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时间:2021-04-23 09:34:5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援疑质理(2)或遇其叱咄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录毕,走送之当余之从师也

  D.无从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

  13.文中“穷冬”“烈风”“大雪”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0.(1)引、提出(2)训斥,呵责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评分说明:(2分)译对重点字词“加冠”“道”1分,译句语言完整流畅1分。

  12.D评分说明:(2分)

  13.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从侧面烘托了作者从师求学的旅途之艰。(侧面表现

  了作者不怕吃苦的精神。)评分说明:(2分)环境描写1分,作用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2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通“披”,穿。

  小题1:(1)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2)低下身子,侧着耳朵(去)请教。

  答案

  小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假、俯、倾”等。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3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许日以还。天大寒,砚冰竖,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本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你知道下列加粗词的含义吗?请解释。

  (1)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__

  (2)媵人持汤沃灌 汤____________

  (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____

  (4)腰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___

  2.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录毕,走送之 走_______________

  (2)腰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作对比,体现作者的精神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等待。(2)热水。(3)通“披”,穿。(4)腰上挂着(用作动词)

  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

  4.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意同即可)

  5.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1)跑。(2)腰里系着

  7.B

  8.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9.缊袍敝衣(粗袍敝衣)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

  10.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4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假: 走:

  【小题2】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色愈恭,礼愈至

  【小题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2分)

  【小题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2分)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

  【小题5】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3分)

  答案:

  【小题1】借;跑

  【小题1】⑴能够 ⑵周到 ⑶稍微

  【小题1】手自笔录(录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小题1】C

  【小题1】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因”,翻译(2)句时注意“愈、至”,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句子能够体现“作者读书刻苦”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D、手指/不可屈伸。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句话来分析“多以书假余”的原因。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同还是不赞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5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

  3.下列加粗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我选A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B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送东阳马生序》。

  2.shì 特别爱好。

  3.C

  4.我选A句,翻译: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我选B句,翻译: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

  5.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重老师,执着追求等。(答出两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6

  文言文阅读。(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_ __

  小题3:回答问题(4分)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1)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

  (2)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请教。

  小题3:(1)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2)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小题4: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善于提问的精神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BD项中“以”的'意思是“来”,C项中的“以”的意思是“把”。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宋濂”的求学经历来分析他的精神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7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小题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

  【小题1】C

  【小题2】(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小题3】D

  试题分析:

  【小题1】A.动词,亲手;名词,手。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

  【小题2】注意关键词“援:引、提出。质:询问”的解释。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处于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的说法不正确,“略无慕艳意”即是印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和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8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

  A.无从致书以观 ∥ 言行一致 B.或遇其叱咄∥ 不可或缺

  C.未尝稍降辞色 ∥ 不辞辛苦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患得患失

  12.下列与“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以丛草为林,以虫 !蚁为兽 B.策之不以其道

  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艰苦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文段先叙无书之苦,继而写借书之难,最后极言求师之艰。

  C.“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这个细节仅突出天气的寒冷。

  D.“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中的“立侍”“俯”“倾”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虔诚和恭敬的求师态度。

  第Ⅱ卷(94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译文:

  14.(1)(2分)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大意1分,关键词 “走”“逾”1分)

  (2)(2分)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大意1分,关键词 “加冠”“益”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9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人弟子填其室(塞满,充满)

  B.四支僵劲不能动(肢体)

  C.右备容臭(臭味)

  D.同舍生皆被绮绣(穿)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和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B.无从致书以观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以其境过清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B.选文第二段中“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第一段“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形成对比。

  C.选文最后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告诫。

  D.本文主旨在劝学,写法上叙议结合,主要采用议论方式,直接表明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多次提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其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4.(1)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

  (2)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5.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用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回答亦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计日以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乃悟前狼假寐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者也

  D.或遇其叱咄 或以钱币乞之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肉食者谋之 D.无丝竹之乱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

  4.请你从选文内容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并拟好参考答案。(2分)

  答:

  参考答案:

  1.A(2分)

  2. B(2分)

  3.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意对即可)

  4.示例:

  问题:作者在求学过桂中遇到哪些困难?

  答案:无书、无师。(2分,从内容角度准确拟题1分,拟定的答案合理得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1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A

  4.(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5.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2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⑵俟其欣悦( )

  ⑶于是遂就书 ( ) ⑷吾徒相教( )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⑵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7.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3分)

  9.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5.⑴借⑵等待⑶于是,就⑷白白地(每个1分,共4分) 6.⑴(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⑵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每小题2分,共4分。) 7.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中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2分。) 8.⑴具有伯乐之慧眼,⑵富有同情心,⑶能把孔子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主张作为办学方针的可贵精神。(3分。能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⑴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⑵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条件,⑶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和毅力。(3分。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得分)(20xx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3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一日与游酢①见颐②,颐偶瞑坐,时③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释:①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②颐,即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③时:人名,杨时。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遇叱咄 或:

  (2)主人日再食 再: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 文段【甲】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4. 文段【甲】中的宋濂与文段【乙】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共2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

  (1)有时候 (2)两顿

  2. (共4分,写对一句得2分)

  (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穿着旧棉袍破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人家的想法。

  3. 幼时借书抄书的勤劳辛苦;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艰辛。(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4. 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

  评价示例一:我赞同这种师生关系。老师是长辈,是学问的传授者,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评价示例二:我不完全赞同这种师生关系。师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才能沟通心灵,发挥更大的潜能。(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共2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4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3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 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至舍同舍生皆被绮绣

  B.烨然若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D.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中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1)(我)毫无羡慕的意思。或:(我)一点也不羡慕。

  (2)(我)不觉得(或:不认为)吃的穿的不如人。

  3.答案要点:“艰”表现在:我从师求学的时候,①冒着严寒(恶劣的天气);②行走在深山巨谷中(长途跋涉);③足肤冻裂了,四肢冻僵了(身体受冻);④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吃的不好(饮食差、吃不饱),穿着破旧的衣服(衣服破旧)。(意近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20、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21、“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23、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24、.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2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26、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27、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28、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9、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

  15、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17、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18、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9、

  ○1“日有廩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20、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21、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我赞成“中有足乐”。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2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4、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25、 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26、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7、赞扬马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8、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9、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30、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题及答案10-18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09-10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10-18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03-29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03-28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10-18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11-01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09-10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11-01

《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