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17 10:06: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1

  这是一节开学不久的体育课,同学们都积极的准备着“多人多足走”游戏。游戏时将跳绳绑在脚踝附近,二人进行三足走,三人进行四足走等练习。全体男生聚集到一起,尝试“12人13”足走,困为是刚刚配合不熟练,走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男生这一举动得到了女生的关注,女生也聚到了一起,集体进行多人多足走。我正指导着女生走的方法,突然有人喊我:“曾老师,那边打起来了”!我转头一看,高翔已经把孙宇生压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我赶忙过去将他俩分开。两个小家伙的脸胀得红红的,像两只斗架的“小公鸡”,高翔的脸上有一道不明显的绳印,显然是孙宇生用绳子给抽的。两人见了我,谁都不说话,眼睛看着地下,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我一看两人都在气头上,便把他们安排在树荫底下凉块会儿。为了防止两人再动手打起来,找来一名身体强壮的同学当“调解员”。

  我继续为其他的同学上课,不时的观察着两个小家伙,开始时谁都不说话,可都站得特别直。后来,站累了就蹲下,跟调解员聊起了天儿。课快结束了,我把其他同学安排好了,走到他们面前询问,结果是:两人谁都没错,各自都有理。陈述刚才打架经过时,两个小家伙谁都不看谁,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高翔的脸上的绳印高高肿起,连接了左眉和右边半个面颊到下颌。我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我说:“孙宇生,你的鞭子抽得有水平,把高翔的脸画了个问号”。孙宇生抬眼一看,忍不住扑哧一笑,随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你要是再准点,高翔的眼睛恐怕……,跳绳是游戏用的,怎么打到了同学的脸上了。”孙宇生的头低得更深了。我接着说:“高翔同学英雄本色,学武松打虎,将同学骑在胯下,多么威风!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你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老师相信你们自己会解决这件事。”我有意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抢答题,看谁能先答出来。你冒范了别人,别人生气了,你只要说什么就能解决问题?抢答开始!”高翔略一思索说:“孙宇生,对不起”。孙宇生接着说:“高翔,对不起”。两人互相看了一下对方,都笑了。

  当孩子打架时都在气头上,如果老师上来就是一阵批评,肯定会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设法将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在谈话中,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扭转孩子的对立情绪,指导或暗示他们应怎样做,相信孩子从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2

  虽然线上学习但是也收获到满满的知识和教诲。通过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专家和教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周都要面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使我对教育教学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领会到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教师的职能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下面就我的心得体会谈以下两点:

  一、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现今教育的目标,必须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预测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适应未来,适应新世纪,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我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帮我树立了全新的理念,激发了我上体育课的兴趣。

  每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有独到的视野和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改革以及体育教学领域的独特见解。我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也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二、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加强自身体育素养和修养,加强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许多名师教学风格,感受最深的是,他们都有共同特点: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不采取粗暴的方式去指责犯错误的学生,而是帮助寻找原因,提供具体指导,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心态。他们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我由初始的迷茫渐渐开朗,不仅要学习课程内容还要不断进取,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探索学生体育特征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面下工夫。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获益匪浅,回顾这些日子的学习,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收获颇多。也让我真正地明白了体育教育的真谛,开阔了视野,增进了见识,增长了知识,让我看到了一个体育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俗语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使我如醍醐灌顶,真好比一场及时雨,是我再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通过此次学习,我心中感触很深。首先,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我们直接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想教育好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强烈责任心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其次,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懂得尊重和激励学生。尊重和激励学生,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与别人。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3

  新的学年即将开始,很多的小伙伴们都已投身于谋划新学年的环境、课程等等各项准备工作之中,那么今天大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重新认识一下幼儿体育。

  首先,我们需要真正明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体育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它是一种“泛在”式的存在,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种存在。无动作不游戏,无游戏不动作。幼儿园和其他学段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因施教对象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实施的课程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幼儿园之中,不仅是游戏天然带有动作和运动的成份,幼儿园各类生活环节和其他活动也都需要以孩子们的身体运动能力作为基础或手段,同时各类活动亦是对身体运动能力的反复练习和促进。

  其次,关于目标与内容指向的再明确。虞永平老师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以“经验”为体系,而非知识为体系。我曾反复思考和揣摩:“经验”是目标体系还是内容体系?从“经验是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与技能。”等等这样的解释中,我似乎认为经验即是活动的目标指向又是活动的内容依据。在对于幼儿体育的核心经验梳理,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理论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观点,但从《纲要》和《指南》来讲,不外乎指向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兴趣,二是能力。两者并存,不可分割,忽略任何一点都会失去幼儿体育的意义和价值。两者都是即关注孩子们当下的幸福,更直指孩子们的未来。“兴趣”对于每一位幼儿园老师来说非常容易理解,但现实中往往最容易忽略,因为了解孩子的兴趣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们常会以自己的兴趣或者自己以为的兴趣来替代。这也是目前各学段学校体育最大的一个“痛点”,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走出校门有能力却没有了兴趣。对于“能力”,指南中罗列的五个方面的关键能力,在体育科学的专业词汇中有个词汇叫做“Fitness”,意思是指身体的运动能力,这样似乎在实践中更好的识别和理解。从运动能力的角度来说,要提高“能力”则需要考虑“FITT”原则,即运动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形式类型等关键要素。

  再次,就是幼儿体育的内容与形式问题。综合以上两点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体育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模仿中小学而去架构一套成人高控的特色课程,而是要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即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类活动中都需要去关注孩子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动作发展的水平并考虑如何更好的促进。目前,幼儿体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很多成人的主观或潜意识中并不是真正的鼓励孩子们的身体运动。只是在户外运动和体育课中的才会去关注孩子们的身体运动,而忽略了其他活动版块中身体发展,所以不是我们的体育做的不够好,而是我们所给予的时间与空间太少,关注的时间与空间太少。所以,园所一日作息活动时间的安排是否适宜与合理非常重要,不仅是考虑课程的设置,还要审视一下孩子们各类活动时的身体状态。一天之中,身体的静态的时间与动态的时间相比,是否真正的体现“动静交替”,还是静态的活动过多了。当然,完全自主的游戏和生活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孩子们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还需要成人的指导,但成人的指导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去实施教学。需要老师们具备动作发展的知识,即支持孩子们动作学习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们动作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了解动作发展的规律与节奏,进而才能更好的做到循序渐进的支持和促进孩子们的运动学习。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4

  在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内容, 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就拿原地踏步走这一块来说真是让我曾经费了不少心思。

  口令:一二一

  要领:随音乐节奏,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口令一落在左脚上。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 5 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摆前后摆动。说完后,我在操场上开始了踏步训练!“一、一、一二一、一在左脚上……一、一二一……一二一!”,我晃动在学生的队伍中间,一遍一遍地纠正,一遍一遍地查改,末了,只有少数的人知道我所强调的“一”在左脚上,没有办法,我又更换口令,把原先喊的“一二一”改成了“左、左、左右左……”,我想这下学生应该听得懂了吧!从队伍的排头一直走到排尾,能够按照要求做的,屈指可数。我彻底松了劲!

  “收队!”幸好这两个字没有喊出口,不然就算是向这些小家伙们低头了。因为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好主意,我可以用游戏啊,游戏不是最能吸引他们。同学们,我们玩个游戏吧!好!刚刚因为踏步有点蔫的孩子们一下精神了许多!我们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说一,你抬左脚,老师说二,你抬右脚。开始——一!左脚;二!右脚;一!左脚;二!右脚;一!左脚;二!右脚……唉,他们个个反应极快,而且正确无误!嗬,还是游戏的魅力大,我加快了一二的频率:脱口喊出“一二一”,学生也使劲地抬着左脚、右脚、左脚!哈哈,又回到了开始的训练。“一二一,一二一……”这一次,所有的孩子都对了……是呀,有的时候,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学生是极端厌恶的,而且潜意识里抗拒着,唯有换个方式,才能让没有意义的“一二一”变得生动有意思。

  看着这些天真的小家伙在我的教导下又一次过关了, 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5

  立定跳远是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初中学生体育毕业考试项目之一,它对发展学生弹跳力,改善腰腹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初中一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要么动作不正确,要么怕苦怕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立定跳远变成游戏与竞赛的形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好途径。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学生进行立定跳远,往往急于跳远忽视了起跳高度,表现在动作上,起跳高度不够身体向前冲,由于没有高度作保证,结果还没有做出的完整,身体就已经落地了,难以形成腾空后的收腹举腿动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现的心理特征,将小垫子折叠成竖立的“人”字型,让学生越过时要收腹举腿,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摸仿力和想象力。

  2、利用台阶让学生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台阶,先让学生由简单的双脚跳跳上一级台阶,等到熟练掌握之后改成单腿跳上,随着学生能力提高,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大胆进行二级以上的跳跃,难度增加会使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踊跃尝试用此方法,此方法优点是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也有存在着有胆小的学生,害怕摔着碰着的现象,老师在旁边要注意安全。

  3、双脚连续跳过一定的高度障碍物,可利用跨栏架进行双脚连续跳练习,上课之前按一定的间距摆放2-4排,每排可放5-8个栏架,当进行弹跳力练习时,学生由排头开始,双脚连续跳过跨栏架,熟练后可采用比赛法,看那一小组先完成,注意安全,用这种方法学生练习时兴趣浓厚,情趣高涨,既活跃了气氛,又达到了练习目的……

  4、跳绳练习,尤其到了天气较冷的季节,人手一绳,单脚跳,双脚跳,单双脚交换跳,对学生腿部的肌肉力量增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5、采用负重半蹲跳,发展腿部力量。学生采用轻重量的小杠铃、小沙袋负重原地半蹲跳,重量一定不要太重,让学生练习时感到轻松、新鲜为宜,每组几次左右,每组练习完毕,注意放松腿部肌肉,老师做好保护与帮助。

  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们一定程度地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如果再单调地重复练习,学生们就会失去了对立定跳远的兴趣,这时我适当地引入比赛,对再次激发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具体方法是:两人一组用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谁赢了谁向前跳一步。谁先到达了目的地,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输者要把赢者背回起点,这样做赢者输者都有一种运动后的快感。

  总之利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练习立定跳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运动意识,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6

  昨天,受好友《幼教365》杂志社主编蒲磊的邀请,在他们的直播平台给家长们做了一场主题为《暑期那么热,如何陪娃去运动》的分享。直播结束后,技术老师告诉我高峰时段大约有四千多人在观看。看着屏幕上家长们不断刷新的各类问题,顿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需要去不断的学习实践与更新升级啊。

  的确,今年的暑期异常的酷热,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区气温如何,反正在我这里,最近的气温几乎每天都在40度以上的高温,每天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的太阳,实在是让人望而生畏啊。这样的天气,很多人坐着不动都会大汗淋漓,更不要说让他去进行运动了。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正是处在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关键阶段,运动对他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手段。不能因为天气热,我们就每天空调西瓜平板的生活,还是要多多进行运动,家长主动进行各种运动是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陪伴孩子一起运动,更是一种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

  在夏天,如果要陪孩子在户外进行运动的'话,最好安排在早晨和傍晚达到时候进行,当然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看实际的天气情况和孩子的身体情况而定。一方面,夏天的光照是非常强烈,紫外线强度也很高,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如果经常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运动,对身体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气温较高,也会比较容易导致类似中暑的症状。另一方面,如果孩子长期待在室内,特别是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之中,也是对身体非常不利的。所以,即使是暑期,也需要让孩子适当的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让身体经常出一出汗。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户外做什么?我第一个推荐的活动就是陪孩子去走走路。有的人会觉得,这算什么运动项目啊。事实上,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身体正处于基础运动能力发展时期,此时以他们的动作发展水平和身体基础并不适合过早的学习和练习一些专项运动技能性的项目,而是在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来发展基本动作和运动能力。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做到简单、好玩、有效就可以了。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电梯、汽车和成人养育理念的变化,我们的孩子走路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变得不愿意走路,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件事。当然,陪孩子走路也是大有讲究的,不要仅仅把陪孩子走路当做是一项锻炼身体的活动,而是要更多的享受陪孩子一起走路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一起走路的乐趣。大人们走路通常是目标性非常明确,要么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赶路,要么是为了健身而大步行进。但是这样的走路,孩子们是不喜欢的,他们更喜欢的是一种边走边玩的状态,这种玩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磨磨蹭蹭,这也许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个过程,一种方式。所以作为家长,只要我们稍加改变,就能让走路也能变的好玩起来。

  首先,请各位家长在陪伴孩子走路的时候,一定是跟随着孩子走而不是一味的带着孩子走,因为成人走路的节奏和速度显然孩子是无法适应的,所以一定是以孩子的能力为标准。陪伴孩子一起走路,考验的是各位家长的耐心。当孩子走的很慢的时候,你能够有耐心陪伴他一步步向前走呢?

  其次,可以根据自己居住的社区和周边的配套环境,选择不同的路线和目的地,或者每天外出前和孩子商量今天去哪里等等,让孩子可以自己决定要去的地点,让每天走路的场景都有所变化,自然就会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同时,不同的路线有着不同的路面材质和地形结构,孩子在行走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在通过体验来提高他的运动经验和能力。

  再次,每次外出家长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路线和目的地,带些不同的小玩具或运动器械,和孩子一起边走边玩,或者到了目的地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活动形式。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带着自己的拖拉玩具,一边走一边玩,或者家长和孩子进行一些追逐游戏。年龄大些的孩子,可以带个皮球或者飞盘等材料,找一片空地,玩一下追逐或抛接等等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运动并不是一定要去选择所谓高大上的兴趣班或者进行一些专门性的训练才是,更多的还是就在他平常的生活之中来进行,日复一日简单的生活之中蕴含着很多不简单的教育,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能够做个有心人,每天坚持,陪伴孩子一起快乐生活,因为我们才是孩子终身不换的班主任。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7

  初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心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是人一生心理发展最活跃的阶段,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有少数学生还有焦虑、抑郁、对抗倾向、网络成瘾、轻生等严重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很多条,但积极的体育锻炼是调节和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体育便是育健康。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健康、心里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层含义。心里健康尤为重要,育体功能不言而喻,有必要再认识体育的其它功能。

  "育心",即体育对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的培育作用。体育锻炼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内分泌,促进身心良好发育。体育活动的过程可以转移学生学习的压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尝试到锻炼的快乐、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使同学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使学生心理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快,以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对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培育作用,体能消耗较大的项目,如中长跑可发展学生的坚韧性,武术等项目可发展学生的果断性、勇敢性,球类运动可发展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育智",就是体育对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具有的培育作用。体育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健康的身心,只有身体好,心理健康才能搞好学习。体育也是学生繁重的知识学习后必要的休息。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益处的,象各类棋类运动,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直接作用,合理开展学校体育,对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也是有帮助的。如战术要求高的项目,象球类运动可激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育德",就是体育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作用。大量的体育项目,都在一定的规则下,通过团结协作下完成的。因此,体育能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正义、公平、团结协作、竞争意识等良好品德也逐渐养成。参加体育活动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道德规范,而这些规则或规范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道德规范相似,因此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品行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今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好公民极为有利。

  总之,青春期的学生正在经历着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危机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对学生"社会化"的准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学生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健康心理,而且还可以学会终生受用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活动时学生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与现实生活的某些角色比较相似,因此参加体育活动有机会让学生体验和学习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遵纪守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不畏强者、勇于拼搏、奋发图强、创新进取的精神,当他们走向社会时才能善于迎接种种竞争挑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锻炼同样可以使学生进入社会时有健康的身体、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顽强的生命意志,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8

  这个假期是我在技师学院的第二个假期,时间较长,俗话说想要充实自我的生活,必须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不仅仅能够增加社会经验挣点钱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有很大帮忙,就我个人而言能够为我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自我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决定利用寒假这个机会好好实践,体验一下真正的社会生活,因次我来到附近的一家茶楼打工。

  凡事想识容易,做时难,本以为在这打工是很容易的事,不就是泡泡茶,打少下卫生吗,这些在家都做过啊,心里还存在侥幸心理,可是让我没想的是,刚去的第一天午时我就犯错了,在端茶时,一不细心摔碎了一个茶杯,我当时吓得不得了,刚好被经理发现,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让我下班去交二十元罚金。我心里想怎样会是这样啊,刚来还没挣到钱反而被罚了,心里很是不情愿,可事实就摆在我面前,在工作中他们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当时经理严肃的表情让我说不出话来,他们告诉我;工作时容不得半点马虎,当时讲得很清楚,出了其他的是个人负责,我也没办法狡辩,这确实是我工作不认真造成的,就交了二十元罚款,诶!我想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种工作,二十元就当买个教训吧,可是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以为这些错不应当发生在我身上,可是又有太多的可是。

  从这件事中我深深体会到想干好一件工作很难,即使是一件小事。心中总有一种想法不愿从事那简单繁琐的工作。可是,一屋不扫何以勺天下的道理我们都懂,我想万事开头难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认真。那天晚上都九点多了,可是还有正喝茶的客人,我在坚持着,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客人大都走散了,这时来了几个醉醺醺的客人,在那吵吵个不停,没办法人家是客人,不能撵人家走啊,我只好硬撑着,当我快撑不住的时候,他们也快走了,就当我撤盘子时一个喝的醉醺醺的人撞在我身上了,不仅仅没有道歉,还说了些很难听的话,我当时很是火大,这时经理来了,把事情解决了,可是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经理说我是一个新来的临时工应当学会怎样和顾客交流,再发生类是情景应当怎样做,可是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刚来没几天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我实在无法呆下去,仿佛我来就是找气受的,想辞退不干了,可是又想到如果这样半途而废了,什么也学不到,况且也不是真正的走上了工作岗位,自我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其实社会就是这么复杂,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都有,为了了解更多,曾加自我的人生阅历,我选择了坚持,一向干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打工让我懂得了很多,心中也有万分的欣喜和欢乐,真是一份付出与一分

  收获,不经历风云怎能见彩虹,虽然仅有这短短的几天,可就是这几天我结识了许多茶楼的工作人员,结识了社会上许多形形色色得人,学会了以礼貌温和的态度与人交流,用心服务每一位顾客,此刻我只是一名学生,都说学校就是半个社会,可是我认为截然不一样,社会上的人不会像教师那样为我们讲解,他们的言辞很锋利,直戳到我们心里,可是为了挣钱我们也仅有忍耐了,工作结束了,我也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工资,钱虽然不是异常多但我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学到了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增加了我的个人阅历,经过这个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会与不会,你都要有勇气应对他,尝试一下。做了,你是困难的领导,不做,你是困难的俘虏。

  而我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我相信这个开始将会成为我一生中没好的回忆,他也会不断的鼓励我不断前进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远。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9

  前段时间,受陕西省民办园联盟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组织的第三届陕西省幼儿体育教育研讨会,每个人有半个小时的发言时间,与会的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分享了围绕幼儿体育在各自专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比如: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对比中日等国青少年体质情况等等。

  在我发言之前,我先给大家描述了一个很现实的社会现象:对于幼儿乃至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比如孙云晓老师的那篇《蓝天下的较量》,很多年前就已经引起了学界乃至社会的强烈反响。近年来,各种研究和测评也在不断的呈现体质下降的问题,同时,各种学校体育改革的声音和脚步声也是甚嚣尘上,但是似乎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各学段学校体育的强度一而再再而三的往下降,另一方面是学生回家之后的各种学业负担只增不减。难道我们的孩子们体质下降的问题家长们不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信息社会的时代,这样的话题怎能不被密切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们了解呢。问题就在于,太多的人只是停留在知道层面,而不是去用行动解决这个问题呢?

  想来原因有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对于体育的理解和解读依然过于浅显,依然过多的停留在“体”的层面,对于“育”的理解还是不清晰、不了解。就如当下幼儿体育开展实施中的一股股热潮一样,把很多的成人项目低龄化处理一下就开始熱熱闹闹的登场。而所谓的低龄化处理大多不过是把尺寸缩小一下,把规则简化一下而已。我们往往过于沉迷于研究运动的各种方法、技巧的传授,却忽略了去分析和判断一下幼儿体育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和本质。由于过多的关注和彰显幼儿的“学习运动”而忽略了“运动学习”,结果总是给社会这样的一种感觉:体育更多的是育体多一些。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和需求依然过于现实。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不是不知道体育对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促进,但在学业面前,健康已经被简化成了一个最低的标准:不生病。只要不生病,往往就会认为是健康的,至于身体素质的“更高、更快、更强”,又不是要培养运动员,何必如此呢。假如生病了,医院的效果比运动场的效果更加来的快一些,所以,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医院比运动场的人似乎还要更多一些。

  最近的一篇关于姚明先生的微信推文中,姚明说:”体育就是玩,不该被扭曲成技能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特别是在幼儿体育的开展实施中。但我们还是需要推敲这样的表述是否妥当,因为我们的老祖宗说了这样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嬉“被认为就是”玩“,所以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下,我们一再倡导的”玩“和教育所追求的”精“自然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既然这样,也就能够理解家长们为什么不重视体育,不践行体育了。

  是有因果,我们要引起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和重视,不能仅仅只是从体育的视角来进行,还需要从更高、更宽、更远的角度来反思,这样才能真正的寻找到痛点的根源,才能更好的反思我们当下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进而更好的推动体育从认知层面走向行动层面。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10

  一、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群众受教育程度影响,家庭对教育不重视,孩子相对比较顽皮,教育比较困难,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后进学生。但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孩子,主要是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同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所以教育学生要以人为本,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与人的沟通,而是两者之间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所以我认为对于历史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后进生和所谓的调皮生,我们要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关爱他,每一名孩子不是天生就喜欢落在其他学生后面,是多种多样的缘故导致这一结果,所以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付出爱,关心他,用师爱去温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我们必须对学生坦诚,在他落后的学习上付出更多的心血,更要在生活上爱护他。给孩子一个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克服现在的困难,慢慢改变落后的局面,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在爱的教育和呵护下,学生会渐渐地改变,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用情去感化学生的思想

  一名学生再后进,也会想在班级交朋友,所以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所以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一方面要调动同学的力量帮助后进学生。首先学生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她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因此,我们在班级要采取同学互帮互助的方式,多创造后进同学与优秀同学交流的机会,让她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同学之间是不排斥的,教师可以通过同学间交流,了解后进学生的一些想法从而想出解决的方法,总之通过同学的教育,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心化去学生身上的坚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情况,弄清每一个后进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想方设法进行解决,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如对家庭父母离异,缺少关爱的学生就要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障碍;如果对那些因家庭不重视教育孩子、放纵孩子导致的后进,我们就要加强引导,并且找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优异的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

  总之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名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使那些优秀的孩子成才,而且有责任让那些存在瑕疵的学生改正身上的缺点,得到应有的发展。愿我们教师用爱使每一位后进生都成长为优生,这是我作为一名农村历史教师发自内心的祈愿。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11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幼儿园体育的探讨颇多,闲暇时间也在不断的在盘算着一些,甚至把原来曾经讲过的一些话和做的一些分析、探讨拿出来再一次的回味,觉得有些关系还可以再深入的探讨一下,理理清楚。

  比如,关于幼儿园体育的目标的话题,其实不管任何一个学段的文件也好、课程标准也好,总结起来不外乎这样三个方面:培养兴趣,发展动作,增强体质。而这样的三个方面,在思与行的方面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

  培养兴趣是前提。在《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一书中,将人的一生发展分为四个方面的维度:认知、情感、动作、身体,并提出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兴趣对于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能否激发和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事关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关键之处,是提高体育人口总体数量和质量的前提条件,更是我们现在大喊要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前提条件。虽然我们现在金牌很多,但那是竞技体育的成绩,和我们的大众体育并没有毛关系。

  发展动作是基础。动作技能的发展伴随一个人终生的过程,从出生到老去,我们的动作技能都在不断的发展中,这种发展是呈抛物线式的发展。在幼儿园这个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更多的需要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即我们常说的走跑跳投以及由基本动作所组合成的不同动作模式等等。这里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些动作都是需要通过我们来教给孩子的吗?显然不完全是,其中有许多自然生长的因素。那么我们的体育到底做了什么呢?归根结底,就是要去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丰富动作经验或模式的积累。

  影响动作技能的因素有包括环境、任务、个体等方面。环境会使动作技能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或模式,比如我们在光滑的地面上和在塑胶场地上进行跳跃活动,因为环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动作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任务的不同同样也会使动作技能的呈现千变万化,比如进行投远和投准的游戏练习,所采用的动作也是不尽相同。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动作技能也会出现不同的水平,我们想象一下,1米8的身高和1米6的身高,在篮球运动中必然存在先天的优势和不足。回顾对不同因素的理解,除了个体差异是无法控制之外,我们能够因为环境、任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动作技能,原因就在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为这些动作奠定了重要的组合基础和可能,使我们能够因环境和任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动作技能,反之,多样的环境和任务,也促进了我们的动作技能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在多样性的游戏体验中,随着动作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

  《纲要》在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谈到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是“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我们都知道是“游戏”,关键在于什么样的“游戏”才能真正的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呢?《发展适应性游戏,引导幼儿想更高水平》一书中,将游戏分成三种水平:混乱失控的游戏;简单重复的游戏;有目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显然,第三种游戏才是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游戏,当然,它也是在前两种游戏水平之上建立起来的。如何才能使游戏有目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在很多园所的培训和研讨中,大家都谈到了两个关键词:“选择性”和“挑战性”。有选择的可能才会有自主和自由的可能,才会有创造的可能与发生,才会有游戏精神的呈现。有挑战才会产生心理上的刺激,才会有毅力和坚持,才会有突破和发展,才会有体育精神的彰显。而选择性和挑战性的显性体现就是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即环境的选择性与挑战性,任务的选择性和挑战性,当然创设环境和任务的前提是基于儿童,这是根本。也许这是我们现在在行为上需要来思考和行动的突破点。

  至于增强体质,这是必然的结果。前一段时间曾经花了很多的精力在探讨《指南》中将幼儿园体育的核心目标定位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这个点上。身体素质和体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还需要好好的厘清一下。体质的概念范围不仅包括了身体素质,还包含着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等等。这些指标也好,概念也罢,并不能全部通过外显的行为来表现出来,很多是需要专业的测评来判断是否增强。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那就是,只要参与了运动,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对体质有着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受运动的形式和质量所决定。总结来说,就是体质的发展是伴随着运动并行的,显性的行为是促进动作的发展,但最终的目标是增强了体质。

  想清楚了这样的关系,那么在目标上也就没有什么可纠结之处,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在“环境”与“任务”的层面考虑和落实:孩子到底喜欢什么?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 篇12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活动区域的设置老师们通常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设置,比如会根据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练习方式进行功能性区域设置,也有的是根据场地与材料的特点来进行设置综合性活动区域,等等。至于怎样的设置才是科学合理的,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和唯一答案,我想只能是说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这里的实际情况指的是涉及到的人、事、物的综合实际)来判断当下的设置与安排是否是最适宜的吧,进而从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园体育的角度来判断下一步是否可以更好的优化,优化的突破点在哪里?

  无论如何来进行设置户外活动区域,老师们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孩子们的自主选择中,各区域的冷热是不均匀的。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区域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自由活动的时候,很多孩子蜂拥而至,争先恐后的来参与。也有的区域不受孩子们待见,门庭冷落,甚至一个孩子都没有,整个区域里只有一两个老师在里面摆弄器械或站在旁边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真是让人感觉尴尬不已。室内区域活动其实也存在类似这样的现象。

  孩子们来的多,老师们更多的是担心秩序、安全以及活动质量的问题,自然会考虑通过各种调控的方式来和孩子们共同建立区域活动的规则,以保障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以及活动的质量效果。但孩子们不来玩,怎么办呢?有的老师会站在那里等,反正我负责的是这个区域,我就在这个区域里等候,孩子来不来那是他的自由,我尽到我的职责即可。也有的老师会时不时的招呼从旁边经过的孩子去参与区域里的活动,有的孩子会呼应一下来参与一会,更多的孩子并不领情,而是一笑而过……其实,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课程管理者和具体负责的老师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来进行考虑:

  一、这个区域是否可以取消?

  偶尔一次被孩子们冷落也许是正常现象,但假如在孩子们自主自由的选择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冷落的状态,那么也许这个区域以及区域中的材料真的不受孩子们喜欢,既然孩子们真的不喜欢,那么何必一定要让它以这种尴尬的形式存在呢。户外活动中很多游戏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全面性,取消一个区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发展就存在了缺失,相反,这种变相的闲置才是最大的浪费,我们还是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人力资源与空间材料资源投放到孩子们更加喜欢的活动中去。

  二、这个区域是否可以重组?

  假如我们认为这个区域的存在非常重要,那么作为课程管理者和本区域的负责人就需要考虑如何对区域和材料进行重组、变动或者通过添加其他材料等方式,以增加区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而诱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重组的基础依然是建立在对幼儿的游戏观察和交流沟通上。解铃还须系铃人,重组变动的过程不仅仅是成人的事,孩子自然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是保证区域重组后活动成效的重要保证。

  很多时候,我们常认为环境与材料是诱发孩子们游戏的基础,或者讲是材料主导了游戏,但从现实中的观察来看,有很多时候是恰恰是游戏在主导材料,这里的主导不是主导材料的存在(当然有经验的教师自然会根据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而不断的挖掘丰富游戏材料),而是更多的是主导材料的功能和用途。

  游戏是孩子们表现、学习经验的方式,他们把真实的和想象的经验在游戏中进行表现,他们通过语言交流、材料建构,身体活动等方式进行经验表现。幼儿园的孩子们是理性的思想家,不过他们的逻辑和成人不同,他们需要不断的倾注精力,建构心灵世界,通过游戏来了解真实的物质世界,所以,给予他们的必定是有意义的情境。顺其自然、静待花开,前提是已经完成了翻土、施肥、播种、浇水的过程,否则顺其自然、静待花开只能是个美好的期许,很难会有花开的呈现。面对孩子们游戏中呈现的各种现象,无论是整体还是个别,都需要敏锐的捕捉、判断、反思后进而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支持,而不只是一味的“静待花开”。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导论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专业导论课的心得体会07-29

学科导论心得体会07-27

关于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12-27

学前教育专业导论课的心得体会(通用20篇)09-13

体育教育导论心得体会(通用8篇)07-19

学前教育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12-01

学前教育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09-13

万能专业导论课的心得体会07-29

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