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2-22 14:09:00 语文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有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课文比较具有童趣,与孩子的生活相贴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恶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在孩子们的童话中,那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那纯真的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尽显人性之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8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的10个生字。

  (2)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凶狠”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感受文字之美。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识记生字,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体会童年的快乐。

  二、 说学情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积累。对于生字的教学,我重点讲述容易混淆的生字,同时,这样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及阅读习惯。

  但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更喜欢情节性较强的故事,需要教师引导在故事中体验情感。

  三、 联系实际,说教学策略

  1、 说教法

  (1) 阅读感悟

  (2)情境教学

  2、 说学法

  (1) 交流合作学习法

  (2)读想结合法四 、 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童话是什么?你们最喜欢的童话是什么?沙滩上的童话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生动的故事本身就对孩子有很大吸引力,再加上疑问的色彩就更能体现故事的神秘感,让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独立解决生字问题,然后我采取同桌互读的方式来检查自读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提高认读质量。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试着让学生说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学生可能出现几种答案:孩子们在沙滩上建造城堡、孩子们变成勇士救公主等等,此时学生是对文本的内容初步的感受,因此回答会比较零散。我通过适时板书和语言上的指导,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三)再读课文,体会乐趣。

  1、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趁机出示“凶狠”“编织”“补充”“反驳”“赞赏”等词语,由学生试着说出他们所理解的意思,然后我加以补充或纠正,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扫除障碍。

  2、在阅读教学中,先听录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下发现文章的内部联系,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情感在朗读时的集中体现。通过“补充”“转眼间”“反驳”“欢呼”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孩子们在编织童话时激烈、热闹、快乐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情感变化。我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以及孩子们的善良纯真。

  3、然后让学生小组内朗读,并交流,试着找出这个童话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或者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并能说出理由。继续进行全班交流。

  4、自由品读,体会文中孩子的乐趣。

  5、分角色读文,因为文章的语言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们的语言特点,所以分角色朗读,更能使学生融入课文,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生动地表演。

  (四)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

  1、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为我们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此时也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以及更深层次的挖掘文本的意思。

  2、接下来,要求学生借助板书,概括故事内容。

  3、要求学生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美美地品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的棒。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说板书

  沙滩上的童话

  成勇士(孩子)

  编织童话 攻城堡 快乐童年

  炸魔王

  救公主(妈妈)

有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惊喜和教益。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二、 说教法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本课分三步进行:

  (1)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2)精读品味,体会感情;

  (3)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人物的语言作课题?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二三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谈话法。本课教学,多处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谈话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后,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

  三、 说学法

  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问题;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体会感情;最后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2、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如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词,再辨析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讨论:阮恒当时的心态怎样?使学生明白: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痛苦、紧张、恐惧的心态,可他没有中断输血,而是在不断地掩盖自己,这正是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

  3、迁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结合思考练习2的要求小结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办法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四、说程序

  (一)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时,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课文中的`"输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唤起学生对小姑娘安危的关注之情。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拨动学生的心弦。

  3、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中自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4、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抓关键词,了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词,质疑、释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

  2、品词析句,感受悲壮。

  (1)决心献血。以课后思考练习2为例,让学生找出其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

  (2)献血时的表情、动作。采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抽泣"这几个词的意思,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再划出他不断地掩盖自己痛苦的动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明白: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真切地感受这悲壮的气概。

  (3)解除"死亡"警报。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没事似的,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领会虽然输血不会死,是虚惊,但他那纯洁无瑕、愿为朋友献出一切的美好心灵却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三)指导朗读,陶治情感

  1、把握环境特点读。如指导读面临严峻的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快,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

  2、把握感情基调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表现孩子的思想斗争,"沉默"要读得缓慢、轻声;为强调精神紧张,读"颤抖"的声音稍带发颤;"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的心声。

  3、图文对照情景交融读。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画面向学生展现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再图文对照读,强调重音、停顿、节奏、语调。体味其情感变化,使阮恒的心灵美自然而然渗入学生的心田,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06-25

《语文》说课稿11-09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09-25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09-25

三年级语文《掌声》说课稿06-24

三年级语文《风筝》说课稿06-24

三年级语文《翠鸟》说课稿06-24

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06-28

三年级语文饭钱说课稿06-28

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