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1-07-28 20:48: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科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科学讲座心得体会1

  20xx年6月25日上午,我园邀请了海口市中心幼儿翁瑜园长做《幼小协同科学衔接讲座》后我感触很深,当时我忍不住哭了。从中我体会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游戏就是学习。

  二、玩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最高级别的学习。

  三、孩子的童年,通常有两种风格:

  一种是自选动作为主,另一种是规定动作为主。

  家长须知:游戏的好处

  1、游戏能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2、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

  3、游戏激发的想象力与学习能力。

  四、播放视频

  《爸爸妈妈再不陪陪我,我就要长大了》

  五、做一个会玩的家长:

  1、陪玩时不要心存抱怨;

  2、陪玩时要要忘记形象;

  3、陪玩时不要一心二用。陪玩时要利用游戏,玩出境界,玩出品质。

  爱玩的孩子健康;会玩的孩子聪明;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他人合作。

  六、家长要舍得:

  舍得为孩子花钱、舍得用时间陪他玩、舍得倾听他的心声、舍得对孩子说谢谢、舍得对孩子微笑……

  孩子以后不管妈妈多么忙都会抽时间陪陪你讲讲故事,玩玩游戏,锻练锻炼身体……

  科学讲座心得体会2

  一、高中体育学生心理状态的现状

  从传统视角来看待体育的基本功能,大凡有如下几种:能增强个体的身体条件。有助于形成群体的集体主义精神,诸如此类。对上述观点进行考察,发现:这些都是从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宏观的角度进行的理解。根据这种习惯理解,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也就体现为:以竞技、力量的训练为主。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同时,通过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所形成的交叉研究表明:个体在体育方面若坚持科学、合理的锻炼,将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所谓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由概念界定所规定的要件可知: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形成了一种映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所形成的个体间的互动,将增进个体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和普通的身体锻炼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已不能满足他们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就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学生善于快速分析,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者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个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个体心理的发展。

  同时,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三、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

  1、认知行为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个体积极思考,以此来削弱那些消极想法,改变沮丧和焦虑的状态。尽管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把开始运动和坚持运动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认可。自我能力认可与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这两种因素帮助参加者继续健身锻炼,并取得收获。

  2、注意力分散的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时,运动量的增大和运动动作的发挥,可以分散人们对自己焦虑和沮丧的事情的注意,并且,把这种情绪在不断地运动中得到发泄,从而使人身心轻松,大大受益。健身运动把人们从焦虑和抑郁的琐事中解放出来。

  3、身体所产生激素的设定

  健身运动之所以使人的个体生理、心理受益,是与运动后人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分泌量的增加有关。人的荷尔蒙激素,是大脑在外力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化学物质。大量的荷尔蒙分泌,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加强愉悦感,增强健康活力。这种健康感可以降低沮丧、焦虑和其他消极状态的程度。一些研究认为,任何健身运动均具有以上三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而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各次考试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具体可以表现在这6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自我个体意识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消除心理疾患。

  四、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实现的途径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的实现,需要体育与心理学两方的共同作用,相互渗透来完成。

  1、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运动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晨练的人们多数选择在公园,因为那里鸟语花香、绿菌环绕,置身于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及时更新体育设备和器械,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和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

  我们可以这么设想,当学生走进宽敞明亮的健美馆,踏着柔软的地毯,听着优美的音乐,墙壁上的大镜子映出他们青春活力的身影,必然会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或者,当学生们走出沉闷的教室,来到蓝天开阔的操场,各种他们喜爱的体育器械一应齐全,学生们的心情该是多么愉悦,多么轻松。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我认为,高中体育学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体育心理卫生课是定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和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卫生常识,了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如何克服等。做到自我诊断、自我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达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建立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

  实施健康教育;要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非常必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应包括:大学生来自的省份、地方;家庭状况(如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大学生气质、性格特征;是否确定恋爱关系;有无焦虑、抑郁、孤独、空虚、苦闷等不良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等。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这项内容可与健康教育教研室,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完成。

  科学讲座心得体会3

  星期五,科学老师在我们班宣布星期一,有一个科学家要来和一小讲座。老师说完之后,在我们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学们都纷纷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星期一的中午,一过了休息时间,大家都谈起了一会儿科学家要讲什么。

  到了一点钟,老师把我们带下了楼。一到阶梯教室,大家都安静地等待着。优美的音乐响起,我知道要开始讲座了,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教授走上了讲台,教授说他叫杨名甲,杨教授给我们讲了很多好笑的发明,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发明的原理,怎样发明小创造和一些环保的发明。我们听得津津有味,都没有想到时间过得那么快,我们都听了1个小时了,还没听够,最后老师只好说今天就讲到这吧!我们失落的走了出来,不过这次讲座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听了这次讲座后,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去发明一些新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科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01-28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800字范文01-28

讲座心得体会15篇01-22

讲座邀请函范文01-13

《理想--逐梦》讲座心得体会01-19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15篇01-2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德育讲座稿范文01-28

关于讲座策划书范文12-07

新教师师德师风讲座心得体会01-22

高金英讲座心得体会9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