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2023-01-04 14:19:21 语文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5篇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育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双基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教材分析:

  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2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二)必修2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对话与交流(演讲辞)。“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

  四、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高一年级的要求;认真钻研新教材,扎扎实实备好课,讲好课,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科学支配时间,注重教学效果。

  2、提高备课质量。对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要详细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基点、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灵活处理教材。

  3、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但又适当超越教材。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重视自能作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练笔,教师认真批阅。教师适当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评点学生作文时心态主动、亲切,真正挠到痒处。本期拟做大小作文8~10次,课外练笔若干。

  4、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积极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5、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6、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同时,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2

  一、本期的主要任务

  1、完成必修3和必修4的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3、加强备课工作,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促进共同进步;

  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教学工作

  (一)、备课

  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必修3,后半期完成必修4。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二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二)、教学

  1、现当代诗歌和散文的教学

  第一、二两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加强诗文的诵读,注重对作品中意境和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教师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2、演讲词、序言的教学

  学习三、四两个单元,应引导学生注重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高一语文组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及安排。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学会从宏观上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微观上学会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要克服教学中只重视讲授古汉语知识的倾向,要引导学生注重读懂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认识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性训练,重点把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常见通假字。要通过断句和翻译训练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用法,重点学习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要加强背诵和默写的训练,背诵内容不必拘泥于课后练习的要求高一语文组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及安排。

  4、写作教学

  本学期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前四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是写作的本质属性。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要注意写作数量和写作速度。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高一语文组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及安排。

  四、重点措施

  1、加强自我学习

  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20xx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的学习吃透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

  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

  3、认真贯彻教学

  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

  4、加强衔接教学

  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这学期仍带高一(1)和高一(2)两个班。(1)班基础相对好些,所以在班主任刘老师的严格的班级管理下,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时到校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也较认真。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2)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认定升学无望,索性破罐子破摔,不仅丧失了进取心,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要求都做不到。表现为作业不能完成,上课时迟到、旷课、打瞌睡,不做笔记等。根据该班学生实际情况,不宜操之过急,要耐心引导,作业难度适可而止,尽可能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知识目标

  1、强化表达训练,提高语言组织的基本功,进而提高写作档次。表达是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头的准确、大方、得体。书面表达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突出,条理清晰都是对一个高中生的基本要求。而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在处理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是看不懂,而是写不出。表达能力的欠缺已是很多学生的弱点,要培养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表达本领还需要一段艰难的努力。

  2、阅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阅读中学生长安的毛病有:无话可说;洋洋洒洒不着边际;列公式贴标签。因而帮助学生克服洋洋洒洒、不着边际的分析和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归纳或贴标签式的简单判定的倾向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难题。在引导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的同时,还要从课外增加阅读量,文、史、科技广泛涉猎,拓宽视野。要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要用多种方式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督促。

  3、通过对古、现代诗歌的学习,教授学生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诗歌欣赏的能力。

  4、古代文言文单元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在此基础上继续带领学生背诵古诗词美文,感受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提高古典文化素养。

  三、重视语文的德育和美育功能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堂应该营造一种“宽容”、”民主”、”愉悦”的氛围,让语文体现它工具性的同时,充分实现它的美学功能。

  四、教学方法

  在听课的过程中也有发现,有些语文课堂确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提出后,学生自己说自己写自己总结,得不到教师的应有的引导、总结和指正,没有其他的资料参考。这无异于叫学生闭门造车,常此以往,是危害无穷的。

  所以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教学中宜采取讲授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教与学之间的默契,力求教学相长。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课程安排

  高中语文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高中语文课程至少开设两年半,高一年级每周4学时。

  (二)教学内容

  1、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应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注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7)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8)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9)在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运用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来分析和理解作品。

  (10)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1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2)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13)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14)每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

  2、表达与交流

  (1)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3)表达能够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6)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7)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每学期课内作文不少于7—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3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10)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11)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4

  一、总教学要求和目标:

  1、高中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3、高中语文教学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二、三年通盘状况:

  1、必修课程

  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 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2、选修课程

  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实用阅读、传记选读;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

  3、学分安排

  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对于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这样一共可获得24学分。

  4、本学期情况

  高一第一学期教材有2个模块,配2本读本。有4个学分。

  本学期,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当获得4学分。

  教材:必修一、必修二;《实用阅读》、《传记选读》。

  5、应培养的学生能力

  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1)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本学期切进的要求与目标(以高二第二学期以前为主)

  1、阅读与鉴赏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10)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11)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2)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2、表达与交流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四、本学期选修课程安排:

  1、教材: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六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实用阅读、传记选读、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2、语言文字应用——字音、书写、成语、语病识别

  (1)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读懂与自己学识程度相当的著作,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

  (3)阅读应用文,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根据需要,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参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

  (5)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6)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7)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

  (8)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纠正错别字

  五、教学方法、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放声朗读的习惯。

  (2)预习新课的习惯

  (3)记笔记的习惯

  (4)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5)思考和说话的习惯

  (6)课外阅读的习惯

  (7)勤写勤练的习惯

  (8)整理积累的习惯

  (9)总结得失的习惯

  (10)书写清楚的习惯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3、抓住文本特点,教学侧重恰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4、古诗文、其他文言文阅读,重朗读,重基础积累

  古代诗文的阅读,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部分障碍;课堂上,老师作重解决疑难字词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吸收积累。强化朗读教学,强化翻译教学。文言常识的教学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5、鼓励学生口头交流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给时间思考讨论,鼓励大胆说话,大声说话。

  6、写作教学,每周一篇周记,两周不少于一篇大作文

  加强作文习惯训练,先审题,再构思,提纲好了后动笔。还要求记叙文入格。还注意其他作文素养的培养。

  7、鼓励学生作研究性学习探讨

  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将研究探讨的过程和结果写成小论文。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必修课

  选修课

  读本

  小作

  大作

  备注

  1

  9、1—9、6

  习惯培养,《沁》

  2

  9、7—9、12

  《相》《让》《十》

  周记

  3

  9、13—9、19

  《青》《我》

  阅读

  周记

  作文训练大作文

  4

  9、20—9、26

  《劝》《师》

  阅读

  周记

  5

  9、27—10、3

  《获》月考,评讲试卷

  阅读

  周记

  月考

  6

  10、4—10、10

  《想》《我》

  选修

  7

  10、11—10、17

  评讲试卷,《乡》

  阅读

  周记

  8

  10、18—10、24

  《前》《今》

  阅读

  周记

  作文训练大作文

  9

  10、25—10、31

  《江》《西》月考,评讲试卷

  阅读

  周记

  月考

  10

  11、1—11、7

  《赤》《始》

  阅读

  周记

  11

  11、8—11、14

  《神》《像》

  选修

  完成1

  周记

  作文训练大作文

  12

  11、15—11、21

  期中复习考试

  选修

  期中考试

  13

  11、22—11、28

  讲卷,《我》

  阅读

  周记

  14

  11、29—12、12、5

  《最》《假》《鸟》

  阅读

  周记

  作文训练大作文

  15

  12、6—12、12

  《一》《流》

  阅读

  周记

  16

  12、13—12、19

  《安》《六》

  阅读

  周记

  作文训练大作文

  17

  12、20—12、26

  《阿》月考,评讲试卷

  选修

  月考

  18

  12、27—1、2

  讲卷,《念》

  阅读

  周记

  19

  1、3—1、9

  《永》《落》《勃》

  周记

  作文训练大作文

  20

  1、10—1、16

  《荷》《听》

  选修

  周记

  21

  1、17—1、23

  《金》《亡》月考,评讲试卷

  选修

  月考

  22

  1、24—1、30

  《祝》《边》《林》

  选修

  周记

  23

  1、31—2、6

  期末复习考试

  期末考试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5

  本学期以来,高一备课组全体老师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学习洋思精神的大方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科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认真探讨语文教育的特点,结合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此次高一语文期考试题是地区出题,因此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可以拉开尖子生和差生的距离。

  本次语文期考年级总平均分为91。88分,其中一班93。119分,2班94。985分,3班92。182分,4班94。101分,5班93。723分,6班89。657分,7班90。585分,8班85。776分。因为难度较高,所以上100分的不多。100分以上全级共有102人。选择题总分42分,抽卷调查平均分是24分,最高分36分,全年级2人。从总的得分看,前6题得分较低,说明学生对拼音成语和词语的掌握还是很贫乏。但是小阅读比较浅显,所以得分率较高。可是到了古文阅读却有失分较多,说明学生在古文阅读方面还是感觉很难。

  古文翻译题8分,基本上是得2、3分,关键是学生不会抓住关键词,甚至是根本看不懂这篇古文。诗歌鉴赏得分率也不高,大概是得分为2、3分,学生不懂根据诗歌来分析诗歌的景物和感情。而默写题考书本的2分基本可以拿到手,课外的就不行。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窄。

  在第六大题得分上,可以说是全试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题。很多学生12分只是得了3、4分,因为大题都不知如何下手,或者找不到要点来答。

  改卷时很严格的,可以给也可以不给的分数坚决不给,是从严打分,所以扣分比较严厉。因此年级总平均分不高,但是可以拉开尖子生和差生的就距离,也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一次训练。达到多做难题,多与高考接轨的目的。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6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有学生一千三百多人,二十二个教学班级,班大人多,学生来自全县的各个地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之间差距较大。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目标与要求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新教材必修一、二(册的学习,根据新《课标》对高一语文教学的要求,本学期的目标如下

  1.在初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2.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

  5、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的能力和口头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具体措施(略)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的具体要求为行动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重积累,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学情分析

  (一学情:

  1、本学期本人带高一(1、一(2、一(3班,三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较强。

  2、有少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欠佳,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当,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针对性策略:

  1、语文教学以基础为主,稳扎稳打,适当拓展,不宜贪多求快。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适量地补充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注重迁移和拓展。

  3、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规范答题训练。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勤于写作。

  三、教情分析

  (一教情:

  本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教学基本功不是很扎实。

  (二针对性策略:

  1、积极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多参加听、评课活动,融入集体备课,精诚团结,提高自己。

  2、努力整合教材,力争驾驭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四、教学目标

  1、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根本目标。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五、教学内容

  1、完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教学内容。

  2、传统文化导学:《弟子规》、《百家姓》等。

  3、学校、语文教研组布置的其他教学任务。

  六、具体措施

  1、“文以载道”,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文本熏陶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2、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备课质量,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系统地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训练加以落实。

  3、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督促学生多摘抄、多写、多练笔并检查落实。

  4、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作文教学:本学期主要训练记叙文,形成系列,穿插在单元教学中进行。

  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补充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审美情趣。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人文化、个性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3、必修4,同前两册教材相比,本两册教科书继续贯彻“守正出新”的编写原则,构建立体化的语文学习系统,设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实行了文理分科,20xx级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80余人,18个教学班级,文理科各2个重点班,1个艺术班,1个体育班,3个美术班,9个基础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之间差距较大。去年的统考全级668名学生,14人缺考,参加考试人数654名。最高分105。5分,最低分15分。特优120以上无,100分以上6人,占0.8%,90分以上37人,占5.5%,60分以下62人,占9.2%,平均分74.8分。整体来讲学生语文成绩偏低,低分层比较多,故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因此,本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成绩,就成为高一下学期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工作思路

  1、上期期末统考反思

  期末统考全区19所学校参加考试,区平均分为86.6分,我校平均分为74.8分,排在最末一名,与全区平均分有近12分的差距,与倒数第二名里水高中有

  近5分的差距,整体成绩比较差。寒假备课组布置了一道作业:怎样赶超他校?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上,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来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脱节。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也很认真听了,但做起题来效果不佳。痛定思痛,本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及方法上实行改革。

  2、新学期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

  工作方针:大胆实行教学改革,精讲精练,统一规范,狠抓落实。工作思想:不自欺欺人,不敷衍了事。

  教学工作流程:讲——练评——考——辅(四轮滚动式教学)具体做法:精讲精练:

  精讲:每单元重点讲一篇课文(文言文单元多几篇),突出重难点。精练:以练习册为载体,练——评——考——辅

  单元流程:新课——练习(先练后讲)——单测——作文(讲—练—改)统一规范:

  教师:教学进度统一,各项工作统一;备课(教案)规范,评改规范学生:作业统一完成,统一收齐;笔记规范狠抓落实:

  教师:分配的工作落实,科组商讨后的决议落实;学生:作业的质量,答题方法掌握落实。

  五、工作目标

  整体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具体目标:

  1、全面提升组内老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强语文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4、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成绩,通过一学期努力,使学生的学科成绩迈上一个新台阶。及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低分率降低5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5分,争取突破80分,期末统考超越一所以上的学校。

  5、认真完成学校各项工作,比如开放周等,争取搞出特色来。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

  6、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争取获奖。

  六、具体措施

  1、实行教学改革,根据新学期工作思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新教法;坚持听评课常态化,发掘教学过程中闪光点,相互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

  3、集体备课:每周二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全备课组成员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再由主备人组织编写备课框架和课件。

  4、优化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新的教案编写模板,教案里面增加学生活动内容、设计目标等。

  5、抓好常规管理,严抓早读和晚修。早读课明确学习任务,加强背诵和朗读的训练与过关,对未达标的有明确的惩处措施;晚修狠抓课堂纪律,督助学生认真完成当天的消息任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介绍课外阅读篇目,指导学生写作读书心得,合理安排时间(周一第八九节),规定阅读内容与阅读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7、积极准备开放周活动,每个老师精心准备一个星期的好课,推荐2节特色课。教师活动预计搞个“百家讲坛”,学生活动准备舞台剧,如演《雷雨》等。

  8、主动取得与南海区教研员的联系,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

  9、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本期计划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制定方案,充分发动学生参与,扩大影响力(详细内容另有方案)。

  10、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本期拟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一次小作文。

  11、做好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单元测验、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尤其搞好单元过关测试,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反馈成绩。

  12、加强个别辅导,培优辅差,开展师生交流工作。与学生多个别交流,多些学习、思想和情感上的关心,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成绩。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9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

  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

  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

  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

  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0

  为遵循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淡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特色;无视求真,现将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制定如下计划。

  一:任务与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3、注重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内容安排

  20xx年10月5日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1

  一、本期的主要任务

  1、完成必修3和必修4的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3、加强备课工作,落实团体备课,经过团体备课促进共同提高;

  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教学工作

  1.备课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团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资料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必修3,后半期完成必修4。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能够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资料,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二团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教学

  1.现当代诗歌和散文的教学

  第一、二两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加强诗文的诵读,注重对作品中意境和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取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教师供给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2.演讲词、序言的教学

  学习三、四两个单元,应引导学生注重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掌握基本的阅读本事:学会从宏观上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努力从不一样角度和层应对文本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微观上学会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要克服教学中只重视讲授古汉语知识的倾向,要引导学生注重读懂文章资料,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认识理解古代作品的资料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进取意义和历史局限。要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性训练,重点把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常见通假字。要经过断句和翻译训练掌握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用法,重点学习确定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要加强背诵和默写的训练,背诵资料不必拘泥于课后练习的要求。

  4.写作教学

  本学期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前四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忙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我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是写作的本质属性。写作本事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要注意写作数量(不少于7篇)和写作速度(每小时不少于600字)。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不断克服语文教学中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的旧观念、旧方法、旧体系的影响,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继续学习、工作、生活和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发展、人格健全打好基础,要为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打好基础。抓住更换大纲、教材的契机,实施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摆脱流传已久的“以讲读为中心”的老习惯,探求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创新学习”的新途径。

  二、教学要求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的品位。

  (2)放弃文体教学的旧路,探求切实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新路。本册书四个单元的现代文应各有其阅读能力训练重点,要和第一册中已经形成的阅读技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单元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不能单打一,要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教材中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2、文言文阅读: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3)了解中国汉唐散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写作和口语:

  (1)钻研教材,适应有序的写作教学。

  (2)五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是写作的本质属性。

  (3)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

  (4)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探索延伸性、鉴赏性和知识性等不同类的文章如何和课内教科书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语文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拟重点探索以下几种模式:A、自读(默读、诵读、背诵),B、评点、C、讨论(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D、练习。讲读篇目和写作的教学以上四种模式都适用,自读篇目的教学用A、B、D三种。

  三、教材简析:

  1、本教材编排线索简明,序列清晰;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分开。

  必修一:第一单元:认识自我;第二单元:传记;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必修二:第一单元:体验情感;第二单元:诗歌;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文言文。

  2、内容分布合理,学习目标明确;现代文约占课文总数的55%,古诗文约占教材总数的45%。学习目标:在初中的基础上,继续培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有大量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有部分是高考必考篇目。较初中,高中的古诗文难度加大,篇幅较长。

  四、教学重点:

  1、阅读教学重点,依次为:

  散文:

  (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把握文意,理解思想

  (3)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古诗文:

  (1)准确翻译课文,熟读或背诵课文

  (2)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写作教学重点

  (1)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培养写作记叙文以及规范议论文的能力。记叙文写作突出“细节”教学。议论文写作突出“条理”和“内容充实”两方面。

  (2)各单元教学重点依次为(每两点为一个写作训练的重点)

  ①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培养思考生活的意识

  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⑤了解想象和联想的表达功能

  ⑥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和联想

  ⑦如实再现客观事物

  ⑧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论明等表达方式

  ⑨增强对表现主观意识的认识

  ⑩提高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一)阅读教学难点,依次为:

  1、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学会抓关键语句进行揣摩。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3、学会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4、学会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注意文言的实、虚词,总结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掌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5、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实、虚词、文言句式的积累)根据语境猜度词义。

  (二)写作教学难点,依次为:

  1、写作教学的难点

  ①如何感受生活,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

  ②如何做到叙、议、抒情相结合

  ③运用想象、联想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④“我手写我心”针对当前的社会生活写作

  ⑤议论文素材的积累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3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高一语文必修二一个单元,必修三、必修四

  2)教材使用情况: 苏教版

  3)任课班级:高一(1)

  4)本学期周课时:4课时

  5)计划教学时数:16*4=64课时

  6)已完成教学情况:两课时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

  a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完成语文必修三、必修四以及必修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b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c 进一步扎实语文基础。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外多读多看中外名著;要求学生每周一篇随笔。

  2)教学重点、难点:

  文言文篇目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培养文言文自读和翻译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

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内容调整说明
日期
教学进度
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课时安排
第一周
3.3~3.5
3.3期末试卷分析
3.4《一个人的遭遇》
第二周
3.8~3.12
3.8《流浪人,你若到巴斯》
3.9《安妮日记》
3.10《图片两组》
3.11 写作指导
第三周
3.15~3.19
3.15《祖国山川颂》
3.16《长江三峡》
3.17《长江三峡》
3.18《肖邦故园》
第四周
3.22~3.26
3.22《发现》《北方》
3.2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图》
3.24写作
3.25《指南录后序》
第五周
3.29~4.2
3.29《指南录后序》
3.30《五人墓碑记》
3.31《五人墓碑记》
4.1《五人墓碑记》
第六周
4.5~4.9
4.5《品质》
4.6《老王》
4.7《离骚》
4.8《离骚》
第七周
4.12~4.16
4.12《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4.13写作
4.14《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4.15《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八周
4.19~4.23
4.19《拿来主义》
4.20写作
4.21《烛之武退秦师》
4.22《烛之武退秦师》
第九周
4.26~4.30
4.26《谏太宗十思疏》
4.27《谏太宗十思疏》
4.28《廉颇蔺相如列传》
4.29《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十周
5.3~5.7
5.3《鸿门宴》
5.4《鸿门宴》
5.5复习
5.6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5.10~5.14
5.10《秋水》
5.11《非攻》
5.12 《雷雨》
5.13《雷雨》
第十二周
5.17~5.21
5.17《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5.18《辛德勒名单》
5.19写作
5.20《蜀道难》
第十三周
5.24~5.28
5.24《蜀道难》《登高》
5.25《琵琶行》
5.26《琵琶行》《锦瑟》
5.27《虞美人》《蝶恋花》
第十四周
5.31--6.4
5.31《雨霖铃》《声声慢》
6.1《滕王阁序》
6.2《滕王阁序》
6.3《滕王阁序》
第十五周
6.7—6.11
6.7《秋声赋》
6.8《秋声赋》
6.9 写作
6.10《不自由,毋宁死》

第十六周
6.14—6.18
6.14《奥林匹克精神》
6.15《作为偶像》
6.16《白发的期盼》
6.17《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第十七周
6.21—6.25
复习

第十八周
6.28—7.2
复习,期末考试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XX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5-11周:期中复习练习;期中复习迎考.

  ④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16-18周:期末复习练习;期末复习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本学期作文训练主要目的是在记叙文写作提高,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的训练.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15

  教材分析:

  一、新教材必修“阅读鉴赏”模块概览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还有“扩展阅读”和“名著导读”,从而形成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为避免课内学习分量过重,“扩展阅读”部分单独成册,供学生在课外选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阅读鉴赏”部分都安排了四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另外一个单元侧重“沟通与运用”。每个单元都有四篇精读和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部分作课堂教学文选,其余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就体裁而论,现代诗歌、古代散文、现代散文、新闻报告文学各据其一;每个单元内文体相对统一,各篇课文照顾各个时期、各个代表作家以及各个代表性作品。这些单元的文本大致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型,第一单元属于抒情类型,第二、三、四单元属于叙事类型。两大类型都精选了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厚重的思想、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有意味的技巧形式,易于为起始学段的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另外,课文除了新闻报告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属于纯文学作品,其实报告文学也可以归到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本册课本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这一模块像其他几个模块文本一样,单元专题的确定、课文的选取、练习题的设计,贯穿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在各单元的侧重点和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考虑到体例的相对统一,各单元呈现方式又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以单元说明而论,基本上分三段,第一段点明单元题材范围,第二段说明课文内容的共同倾向和写法的共同特点,第三段指明学习本单元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换成三个维度的说法,那么是第二段表达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三段表达能力和过程方法。例如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第二段略述中国现代新诗的产生情况,这属于知识的内容;又如第三单元的单元说明第二段,“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这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所有单元提示的第三段是重要段落,渗透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应该仔细研读。

  二、学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强化语文学习规范: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抓常规落实。

  预习常规:

  (课下)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课文提示及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利用导学案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对课文内容、思路、线索及主旨有初步的认识,学会作预习笔记。

  朗读、诵读常规:

  大纲规定初高中64篇必背课文课文都应要求诵读,诵读应在课堂或早读进行。教师要做出示范并培养挑选诵读基本功较好的同学为导向。诵读要求:口齿清楚,发音准确,流畅连贯,声情并茂,激昂处还人家激昂,哀婉处还人家哀婉,喜悦处还人家喜悦。一人诵读,其它同学眼盯课文,耳听其声,有加字落词,字音谬误的现象作出记号,提醒诵读者注意。还可以根据文体不同特点采用齐声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须知,诵读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听课常规:

  强化主体参与意识,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敢于提出质疑,发表不同见解,回答问题要求有根有据,言之有理,思维连贯,声音洪亮。课堂笔记不追求形式上完备,不记录结论性的观点,突出反映一课一得的个人体会。要求有课前活动,不同单元课前活动内容不同,主要为了充分抓住点滴时间积累语文知识、以及学生说话能力的锻炼、优秀美文的朗读等等。

  作业常规:

  我的作业大致有三类:

  ①积累本:

  64篇必背课文、成语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文的抄写(预习时完成)和翻译、文言文词法句法的归类。

  ②笔记本:

  语文笔记本,对高考考点进行积累,语文课本笔记,要求学生开始学习主动记笔记,尤其是学习记什么?

  ③练笔和读书笔记本:

  写作积累和训练。作业要求:书写工整、美观,译文追求信达雅,避免错别字和语病。

  (二)必须使学生清楚,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因此,从初一开始就要做这方面的努力。

  1、鼓励课外阅读,定期推荐书目。

  月月读杂志、一学期利用课外时间读一本书。平时要求一周写一篇读书摘抄或者笔记。提倡阅读文学名著。学期末,一般不留其它假期作业,只给学生开一个书目,书目分必读和选读两类,凡属教材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等。包括一些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如《悲惨世界》、《约翰克里斯果夫》、《简·爱》、《围城》、《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等,还适当选一些格调较高的港台作家的作品,如三毛的、张爱玲的、琼瑶的等等。一般规定,必读作品3至4部,选读3至5部,必读作品要求写读后感,选读作品要求写1000字以上的故事梗概。

  (三)每堂课拿出三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前积累。

  2、培养学生语体文阅读方法:

  阅读部分

  文言文教学

  (一)增加古文篇目,扩大阅读面,从高一起,以人教社的统编教材为主,以补充教材为辅,这样以来,每个学期文言文阅读量由8篇增加到12—15篇。比如高一,除教材规定的篇目,主要增加了一些先秦历史散文,如《史记》中的选段,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文本。增加阅读量,教学方法要相应改进,采用讲一带一或讲一带二方法,即讲读一篇,然后学生按老师所教方法自读另外一篇或两篇。通过提问或测试,检查自读效果。

  (二)多读多背,培养语感。

  传统的文言文学习十分重视诵读,讲究字正音准,抑扬顿挫,对于那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必须背熟。反复诵读,细心体悟,久而久之形成了语感。我从高一开始重视文言文的诵读,新学期从文言文讲起。语文早读基本上都用作读书,我坚持早读到场,通过范读、领读,从一开始就要求诵读古文一定要规范化: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语调中听,流利畅达。语文课堂上也拿出时间诵读古文。诵读的第二个阶段是对字词的音、形、义的确认,这就要求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为检验读书效果,我经常挑选一些学过的文言文句子听写,如果读书时有口无心,不能做到字词确认,必然会出现较多的错别字。由此可见,诵读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重视知识积累与能力转化。

  文言知识归纳为实词类、虚词类、句法类、古代文化类四个类别,意在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特别强调任何脱离语境的古汉语知识概念都没有意义。每单元学习完要求学生对照书后面文言实词表,整理实词,明确3至4个虚词用法,辨析两种文言句法,归纳相关的几条文化常识。这样以来,一个学期积累的古汉语知识就可观了。高三可以把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诗歌教学

  1、每日一背诵诗歌,64篇课内及常见古诗文

  2、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渗透和积累

  3、鉴赏训练

  现代文教学

  认读·解读·品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一〉认读属于阅读能力的初级层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认读有两个内容;

  一是对语文材料中字词的音、形、义的确认,

  二是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习题的初步阅读;认读作为阅读的基本功是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加强的,教师必须有耐心坚持对学生认读方法的培养、落实、检测,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学会自己研读文本。

  〈二〉解读是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局部揣摩。

  基本问题: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从整体上把握,首先要明确文章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方式和性质功能各不相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就语言而言,文学作品要求生活化、个性化、形象化、情感化。其语言的共同特点是规范、准确、鲜明、简洁,还要得体。明确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增强文体意识,可以使学生阅读时找准门径,选择恰当的解读方法。

  其次,整体把握要从文章的话题范围去解读。

  其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境基调。“基调”一词系音乐素语,这里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格调和氛围。一篇作品的基调是阴郁消沉,还是热烈奔放,是暗淡凄凉,还是亮丽明快,往往与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情紧密相关,也是作者为表达感情的需要而营造的。同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字里行间洋溢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绿》的写景状物则渲染着惊喜的情感氛围。把握文章总的基调,也是解读文章的方法之一。

  其四,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总的思想观点,或者说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这对解读文章有很大的帮助。表达观点,阐述道理都必须以事实和材料为依据。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道理是否成立,自然要对作者提供的材料进行考证,还要审视论证说理的逻辑是否严密。从观点出发去研究材料和论证过程,恰恰是常用的解读文章的方法。我们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既是阅读方法,也是阅读策略。上述几点,可以概括为“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情解文”、“以理解文”的方法和要领,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方法,什么样的文章不能解读呢?

  〈三〉品读。

  主要引导学生采用点评式方法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点评式鉴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紧扣文本,逐句逐段进行评点。初次点评学生会有一定困难,不知道点什么?评什么?老师可以作一些限制性的引导和点拨;

  ①这段文字表述的是什么?

  ②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③这段文字在文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点评不仅可以训练鉴赏者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是训练语言的重要方法。

  第二步以评为主,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要求学生写评析文章。评析扣点要小,切忌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可以就一个人物形象评析,可以从一种描写手法而谈,还可以从艺术风格上鉴赏。

  总之,写赏析文章一定要紧扣作品,言之有理,尤其提倡运用辩证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认读、解读、品读,作为现代文阅读教学三个基本环节,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如果引导得法,目标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将稳步得到提高。

  写作训练

  1、一周一练笔一读书笔记摘抄。

  2、两周一大作文,突出讲评。

  3、仿写作文,推荐美文。

  4、多读积累素材,素材要强调生活意识、时政意识、文化意识、身边意识。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语文高一教学计划12-14

语文高一教学计划10-18

高一语文的教学计划03-28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08-30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07-07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06-11

高一语文的教学计划01-21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08-30

高一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03-24

高一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