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夜莺的歌声》练习题

时间:2024-01-05 10:32:22 语文习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夜莺的歌声》练习题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练习题了,做习题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夜莺的歌声》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夜莺的歌声》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kǒu shào、 shǒu qiānɡ、 hàn zi 、shāo huǐ 、ɡuǐ zi

  ( )( ) ( )( ) ( )

  xí ɡuàn、 yǐ fánɡ wàn yī、 chuí tóu sànɡ qì

  ( ) ( ) ( )

  二、选择字词的意思。(只写序号)

  1、光:①光线 ②光彩,荣誉 ③景物 ④光滑 ⑤完了,一点不剩 ⑥露着 ⑦单,只

  光着头( ) 为国增光( ) 阳光灿烂( )

  把敌人消灭光( )

  2、挺:①笔直 ②伸直或凸出 ③很 ④量词

  一挺机枪( ) 昂首挺胸( ) 挺美的( ) 笔挺( )

  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 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 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乡村的空间多新鲜!( ) 这事儿真新鲜!( )

  我喜欢新鲜的花朵。( )

  三、相近字组词。

  削( ) 挺( ) 贯( ) 斯( )

  哨( ) 庭( ) 惯( ) 期( )

  四、读句子,注意带点的字,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2、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家,“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3、“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五、认真读课文,再填一填。

  1、课文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 的孩子, 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 。顺序是:引诱敌人→ → → 。

  2、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 ,以 开篇,又以 结束。

  六、我知道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还能照样子写一写。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 )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变着腰。 ( )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 )

  4、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腰拾球果……( )

  七、阅读理解。

  (一)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仿照第一自然中的加点词,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

  B、“好像”与“完全”并不矛盾,表现了孩子机智镇定,要把敌人引进伏击圈。

  C、“好像”是指孩子其实并不把军官放在心里,孩子其实很紧张。

  3、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例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人敌人相信小夜莺。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

  玲玲看见妈妈的桌子上放着几颗红色花纹的石子,问:“这是什么石子?”妈妈说:“这是雨花石。”接着讲了一个小故事。

  那是1946年的一个夏日,天快要亮了。一辆黑色的囚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岗上停下来。从车上押下一个绑着的人,这人被拷打得满身是血,但脸上的神情(仍然 依然)是那样坚定。突然,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便一头扑进了爸爸的怀抱。敌人恶狠狠地把小孩从他爸爸身边拉开,威胁地说:“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求求他,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就可以活命。不然,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这男孩没有说话,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和爸爸紧紧地靠在一起。爸爸(心慰 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向敌人投去一瞥(轻视 轻蔑)的目光。

  敌军官恼羞成怒,下命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之中。男孩被拖走了。

  但是当晚,这个男孩被敌人拷打后又被赶出了监狱的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到了几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做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出现 浮现)在玲玲的眼前。玲玲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1、给短文选一个题目 ( )

  A、曙光 B、小交通员 C、雨花石

  2、用“ ”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词画去。

  4、读了故事,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八、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著名战役有哪些吗?

  生活拓展

  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篇课文详略处理得当,详写了________这个人物发生的事,略写了________。

  2.这篇课文采用首尾照应的写法,其中结尾两个自然段和________构成首尾照应。

  3.你最佩服这个小男孩哪个方面的表现?把你的看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语文四年级下《夜莺的歌声》练习题】相关文章:

《夜莺的歌声》语文教案02-25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03-08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08-21

夜莺的歌声教案08-25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11-03

《夜莺的歌声》教案03-07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01-16

《夜莺的歌声》教案06-02

《夜莺的歌声》 教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