,感悟伟大祖国的母爱。

  总之,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足之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以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谢谢!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7

  一、按要求填空。

  字 声母 音序 音节 组词

  亭

  闻

  鸣

  但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àn shì tínɡ liú niǎo mínɡ ěr wén

  tīnɡ jiàn shēnɡ yīn shù lín liánɡ tínɡ

  三、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字,再分别组词。

  亭( ) 鸟( ) 耳( ) 斤( )_( ) _( ) _( ) _( )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公园里,_____________。

  2、_____在__________停下了脚步。

  3、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

  五、排列句序。

  ( )我赶忙拦住他的.手说:

  ( )弟弟说:“多么好看的花啊!”

  ( )“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不能摘。”

  ( )前几天,我和弟弟去公园看菊花。

  ( )他刚想去摘一朵。

  六、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一个人漫步来到小亭边,停下脚步仔细听。

  茂密的树林中看不带鸟,只听到清脆的鸟叫声。

  七、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我还知道《_________》也是一首写景的古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8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发展独白语言。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深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法选择

  1、情境教学法;2、问题教学法;

  3、延缓评价法;4、媒体辅助法。

  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读议结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说,训练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

  4、自由想象,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学时间

  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卡片,多种方式复习生字

  (二)紧扣“奇”字,破题激趣,导入新课。

  1、开场白,出示课题:《黄山奇石》

  2、找出关键字,破题;

  3、提出中心问题,导入新课。

  (三)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处。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奇”在何处。

  1、朗读全文;

  2、从重点景观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大胆描述,自由交流,教师延缓评价;

  3、 以“金鸡叫天都”为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进行学法指导:

  (1)出示图片,引导想象;

  (2)抽读相关文字,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朗读,进行读

  法指导;

  (3)引导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意象美;

  (4)学法小结。

  4、学生再选重点景观,运用学法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 选出景点,自行自读自悟;

  (2) 质疑释疑,解决字词难点;

  (3) 汇报交流,训练独白语言;

  (4) 适时评价,延续学习热情。

  (五)图文结合,积累语言,感受“奇特”

  自主选择景点,背诵相关文字。

  (六)拓展延伸,训练表达,突出“奇特”:

  (1)、模仿课文,自由练说;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自由想象: “狮子抢球”

  3、仿写片段,写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弹琴

  3、狮子抢球

  (七)课后延伸,激发兴趣,深化感情

  板书设计

  各种黄山奇石通通围绕着一个“奇”字,大大的“?”是留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9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8个一类生字,会读14个二类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用部件组合法学习“表、班、级、课、佳、桌、养”,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永”。

  3、通过学习这篇小故事,让学生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关爱别人不仅能够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给予了别人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一类生字。

  2、能够感悟故事大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词语卡片、学生自制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课文,感悟大意。

  2、认读一、二类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从你们入学的那天起,老师就伴随着你们的学习生活,有人形容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有人形容老师的`笑容很灿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老师的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学生齐读)

  二、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桌。

  3、三名同学试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同时数一数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

  4、谁来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人)

  老师为什么要学生们画画?(因为那天是母亲节,老师想让孩子们画一幅画送给自己的母亲。)

  老师为什么“惊讶不已”?(老师觉得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们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妈妈得到一顿丰盛的佳肴,可是这个孩子却画了一只手,她很奇怪。)

  5、看到了道格拉斯的画,同学们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这是谁的手?)同学们是怎样猜测的?结果呢?道格拉斯为什么要给妈妈画一只老师的手呢?他想让妈妈得到什么呢?

  6、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为什么不画丰盛的佳肴,而画老师的手呢?“永恒”一词,可见这双手给孩子带来了多少温暖,多少快乐!

  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读一、二类生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文中认读一、二类生字。

  3、读字卡。

  (先按顺序读一遍,再打乱顺序读一遍,最后学生指名读卡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检查一、二类字的认读。

  2、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二类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一类生字

  二、做课后练习。

  1、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要求学生认识这9个词语,会写并记住.

  2、读一读,说一说。

  你都和谁握过手?

  读了《温柔的手》,再读《老师的手》,说说老师的手是什么样的?

  3、读一读我写的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激发学生自己创作的兴趣。

  三、作业

  握一握爸爸、妈妈、老师的手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

  老师的手

  表班级课永佳桌养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上天的蚂蚁》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设计以“努力”为主题,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本单元包括《上天的蚂蚁》《第三个小板凳》两篇主体课文和自读课文《包饺子的故事》以及“语文天地”。

  童话《上天的蚂蚁》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编者想通过这个童话让学生明白“努力”的行为和意义。

  针对本单元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本节课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感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在对比中体会蚂蚁个小志大,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课文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大,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鼓励学生从“努力”的角度来思考蚂蚁的行为。

  二、说教法

  1、任务导引法

  本课是一篇童话,篇幅稍长,因此用任务导引孩子们学习,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课设计三个学习任务,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巨人,什么样的蚂蚁。

  2、层进式阅读课文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内容,还要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

  3、尝试让学生初步懂得对比的写法。

  三、说学法

  1、读好对话,课文基本内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白胡子爷爷与巨人,巨人与蚂蚁的对话来传达出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首先明白课文中引用的话语中谁说的,其次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尝试根据每个人物的不同特点模拟其声音。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语文天地中“金钥匙”明确提出指导学生认识什么叫默读,默读有什么好处。鼓励学生把默读带到课外阅读中。

  3、积累有关“努力”的词语。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二)过渡谈话准备学习新知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上天的蚂蚁》)

  (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默读课文,老师告诉孩子们,默读课文就是不出声,不指读,把课文看一遍。学生看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

  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蚂蚁、巨人、白胡子爷爷)

  [在教授新知一开始,让学生们静下来默读课文,既教给孩子们新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又能给他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机会。现在的课堂孩子们往往容易激动爱表现自己,所以要想法让他们静下来思考,因为思考和不思考是不一样的,哪怕思考只有半分钟。]

  过渡:树立在大地上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

  (四)精读感悟

  一)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写树的句子。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让生读出树的高大。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故事开始时,让学生先读出通天树的高,为下文故事的发展打好基础。]

  过渡: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

  二)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巨人

  1、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7自然段。

  2、白胡子爷爷和巨人说了什么?学生在读时用直线画出巨人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白胡子爷爷的话。体会巨人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再读人物的对话。学生交流:假如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4、再读相关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的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时,他是连连告退。(板书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

  7、分角色来朗读白胡子爷爷和巨人的话,体会人物的性格。

  8、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鼓励——:“试一试吧!——————————————。”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文的积累。]

  三)总结学习方法,并在小黑板上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8——13自然段,用笔画出人物的对话。

  2、朗读、交流感悟人物的对话,感悟人物的形象。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精神。

  4、从读中体会人物形象。

  四)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蚂蚁

  1、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自学提示合作学习课文8——13自然段。

  2、交流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

  3、指名读对话,读出小蚂蚁的自信。学生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充满自信)

  4、分角色再读小蚂蚁和老爷爷的对话,体味人物的形象。

  5、探究学习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小组在一起探究学习,讨论交流。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还说过,它坚信(师引读,生接读小蚂蚁说过的话。)

  [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小蚂蚁那种坚强,努力,上进,坚持不懈等等的精神跃然纸上也深深地烙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老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坚持、坚强、努力、自信等词语。]

  [对于全文重点部分的`学习,采用的是任务导引自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写法

  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把巨人和蚂蚁,蚂蚁和大树做了对比。在对比中小蚂蚁的形像更加高大更加突出。

  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全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次体会人物的形像。

  六、谈收获,说体会。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七、总结全文

  人类因为有了上天的自信,并且不断努力,才发明了宇宙飞船;人类因为有了交流的自信,并且不断努力,才发明了互联网。小蚂蚁因为有了上天的自信,并且不断努力,才能一往无前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小朋友,我们也要学习小蚂蚁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老师相信有“努力”就会有奇迹!(板书有“努力”就会有奇迹)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北京》一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美的城市。从教材内容看,本文有三大特点:

  1.结构严谨。

  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抒发了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间2、3、4三段对北京的景物展开了具体的描写,特别是第二自然段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选择精炼。

  课文选取了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二是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三是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通过以上三处景物的描写,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风貌。

  本课课文语言清新、简洁、浅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首都北京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3.讲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介绍天安门及周围建筑。

  4.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程

  第一课时我分成三大板块,包括预习反馈、研读课文、写字指导。

  预习反馈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字词,一个是课文的整体感知。在这一板块中,我关注学生学习起点。字词教学我的目标定位是以检查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每个字都教。一开始就是让学生直接读出词语并非拼读,我以学生的起点为我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认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音、形、义上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新词,教给学生碰到不理解的词可以先拆词再综合起来理解是个不错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对于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感,把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他们只会零碎的讲出一部分,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先是让他们自由地说一说,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再是帮帮他们,在老师的提示下整体感知课文,逐步形成整体概念。而今天的课堂上也确实反映出学生在课文整体感知环节有难度,我想如果我能在让他们同桌互相说一说的过程中,到学生中去了解一下,指导几个,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交流的过程也会更顺。

  课堂的第二个板块研读课文,在这一板块,我力求体现“品读感悟,关注表达”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现在语文课堂发展方向是三得:得意、得言、得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感受北京的美丽,天安门的雄伟,这是得其意;

  抓语言特色(是让学生发现构词特点:红墙、黄瓦,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第一个字是表示颜色,第二个字是表示一样事物,这样的词语非常有意思,而且学生还会说出很多这样的词语来,他们会感受到汉字的趣味,从而产生学习、积累的兴趣。其实在这个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现象是有别于一年级学到的,就是“又庄严,又美丽”和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出现的“又宽又长”,同样是又什么又什么,但中间加了个逗号就有区别了。那因为考虑到这段中已经放了一个语言知识点,最后决定这个还是放到第二课时碰到“又宽又长”再去比较教学。),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那是得其言;

  得法:第一个是句式训练:“什么是什么,是什么”,让学生自主发现两种表达形式的`区别,老师进行小结:写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中间用逗号,省去第二句的事物名称,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以后小朋友碰到这样的句式就会很清楚地分两步走,第一步:标点,第二步:省略一个事物,方法的习得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第二个是写作顺序的渗透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典型按方位顺序介绍的段落,结构严谨,虽然还不是二年级要掌握的。但教材出现了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渗透一点。通过我的第一问,学生知道这里介绍了三个地方: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又不难发现原来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方位顺序向我们介绍的,怪不得我能准确地摆出它们各自的位置。这样的理解层次小朋友肯定很难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达到,课堂上他们在我的引导下体会、感受,这就是质的提升。

  第三板块是写字指导。二年级的学生每一课要求会写的字基本都在10个,每课按两课时上的话,我这堂课至少要解决一半。通过钻研教材,我设定第一课时的写字目标为6个(图、国、优、坛、阴、城),很明显这6个字分两类:一是全包围结构,写得时候要先里面后封口,二是左右结构,写得时候要左窄右宽,同时要求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在田格里的位置,写好字。而教师两种类型的字各示范一个较难的,其他的字因为二年级小朋友也有一定的写字基础了,所以让孩子自己观察写,当然教师在巡视的时候若发现问题就可以再强调。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我的目的都不仅仅只是为了教会孩子理解这一篇课文,而是教给学生方法,从课堂走向课外,让语文课显示语文味。

  我一直很崇尚沈大安老师倡导的常规模式下自然状态的真实课堂,就像我们徐老师所倡导的从学生学习起点出发,追寻高效课堂,扎扎实实教语文,也一直努力着,不过,上课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留下了许多的缺憾,不过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非常高兴,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2

  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分钟》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过相似的情感体验,所以理解本文难度不大

  三、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珍惜时间,牢牢把握每一分钟,做一个惜时的'孩子

  四、说教法:

  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后悔;在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老师这儿:1 =20,你觉得这个算式正确吗?

  2、板书课题《一分钟》,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学生再次拼读

  3、去拼音读一读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做猜字游戏

  (三)、再读课文,感悟时间的宝贵

  1、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元元听到零声后,开始是怎样想的? 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3、 事情的结果呢?指名读李老师的话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模仿教师的语气,朗读“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可读出不同的语气

  元元迟到了半节课,你能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样走进教室的吗?这时他的心情怎样呢?(后悔)

  4、师:元元明明才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找一找这20分钟是怎么来的

  (四)、小结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1、将课文内容演一演

  2、摘抄惜时的名言警句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来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这篇课文所介绍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喜讯传来,北京人民到处欢歌笑语、人潮如涌、热泪横飞.从这欢乐的场面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国人近百年的主办奥运会的梦想成真;所透露出的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上得到了应有的承认;所表露出来的是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国之心。在文章的第一段交待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讯息,接着以“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而统领全文。接着描写了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这一历史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前,人们激动、欢乐的场面。最后一段“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这句话,不仅是一个讯息,而且还赋予了很多意义:对奥运的憧憬、对成功举办的期盼、申办成功后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等。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爱国之情是我们无法不关注的。

  申办奥运成功的那一年,我们的学生年龄并不大,不过三四岁。对当时的情形并不了解,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并不明白,申办奥运会成功意味着什么。这是他们生活上的空白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的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我觉得这一课,如果让孩子适当地了解中国申办奥运的.艰辛,在历史上,中国的奥运之旅是的漫长而艰难,更能让孩子觉得语文与生活相通,文人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生活中亿万人同样关注的话题,使之爱上这门学科。针对这样的学情和文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学习中,体会到申奥成功后人们激动、欢乐的场面,激发起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同时,识字教学也是重点。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本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书写、认真读文、用心感受的习惯。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理解申奥成功后,人们激动、欢乐的场面,激发起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学习难点所在,生字词“不约而同、聚集”的理解也是学习难点所在。

  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整体性的原则。以往的教学有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第一课时空,第二课时挤,第三课时空。同时安排得没有坡度,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课课皆有得。因此在备课时,我都会根据课文实际情况,给课文分课时,每个课时都有训练重点所在,都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做更能有的放矢。

  本文的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1、通过交流课前所收集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申办奥运的近一百年的历史,及申办奥运的条件等。

  2、会认14个生字,会写“申、匹、互” 等7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理解“涌上街头”所表达的激动,理解“不约而同”所表达的是亿万人齐心合一,共同关注申奥有问题。会用“不约而同”说话。

  第二课时:

  1、进一步认识14个生字,会读会写3个生字。

  2、通过理解“欢乐的海洋、聚集、挥舞、高呼、歌如潮、拥抱”等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中在理解中初步培养起爱情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方法在古希腊里是道路的意思,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正确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是走向成功的桥梁。

  根据文本情意浓厚、所描写的场面热烈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理解朗读法:朗读是从章节的美感入手,来熏陶朗读者的情怀。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阅读者要能够从音节或者音节所描绘的对象中感受到美的力量。那就是要求朗读者对语言所描绘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把握。脱离了这种把握,朗读就变成了浅层次的东西,无法深入到文本所蕴藉的美中去了。理解朗读法可以使朗读从浅层次的状态转入到真正的对美的体悟中去。

  2.情境教学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法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特别是本文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这种方法尤为有效。

  由于学生对这一课所描述的内容,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本课指导学生学会的学习方法是:

  1、读书入境法: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齐读、轮读;自由读、男女读、分组读;轻声读、快速读、诵读、范读、引读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2、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4

  一、照样子写字(8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15分)

  jì suàn lì kè jìnɡ sài hóu zi yǔ zhòu

  yǎnɡ yù ɡǎn xiè tàn wànɡ yú kuài mái fú

  yóu yǒnɡ ɡānɡ qín jiào shì wū yā nénɡ shǒu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2分)

  烘托 赏悦 跋涉

  花草 春风 千古

  四、写出意思相反的词(6分)

  大—直—白—

  热—新—晴—

  五、组词(10分)

  恨 球 安 衣

  狠 救 按 依

  怀 杯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傣族人民。

  2、拍起手来。

  七、按课文填空(14分)的山多,也多。每年,一群群斑斓的蝴蝶飞过,穿过,越过,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八、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再完成题目(5分)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

  有很多,如110是 匪 警 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1、在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3分)

  慢—少—健康—

  2、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6分)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的演出时间,可以先拨打 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 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 报警。

  九、作文填空(15分)

  可爱的大象

  一天,森林里的两只小松鼠掉进了小河里。

  小猴子第一个赶到,小兔子也赶来了,小胖猪也赶来了,眼看小松鼠就要不行了。这时,大象闻讯赶到了。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优秀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 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优秀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说说教材

  《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新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穷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农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觉得,加班加点地拼命农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过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认识10个生字词。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瞅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开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开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猎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猎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依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相互饱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开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稳固识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闭注学生的集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猎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稳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语文新大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几个句子进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你真能做,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再如,称赞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感悟:“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这句话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穷有真情,我们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取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下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六、板书例文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开,形象直瞅,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瞅中心的作用。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说课稿03-06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模板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1-11

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01-13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04-28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04-28

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01-13

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07-01

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11-12

语文上册说课稿:称赞06-26

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