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16 12:35:0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1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4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分)

  参考答案:

  (1)、(评分不要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1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1分)第二个 “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1分)

  (2)、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2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2分)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2

  阅读《黄鹤楼》选段,完成问题。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解释下面加粗词语的意义。

  (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以名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黄鹤楼的命名,作者旁征博引的目的是什么?请你写出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休息

  (2)用

  2、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3、增强自己提出的这种命名由来的说服力。昔人已乘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楚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3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答案】C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4

  (二)(4分,每小题2分)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 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 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 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4.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答案:

  23.D

  24.示例一:炼字角度:“历历”“萋萋”使用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

  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或:登高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示例三:内容角度:此联为登高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5

  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2)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

  (1)岳阳楼、滕王阁

  (2)寂寞、惆怅

  (3)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6

  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 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答案:

  16、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各2分。

  17、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2分。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7

  (二)古诗词阅读(6分)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句中有两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及作用有何不同(2分)__________

  7.细读全诗,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7.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诗人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尾联情景交融,那长江的浩浩烟波,形象地代表了诗人无边的乡愁,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8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相关练习及答案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3分)

  答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2分,语言生动1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2分)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答:岳阳楼、滕王阁

  (4)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寂寞、惆怅

  (5)体会尾联蕴涵的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6.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②乡关: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

  6、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故乡。

  7、A、√,B×,C×,D×。

  8、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二: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7、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静,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0、“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4分)

  答: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1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1分)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1分)

  1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分)

  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2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2分)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作者介绍】

  崔颢(hào)(?~754),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任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崔颢是盛唐著名诗人,现存作品四十多首。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篇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黄鹤楼 崔颢》阅读答案02-03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11-27

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通用6篇)08-02

崔颢《黄鹤楼》10-13

崔颢《黄鹤楼》试题07-09

黄鹤楼崔颢教学设计04-11

黄鹤楼崔颢教学设计02-28

崔颢《黄鹤楼》古诗解析10-27

黄鹤楼古诗崔颢的读音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