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技巧班主任工作心得

时间:2021-06-14 13:12:4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技巧班主任工作心得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等多重角色,正因如此,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套符合社会、学生、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选表现出的特点是:细心、耐心和爱心,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行为角色的模式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做如下阐述。

班级管理技巧班主任工作心得

  第一、走进学生,坦诚以待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要对班级的人、事进行有效的调控。而这种有效的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充分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实践证明,班主任深入到学生和生活中去,有利于了解班级各方面情况,比如,思想面貌,生活经历,个人兴趣爱好,心理状况以及健康状况等,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现代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希望班主任(也包括其他任课教师甚至家长)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成为他们的朋友,等到他们的尊重,爱护和关心,从而加强心与心的沟通。深入到学生中去,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不能有“长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和交流中,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从而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得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地予以鼓励和纠正。

  第二、扬生之长,不吝表扬

  俗话说:“人生在世,孰能无过”,“数君十过,不如赏君一长”。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来看,中学生正处于成熟与幼稚的边缘,偶偶犯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切勿以教育为由,横鼻瞪眼,横加批评指责,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一而再,再而三,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鼓励与表扬“一俊遮百丑”,使犯错误的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并未放弃他(她),从而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和力,使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认识并改正错误,鼓足信心,融入到班集体。

  第三、察颜观色,洞察全局

  现代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爱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动态和行为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获取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情绪表现,发出有异常,及时采取引导措施;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以及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来感知学生睡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察颜观色”有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四、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行政长官”。每个班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仅“耳濡”而且 “目染”。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规公约,上面的条条款款不只是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准乱扔垃圾,班主任却乱扔粉笔头;要求学生着装得体,班主任却不修边幅,试想这样的班主任对学生还有什么“说服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身教甚于言教,比如教室过道有废纸,班主任躬身拾起而不言它,墙上有了污渍,班主任默默拭去而不“明查”。久而久之,过道还有废纸,墙上还有污渍吗?班主任的任何动作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心理暗示作用,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第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处理的方式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班主任以教育对象为线索,既要考虑全班的共同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使学生明白必须明白的“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心理、个性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班主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思考,才能提高班级工作的效率;才能使整个班集体朝着“健康活泼、严谨治学、务实求知、努力进取、团结友爱”的方向和目标迈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和谐,人人积极认真学习的班集体。

  当然,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远不至此,还有诸如父亲、母亲。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只有班主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教育模式,班级管理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常用的一种常规武器。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结合工作实际,就几种不同的方式,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直截了当式

  即开门见山式,对学生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批评。这种批评方式要建立

  在对问题了解得比较清楚的基础上,适应于性格比较开朗、思想较好、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批评。该方法干净利落,效率较高,但是运用时要把握好时机,要对学生心理或事情本相充分把握。如果把握不好时机,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达不到一定效果,反而会使学生自尊受到伤害,心灵受到挫伤,有时会使事情陷入僵局。

  记得有一次作文课,全班只有王某拖交了作业,我当场就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在班上对他点名进行了批评。没有想到一向开朗大方的他竟然趴在桌子上哭了。这时,同桌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告诉我:“老师,他的作业本让我不小心弄湿了,没来得及换呢!本来想报告老师的,可。。”显然,我冤枉了他,犯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忌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会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

  二、个别谈话式

  采用单独谈话的方式进行批评,主要适应那些性格内向、易走极端或者涉及个人隐私的学生,谈话时,双方都应该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甚至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体味到老师的良苦用心,阐明利弊,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生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班上有位男生成绩不好,到毕业班后不仅有些破罐子破摔的迹象,还有给班上的女生们递纸条的坏习惯。考虑到个人面子问题,我找他坦诚地谈了几番话:从学习到就业,从家庭到人生等,无所不谈。时间一长,使他深深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认识到自己的荒唐,明确了学业的重要性,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委婉含蓄式也叫旁敲侧击式。

  这是一种含而不露、柔中带刚的影射批评。当我们发现了学生的某些错误苗头,但把握不准时,可以采用含蓄暗示的方法,委婉地提醒学生注意,打消学生的某些错误动机、念头或停止某些不足取的行为。

  吴某在班上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连年都拿到奖学金。时间一长我发现,一种清高自满的情绪在他身上逐渐滋生起来,而且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同学也不搭理。直接找他,怕挫伤了他的积极性。于是,我在班上开会时特意提出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不能脱离集体的道理,并提出“希望个别学生以此警戒”。有几次在路上碰见他,我还委婉地对他进行了提醒。之后,大家惊喜地看到,在他身上的傲气逐渐消逝,和同学关系越来越近,而且主动联系了几个学习后进生。

  四、商量讨论式

  用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的口吻对其进行批评。此法主要用于那些血气方刚、对抗性很强的学生。营造成一种融洽的气氛,逐步地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消除对抗心理,使他们能够虚心接受意见。

  商讨式并不意味着对事情本身或犯错者的胆怯,而是本着对对方负责的态度,是一种对犯错者本身的极大尊重。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千万不要让对方有“教师求于自己”的错误感觉,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五、严厉式

  这种批评方式表现为:批评者语气比较严厉,语言比较尖锐、强烈,而且毫不客气。该方法主要用于批评那些所犯错误严重,但又坚持不承认错误的对象。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蛮横者的邪气压住,但是这种方法不宜在公共场合使用,否则会使犯错误者认为自己丢了面子,继而产生更加强烈的对抗心理。

  班级管理中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从几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来看,我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一)正确看待后进生与差生

  说到后进生,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就是指打架闹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就是差生。也有不少老师的潜意识里也是这样认为的。这种片面的,不公正的,欠科学的定性,致使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其心理的压抑,精神的痛苦是无庸赘言的。青少年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本是极正常的。而这些不足和欠缺都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不慎失足,暂时跌落或徘徊于生活某些方面所造成的,具有过渡性,不确定性和暂时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绝大部分后进生都能通过帮助,改善学习方法得到矫正。作为教育者应当公正地评价学生,应当看到学生的可塑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应因为学生的学习一时的跟不上或掉队而将他们打入“差生”的行列,将他们推入失败的深渊。有老师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建议老师们把“差生” 这个不科学,对学生的人格有贬低之意的名词从你的口中消失,从你灵魂深处的字典中永远抹去。

  (二)“爱心”是转化过程中的催化剂

  对于后进生来说,首先要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每一个后进生,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尊其师,信其道”,使自己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后进生缺点多、毛病多,人们比较讨厌他们。作为班主任绝对不能象一般人那样去厌弃、疏远、怀疑、怨恨、讽刺他们,而应该多亲近、信任、关心、鼓励他们,对他们进行热情的帮助,培养起真挚的、平等的师生情感。作为班主任,必须在思想上多去鼓励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关心后进生,在学习上多去帮助后进生,将真诚的爱子之心、爱生之情溶于学生的在校生活之中,用爱心去激起后进生情感的浪花,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后进生干涸的心田;以关心热爱学生之心作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年以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你对后进生动真感情,付出的关心、爱护越多,后进生转化的就越好越彻底。

  (三)找到“闪光点”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在点滴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他们偶然表现出的积极思想和好行为,以及他们的某些特长。找到了他们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就是找到了转化他们的良好契机。因此,我们说找到闪光点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当我们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爱护和培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特长幼苗,以激发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因,满足他们要求抚爱和渴求尊重的心理需要。在我2002年任教的一个班里,有一个学生升初三成绩班级倒数第一,但从上课来看,我发觉他反应问题较快,并不是脑子笨。于是我对症下药,课上尽量鼓励他发言,课后对他苦口婆心地谈心。最终我的努力得到回报,他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名次提升到班里中游水平。当你看到一个后进生在自己帮助下成绩提高了,那种自豪感是他人不能体会的。

  (四)打好反复期的“持久战”

  后进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改正,并有转变的行动,这只是转化的开始.这种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一个错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错误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难以一下子改变过来.尽管在转变过程中有进步,旧行为习惯仍是有潜在力的,这就是导致学生重犯错误,出现反复的一个极根本的原因.这种反复是正常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但应当看到这种反复不是退回原地,而是曲折螺旋式上升前进的过程。在我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的情况: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经不住旧习惯势力的引诱,拉拢和威迫,出现反复;学习上欠账太多,学习习惯不好,咬着牙下决心补救基础知识,但千头万绪,无从着手,畏难情绪大,补差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便偃旗息鼓,出现他转化过程中的反复。也有由于教师方法的不当,未能把握好补差的起点,难度过大等原因造成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复。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反复中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症下药,做到反复抓,抓反复。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不能急躁,用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对他们的要求稍低一点,让他们有成就感,有信心.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从而让他们度过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期,进入稳定期,巩固期,完成后进生的转化。

【班级管理技巧班主任工作心得】相关文章:

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级管理反思12-05

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07-02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智慧与技巧读书心得体会04-19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智慧与技巧》读书心得体会07-15

班级管理金点子的班主任工作心得02-01

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工作心得07-26

班主任家访技巧 班级管理反思(人教版)12-05

班主任班级的管理心得范文06-12

关于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心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