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28 19:17:1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振兴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完美答好脱贫攻坚大考后,我们迎来乡村振兴大考。年轻干部作为大考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青春之“我”而言,积极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锻炼的练兵场,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台,我们只有遵循成长成才规律,保持正确的“蹲苗”姿势,克服经验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长的烦恼”,在基层沉淀、成长,才能以更沉稳的心态、更矫健的身姿和更强大的能力迎接未来。

  保持“向上向阳”的姿势,接受“朝露日晞”的滋养。“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对年轻干部而言,向上向阳是心态、是状态、也是姿态。首先,要有向上向阳的心态。乡村振兴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责、担当使命而熠熠生辉,生命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而更有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观,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志向,把握难得的成长进步机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化解“成长的烦恼”,在逆境中“拔节生长”。其次,要有向上向阳的状态。要发挥年轻人精力旺盛、思路宽、办法多的优势,通过书本、网络、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学习,特别要注重多向基层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为自己“加油充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自己的状态始终“在线”。最后,向上向阳也是一种姿态。年轻干部既要有积极进取、勇担使命、永不言败的阳光姿态,也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坦荡姿态,通过基层工作的锻炼,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向下向深”的姿势,汲取“强根壮骨”的力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年轻干部要茁壮成长,必须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将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群众这根永恒的“血脉”中。一要深入实地查实情。对当地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巩固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结构情况、教育、医疗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为制定针对性振兴计划打下基础。二要深入群众听民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开坝坝会、走村串户拉家常、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他们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深入田间获真知。实践出真知,深入田间地头去挥洒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历练本领、在日晒雨淋中积累经验、在化解矛盾中增长才干,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贴心人”。

  保持“面向四方”的姿势,积蓄“开枝散叶”的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进步的“黄金期”和干事创业的“关键期”,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四方”,广泛学习和吸收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及意见,汲取更多的“养分”,使自己的“根系”更为发达,为“开枝散叶”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上,既要学好百年党史,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又要学好法律法规和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为干事创业引入“源头活水”;在思路上,既要全面系统思考、长远规划,又要关注当下,细化、量化短期目标并在具体实施中适时调整完善,做到既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方法上,既要抓住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又要在时机成熟后进行整体推进、全面推动;在能力上,既要争当自己负责领域的“种子选手”,也要争做多岗位锻炼、多领域发展的“多面手”,确保各项工作得心应手、取得实效。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近日,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很多贫困地区,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大学生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对于大学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远农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显得人才过剩甚至饱和。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人才工作,让大学生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往往就能破解很多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因此,破解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破解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大学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财富,更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干事创业,需要人才的不懈奋斗,更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努力。乡村振兴,这是十九大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断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5

  自进入到教师这个行业就一直在搞改革,直到今天。只是结果却不是特别的理想。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号召,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为振兴渠县教育建言献策。当然,作为南皮县教师一员,我也在认真反思我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争取找到改进的突破点,把原来教学中的那些疏漏处、落后处找出来,再逐一改进。通过自己的深思和与同行的交流,我觉出以下几点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

  2、对于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缺少落实的强迫性。

  3、没有把学习上的竞争机制真正引进到课堂上。

  4、没有把老师的魅力充分地散发出来。

  5、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少了些。

  6、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天平,老师难以掌握好

  7、没有用心去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8、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纵然有以上八点之多,却并非让我们束手无策,只要我们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相信一定可以为振兴南皮县教育作出我们的贡献。

  现在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的天下,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少。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他们也就实际上失去了该属于他们发挥的空间,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很难被调动起来。当然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也会慢慢被弱化,直至消失殆尽。

  我以为: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幅度提高的。课堂上老师一人天下变师生共有天下,大家齐心努力把要学习的内容掌握好。对于学生难以明白的地方,老师起到一个引领作用,把更多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他们会因为找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而高兴,更会因为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搞明白,很好地掌握而兴奋的。尝到甜头的?更加努力去学习的,那种老师也许根本不看在眼的小小成就感却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给予学生最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非常的重要,在他们有任何进步时,哪怕是读准了一个字。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非常的重要,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来说,更是必须。但我们老师在肯定、表扬、鼓励学生的同时,还要扮演一个另外的狠角色,那就是对于学生在过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要绝对强力要求他们掌握,落到实处。

  无论学生怎么想,都必须由老师亲自检测,每一个同学都过关。课堂上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此时的老师却只能是学生的角色。

  方法各施,但效果要达到。那些必须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就当然是老师说了算。学生一旦真正掌握这些他们必须掌握的知识,对他们更进一步的学习,也应该是有相当好处的。当然,考试中若要取得好的成绩,难度自然会减小的。

  也许我的想法中难免疏漏处,有待改进处也特别的多,只是我想通过这样的自寻教学中不足的方式来响应“振兴南皮县教育”的号召,为振兴南皮县教育作出自己最浅微的贡献,也无负于自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自己最本纯的,作为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来促发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奋发努力,找到更待改进处而克之,争取全力以赴在教学中,让自己的学生学到真的知识、学到真的能力本事,才可能为振兴南皮县教育作出自己的真正贡献。简单的事情反而复杂化了。所起的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了。

  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心归正途,一心学业,还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性,成为德行才能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相信只要将孔先生的“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良好地运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肯定会大好的。同时,我们也会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会尴尬到如此地步,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新“读书无用论”的重抬头,让曾经重视教育的人们开始了迟疑、徘徊。很多家长都觉得,就算卖力地供孩子读书,供他们上到大学的那一步,毕业后仍然要为孩子的工作问题大费周章。与其那样,不如让他们尽早进入社会,还能够为家里减轻点负担。就算如此的残酷现实,我们老师也不可以轻言放弃,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读书无用”的狭隘想法从人们的思维中褪去,恢复大家对读书有用的信心。

  至少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白:读书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起来,也会因此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多我们梦想的好生活是要通过努力的学习后才会得来的。

  也许我的想法中难免疏漏处,有待改进处也特别的多,只是我想通过这样的自寻教学中不足的方式来响应“振兴渠县教育”的号召,为振兴渠县教育作出自己最浅微的贡献,也无负于自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自己最本纯的,作为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来促发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奋发努力,找到更待改进处而克之,争取全力以赴在教学中,让自己的学生学到真的知识、长到真的能力本事,才可能为振兴渠县教育作出自己的真正贡献。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7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旧,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8

  为期四天的培训已经接近尾声,通过培训带给我们思想上的冲击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气势,为了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把一些紧跟时代的思想以及创新的一些做法得以体现和运用,我在此做一点梳理和内化。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四天的收获,首先我们了解了《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然后我们由汪华英主任带领到校园欺凌的科学研究中,我们也深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这块非常重要却比较艰难的教育领域,也学习了如何提升教师沟通力,最后我们学习并交流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及基于话题的中考英语备考策略,特别是我们的两位优秀老师还做了示范课的引领,回想一下这四天的精神大餐可谓是丰富多彩,营养均衡,不仅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而且让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更明确,战略更高,战术更巧,真心感谢我们国家对于我们教师队伍的关心和厚爱,也感谢各级领导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

  以下我来具体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关于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利用好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身先示范,要立德树人,先立德树己,不断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拥有高尚的灵魂,健康的体魄,具有先进的理念,正确的思想,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技艺精湛,技巧高超,情感丰富,心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关于校园欺凌。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之前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之停留在很浅层的字面理解上,甚至会觉得我周围的学生们一片欣欣向荣,应该没有欺凌吧,然而是自己太浅薄了,通过学习之后,认识到欺凌是无处不在的,各种各样的,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承担起校园反欺凌的责任来,感受到在我们的.工作中,只要能再细心一点,可能就会把某些欺凌消灭在萌芽状态;只要再耐心和理智一点,就不会对某些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只要观察力再敏锐一点,就会及时发现一些比暴力欺凌更隐蔽的语言欺凌和社交欺凌,也应发动家长这个重要伙伴共同关注,共同解决问题。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加强,我们现在的学生身体越来越高大强壮了,心理却越来越脆弱了,我们不禁会反问:到底怎么了?自杀事件的频发抑郁检出率的升高告诉我们:原因有很多---家庭矛盾,学业压力,师生矛盾,心理问题,情感纠纷,校园欺凌等。的确,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幸好国家现在已经重视起来,出台各种政策和举措,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具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去处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貌似不可思议的问题。遵循规律,事半功倍,皆大欢喜。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就是很好的例子。

  关于英语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听了专家们的讲解之后,恍然大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找准方向,目标明确。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山西省中考评价的“一核 六维 四手段”展开教学。

  2.研究中考试题,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话题整合 精准教学这要求老师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需要具备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能力,继续努力。

  3.课堂追求“问题导向 基于情景 深度思维 高度参与”的模式。

  英语是一门非常讲究形式逻辑的语言。给学生讲透背后的逻辑,他们就会学的更容易。并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真实情境去实践,才能让能力得以提高。短暂而精彩的培训即将结束,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不断学习,精益求精。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9

  本次培训主题为“文本解读”,何为课文解读?以我的理解,便是对这篇课文分析,对课文思想感情,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的解读,回顾有限的教学经验,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少有认真地解读课文,大都囫囵吞枣地通读完后,快速理清作者思路及教学思路,或是借助教参,对教参奉若圣旨,完全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在培训中,施茂枝教授所说:课文解读要掌握与编者对话的正确途径,比如说单元导语、课后练习、篇与篇之间的联系、文中会话框等几个便利资源,要秉持正确态度与文本对话。这些看似耳熟能详几个要点,往往是平时容易忽略的,如施教授举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众多老师围绕“中华不振”这一主题展开教学,而忽略了这一组课文教学目标是围绕“成长”为专题,施教授的教学设计中就围绕了这一专题,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引述资料和对比促悟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不凡,领悟其志向产生的原因,了解“立志”和“成长”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对文本解读时要合理利用最便利最重要的资源,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不仅要以普通读者的身份读,更要以语文教师的身份读,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有思考就有发现,如能沉下来心来细细品味,解读文本定会有自己的一番的体会。

  在培训中,施教授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技法,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研制技术中讲到几点:

  1、要言意兼得,不要得意忘言;

  2、要三维整合,不要三维分离;

  3、要具体可测,不要空泛无际;

  4、要目标与内容一致,不要二者分家。

  教学目标是我们所要完成教学任务所要的标准和要求,这是在上课前我所写的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中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

  结合老师的讲解与教学内容我将目标改为以下两点,

  1、以“骄傲”一词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找骄傲”“品骄傲”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书边思考,找出文中父亲语言描写,体会父亲关爱他人,无私伟大的精神;听了老师的讲解,发觉以往的目标确实定位空洞,缺乏意义,更偏离课堂中的教学,改动之后目标更加清晰,了然于心,也能更准确的知道这节课所要达到的一个标准。

  不仅是教学设计中的方法,在培训中施教授结合课堂实例给我们讲解了“儿童文学体课文的教学”“古诗词教学的基点和思路”等课程,在教学中,适时地给我们穿插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录,让我们在理论中能够结合实践理解,叶雪冰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为我们教授“教师专业成长”,刘仁增老师的“语用视野下的文本细读”等等,

  本次为期十天的培训,聆听了数位名师讲解,收获良多,并且本次培训突出了主题,更加系统,更加清晰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更是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等,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今年暑假庆幸自己能第二次参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有xx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张绍堂高级讲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轻松搞好教学工作》、高文艳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朱爱萍副教授的《语文常用工具书》等以及太师三附小两位老师的作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听取了几位教授、讲师的报告,认真研究了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导,从理论上学习了教育科研方法,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xx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师德。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内容和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三个板块内容的讲解,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让我不由得就会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以此为鉴,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每一条内容都包括了太多的内涵,很值得我位每位教师去细细品味。

  在杨老师的讲座中她最后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只要是教育一线的老师尤其我们班主任我想都会认同,而且一直朝这方面努力去做,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这样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更加成功。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的紧迫性是从高文艳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中。以往也知道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但高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我才知道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比如何为“年”,民间娱乐中的“秋千”“拔河”什么意思、有何来历?我真的是知之甚少。自己太需要学习了,听课后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健康的成长就要遵循这几个规律。职业理想是成功的要素,要把个人的奉献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教育理念是成长的关键,我们要与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成长的基本要素,教育实施能力是成长的核心要素,环境是成长的外部要素;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工作态度,组织教育能力,和人际关系。虽然我经验不够,但我有的耐心与热心,我有充足的信心,只要我肯努力,相信以后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的目标。

  这次培训是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同时还要感谢市教院,为我们讲课的老师以及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三位班主任老师,在这里真诚的向你们表示感谢!

【振兴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心得体会(精选5篇)10-19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10-19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10-19

乡村振兴加教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5篇)10-19

振兴心得体会(精选8篇)10-19

促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10-19

乡村振兴教育调研报告(通用10篇)04-20

振兴的近义词04-23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精选20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