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1-06-13 19:50:58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一、基本要求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综合性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等内容?

  2. 若没有综合性预案,是否有专项事故应急预案,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应急程序等?

  3. 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 应急预案是否与企业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场所以及风险相适应。

  5. 应急预案是否经最高管理层授权发布实施,是否有实施日期?

  6. 应急预案是否包括:目录表、变更记录、目的、企业简介、名词、术语定义、发放表等?

  7. 所有相关人员是否都获得预案?

  8. 是否建立了应急响应(反应)机构?

  9. 下述职责是否定义清楚并分配给相关人员:

  1)预案管理;

  2)应急指挥;

  3)支持、协调;

  4)预案和程序的维护;

  5)培训、训练和演习;

  6)重要设备及其维护清单;

  7)专项事故应急响应职责;

  8)与场外应急预案的协调。

  10. 应急救援的关键职位及其替补人员、职责和指挥系统是否清楚明确?

  11. 应急预案是否提供并建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是否确认了潜在的紧急情况以及重点对策?

  12. 是否包括定期应急能力测试、训练、演习内容,是否规定通过测试、评估来纠正和完善预案?

  13. 是否定义并建立了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4. 应急组织机构是否与正常生产经营组织机构协调?

  15. 应急预案中是否重点论述了人员安全、危险控制及减少损失的优先原则?

  16. 预案中是否包括上述信息发布文件;

  1)应急预案简介;

  2)安全、环保方针;

  3)对社区、政府的贡献;

  4)企业年报或财务情况介绍;

  5)事故/事件或危险;

  6)生产工艺/设施、安全措施描述;

  7)产品;

  17. 预案中是否包括应急前、应急中和应急后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职责和人员?

  18. 媒体和信息发布负责人是否培训合格,是否有应急信息发布和管理程序?

  二、危险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

  应急救援预案的危险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现有的应急救援系统和预案是基于相应的风险水平吗?

  2. 危险辩识、风险评价是否考虑了:

  1)历史上的事故、事件;

  2)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度(包括对场外的影响);

  3)自然灾害;

  4)技术危害;

  5)人员破坏;

  6)其他影响因素。

  3. 所有危险材料一览表是否列出材料的商品名称、使用及储存位置、来源、数量、性质、安全性能等,是否有危险材料生产工艺图或分布图?

  4. 是否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其他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的材料、设备、设施和场所清单?

  5. 应急响应预案中是否包括了事故状态监测和评价?

  6. 应急预案中包括预防紧急情况发生的内容吗?

  7. 是否制定了定期检测关键设备、元件、报警系统的制度,是否包括了测量方法和频率?

  8. 是否有制度规定所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符合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应急预案要求?

  9. 高危险场所和岗位是否安装合适的保护性检测系统?

  10. 是否实施了减少危险材料使用量的控制措施?

  11. 是否采用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或其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12. 事故预防职责是否分配给相关的合格人员?

  13. 是否按消防法规和标准对消防设备及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14. 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包括:工作场所火灾危险性一览表、潜在火源及其控制措施、火灾危险控制及其消防设备维护人员的姓名、职责等。

  15. 安全或保护装置及系统的维护程序中是否包括设备失效时的备用程序或措施?

  16. 预案中对现场临时性人员

  ǔ邪商、来访人员等)是否规定了应急防护措施方面的内容?

  三、 应急指挥与控制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指挥与控制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是否清晰描述了各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其地理位置,必要时的替换地点和场所?

  2. 应急指挥中心所选位置是否安全、方便?

  3. 应急指挥中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如: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人员防护设备;

  4)各类地图及所需技术资料;

  5)办公设备;

  6)生活设施及供给(根据预期的应急时间)等。

  4. 是否制定应急指挥场所、设备的维护程序并责任到人。

  5. 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是否包括:

  1)人员通告;

  2)应急指挥中心的启用;

  3)现场通讯、联络;

  4)场外通讯联络;

  5)救援设备和技术支持;

  6)公众和媒体信息发布;

  7)应急级别的确定。

  6.下述职责是否明确分配给相关人员:

  1)事故现场协调与决策;

  2)应急操作;

  3)通讯联络;

  4)危险及气象条件监测;

  5)技术援助;

  6)后勤及行政管理;

  7)公众和媒体联系。

  7. 是否有确保应急电源、照明和其他应急设备与资源的措施?

  8. 是否规定及时更新与应急救援有关的电话号码和与场外机构的应急合作协议?

  9. 是否制定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指挥中心的规定?

  四、 应急反应机构

  犛急救援预案中的应急反应(响应)机构的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是否有处置下述事故的应急反映机构、程序和资源?

  1)火灾;

  2)爆炸;

  3)泄漏;

  4)中毒

  5) 其他特大事故 。

  2. 每个应急响应队是否针对具体事故进行了培训和配备装备?

  3. 应急救援的具体任务分配明确、职责清楚吗?

  4. 每项应急任务最低的.人员配备是否清楚,应急队员花名册是否及时更新?

  5.应急救援预案中是否有下述应急操作标准:

  1)指挥;

  2)响应办法;

  3)应急结束;

  4)与其他应急对之间的协调;

  5)与场外机构的协调。

  6. 预案中除人员救助外,是否列出了应急响应行动的优先顺序?

  7. 是否针对具体危险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训练、演习?

  8. 泄漏控制程序中是否包括:

  1)需要清除的物品;

  2)预定的处置场所和运输方式;

  3)储存和运输清除物的容器。

  9. 所有应急队员体能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佩带防护装备?

  10. 预案中是否规定了应急队员进入和离开应急区域的职责和程序?

  11. 预案中是否规定了确定和标记危险区域和限入区域的职责和程序?

  12. 预案中是否有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指导书?

  13. 应急救援程序中是否包括:

  1)启用备用人员及进入应急区域的程序;

  2)规定进入路线和至少两条逃生路线;

  3)能见度受影响时有助于识别进出路线的标记方法;

  4)提供应急人员进入现场的备用工具,如梯子等

  五、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

  犛急救援预案的监测与报警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预案中是否有使用下述监测系统的内容?

  1)烟感监测系统;

  2)热感监测系统;

  3)遥感监测系统;

  4)泄漏监测系统;

  5)过程监测系统;

  2. 检测系统是24小时连续工作吗?

  3. 对监测系统及其装置进行定期测试、检查、维护和校准吗?

  4. 除监测系统外,对危险区域还有定期巡检吗?

  5. 预案中有向应急人员宣布紧急状态和报警的程序和方法吗?

  6. 用什么方式向应急人员报警:

  1)电话;

  2)广播;

  3)网络;

  4)其他。

  7. 是否明确向来访者、员工报警的标准、方法、责任人?

  8. 是否明确向附近居民或遥远地区报警的方式和方法?

  9. 是否有规定由合格人员对报警系统进行定期测试和维护?

  10. 紧急通告是否简单明确且易获取?

  11. 紧急通告是否能说明下述7个问题:

  1)什么发生;

  2)在哪里发生;

  3)哪个人或单位发生;

  4)什么时候发生;

  5)如何发生;

  6)目前程度;

  7)所需援助。

  12. 应急预案中有通讯联络程序和方法吗

  13. 是否确保下述通讯联络畅通:

  1) 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队(组);

  2) 各应急救援队(组)之间;

  3) 应急指挥中心与场外机构;

  4) 应急指挥中心与后勤支持机构;

  5) 应急指挥中心与技术支持机构;

  14) 是否有备用通讯联络系统,备用指挥中心的通讯联络设备是否充足?

  15) 是否定期测试和维护通讯联络设备与程序?

  六、 应急关闭程序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关闭程序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救援中是否有应急关闭生产系统的程序?

  2. 是否明确实施应急关闭行动的责任人?

  3. 是否制定了每项具体操作、设备或区域应急关闭程序检查表?

  4. 生产人员和应急人员是否方便获取应急关闭程序表?

  5. 实施应急关闭程序的专用工具是否方便获取?

  6. 是否确定了不必关闭的操作或设备?

  7. 是否确定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关闭的操作或设备及所需时间?

  8. 关键设备、阀门或控制系统是否清楚标识,是否有其分布图或示意图?

  9. 应急人员是否能便于联系熟悉某项具体操作的技术人员?

  10. 急关闭程序应尽量明细,包括门、窗、水、电源关闭,文件保存,设备维护等。

  七、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是否有确定设备需求、设备清单和获取的程序内容?

  2. 是否按制造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程序?

  3. 是否按规定对应急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并建立检验档案?

  4. 是否确保应急设备维护和检验人员合格培训?

  5. 是否确保每个工作班和应急人员方便获得所需设备?

  6. 是否有应急消耗器材最低供应量和程序文件?个体防护设备及其他应急供给是否于正常生产供给分开?

  7. 特殊危险材料应急设备清单是否随着材料变化而更新,应急人员可获得应急设备与供给来源的清单?

  8. 方便获取的应急设备是否包括:

  1) 急救设备;

  2) 体防护设备:

  3) 通讯设备;

  4) 消防设备;

  5) 泄漏控制设备;

  6) 泄漏清除设备;

  7) 检测设备;

  8) 维修工具;

  9) 中和剂等;

  9. 是否能及时从企业内或企业外获取事故现场气象信息?

  10. 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下述地方政府

  ㄉ缜)部门的能力和资源:

  1) 安全生产部门;

  2) 公安部门;

  3) 消防队:

  4) 救护队;

  5) 应急管理机构;

  6) 医疗、卫生部门;

  7) 环保部门;

  8) 运输部门;

  9) 水、电供应部门;

  10) 卫生防疫部门;

  11) 有关港口、机场部门;

  12) 医院;

  ? 13) 公用局;

  14) 政府其他部门;

  15) 志愿者组织。

  11. 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能力和资源:

  1) 应急救援中心;

  2)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3) 环保部门;

  4) 中毒控制中心;

  5) 防化部队;

  6) 卫生部门:

  7) 交通运输部门。

  12. 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有关行业协会、学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验室)的资源和能力?

  13. 是否有与附近企业的应急互助协议并说明相互援助的内容和方式?

  14. 是否提供了互助设备、人员和其他资源清单?

  15. 应急互助协议具有法律效果吗?

  16. 协议和预案中是否规定了联系方法和协调应急行动的程序。

  17. 互助应急的指挥组织及其各自职责是否明确?

  18. 是否进行过互助应急培训、训练或演习?

  19. 外援机构(如消防、武警、医疗救护等)是否熟悉企业情况?

  20. 案中是否包括合作单位、政府部门、外援机构清单?

  21. 是否定期召开应急合作会议,对场外人员培训以及通过训练和演习来测试应急程序?

  22. 是否建立下述书面操作程序

  1) 联络;

  2) 援助的类型;

  3) 补偿;

  4) 责任范围;

  5) 要求援助的具体事项;

  6) 技术危险情况。

  八、疏散与警戒

  犛急救援预案的疏散与警戒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有人员疏散的程序、集合地点等内容吗?

  2.每个易发事故点至少有两条疏散路线(主用和备用)吗?

  3.是否明确了发布紧急疏散和返回命令的责任人?

  4.是否有预定的可识别的疏散警报或信号?

  5. 工作场所有关责任人是否明确自己的责任:

  1) 引导疏散并指明路线;

  2) 检查有无人员未疏散;

  3) 关闭有关设备、门、窗等。

  6. 是否确保员工掌握疏散程序,并按要求定期演练?

  7. 是否确保疏散集合场所设在安全区域,到达的路线或地图标识是否清楚?

  8. 应急预案中是否规定:

  1) 不在安全区域的人员如何联系和行动;

  2) 集合区人员清点程序;

  3) 来访者清点程序;

  4) 负责清点的人员;

  5) 残疾人疏散程序;

  6) 临时食宿和交通。

  9. 预案中是否有下述应急警戒程序

  1) 应急指挥中心或指挥部;

  2) 医疗抢救中心;

  3) 后勤供应库房。

  10. 是否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损坏应急设备(阀门、管线等)的措施?

  11. 是否有现场附近交通管制措施?

  12. 是否有预防应急过程中偷窃行为的措施?

  13. 贵重物品的存放区是否标明并有安全保卫措施?

  九、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有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的内容吗?

  2. 培训计划中除应急预案本身外,是否还包括了下述相关内容

  1) 危险材料;

  2) 个体防护设备;

  3) 预防性维护;

  4) 火灾、爆炸、泄漏

  5) 急救;

  6) 其他。

  3. 培训计划是否基于具体的危险和应急响应岗位职责,并说明了培训的形式和频度?

  4. 培训记录是否包括了日期、人员、类型、效果等?

  5. 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基于预案中规定的各级岗位职责,并根据危险和预案的变化而修改?

  5. 是否定期进行培训及其效果(知识、技能)评估和再培训并与场外应急培训协调?

  6. 是否在合理的时间内对新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培训?

  7. 是否确保各类应急救援预案都进行了培训,并通过训练和演习来评估培训的充分性?

  8. 培训方法是否包括了课堂培训、手把手的指导和现场教学?

  9. 是否将应急救援培训与生产操作培训结合在一起?

  10. 是否明确各类应急活动最低培训水平?定期进行下述培训:

  1) 危险化学品贮存要求;

  2) 疏散程序;

  3) 应急报告程序;

  4) 灭火器的使用;

  5) 泄漏及其应急报警程序;

  6) 消防及其他专业救援人员按照消防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

  11. 应急培训是否做到:

  1) 针对性:针对可能的事故情景;

  2) 周期性:培训时间相对短,但有一定周期;

  3) 定期性:定期进行技能训练;

  4) 真实性:尽量贴近应急活动实际;

  5) 全员性:全员培训。

  12. 应急训练和演习是作为测试应急预案的一种手段,还是仅仅为了培训?

  13. 定期进行训练和演习,并且测试所有预案及应急能力吗?

  14. 训练和演习是否贴近实际,其结果是否评估并建档,发现问题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15. 除定期进行全面训练和演习外,是否对下述关键要素进行演练:

  1) 通讯;

  2) 消防;

  3) 医疗稳救;

  4) 泄漏控制;

  5) 应急指挥中心及其工作人员;

  6) 监测与侦检;

  ?  7) 净化与清除;

  8 ) 疏散。

  16. 设计训练和演习场景时是否考虑以下因素:

  1) 预案评价与需求分析;

  2) 明确目标与范围;

  3) 费用与资源;

  4) 潜在事故与可能的应急操作。

  17. 各类人员(企业内、企业外)都参加相应的应急训练和演习吗?

  18. 训练、演习的策划、实施、评估职责明确吗?

  十、 重新进入和恢复

  应急救援预案的恢复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是否包括应急结束后的重进入和恢复程序?

  2. 是否建立恢复行动小组?

  3. 是否有设备更换(重购或租用)来源等资源清单?

  4. 是否有保护事故现场及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实施事故调查的程序?

  5. 是否有下述恢复、索赔、理赔等程序文件:

  1) 委派清除和修理的监督人员;

  2) 保存来访人员名单;

  3) 暂不上班人员的通告程序;

  4) 优先更换或修理的设备损失评价单;

  5) 迅速发出的工作单或购置单;

  6) 所需清洁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7) 损坏物品、设备的临时存放区域;

  8) 具体保险理赔及损失评估程序;

  9) 应急评估与预案更新、纠正程序;

  10) 污染水平测量及重新进入事故现场的危险程度评估程序。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相关文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类型及基本要素06-15

应急预案08-06

应急疏散应急预案04-17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应急预案02-12

应急突发环境的应急预案06-15

灭火与应急疏散的应急预案12-06

工程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08-26

消防的应急预案06-12

安全应急预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