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研修总结

时间:2024-05-15 12:51:05 研修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研修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1

  8月29日下午,我校以“家校协同合力育人”为主题举行全员导师制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探讨。特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家成教授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副校长袁时军主持。

  我校家委会主任赵艳从校级家委会的组织框架、功能定位、工作内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校级家委会的运作模式和在家校之间起到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使大家对家委会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了深入的认识。我校五(4)班班主任施文忠带来主题为“家班共育,助力成长”的班级家委会建设经验分享。施老师详细阐述了五(4)班家委会的目标定位,介绍了近两年来家委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家委会在个别学生教育中起到的调动家长积极性的作用。年轻班主任周迎春和张志金,分别就今天两位本校家长和教师的发言谈了自己的.收获,也分别提出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困惑。张蓓蕾校长和施文忠老师分别给予了答复。

  李家成教授为全体教师作“全民终身学习立场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题讲座。他分别从学校的视角、学生的视角、终身学习的视角分析家校社如何协同育人,并佐以案例,让老师们对构建家校共育的目标有了新一层认识。

  我校将继续探索全员导师制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使家校关系更融合,使教育更有效,使孩子更健康快乐!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2

  近日,一场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会在文化路小学多功能报告厅拉开序幕,正式开启了全县暑期教师“家校社”共育线下专题培训的旅程。县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以“攸县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围绕“为什么要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家校社共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做好攸县家校社共育工作”三个方面,为全体教师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报告。主讲嘉宾以前瞻的理念,鲜活的案例,生动阐述了教师在推进县域“家校社”共育实践中的担当与作为……参训老师纷纷表示:专题讲座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在如何更好地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方面有了新的启迪。

  这场线下专题培训,是攸县打造“三个高地”、推进“三大会战”,深入推动“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高质量建设专业型、科研型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的生动缩影。今年8月27——29日,3天时间!23名讲师!49场专题报告!5761名教师集中参加本轮“家校社”共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线下专题培训并圆满结业!

  在培训启动工作会议上,县政协副主席、县教育局局长胡建雄表示,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是保障县域高质量教育生态建设,打造“幸福攸县教育”崭新品牌的重要课题。而强化师资队伍培养,是推动共育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家长课程落地、群众教育获得感提高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家校社共育”实践区高质量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早在今年7月20—22日,攸县教育局联合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借助强大的抖音极速版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共同举办了以“教师高素质,教育高质量”为主旨的20xx年暑假教师线上全员培训。培训以“新政策、新课标、新课程、新素养、新技术、新生态”视角聚焦提高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融合。邀请全国6位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责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改实践和新课标引领新高考,探寻未来学校的新生态,阐述了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做好校园舆情引导与家校社协同教育工作,老师们学习后获益匪浅。

  自县域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启动以来,攸县先后建成家长学校近200所,创建校内示范家长学校10所,村(社区)示范家长学校7所。各基层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开展“百场报告十万家庭新时代文明家风家教大讲堂"活动400余场,依托北京“三宽教育”完成网络授课200多堂。培养了一大批视野更开阔、理念更先进的教师,一大批更注重家庭教育、更懂得家庭教育的家长,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了宽厚、宽容、宽松的成长环境。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3

  9月27日,海淀区万泉小学举行家庭教育指导师研修班启动仪式。万泉小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北京市首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的学校,首批50名班主任将经过专业培训,成长为沟通家庭与学校、促进“家校共育”的桥梁、纽带。

  随着领导来宾按下“爱心键”,万泉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原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文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惠受聘成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专家顾问”。

  朱郁校长在活动中致辞:万泉小学此次借助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和海淀家长学校的建立,在北京教科院、海淀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面向全体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专项培训,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不断促进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升家庭科学育儿水平。

  学员代表班主任魏志勇老师也在发言中表示,懂得并掌握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规律是老师们的.迫切需求,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将成为每位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作为第一批学员,将努力钻研,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对“家庭教育指导师”项目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从服务好家长进而服务好学生”是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本项目将邀请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分“八大模块”进行培训,希望各位学员发挥自身内驱力,和专家共同努力,做到“双人驱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培训取得实效。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惠表示,海淀区在全国最早成立了第一家海淀区区级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十分重视。此次通过在万泉小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希望在海淀教师队伍中培养出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进行养育、促进亲子沟通、融洽家庭生活”,共同促进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启动仪式后,原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文喆以《学校教师如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对教师介入家庭教育的建议》为题,进行了首次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师”项目,是万泉小学办学自觉的一种体现,由朱郁校长的使命自觉并带领德育于海萍主任和全校教师的一起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集体使命自觉与实践自觉。期待培训合格后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服务好本学校的学生家庭,还将走进社区、周边单位,服务本地区的家庭,以创新举措,落实落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展。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4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有效地搭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加强学校与家长关系的融合,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成效,胶州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于20xx年5月18日召开以“家校沟通合作共融”为主题的家长培训活动。

  家长进入班级后,首先通过学校网络直播观看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胡素冉讲师给家长做的“家校合作助成长,好家庭塑造好孩子”专题家庭教育讲座,胡老师针对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结合典型案例给家长做了深刻的剖析:1、耐心的哄骗;2、说教、讲道理;3、吵、骂;4、打、弃。明确指出: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引领家长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给家长们支招如何去沟通亲子关系:一听,听孩子的话、想法、感受孩子的感受;二看,看孩子的表情、情绪;三理解,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让家长们明白先通情,再达理!情绪出得来,道理才进得去。真正做到了共情、共融、共声。

  然后各班班主任、科任老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此次家长会出席率很高,家长热情高涨,家长们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及理念。家长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全力与学校配合,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为孩子们的发展做出努力。

  本次家长会的召开增进了学校、家庭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拉近了家校距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相信通过家校共育,学校的教育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在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蒸蒸日上!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5

  10月27日,“西湖·白水”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参加在杭州萧山举办的“千里邀约多方协同家校共育”——20xx湘湖片家庭教育培训活动暨湘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德育(班主任)工作室研讨培训活动。

  浙江省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丁水法老师为本次培训做《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专题讲座。他从“家庭教育的学校作为、看到孩子的问题、觉察孩子的需要、家庭指导的方法和讲述的.形式要丰富多样”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鲜活典型的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线上和线下的学员拓宽了思路,收获了新理念、新知识。

  “西湖·白水”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何彩红老师现场连线,感谢萧山团队的支持,她表示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一定会学以致用,更有效地指导家长,助力孩子成长。何老师也希望“西湖·白水”和“金手指”、“雅润”等班主任工作室能紧密合作,共同提高。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6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努力使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11月12日,杭锦旗亿利东方学校开展了“家校携手,共育共赢”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在德育处马伟主任“家校携手,共育共赢”的培训中拉开帷幕,马主任强调:家校教育的目光,应落在“人”上,这是人文精神对教育的本质定位。在学生的教育中,要融洽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做好家访等家校沟通、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让家长采用正确的家教方法等方面做了指导性建议。

  研修活动结合班主任家校携手实践经验、案例进行分享交流,老师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家校沟通经验从孩子家长的观念、放手让孩子独立承担责任、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关注孩子的特长和个性发展等不同角度做了精彩的`分享。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必须要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通过本次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活动,强化了班主任的协同育人意识,使班主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都闪亮,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本次研修活动,为今后的家校合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7

  为了使老师和家长们更好的了解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5月14日滏园小学全体师生和家长一起通过电视直播,积极参加家庭教育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的是邯郸市第一中学的马征老师讲解的'《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在这次培训中,马征老师强调了:

  1、了解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加强理论学习;

  2、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3、教育孩子,家长要亲力亲为;

  4、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要先自我反思;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和家长们对于家校合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做好家校共育,达成一致,才能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同时,也为我校今后的家校共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8

  家校联系是沟通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桥梁,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使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协调家校关系,融洽师生感情,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家校联系工作,增强对未成年人教育,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家校联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教师、家长的共同承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思考,感受学习的捷径与快乐的责任,增强对未成年人教育。

  二、领导机构:

  校长:袁修才 副校长:汪圣清、叶彬

  成员:各年级年级行政、各班班主任

  三、家长学校

  1、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服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便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成效的家校联系活动,大力宣传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增强责任意识,重视家庭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规范家校联系的方式与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引领家长转变理念,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讲究诚信、懂得礼貌、学会自信,拥有责任心,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学校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服务,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2、工作内容

  家长学校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有详实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采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材料,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家长学校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父母的需求,可采用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亲子互动体验活动等形式,进行分层指导,每学期每个年级至少上一次课。

  3、家长学校管理

  (1)要组织专业培训和工作交流,不断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本学期家长学校全校性上课两次,年级一次,各班不得少于四次、

  (2)家庭指导教师分工合作,每人承担全校性讲座一次。(讲稿上交德育处)

  (3)班主任建立学员考勤考核制度。年级组进行目标考核

  (4)学期(家长)结业时,容之要以适当方式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并将考核成绩及学习情况反馈到家长所在单位或社区,作为评优选先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的参考。

  (5)学期末组织召开家长学校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对优秀的家长学员学校要及时总结、表彰和推广。

  (6)争创各类示范家长学校。

  四、家长会

  家长会要改变由班主任唱主角的“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的“一言堂”的形式,倡导 “以人为本”、“育人为主”、“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等新的价值观、育人观。1、家长会的任务:

  家长会是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它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① 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家长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承担起法律赋予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② 班级家长委员会要帮助和督促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中发挥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以身示范,胜于言教,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观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③ 向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以及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对子女实施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④ 引导家长应从更多的角度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孩子的优势所在,既而发展孩子的能力,给家长指明学生最佳的发展走向;

  ⑤ 引导家长密切关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调查与研究,为学校家庭教育的开展和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组织开展家长会工作的要求

  ①召开家长会,必须做到准备充分:计划详实、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组织有序、时间选择恰当。家长会力求全面,又重点突出;既讲成绩,又谈不足;既有事例分析,又有理论阐述;既有商讨,又要指导。

  ② 各班应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由3-5名家长组成,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帮助家长,家长培训家长。

  ③ 将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体现在家长会的全过程。学校、班主任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的家校交流氛围,在家长会上充分尊重家长,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积极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使家校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

  ④ 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充实和创新。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交流平台,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使家长会具有吸引力,让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获得他们的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⑤ 家长会工作要建立制度规范。学校每学期不少于二次,建立家长会档案资料,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学校将家长会工作列入对到教师的考评当中,并注意发现典型,及时总结并大力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家长会工作管理水平和家长会的质量。

  3、积极创新学生家长会的模式

  家长会切忌形式单一,只谈学习,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等以及生活发展能力等。防止班主任一人讲,家长做记录,表扬一批,批评一批,从而导致部分家长对家长会失去了热情与兴趣。各班主任好要积极探索、创新家长会的模式,把家长会建成一座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家长会有以下参考模式:

  ① 活动式,让家长参与教师、学生的活动,在互动的氛围中相互沟通;

  ② 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

  ③ 对话讨论式,就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

  ④ 专家报告式,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请专家做报告并现场答疑,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⑤ 展示式,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学校)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

  ⑥ 分类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类型,分别召开小型的家长会。

  五、家访 家访是家长会的延续和补充,是对学生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教育,是密切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重要环节。

  1、班主任每学期登门家访数量原则上不少于10人次。对特殊学生要常访、多访。科任教师也要参与家访工作,每学期要对所教学生登门家访不少于10人次。

  2、家访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

  要坚持“六个必访”,必访家庭是:

  (1)经常违纪的学生;

  (2)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学生;

  (3)家里出现重大事件的学生;

  (4)学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

  (5)学困学生、问题学生;

  (6)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等。

  要建立家访登记制度,记录教师家访简要过程、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下步随访建议,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3、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好家访内容,确定家访的目的,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事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家访时间,主动取得支持。

  4、家访中,教师要注重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宣传我市小学教育改革的政策、规定及做法;宣传我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家访要以表扬为主,多提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讲学生缺点,要注意语气,以建议的方式表达。要尊重家长,耐心倾听家长的介绍与意见,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切忌训斥学生和家长。

  5、家访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坚决杜绝家访中的不正之风,不得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托请家长办私事,不得发表有损学校和其他教师形象的言论。

  6、在建立和实施登门家访,与家长见面沟通的基础上,应根据条件和学生家庭实际,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班级QQ群、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与家长保持经常、及时的联系。不得随意一个电话、一张便条或一个口信便请家长到学校。

  7、家访工作要建立制度规范。建立学校领导牵头,班主任组织,科任教师参与的全员家访制度。做到学校(班级)每学期有实施家访的方案;家访过程有记录,建立家访档案;期末学校有检查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职的重要内容之一。

【家校共育研修总结】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培训研修总结(精选13篇)11-14

家校共育培训总结04-11

家校共育简要总结03-31

家校共育的研修计划(通用6篇)11-14

家校共育的方案11-06

家校共育感悟01-23

家校共育的方案04-11

家校共育培训研修总结范文(通用7篇)11-15

家校共育班主任研修总结(精选8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