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20 19:10:1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石壕吏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篇1

  杜甫的三吏三别非常有名,我们只选了其中的三吏来慢慢品读,读《新安吏》的时候除了感受到杜甫的前后矛盾外,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的震撼和触动。

  今天和儿子一起读《石壕吏》,因为语言特别简单,所以我们没有逐字逐句的解释,读完以后我只是让儿子想象一下杜甫当时在哪里,他是怎样看到这一幕的。儿子说他猜想杜甫应该是刚好偷听到,然后在门缝里偷偷地看这一切发生。

  这首诗的语言特别简单,甚至没有任何的描写,就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诗人的所见所闻,里面没有诗人的情感,也没有诗人的判断,读起来却那么有张力,那么震撼。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并没有要刻意地去记忆这种场景,可是这画面却不经意间深深地印入脑海,让你如何也挥之不去。

  由此跟儿子聊起作文,我们总是认为写作文的时候缺少好词好句,缺少构思文采,可是真正能打动人的,有力量的作品都是非常平实简单的。

  最近在读黑鹤的动物小说,他的作品没有沈石溪的那么煽情,但是那种淡淡的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却如此自然,如此有张力。尽管他只是很客观地描述了人类对动物的伤害,没有指责,没有道德审判,可是那种轻描淡写却有股强大的力量,让一些人在动物面前的猥琐一览无余。

  真正好的写作不是你积累多么华美的词藻,也不是你站在了多高的道德高度,或者你能挖掘到多深的寓意,而是你是否能跳出整个事件,客观地呈现出事实,不加渲染,不加主观臆测。事实往往比艺术更有力量,更能震撼。

  跳出圈子,这不仅是写作时需要修炼的境界,更是漫长人生中需要不断追求的境界吧!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篇2

  近日,在“三严三实”主题活动的背景下,我认真研读了经典名著《石壕吏》,《石壕吏》主要讲述了在安史之乱的战争逼迫下,一位老妇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毅然跟官吏前去应征的事情。由石壕吏中的“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看出,当时社会背景的战乱纷争,也由“老翁逾墙走”可看出当时百姓极其害怕征兵,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一幅极其悲惨的景象。

  我认为重温《石壕吏》,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历史,正是当时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不顾民众的死活,迫使石壕小吏们的丑恶行径严重伤害了当时的百姓,为盛唐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历史的遗憾促使我们反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四风”,治“三为”,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必须从基层抓起!

  纵览古今,不难发现: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官僚问题,根本关系是官民关系。官民关系可用舟水之情比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之“水”是载舟,还是覆舟,取决于大小“官吏”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政府官员为官不为,或者是慢作为、乱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巧取豪夺,轻则使群众利益受损。

  结合《石壕吏》,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目前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整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粗暴行事,没有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

  二是没有实现与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仍停留于“迟到早退”、“着装”等表层问题上,没有在促进职能到位的深层次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三是举措上无新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有的同志还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中,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惯性工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有的同志没有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有的同志由于业务不精,对案件定性不准,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

  (二)针对问题克服困难,开拓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途径

  首先,要摆正纪检监察工作的位置,在制订一项制度、推出一项措施时,紧紧围绕促进职能到位、促进全街道中心工作而展开;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思路和目的,从而争取领导在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给予纪检监察工作最大的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要破除简单灌输、空洞说教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内容上,要结合违纪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在对象上,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思想实际,分类施教,不搞“一刀切”。

  其次,在对待一般违纪干部的问题上,应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式,帮助引导他们深入剖析原因,认清问题所在,提出整改办法,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纪检监察不是“借机整人”,而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增强纪检监察工作在干部中的亲和力,赢得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篇3

  《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达到了高尔基所说的“现实之客观的描写”的地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将主观的评价寓于客观的叙述之中。这首诗中,诗人是在场的,却始终没开腔,只是如实地据事直书,让事实本身说话,通过事实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可怜可恨自在其中。

  第二,用自传体。这是一首叙事涛。但就它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生活片断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作者自传中的一页,一篇日记。用自传体,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三,利用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老妇的话由语带哀求到肯定到自请,这其中也体现了其情感的变化,由沉痛到愤恨到平静。为了显示老妇思想情感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语调的变化,诗人有意识地押了不同的韵脚。由于语言的个性化,这段对话就显得特别生动,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篇4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更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从诗的题目和篇数的对称上来看:这六首诗是杜甫之“苦用心”的产物,是有计划有安排列成的'组诗。今,我们且来谈谈这“三吏”中的《石壕吏》。

  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应,杜甫的诗更是公认的“诗史”。诗是简练的语言,杜甫的诗更是精简。精简的诗词中透露着着的情意却绵渺而悠长。然而,这首诗却让浅读的人感到一丝意外。

  初读此诗,不光感叹于差吏的野蛮无理,老妇的勇敢老练,还有些鄙视杜甫的胆小懦弱,甚至可谓有些冷血。因为在整首诗里,都未曾见到作者的一丝议论,且是不动声色的,我总觉得他似乎对着悲惨的事件有那么些无动于衷,似是个与之无关的旁观者。后来才明白:他分明是为这一悲惨事件感动的流了泪的,但是他却未曾让眼泪流露在字面。看似平淡的文字下波涛暗涌,汹涌的情感好似浪花一般,一波连着一波。这样有助于集中读者的注意力,加强诗的真实性和感染性,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修养与造就。这也是杜诗,之所以让人深刻,愈读愈入胜的原因之一。

  杜甫的无言在我的反复阅读后,终是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我一开始很奇怪为何杜甫在和老翁告别时什么都没有言语,就那样走了呢,他什么都没有吐露,可从他的无言里,我又仿佛能体察到他那复杂又沉重的心情,这无言像是一种对官吏的暴行的控诉;又像是对失去亲人的老翁的安慰;或是对已去服兵役的老妇的祝福与敬佩,他的沉默就像是一种病毒,蔓延在这悲伤的格调里,欲说还休,使我们在空白的地方也读出了文字,那是诗人的眼泪和浓浓的悲伤。

  其次就是那老妇,文言“有吏夜捉人”。差吏在三更半夜来敲门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没有防备,求的就是十拿九稳,但是老妇的经验告诉她: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她赶忙叫自己的老伴“逾墙逃走”,自己慢慢悠悠的去开门。“看”写出了老妇那故意装糊涂的神情。就好像她不知道官吏半夜是来做什么的,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不是。她这么做是为了让官吏放松紧惕,从而相信她接下来所说的话。她的机智与老练让人不得不佩服。

  这篇小文总让我常读常悲:我悲老妇那可怜的身世;悲那诗人的无能为力;悲那动荡不安的社会与孤苦艰难的老百姓......然而,那时的人们对万恶的统治阶级的一切反抗通常是无力的,可怜那老妇见左诉苦不行,右诉苦不行,就只得和官吏说:带我走吧。这坚强的老妇把爱家人和爱祖国的思想统一起来了,她挺身而出,承担起根本不应该由她来承担的兵役义务。这“请”字本该是心甘情愿的,可我仍是能从那字里行间读出老妇的无奈与悲哀,这是一种坚定的情感,她没有被悲哀压垮,也没有被死亡吓倒,相反的她想到侵略者的可恨,想到依旧在那战场奋战的仅剩的儿子,她觉得她应该更加坚强,她关心和她要去的地方是那最危险也是战争最激烈的火线——河阳!就这点,我敬佩她!

  杜诗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人们可以从中真实的读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亦或是人民生活。我依稀从这断断续续的诉说中看见了那一双哀怨又浑浊的眸子;那好似混着夜色的淅淅沥沥的抽泣;那孩童因害怕惊吓而发出的阵阵啼哭……杜诗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篇5

  这周我们学习了《石壕吏》这首诗,《石壕吏》讲述了在安史之乱的战争逼迫下,一位老妇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毅然跟官吏前去应征。

  这首诗的背景为天宝十四年开始的暗示之乱。天宝皇帝唐玄宗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在他初登继位时,国家一片兴盛,存下了雄厚的财力。但不幸的是,唐玄宗宠信了杨贵妃,导致杨家串通一气,祸乱朝纲,唐玄宗被杨贵妃冲昏头脑,真是“红颜祸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安禄山和史思明才得以投机取巧,成功出兵战胜了唐朝多员大将,如当时鼎鼎大名的哥舒翰、高仙芝等。

  唐玄宗的昏庸无能,也导致了当时百姓流离失所,《石壕吏》中的场景已是数不胜数,又加上宠臣作乱,许多达官贵人还荒淫无度。许多爱国之人有心无力。杜甫就在其中,但他没有办法,只得以作诗来告诫所有人百姓的疾苦。

  好在后来安禄山被杀,其余的军队也被唐军包围击败。但经过这样一件事,唐朝元气大伤。这也成为后人借鉴的警示,所以,不管是现在或是将来,广开言路、勤劳、肯吃苦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统治者。

  历史永远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教科书,只有用心观察历史,学习历史,才能成功地把握好现在和将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快乐的社会中,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珍惜现在。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通用5篇)】相关文章:

续写《石壕吏》(通用8篇)01-16

杜甫《石壕吏》诗词歌鉴赏02-24

杜甫《石壕吏》译文及赏析01-27

改写石壕吏作文15篇02-22

续写《石壕吏》(8篇)01-16

续写《石壕吏》8篇01-16

望岳、春望、石壕吏12-06

《石壕吏》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续写《石壕吏》(精选8篇)01-16

望岳春望石壕吏翻译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