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1-11-17 09:19: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

  20xx市高中体育优质课评选既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永安一中举行,研讨主题:立足教材,提升教学技能。在本次活动中共开展了13节高中体育优质课,比赛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和25分钟的课堂教学两部分,参加本次展示课的教师都是来自各县、区的优秀体育教师,他们的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本次观摩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

  一、注重新课改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最后进行展示比学,组织自然、流畅。没有过多的哨声和队伍调动。教师讲解言简意赅、语言精练、示范规范。如将乐县的钟老师的武术《形神拳》,他的精彩表演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和评委,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且他的语言干练,很有感染力,完美的展示了他个人武术功底和教学技能。

  二、课堂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新颖、实用。

  能有效利用图解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武术图解、篮球图解、排球图解等等。映象最深刻的是永安一中的郑老师上的排球《正面上手传球》,他的教学方法很是新颖,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同时又能层层突破本课的难点,练习方法多样、实效。组织环环相扣,课堂活跃,确实是一堂示范课。

  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自制简单器材,为课堂练习增添了乐趣。

  如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中,用绳子系上不同颜色和男、女生不同高度的塑料袋作为击球对象,排球网用彩带自制成网带,还有的教师自画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图解等等,让我们耳目一新,可见发挥了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2

  9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听了四位老师的课,我收获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在教学中教师以在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神情、生动的语言和力求娴熟的技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表扬、激励引导、参与组织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直观,情趣相生的学习情境,充满激情活动热情的交往,场景,并能针对课堂的即时善和状态适时调整学生情绪,张弛结合。

  仲老师的课为为学生创设了多种读书识字场景,自读、轮读、分角色读,设身处地读等读书方法,生动多样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学生引领到故事情境中去感悟,特别强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识字教学中,仲老师注重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加偏旁的方法使学生认识了新字,部件组合,组词,在游戏中学习生字。

  李鹏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李新华老师的《落花生》刘玉霞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三位老师抓好了“创设情境”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学中,视觉、听觉、和交互媒体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等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李鹏老师和刘玉霞老师在整体课堂中始终扮演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角色,李鹏老师幽默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刘玉霞老师那主持人般的风采留下了深刻印象。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归结如下: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稳定的的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名师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累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3

  3月12日,在三小多媒体教室听了三小苏梅竹教师的课《信任》和代庄逯青老师的课《修鞋姑娘》。这两节课整体上感觉都是按照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上的,或许这就是朱老师一开始就提示我们的,先要熟悉路子。就其教学思路来讲,整体框架是不错的,这一点我不再多说。我就其体现的其它方面谈点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这两节课有三个突出的方面值得学习:

  第一方面,“乱”而有序。其“乱”,体现在两位教师都是放手让学生从全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打乱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的方式,虽然提倡多年了,但是在乡镇却仍有很多教师不敢这么做,依然按部就班,逐段学习。我想这一现象是乡镇教研员该注意的。其有序体现在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时巧设问题,调整教学方向,使得整堂课的教学依然环绕文章的主线。“乱”而有序,创设生成课堂,我想该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一大特色。

  第二方面,抓住了重点词句。和在二小听的邹晓琳老师及李德英老师的课一样,这两位老师也注重了抓重点词句作为对文章教学的手段。抓重点词句教学,我想是这两节课最大的亮点。如逯老师抓住“怀疑”和“惭愧”,让学生在对比中,借助“我”的不信任、甚至不够诚实这一心理,突出了修鞋姑娘的高尚,从而引出“我”的呼唤:“修鞋姑娘,你在哪儿?”这一呼唤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它不仅是作者对修鞋姑娘的感激与敬佩,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这再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是本堂课的精彩之处。

  第三方面,读写结合。两位教师在“巩固延伸”这一环节都让学生有动手写的机会。苏老师让学生替主人公写留言条,深化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认识,逯老师抓住文中我对修鞋姑娘的寻觅,续写相遇情景,这都不仅让学生升华了对文章中心的认识,还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培养了写作能力。

  总起来讲,这两节课的路子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不过,或许应了那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感觉这两节课都有些程序化,都忽视了对学生读的训练。逯老师有些激情,或许是不是自己的学生的原因,课堂气氛也没有激发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可以不局限于课前预设的目标,哪怕只学一个句子,也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好?实在不行,教师范读可以吗?这也许完不成教学内容,可这样与其是一节普通的课,我感觉还不如就某一环节做到精彩,更值得尝试。再就是苏老师执教的《信任》一课,忽视了文章对狗与猫的描写,这应该是文章的`一个重点,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些猫与狗了解没有路面的桃源的主人,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一写作方法应该是五年级学生该领会的。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4

  11月28日,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的教学节观摩课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参与听课活动,在活动中受益匪浅,现就活动中的收获总结一二。

  进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的校门,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和学习氛围让我的内心震动不已。江宁分校的校园建设非常好,学校的文化艺术氛围非常浓厚,也非常具有特色。每个班级的门牌除了标注出本班级的年级和班级外还标注出了班级特色,有的是航模班,有的是绘画班等等,校园特色尽收眼底。

  本次听课活动日程安排为:8:35—9:20、9:30—10:15听两节展示课,10:30开始评课及讲座,公开课的开设除常规科目:语、数、外、物、化、政、史、地、生、音、体、美外还另外开设了通用、心理和国际班课程,另外还开设了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还开设了课本剧表演展示课。开设的课程可谓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在本次活动中,我聆听了邱曼老师开设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和李玲老师开设的《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在两次课堂中我感受到了听课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的乐趣。

  首先,在课前都有一个时政播报环节,这一环节现在已经成为江宁分校政治课的一个常规活动,在课前留出3—5分钟时间,让两位学生上台进行时政热点播报,播报内容以课件的方式展示,播报完时政后学生对该时政热点进行点评。这一环节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也能很好的改善学生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同时也对政治教育中时政热点的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也为我解决在时政教学中的困惑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同时这样的形式也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其次,邱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财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概念阐述中采用了关注生活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展示、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认识,教学效果也非常的好。李玲老师也采用了生活中的网络交往陷阱学生说、学生解决的模式,真正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初二阶段的思品课真正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最后,在两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共同拥有的一个环节:发现社会问题,着力解决问题。邱曼老师让学生关注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并通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国家政策想印证。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关注社会,做社会和国家的小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两位老师不同风格的教学让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学到了很多。特别两位教师在课堂展示出的风采让我为自己的教学找到了更好的方向,我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他们教学中的优点与亮点,为我的课堂增加更多的色彩。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5

  20XX年4月7日上午十点十分教学观摩课准时开始,我听了支教大学生李睿老师的一节英语课,首先我认为这节综合课的设计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也比较新颖。新授课由故事引入,加上神光笔的运用,数学和社会课的贯穿,使幼儿完全被教师引导学习,所学知识幼儿也学的特别快,本堂课是成功的。

  虽然李睿老师还是在校大学生,但我在她的身上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老教师学习的东西。比如她勇于探索实践,交谈中我得知她在前几天的教学课中发现了神光笔这种带点神秘的东西,于是就巧妙的运用到了观摩课中,新课的引入也因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她亲切大方、舒展的肢体语言为新授课的成功增色不少,她的洒脱自信、镇静自若更使我暗自叫好。这是一个优秀的学前教育者必备的。只要虚心请教、准备充分、自信满满,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我忠心的祝愿年轻的李睿老师在幼教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越走越出彩。

  当然本堂课也有不足之处,第一、有点拖堂,拖堂的后果就是对于六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有点坐不住了,纪律稍稍有点乱,教师的语言可以再简练些;第二、故事引入设计很好,但故事没有结尾、没有交代,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故事有始有终就更加完善了。总之对于这节教学观摩课感触颇多,希望自己也能够有所感悟、有所提高,能够取长补短,做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幼儿教师,这是我一直的心愿和信念。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6

  11月中旬,我很有幸参加了在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观摩课的听课活动,充分领略了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此次观摩,让我对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新课的前提,是学生心理意识的一种良好心态反应,也是学生自觉主动从信息源各种载体和交往中获取信息而自觉学习理解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不只重视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预习是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二、以学生为中心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品德课堂的三分之一模式就是外在的绚丽,并不能真正做到将课本的知识点落到实处,应该来说是不适合作为常态课来使用的模式。而这三位老师的课堂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么花枝招展,而是非常的实在、实用。他们的导入简单明了,用时短,但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感到三位老师并不是花很多精力来对课进行外在的模式化,而是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这三块很好的整合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三位老师巧妙的引导与设计,赢得了在场观摩者的赞赏,而我也认识到了一堂真正好的品德课就应该脱掉那种刻意营造的热烈讨论学习气氛的花俏外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且学有所获。

  三、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应该承认品德课堂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沟通交流表达的能力。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是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学模式,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并学习。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将这一科学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力不从心的两难问题。比如说,我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小组成员中限定发言人、记录员等角色就容易使不用发言的同学产生懈怠心理,小组成员角色是否需要互换、如何互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究。再比如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老师应该做什么;自主学习的时间及任务的确定应注意哪些问题;老师的教应该教到哪些地方,讲应该讲到什么分寸;对于课堂生成的知识的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的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探讨与研究。

  总之,在这些观摩课中,都能感觉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训练,来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相关文章:

《扬州慢》精品教学设计(观摩课)12-17

观摩课心得体会(15篇)12-25

初中语文观摩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09-14

初中教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12-2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5篇)12-22

混合式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12-24

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08-19

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12-26

教育教学反思范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12-22

网络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6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