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4-03 12:10:2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1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方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潜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潜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构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超多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潜力和特别;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料。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资料及途径,探索并构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一样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忙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用心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忙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2

  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3

  来到新晓掰指算算已有两个年头了,本学期中我校建立了“阳光心语室”,我光荣的成为了心语室的一位志愿者,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姐姐”。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从此以后对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不由的留心注意起来了。

  我们的宗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适应与发展带给心理辅导服务,使学生能适应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缓解情绪困扰,消除心理危机,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潜力。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在校时光长,家庭生活环境复杂。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机和困惑。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来信,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类回信,最大程度的给予了心灵的帮忙。

  本学期3月26日,我很荣幸的同李主任参加了太原市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学的年会,听了名师们的示范课。下方是我对此次活动的一些感想和大家来分享交流。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那节由尖草坪一中朱洪杰老师讲的“唠叨、暴躁的表现”课堂中围绕学生在家都发生多被父母唠叨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孩子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会造成家长唠叨以至于暴躁的表现呢?老师设计了这么几个大问题来进行的。其中又在小环节中有一个特别精彩的部分让我至今难忘,学生经过讨论老师提出的在家什么时候会让家长唠叨发脾气,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变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场下也是掌声不断啊!这足以证明学生是能够理解体会到家长的心理角度的。

  在此老师也进行了总结分析:

  1、此刻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2、父母的工作压力大;后面又通过播放老师对家长的一次采访录音,学生在课堂中听到了家长的心声。

  家长对孩子唠叨、发脾气的那份无奈;家长担心孩子的理由。学生通过课件上的父母是如何为自我的孩子时,那份真挚的爱时,联系实际你又是如何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的?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体,有可行性。这时孩子们动手写出了自我的行动计划。在课后老师还留了作业,那就是“给父母的一份信”。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课后的总结那就是:让学生理解父母,让父母理解学生,让理解搭起孩子与父母的桥梁。

  那么具体自我的工作中又该怎样做呢?自我也在不断的查找资料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下是自我的一些片面见解仅供参考。期望也能让老师们进行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资料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我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我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我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证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主角,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简单。这样不仅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务必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到达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就应是教育的主宰,不就应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理解你善意的意见与推荐。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必须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情绪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忙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忙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我必须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4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与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与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与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与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与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特别心理。大学生的特别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与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与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与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与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与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5

  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特别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与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与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与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与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与、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与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与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与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与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与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与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6

  xx县第一期心理健康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我深知我们的心理健康的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始,也懂得努力的重要。听了那么多专家的专题讲座,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趋于理性和全面,也深深感受到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其实并不难。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21世纪,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可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相对提高,反而有降低的趋势,社会上也时有一些自残自杀甚至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甚至连到我们原本安静的校园也会有不太平。当听闻一些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发生跳楼等事件时,在为生命之花过早凋谢而痛心的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远比比生理健康、学识才能重要,如何科学正确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已是当务之急。因为心理健康从学校抓起,从老师和学生入手,才能更好地防微杜渐,培养出有学识有才能更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国之栋梁,家庭之希望。

  可心理健康倒底是什么?这次心理培训无疑是场急时雨,不仅让我真真切切触摸到了这个学科,还让我掌握了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认识到心理学并不神秘,其实我们平时在教学时在为学生释疑解惑疏导情绪时就会无意识地运用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只是我们并不清楚这就属于心理学范畴。通过本次学习,认识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分支很多,任何一个分支都能发展一个专业,比如发展心理学中的幼儿心理学就是心理研究的一个专题。我们不是心理学专家,而且学习也是刚刚起步,所以目前而言只需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特点、分类及发展规律和必要的咨询技巧就行。可真正要消化好这些知识,还需要多下功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更重要的是明白心理学在疏导不利情绪,调适心情等方面尽管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能独挡一面,单兵作战。心理学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与学校终极目标即育人相一致,是一种有效地辅助性教育手段。另外它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不是辅导者一个人就能做到的,需要受辅导者积极配合,而且这个效力的产生也不是立马就显现的,需要一个过程。这时辅导者除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外,爱心和耐心也是必不可缺的。

  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懂得此次xx县教育局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和良苦用心,我们这期培训的老师应该有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己做起,快乐自己,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创造和谐环境,齐育芬芳桃李。

  那么身处忙碌、浮躁、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我们又该如何固守心灵,坚守净土,做一名积极乐观有幸福感的老师呢? 心理培训很清晰地告诉我,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的心理特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明确自己的需要,激发动机,合理利用内外诱因,实现愿望,就会获得幸福的情感体验。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心中应有理想。理想是照耀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才会有热情,才会一往情深,也会一往无前。遇到了困难不会退缩,受到了排挤不会泄气,遭遇了失败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一颗向上努力进取的心,向着自己的理想进军。但我们在树立目标时,不要过大和不切实际,如果是一个大目标,不妨将它分成几步,将整转化成零,一小步一小步地逐一去实现,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幸福也就越来越多,信心和动力随之加强。如此一来,成功也就越近,成绩也就越好,心里的甜蜜也少不了。

  第二,热爱生活。记得白岩松在谈到他的工作时,说过“痛,并快乐着”的话。其意思就是说即使从事的职业很累很辛苦,但只要是我的选择,我热爱这份职业,那么我会认为我的付出是值得了,并为此感到快乐。诚然老师的工作是单调的,烦琐的,辛苦的,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热爱之心,我们就会从平淡中发现美丽,从平凡中感悟美好,从点滴中觉察珍贵,心存感激地认真过好每一天。既然我们选择了老师这份职业,我们就不应只单单将它看成我们谋生的手段,而应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这份职业,从学生的进步中感受教育的伟大,去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学会宽容。宽容不仅是对别人而言,对自己也要宽容,即学会悦纳自己。“人无完人”,这一点我们都清楚。可落到现实时,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于是不满意自己,处处跟自己较劲,弄得自己不开心,甚至很抑郁。不妨换过思路,正视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努力进取,不断完善自己。于是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自己很重要,幸福快乐也会常相伴。

  第四,与人为善。人活于世,不可能不与别人打交道。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就是应学会与人为善。友好地与人相处,降低姿态,平等交流,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心存善念,少计较得失,热心助人,方便别人,快乐自己。一旦拥有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无论是开展工作,还是过生活,都能顺利轻松,快乐美好。

  第五,知足常乐。这就要我们放下名利思想,不被荣誉所累,多点精神追求,少些物质攀比,但求无愧于心。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够坦然面对周遭的环境,能够不被不利因素,不良风气影响,心也就因为没有过多奢望而变得平静,也就没觉得自己生活的差,也就少了抱怨之气,没了愤愤不平,烦恼没了,快乐也就随时来敲门。这时,你的心理应是最健康的。

  第六,常锻炼身体。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没有了身体的“1”,后面的理想、家庭、事业、成就、名誉等“0”再多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从事教育的老师脑力活动更多于体力,所以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天能以饱满的精神,旺盛的精力面对自己的工作,向学生传输积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心理健康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也许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是航船已经扬帆准备起航,尽管一路上波滔汹涌,一路上风云变幻,都无法阻挡我追寻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我也相信,努力就有获得。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7

  “人啊,认识你自己!”成为德尔斐神殿的三大箴言之一,先贤老子亦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中西伟大思想家对人重要性的有力强调说明了人作为主体的重要之处。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正如一曲完美经典的钢琴曲,在钢琴大师无数次冥想中,渐显无簌,独成曲风,人的意识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逐渐成长中,通过他人、环境并加以自身调控下产生,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别。马克思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通过意识,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生理特征,明白肢体活动的意义,透析自己的思维、情感。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知道怎样的生活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正如英国浪漫作家济慈,早期被送去当药剂师,本应成为一名医者。但他无法假装自己热爱医学,忠于内心提笔写诗。意识的存在让济慈更加了解自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亦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全面剖析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挖掘自己的特质,更加丰满自己的形象,看到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自己,使自己的优异得到更近一步的发挥,缺陷得到一定的弥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独特风采。看向社会上的趋同风气,例如当今大学生报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不是把自身兴趣放在首位,这种选择不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埋灭自己的天赋?“热门专业”的存在表明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缺少这一类人才,却无法保证将来步入社会所谓的“热门专业”的职业缺口仍然存在,我们做出的任何决策,首要考虑的便是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即可,又何必人云亦云,跟随大众,让自己的独特被无情地时光埋没?唯物辩证法: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拥有不同的人生,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马克思在谈论人的本质时曾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每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他现在乃至将来的生存环境早已固定。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意识,不同的人奔向不同的人生,如贫民区中的小孩倍受歧视,从少年起便早早当家,苦苦为生计奔波;富家子弟则受万千宠爱,不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担心,肆意挥洒青春,不同的环境造就了迥然的人生。

  人不是孤立于社会的存在,我们在社会的打拼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很投缘。却有人是相看两相厌的存在,不过,不要质疑自己,正如《亲爱的,你只是遇见了你自己!》中言:有人喜欢你,那只是喜欢他喜欢的本质,属于他的喜欢,其实跟你没关系。有人讨厌你,那只是不接纳经由你投射出他的自己,其实跟你没关系。

  在和他人的相处中,相信自己,不要随意质疑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认识自己能力的人将拥有自己的天下,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潜意识,泛指“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亨利“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这就是信心,心理学家表明:人的行为受信念支配,你想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关键在于你的信念,也可以说潜意识在起作用。潜意识无处不在又异常强大,如梦的存在,日常生活中口误的出现。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潜意识是强大的,毋庸置疑。正如菲迪波德斯在潜意识信念的支撑下奔跑了42千米,只为传递胜利的喜悦。相信自己,全面认知自己。

  弗洛伊德在人生晚期提出自我、本我、超我形成人格,当三者之间平衡被破坏,则会引发自我焦虑,从而促使自我防御,阻碍特别发展。本我有些原始本能,满足自我快感;自我以现实原则行事;超我则代表人性的至高境界,有着道德准绳的捆绑。当人的行为受到欲望支配,会受到超我抵制,正如弗洛伊德所言:“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的抵制。”从而自我焦虑,焦虑的产生让人类在本能下转移或逃避,我们称之为自我防御,弗洛伊德将其归纳为压抑、否认、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替代和升华等几方面,当人格在发展中受到刺激,自我防御无法起作用,当事人则会保留下受挫记忆和习惯性动作,我们将人格的发展期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如中国人有着明显的口腔期人格,日本人的肛门期人格等。

  全面认识自己,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对自己下达积极暗示,通过快走、着靓装、锻炼、树立好心态等有效调控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不断超越,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

  认知自己,高考后的时光在懵懵懂懂中度过,想着自己能干什么?忽然脑洞大开“摆摊卖花卉”,刚开始,不敢叫卖,不敢交谈,不服输,不甘心的念头涌上心头,而后向周围的大人请教,虚心接受,太阳一日日变得灼热,我却愈加兴致高昂。我大胆地迈出了步伐,生意渐渐上了轨道,纵然仅是一个卖花卉的小小生意,却让我更加自信,更加了解自己。

  松下幸之助说过:“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特别魅力。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特别而加以发展。”全面认识自己,了解支撑我们自己行动,信念的意识,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也不必忽视自身的不足,明了自己的独特性并利用,洞悉环境他人社会与自身的相互作用,并升华自身,从人格的高度看到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思考自我焦虑与自我防御的联系,全面认识自己。

2023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8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能够参加第一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觉得非常的荣幸。自己先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是很了解,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学习和交流,在听了名师们独到的见解和参加了一些实践后,受益匪浅,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对自己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策略。尤其是听了李明军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分析之后,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对于问题频出的中职生来说,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就此浅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教育的学生处在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折期,像我校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孤儿,父母离异,家庭贫困,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而且是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感受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平衡过去,最终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作为一名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到:

  (1)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一个和平,积极,温暖的学习环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

  (2)在教学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则。使学生从被动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由自卑自弃走向自强与自信,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会,让学生今后用得上,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辅导。中职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就业,所以,平时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吃苦能力,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挫折。

  二、作为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是否健康,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通过这次培训,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知道了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位学生,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对个别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也了解了一些解决策略。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会在教师的感召下,表现出兴趣,体验到愉悦,充分的展现自我,并表现出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教师也从而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目标。

  (2)乐于为工作奉献,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与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善于调节自身对工作的倦怠。在面对学生时要关爱学生,真诚自然,多听少说,不要无故打断学生的话,,站在学生立场,舍身处地了解学生。在面对同事时,要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重视互动关系,弹性处理问题,控制与疏导情绪。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实的自我,留下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了解自我,欣赏自我,在自我赏识的环境下生活,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2-07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感悟心得03-06

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得体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2-27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08-24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8-17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09-26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6-27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01-26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2-30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