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09 18:04:0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1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宋孝宗乾道二年,词人因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开篇点题,勾勒出了青草湖上水波不兴的画面。

  B. “表里俱澄澈”既写出了洞庭月下的清亮明洁,同时也寄寓深意,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C. “孤光自照”一句写作者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不为人知的孤独彷徨心境。

  D. 作者将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展现了恢宏意境,抒发了豪迈气概。

  15. 赏析“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中“冷”和“稳”两字的妙处。

  【答案】

  14. C .“表现了不为人知的孤独彷徨心境”错误。“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15. (1)“冷”字写出了词人从岭外北归,泛舟湖上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表明词人萧瑟的心境。

  (2)“稳”字写出了词人稳稳地泛舟湖上,应和了“更无一点风色”,也能看出作者秉持内心的旷达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所以“冷”字写出了词人北归泛舟湖上的真实感受;结合注释“宋孝宗乾道二年,词人因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可知词人的处境,“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所以这“冷”不仅仅是躯体感觉之冷,更是心境之冷,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

  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稳”字写出了词人稳稳地泛舟湖上,应和了“更无一点风色”;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也能看出作者秉持内心的旷达之情。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②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③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洞庭青草:洞庭湖在岳阳市南,青草湖在洞庭之西南,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

  ②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③万象:万物。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8.请从修辞的角度,任选两例分析这首词上片的特色?(6分)

  9.后人极力推崇此词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8.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每例明确修辞手法1分,结合词句说明1分,表达作用1分)

  9.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2分)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肝胆皆冰雪”可谓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2分)结尾几句以西江北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1分)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3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②,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①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②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经年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⑴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⑵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13.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前赤壁赋》写的都是月下泛舟时的所见与所感,抛开文体的因素,你更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阐释。(10分)

  参考答案:

  12、(7分)

  (1)D(3分)(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两点4分,一点2分。)

  13、(10分)评分标准:

  明确喜欢哪一部作品,简要说明原因,3分;联系相关的诗句,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具体阐释,4分;语言通顺,3分。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4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无一点风色”营造了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暗点月华星辉,明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

  C.“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

  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和谐融会在一起。

  16.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15.B.“暗点月华星辉,明写波光水色”错误,应该是“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

  16.(1)写洞庭湖的平静优美,表达对洞庭湖景色的喜爱之情;

  (2)写洞庭湖的浩淼和开阔,流露出作者以世间万物主人公自居的豪迈之情;

  (3)“无人可说”,表明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

  (4)写月夜之景,流露出作者的悠然自得和坦荡旷达之情;

  (5)以孤月为伴,引清光自照,表现了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之情;

  (6)为人高洁而遭贬,流露出不改初衷的超然物外的自信与旷达之情。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5

  念奴娇·过洞庭①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③经年④,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⑤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⑥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

  ③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④经年:年复一年,几年。

  ⑤萧骚:萧条稀少。

  ⑥尽挹:舀尽。

  1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4分)

  15.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5分)

  答

  14.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

  15.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

  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

  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景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写洞庭湖波涛滚滚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边。两句从动态上描写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念奴娇·过洞庭》的上片描写洞庭湖:着眼于静态描写。“玉鉴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玉鉴”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的显示了诗人的才华。“表里俱澄激”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之景,景中寓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但词人并不是纯客观的写景状物,而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在这广阔的、洁净如玉的`湖面上,词人驾一叶扁舟,如游仙境,妙不可言,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那上下空明,“表里俱澄澈”的坦荡景象,是词人光明磊落、胸无纤尘的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审美体验。下片着重抒情,抒写人世沧桑之感,意气激昂,气魄更加豪迈。开头五句是作者人生经历和感受的高度浓缩。词人在“岭海”(五岭以外的地区)任职多年,不管别人如何评说,但“孤光自照”,自己无愧于心,对得起朝廷和苍生。“肝肺皆冰雪”与上片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自己襟怀坦白,忠于朝廷,肝肺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短发萧骚襟袖冷”,从字面上看似乎略显凄凉,自己头发稀疏,不耐风寒;但实则是对前三句的补充,表明自己任职多年,恪尽职守,夙夜忧勤,用的是侧面衬托的笔法。“稳泛沧浪空阔”,表明词人孤高傲世的心态,尽管自己对朝廷披肝沥胆,却仍然被奸佞的谗言所中伤,身处这种逆境,自己不改初衷,仍稳稳地泛舟在这碧波浩森的湖面上。此句一语观关既是眼前泛舟之景,又暗喻词人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风浪安之若素的态度,表现了表现了宽广的志士胸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后五句词人用丰富而雄阔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志士的胸怀和英雄的气概。“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想象奇特,气魄宏大,词人要舀尽长江的水为酒,把呈勺子形的北斗七星当作酒杯,邀请天地万物为宾客来和他一起细斟慢酌。身陷逆境而豪情万丈,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这三句不仅表现词人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更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了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结尾两句,词人意兴达到极致,情不自禁地叩击船舷,对天狂啸,忘记了今晚是什么时辰。此时的词人,仿佛与浩瀚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宠辱皆忘,物我难分,格调之昂扬,境界之高远,令人击节赞叹。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念奴娇·过洞庭》鉴赏试题及答案08-19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8-01

念奴娇阅读答案06-26

念奴娇阅读答案06-25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03-18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全文09-24

念奴娇·过洞庭的原文及赏析12-09

念奴娇·毁舍后作阅读答案06-25

《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