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22 17:20: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1

  都说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都说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都说……确实,教师是神圣的,只是我无法用学者那深邃的语言去阐释教师的价值,也无法用诗人那优美的诗句去讴歌这崇高的职业,我能做的仅仅是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耕耘、去收获。

  《中小学职业道德标准中》,将师德概括为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面对这样的师德标准,对初为人师的我来说,无法对其进展深入而透彻的理解和阐释。更是为教师的职业属性感到困惑,在出手阔绰的群体里,看不到教师的身影;在气派的新潮一族中寻不到教师的足迹,教师仿佛只是生活的配角。与此同时,我却真实的看到身边勤勤恳恳的老师们正用他们忙碌的背影在践行“春蚕”的理念,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矢志不渝?于是,我开始问自己:我是否也能这样无怨无悔的去爱这个职业呢?

  可是,当我真正开始接触这份职业,当我看到孩子们脸上那真诚、灿烂的笑容,当我感受到孩子的那份温暖,那份被批评后却依然可以围着自己老师长老师短的那份温暖的时候,我便懂了,我想,这就是幸福!慢慢地,心中的迷惑消矢了,谜团舒解了,心情舒畅了!对师德标准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条条框框,基于日常的教学生活,我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完全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迸发。

  这其中,尤其是对“师爱”有了最为深刻的感受,所谓“爱,是植根教育的根底”,爱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一切教育的'归宿,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相互唤醒,谈何容易?或许,只有爱,才能让心灵影响心灵;只有爱,才能让生命唤醒生命;只有爱,才能真正呵护学生的成长。起码我是这样理解的。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想到的不再是如何硬性要求自己的去遵循关爱学生的准那么,而是让关爱学生成为我生活中最自然的一种常态。渐渐地,我喜欢上了我的孩子们,更喜欢上了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想,这就是变化,这就是升华吧…

  审视着自己和教育,审视着自己和孩子们,我望着窗边那挂满白色花苞的吊兰,心想,我和孩子们的故事开始了。毫无疑问,每个故事的情节必然是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我们也不例外,路上会有无奈,会有疲惫,不加隐瞒的说也想过退缩。但想想孩子们,我只能将无奈转化为坚忍,把疲惫升华为奋起!就像花苞的盛开还需几缕阳光,还需一段时日,我们的故事会如这花一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但我相信,微风袭来,它会静静的盛开,散发缕缕香气!

  谁说教师清贫?我们的富有只有自己深知!谁说教师是生活的配角?我们的幸福只能自己去感受!向前走,不忘初衷,我们的人生必定饱满!向前走,与孩子游刃有余的共同成长,必定有幸福相伴!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2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应该依据“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备课进展改革。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根底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

  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到达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详细;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开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单独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开展之宗旨是相悖的,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自然实验课应着重花功夫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等,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本上。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教龄长、经历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点画批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研究。三、备课的评价要促开展。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环节”都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缺一项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就在于无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按照“课改”的新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表达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开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所以,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我们认为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一下原那么: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认,过程思路有特色,促进开展目标明。

  四、备课的研究要花气力。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把教学研究的重点都放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上,而对备课的研究那么相对无视。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们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学校教诲处和研究组应就备课列出研究专题,如“不同类型课的备课形式”、“怎样才能备出特色”等。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坚持不懈,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子。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3

  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立的重要意义,准确地理解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根本内容,并自觉用新《标准》标准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

  一、修师德,从勤于育人做起

  当您漫步在校园时,您便会发现在这块实验田里,每一天都有一串动人的故事在编织着。在教书育人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更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安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修师德,从小小微笑做起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永恒话题。如何表达教师的爱,如何让学生承受教师的爱,我认为,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最好的效果是从微笑面对学生做起。

  “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开展。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在教育教学中,我学会了微笑,学会把微笑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把这温暖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让它滋润学生心田,让它点燃学生奋进的火花:当孩子们遇到难题时,我给他们送去鼓励的微笑;当孩子们淘气时,我给他们送去宽容的微笑;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我给他们送去赞赏的微笑……面对微笑,孩子们也学会了鼓励,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赞赏。

  三、修师德,从精于教书育人做起

  苏霍姆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练根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关本领。为师者只有到达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为此,我认为,在教育事业中,我们除了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材。还要注重夯实根本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时时刻刻准备着“一眼泉水的井”来供应学生“一碗水”。 4、修师德,从多一点思考做起

  严谨治学这一师德标准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慎重、严格细致。它包含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其中包括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良教学方法,提高科研水平等。

  要做到严谨治学,就是要求教师要多学、多思。孔子说:“学而不思那么罔”。而多思,这正是我们许多教师比拟缺乏的。因此,我们要从多一点思考做起:在学习中,多想一点所学;在授课前,多想一想该如何讲授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授课后,多想一想这一节课哪些知识点、哪些教学环节好些或差些,或是哪些学生承受好些或差些,为什么?这个问题,我还可以想哪些方法解决?哪个方法最有效?最有新意?就这样多一点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作风。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用爱的语言去播种、用粉笔去耕耘、用心血去滋润,用汗水去浇灌,做一名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教师。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4

  再次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对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点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说明党和政府对我们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度关注。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荣耀的。俗话讲:要干一行爱一行,其实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这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开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我们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道德行为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根底。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翻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表达了师德的核心本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根底。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认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三、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那么,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开展步伐。

  总之,我要处处以师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5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指出:“关爱学生。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关心学生安康……”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关心学生身体安康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康。把住学生脉搏,摸清学生喜好。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场合对学生进展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下面是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领悟其中精华之后进展的一次学生心理安康教育。

  日记一:今天小弟弟来我家。妈妈对他又是亲又是抱的,还把我喜欢的玩具和零食拿给他,热情得真够可以的。对我却不闻不问,好似我是隐形人似的。气死我了!

  日记二:小弟弟又来了,而且闯祸了。他把我最最宝贝的图画书给撕了,我气极了,伸手就给了他一个暴栗。妈妈不但不帮我,还批评我说弟弟才4岁,你已经9岁了,你也下得去手?我要把小弟弟撵回去,我恨死他了。我要把妈妈抢回来。

  连着两个星期收到小婷(化名)这样的日记了,我很为她担忧。这可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啊!她独霸着父母的爱,不允许父母去关心别人、爱别人,否那么就犹如嫉火焚身一般。她自己更是对别人充满了敌意。在她身上根本就没有关心别人的品质,和爱别人的能力。我决定好好了解了解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来改变这种状况。

  我把小婷请到办公室,问她:“小婷从你的周记里,我知道星期天小弟弟来你家了。小弟弟还把你最最宝贝的图画书给撕破了,是吗?”小婷嘟着嘴说:“恩。”“小弟弟为什么会来撕你的书呢?”“我在看书,他也来凑热闹。我不想让他挤着我,一推他,他的手刚好扯着书面,就把我的`书给撕破了。”“哦,也就是说,书并不是小弟弟有意撕破的罗?你还给了他一个爆栗。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小婷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妈妈对小弟弟很好对吗?”“小弟弟一来,妈妈就只顾着他了,好似不喜欢我了。”小婷的嘴撅得老高,很委屈的样子。“小婷,你是妈妈唯一的孩子。在你妈妈的眼里、心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替代你的位置。妈妈对小弟弟好,因为小弟弟是客人呀。对客人照顾周全是最最起码的待客之道。并不是妈妈不喜欢你了,明白吗?”“可是妈妈都很少理我。”“我想这是妈妈对你疏忽了。但是你也要体谅妈妈啊。小弟弟来了妈妈会很忙,这时候你应该去帮助妈妈照顾小弟弟,而不是只会嫉妒小弟弟。”小婷细如蚊子般的声音应着“好吧。”“小弟弟愿意和你同看一本书,看来他很喜欢和你玩,对吧?”“是。他总喜欢缠着我,让我陪他做游戏什么的。很烦的!”“小婷,不要闲别人繁,其实能够让别人喜欢也是一门学问。你能够让小弟弟喜欢,表示你有魅力,你有闪光点。喜欢你的人越多表示你的魅力越大。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愿意答理他,喜欢他,那他就实在太失败了。这星期天小弟弟还来你家吗?”“可能会来的。”“试着去喜欢小弟弟,爱小弟弟,和他好好玩玩,把你拥有的好东西和小弟弟一起分享吧。你肯定也会得到快乐的。不相信的话,你就试试看。然后写周记告诉我,好吗?”“好!”“一言为定!我们拉勾。”

  放晚学时,我特意把小婷送回家,把小婷这种思想状况和她的父母作了一次交流。希望他们在处理自己和别人孩子时不要太偏。在对其他孩子好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精神抚慰,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这种表达不需要千言万语,有时甚至只要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亲吻和一句肯定就够了。要让孩子从自己这里学会爱,学会表达。这样她才会把爱洒向亲人、同伴和社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在班队活动中,我特意组织学生召开了一次“学会分享、学会爱”的主题班会。并且把小婷周记中的情况改编成小品表演给大家看,让大家来讨论和评判。对于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们讨论得异常剧烈,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相信这种同伴的讨论和意见的效果,比我的说教会好上许多倍。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其实类似小婷的情况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见的。他们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爱别人的能力,只会索取,不知付出。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适时适地地进展教育,因为让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德育工作的目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好似一盏明灯,给我们的教育之路指明了方向,我们只要这条路去行走,中间讲究方法,相信肯定会行走得很顺畅。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8-05

教师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思想总结12-07

幼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1-19

中小学教室职业道德规范条例09-04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6-15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的心得体会06-15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5-01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5-24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