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1-03-13 18:15: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1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音乐使人愉悦,音乐让人安静,音乐是休息和调剂的好方式。再次看到这里,我就有更深的体会了。对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纪律,平时上课一会儿点这个小朋友做好,一会喊那个小朋友认真听地次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午自习这样人文性的课堂内我要学以致用,让音乐驻孩子们的心间。一些好听的儿歌就让孩子们自觉得闭上了小嘴,安静地听着,闭上眼睛,摇头晃脑,沉醉在这音乐之中,陶醉在这片色彩斑斓的天地之中。

  看云老师从8月30日一年级新生久学开始到第一学期结束的工作日记,让我深深地体会动“心平气和”已经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每一天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妥善处理,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境界呀。

  喜怒哀乐人间有之,为了一个无心的动作,看云老师想到了对孩子的影响,都要自责许久,回家之后还得做检讨,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让家长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请跟我来》的一封封用心良苦的家信就拉近了孩子和家长和老师的距离。多么让人爱戴的老师啊!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么激动,那么入神的看完了《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这本给我人生教学启发的书。一位好老师,一本好书,一次精神旅行!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2

  读完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了。教过一年级的我深有体会,刚入小学的孩子特别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因此一年级的老师,是和忙乱、着急、紧张这些词相连的。其实,这是我们老师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

  但薛老师不是这样。开学初,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多么平实的语句啊,却把教育的有序性讲得明明白白。

  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薛老师特别喜欢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家长积极配合教育,让孩子养成终生受益阅读习惯。这都是我今后要学习的地方。

  总之薛老师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着我,促我反思。心平气和取代急躁,这是我们面对稚嫩的孩子多么需要的心态调整。让我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吧!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3

  薛瑞萍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再一次带一年级后的每日经历,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在普通的叙事中向我们展现了她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详细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走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

  现在我也在教一年级,几乎每天都是这样没完没了地叮嘱学生注意事项、一遍遍地重复各种要求、大声地叫喊保持安静……身心疲惫、精神煎熬,整个人在忙碌、繁杂、焦躁中度过。一个月下来,嗓子全哑了,身体也感觉要支撑不下了。所以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尽量放低声音说话。尽量态度温和感觉效果反而好些。”我的感受特别深。薛老师还举了个例子:比如放学排队:“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孩子排队的动作也越来越轻。是啊,在学生的眼中,老师就是榜样,老师就是模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面对吵闹的学生,老师的大声呼斥或许能威慑住学生,但也只能说是一时,日后,学生就有可能学着老师的样,为了使自己的声音清晰,一个比一个大声说话,安静的环境从何而来?

  拜读着薛老师的作品,感动着薛老师的真诚,铭记住薛老师的教诲。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4

  朋友推荐一本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原本以为是闲暇之余的消遣之作,细细品味之下,却感慨万分,唏嘘不已,同时又发人深省。

  读书之始,我是觉得应该对自身的启发不是很大的。因为我是教数学的,而薛瑞萍老师是教语文的,虽同为一年级教师,但在一些方面始终有着细微的差异,比如薛瑞萍老师教拼音时就提到,语文和数学是不同的,是可以混着拖的,所以在教孩子们拼音时,她是有很大耐心的,可以一点点的慢慢的教孩子们,但是数学却不一样,数学不像语文,有着阅读作为温床,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与领悟,数学有着它的客观性,它要求迅速准确,所以本身比较枯燥一些。深入阅读之后,才发现,教语文和教数学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教书育人吗?于是才认真的去阅读,去体味薛瑞萍老师在书中表达的涵义。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所获。

  首先是“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的睿智,这对于教低年级孩子的老师来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面对那些天性好动,又不懂世事的孩子们,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但是身为教师,这却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养,说到老师这个职业,不得不说我们的鼻祖孔子,他老人叫就曾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说明“不愠”是为师者的一项重要品质。

  顺带一提,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自身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心里落落的,仿佛少了点什么,几日不读书,便觉得有“急躁之气”,这点让我很是忏愧,虽然平时也有阅读的习惯,但却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仿佛读书不过是一种消遣,比起薛瑞萍老师那种把读书当作吃饭睡觉这种事来对待的态度,实在是自惭形秽。身为教师,常年与书为伴,读书实在当好老师的一个重要习惯。

  其次是沟通,教师不仅仅是要和孩子沟通,更要和孩子的家长们沟通,“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处理好教师、孩子、家长的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而教师在这当中,就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家长会不应该是让老师说说孩子的“小报告”,更应该让家长、孩子以及老师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

  最后是“金诚所至”,薛瑞萍老师通过记录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她为了教育、为了孩子的那份真诚和热忱。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唯有怀揣这份责任,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才能真正无愧老师这一职业。

  都说老师是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然选择了这一神圣的职业,就让我们用汗水和心血,灌溉他们的成长,静待那花开之时。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5

  当我有幸能担任一年级教学时,我有些胆颤,想孩到子们那种自由散漫,毫无章法可言的样子。终于开学了,我将面对着32个孩子。由于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的眼里充满天真无邪,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半点规范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了,也不知道上课了又该做些什么。从老师口中说的最多就是“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小手要放好”等“专业”术语,其次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强调日常行为规范。几天下来,我害怕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甚至有点绝望。就在这时,《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就象抓住一根救命草,三五天反复的拜读。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丝毫的烦躁、郁闷。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快。本书分为四大部分:走向平和、请跟我来、平和也辐射、聆听大师。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薛老师把这一学期分为五个月分别来记载。第一个月,薛老师对于刚入学孩子的无序、扰嚷早有准备,虽然工作起来也是非常艰辛繁琐的,但她一直提醒自己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她首先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老师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而我们的老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在三楼都能听到一楼一年级老师上课的声音,而学生读书的声音也是声声入耳,甚至有些刺耳。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老师说话的声音大,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很清楚,我也尝试着声音稍微小一点去上课,也让学生轻声的去读书,发现学生也越来越用心去听老师讲了。薛老师把开学第一个月每天以日记的形式把学生的点点滴滴,把班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起来,那些做的好的地方,存在那些不足之处还需订正以及这一个月以来的亲身感受,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老师学习。

  后面的四个月里,从薛老师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其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现在很注重培养学生如何用心去听别人回答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各科都需要考试了,刚开始时有的学生还不适应,所以成绩不太理想,这时有些家长就开始有点毛躁,其实一次考试的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通过家长会,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喜欢读书,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薛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读书,既使有一天不读书,都会感觉不安,而我们的老师、家长又有几个每天坚持读书了呢?值得我们反省。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6

  刚看到《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心平气和”四个字。心平气和──该是怎样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教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薛老师在书中讲述了她的的教学体会,从九月开学到一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初入学的五个月里,从开始的“闹”,到后来的“静”,从拼音学习,到写日记的开始,都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们不惧怕学习,进而热爱学习,慢慢进入读书人的角色。

  工作一年多年来,自学了一整套“管理”学生的绝招,那就是:猛敲桌子、瞪眼怒视、大喊制胜。这样一来,咋一看,好象所教班级课堂常规极好。在为师的我沾沾自喜的同时,却越发地觉得自已失去了原有的温柔,日日暴躁起来了。并且训斥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效果了。教学和班级管理就会陷入狼狈状态,往往造成人在教室的时候,学生迫于老师的威力不敢说话,刚一走开,教室里立刻乱成一锅粥的状态。

  薛老师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也曾着急发火,但她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交流,心平气和地教学。她在文章中提到“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我希望这样有意识的反复强调,能尽早让他们懂得静是好的。”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安静,老师也是“静”的,“看黑板读字和字母的时候,我的目光闪电般扫射每一个角落,发现分心的,宁可疾步走过去,告诉他看黑板,也不大声呵斥。”她十分排斥大声斥责孩子,排斥严厉地批评,又一次“上午因为急,拍了一下桌子”,她反省“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那难听的声音,应是对我劣根性的警醒,而不是一个坏的开头。”

  为了实现安静教学,薛老师做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薛老师说:“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因此她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反观自己上课,害怕学生听不到,总是用最大音量不断重复,有时候还动了买小蜜蜂的念头,期望用高分贝的声音来盖住学生吵闹的声音。殊不知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的声音要大,是为了盖住学生的吵闹;同时在老师高分贝的刺激下,学生变得更加躁动,吵闹的声音也更加响亮;老师只好再一次用更加响亮的声音来上课。在一次又一次的恶性循环中,在一天有一天的错误实践中,我们的孩子离“安静”越来越远,他们的心态离“心平气和”也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则是“躁动和不安”。

  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像薛老师那样,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薛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毫不避讳的承认自己也“体罚”孩子。当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特别震撼,觉得薛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是真实的教学状态,不是单纯的说教。也正因为薛老师的真实,文章的真实,才更加让我们感动。孩子需要赏识和鼓励,但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惩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些爱的碎片的──儿时读过的一首儿歌,人生第一次整本的背诵一本书,听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这些记忆的碎片承载在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爱,承载着童年的记忆,留下或大或小或暂或久的影响。这多么好!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读书感言精选范文03-14

一年级学生读书笔记范文02-10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12-18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3-01

《简爱》的读书心得体会03-08

《秋天的怀念》精选读书心得体会10篇03-04

《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03-14

《哈利波特》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03-12

精选《秘密花园》读书心得体会10篇03-11

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