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

时间:2023-01-05 20:58:15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1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哥本哈根峰会到上海世博;从节能减排到绿色GDP,从艰苦朴素到勤俭节约,“低碳”时代已如约而至,慢慢步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追求的健康生活不仅要“低盐”、“低糖”、“低脂”,更要“低碳”,“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个人碳排量,通过减少生活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一种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它呼唤人们,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出发,节约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关心地球健康。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态度,是一种追求时尚的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在全世界都倡导低碳的时代,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除了关注低碳经济,除了关注新能源的利用,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微薄之力。每节约1度电,就能减少1公斤二氧化碳排放;每节约1升汽油,就能少排放2。3公斤二氧化碳。夏季空调调高一度,就可节省10%的能耗;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减少4倍。但是在工作、生活中"高碳"行为数不胜数,经常有如下现象:工作浪费纸张、夏天盖着被子开着空调、办公室里的电脑始终不关、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水龙头不能及时关闭、家里的冰箱总是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等。可见,现在对于“低碳生活”,已经不仅仅是“倡导”的时代,我们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在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要选择低碳的态度。

  低碳生活很难做到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低碳”。少用纸巾,重拾手帕;每张纸都双面打印;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不坐电梯爬楼梯;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休眠”模式;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低碳”做贡献。既降低了生活成本,又有益于环境的保护。“低碳”效果好坏,在于我们能否养成好习惯,我们要将低碳的生活态度持之以恒的融于生活,不妨时时问问自已:“今天,我‘低碳’了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同学们通过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把“低碳生活”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一张纸开始,实现全民行动,人人出力。谢谢。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同时,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所谓的低碳生活就是指尽量节约你身边的能源,减少作息时间中耗用的能量,比如节水、节电、熄灯一小时……

  说到低碳生活,就让我来举几个事例吧:拼车出行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拼车出行是很划算的;从环境的角度来讲,拼车出行也是很环保的。既划算,又环保,一举两得,如果你驾车出行,是不是应该多考虑一些呢?对塑料袋说不仅仅被你使用几分钟的塑料袋,却对环境危害极大,这些塑料袋需要几个世纪才能降解。你知道吗?另外,我们还要多注意一些生活中的点滴: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每张纸都用双面打印,相当于保护同等被砍掉森林的一半;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一些花草一样可以;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的寿命;可以把马桶水箱里的浮球调低两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可以调暗,或者关掉;洗干净同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8分之1;实验证明,中火烧水最省气等等。这是我刚才所学到的,很有感悟。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问一问你身边的人:“今天,你低碳了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三年级三班的的蒋欣。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走进低碳经济,谈谈我心目中的低碳生活。所以我的演讲题目是: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其实,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必须增强个人环保意识,积极推行林业碳汇(即以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多节约为主的一系列措施),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全新打造低碳家园(即家居装修以简洁大方为主、家居私具、绿色建材筑低碳生活:充分利用了循环材料,节约能源)。

  最后,我想说的是,低碳生活这种新的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先由国外兴起的,而如今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已悄然地走进了我们中国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是一种为人们所推崇的具有潮流色彩的新方式。他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而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的新新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多少次,在电视上,看见或听见这样的广告语:“低碳行动,给‘高烧’的地球降温”、“今天你低碳了吗?” ……多少次,在书上读到关于低碳的内容,可我在心中总是认为低碳就是节约,节约等于低碳。可这一想法在那天改变了。

  早晨,我有些浪费,开了水龙头后在家中走一圈,再去用水。吃早餐时,面包吃了一半,便放下去写作业。

  中午,去了外婆家,发现外婆竟在做毽子,走去对外婆说:“外婆,您为什么要自己做毽子呢?在外面买一个毽子也只要几元钱,您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不算浪费时间,这种自制的毽子省钱、环保。”外婆头也不抬地说。真是不是一代人,想法不一样啊!

  下午,我和外婆一起去了赭山公园,想瞧瞧这外婆自制的毽子踢得怎么样。公园里,有些微风,温度不高,叫人舒服。我跟着外婆来到她踢毽子的地方,只见一位老爷爷迎上来说:“曾老师,这是你孙女啊?”“是啊,她呆在家里,也就是上网,泡在空调房里,于是啊,今天我就带她出来玩玩。”“我家的那个也是,整天在家玩电脑,看电视,但是呢,我一在家看看电视,就跟我说什么低碳环保,还说国际上都立了什么相关条例,可是他自己不也没做到。现在的年轻人做的和说的都不一样,真是纸上谈兵啊!”“就是啊……”当时我一点儿也没在意。

  晚上,我看见家中多开的空调,忽然想到下午老人们的闲谈,心中也不由得想到了那个广告语:“今天你低碳了吗?”我此刻突然明白了节约与低碳的区别。如果说,“节约”是表面的,那“低碳”就是内在的;如果说,“节约”是物质上的,那“低碳”就是精神上的;如果说,“节约”是短暂的,那“低碳”就是长久的。请大家记住一句话,有了它就可以让你时时刻刻记住低碳的意义,让低碳的精神永驻心间,那就是——“今天你低碳了吗?”

  想着连忙把家中多余的空调关上,同时,赶忙把面包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地球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从过去的猿人到现在的`文明人,经过了漫长的演变,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将汽油、铁等东西攒在一起,做成汽车等东西了,可正是由于这些东西的诞生,地球的能源也越来越少,环境也越来越差……

  据科学家们的推测,照地球现在的暖气排放速度,不出20年,也可能是更短,地球的温度将会上升2%,到那时,地球上三分之一的物种将会灭亡,地球上就再也看不到一些珍奇动植物等了。

  现在的人,都爱在钱上做文章,大肆浪费,却不知,地球能源也会消耗光的,按现在的状况消耗下去,能源迟早有一天会没有的,所以,大家必须得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过上低碳生活!

  首先,我们得从空调下手,空调是比较费电的,还会排放暖气,所以,我们可以将电风扇放在下面,提高制冷效果,好少开一会空调,当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其次,冰箱也很重要,冰箱里的东西最好占容积的80%,或多或少都会费电,还有,看电视时,最好少开电视,以节约电源,在街上开的汽车,每天排放的尾气会导致气候变暖,还会污染空气,所以,我们可以尽量步行,坐公交车,以减少尾气排放。

  我推荐的只不过是几种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做到这些,过上低碳、环保的生活。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演讲稿3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经常在网上、电视、报纸上看到“低碳生活”这个词语。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呢?只有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我准备这样做: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第二、在我们玩电脑、看电视时应尽量将屏幕亮度调低一点,这样就能减少一些电耗;第三、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四、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五、少用塑料袋和快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走进低碳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从学校的“小喇叭”广播里,我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我只是模糊地记得,“低碳”就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使空气更清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视环保。可是生活中怎样做才算“低碳”呢?带着疑问,我上网查资料,制定“低碳”生活计划,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没想到“低碳”从自我做起很容易,我们离低碳生活并不远。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电脑打字、电脑设计,网上购物、网上查资料,我们随时随地都依赖于电脑。可是学校有了电脑,工作单位有了电脑,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那可就不“低碳”了。因为电脑得耗电啊,发电得烧煤啊,长时间耗电就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前我就不注意节约用电,每次上网查完资料,离开的时候总不记得关电脑。听爸爸说系统待机同样耗费电能,不经意中我成了违背“低碳原则”的“坏人”。知错就改,我下定决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我找了个小卡片,画了个“大嘴猴”,写上“想着关机、我要节电”,贴到电脑旁边的打印机上。这下我忘不了关机了,不会再“犯法”了,要不然“大嘴猴”又要对我嚷了。哈哈!这就是我的“低碳”建议:当你估计离开电脑超过两个小时,请关闭电脑!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做饭、洗碗、洗衣服都需要水。从前我总以为水是用不完的,你看,回家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了,源源不断啊。后来有一次突然停水了,我家又没存水,这下没法做饭了。妈妈去超市买回矿泉水、面包和脆脆肠,“对付”了一顿。晚上也不能洗脸洗脚了,这样上床睡觉还真觉得有点别扭。那天我在电视里又看到新闻报道我国西部地区总是闹旱灾,长年无雨,地里的庄稼都要枯死了。那里的生活用水也要限制,排队去井里打水是常有的事。这下我知道水的珍贵了,爸爸告诉我:“水已是稀缺资源,节约用水才是低碳生活”。我和爸爸共同制定了“节水方案”:洗完脸的水可以洗脚,洗完脚的水还可以冲厕所,生活用水可以充分利用。这也是我寒假里的又一个“低碳”生活体验。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能步行上学、上班,就不坐车;尽可能乘坐公交车出行,少开燃油汽车。从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其实很简单。请记住,随时随地尽可能减少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你就是“低碳一族”。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今年是第38个环境日,从1972年环境问题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从生产上来控制,大家都倾向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排污,减少排放,但是后来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这些环境组织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像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从事环境保护的工作的,那我们是应该感谢他提供给我们就业呢,还是反过来希望地球上没有环境问题的出现呢

  确确实实的来说,我们生产和消费、和生活是一体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责任)推卸出去——“你来环保吧”,不能这样的。因为你的星球需要你啊,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换一种观念,换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改变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头脑里的概念,一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应先抓住主题—气候问题。

  低碳和生活是两个词,生活指衣、食、注行、用等方面,个人生活方式依个人习惯有不同表现。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为了尽可能在生活中减少对碳的排放和依赖。碳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好不好?(台下观众答:不好)但是它却不可或缺,植物依靠吸收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而且二氧化碳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对保持地球温度适于人类居住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这里会冷得受不了啊!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好坏,但人为排放过多,就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上升。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19XX年至XX年,百年内由于人类活动超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0。74℃。0。74℃算什么啊?每天早晚的温差都好几度啊!但地球平均温度上升是过去六千年地球历史中从没发生过的,这是最热的一百年,也是最热的五十年,这意味着—全球变暖!

  变暖和我们有关系吗?这意味着南北极海冰的融化。大家还记得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联合国官方海报吗?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风力发电机的柱子,这是20xx年世界地球日官方海报上的令人担忧的画面。中国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而专家估计未来30年内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有80%将消失———这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那变暖和各位有关系吗?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各类极端气候,旱灾、水灾、风灾、冰灾、火灾,都用形容词“历史罕见、百年一遇”等来形容,情况严峻。大家还记得去年我国南方的冰雪灾、今年北方的旱灾吧!而最近北方炎热,比正常时间快了一个月,五月就跑步进入了夏天;比如说上海,37。5度,136年未见。现在海平面已经在上升,淹没了部分岛国和地区,而广州的海拔高度仅有9—10米。全球变暖导致水、土、森林等资源逐渐消失和退化。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高碳的生活方式不改变,短期内我们就会见到严重的影响。近期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名显示,第一位是工业能源占21%,第二位是畜牧业占18%,畜牧业主要造成甲烷的排放,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导致气候变化更显著,第三位是交通工具占13%。要达到低碳的目标,我们个人可以改变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来改变为低碳的生活方式,来帮助减缓全球暖化,应对气候变化,而其中最有效帮助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就是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减少肉食,多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