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感悟笔记

时间:2023-08-10 13:22:16 心得感悟 我要投稿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20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心得感悟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20篇)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1

  我非常感谢刘彬悦介绍我看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更多在城市所见不到的知识。

  《森林报·冬》这本书描写了冬天里森林中的生活趣事,它不仅将动、植物的生活描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还大方地传授了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你有没有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见到关于“林中大汉”驼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其实大森林里的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也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现在所有这些,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因此,我才会喜欢上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动物,也使我更清楚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本书以童话、幽默的写作方式,写出了大自然与动、植物们相依相随,如:把洁白明亮的雪地比作一页干净的书,有动物走过,书面就会留下痕迹,写下一行:某某来过此地。当有下过一场雪后,大地就像翻了一页,又是干干净净的一面。

  森林中的趣事真是数不胜数、生机勃勃呀!“知识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却能改变一个人。”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动物作家,写出更多更好的动物小说,要人们更加了解、并善待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2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AlfredAlder(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晚年时期写的,出版至今估计快100年了,英文书名叫《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个人感觉英文书名更合适点,书中Alder就像一个长者一样,他用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的语言从生活的意义,心理与身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爱情与婚姻这十二个主题来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第一章就指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这也是我一直都有跟孩子提到的一点,从她听得懂道理后就不断地跟她说,你不是单独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我们要学会互相合作,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比如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这样我们既学了知识又不用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去补习;在家庭里,学会按自己的每天的工作量按部就班完成。好处就是我们不仅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各项学习任务,也为自己赢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面也因为自己的合作而跟父母和学校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Alder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书中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这个很好理解。这类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Alder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先是看了一遍,又在喜马拉雅上完整地听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帮助我们避免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会犯的种种错误。他所提倡的生活意义现今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意义都是为人类的进步奉献,合作是必须的。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3

  揣怀着对完整人格发展的追求,我们创办智己园,为0-4岁孩子提供蒙特梭利教育。让自己遇见更美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和成人在育儿过程中遇见更友好的自己!做生命的辅助者!

  所谓“自控力”可以理解为“做出理智决策并执行的能力”。自控力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可以不断地加强,最终形成肌肉记忆。即使是一件小事,只要我们持续去做,也会提高整体的意志力。下面介绍的主要是如何自控的一些方法。

  观察自己在做什么?

  很多失控的场景,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就像我平时在电脑前排版,但只要微信一闪,我就会不自觉的点开查看,注意力被打断不说,还很可能自然地和别人聊天。微信一闪会自动触发我的点开机制,往往自己还没有注意到,手已经伸出去了。

  所以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只有先意识到自己在屈服,我们才能运用自控系统拉回注意力。现在微信一闪动,我就会先观察自己的行为,然后刻意地控制。

  冥想:

  冥想是一种可以有效训练前额叶皮质的大脑活动,它通过提高人对自身的觉知,提升注意力、自控力、压力管理能力等等。其实冥想对我来说时常会让我走神,当我意识到自己走神时,然后再重新回到原来做的事情时,常常会有更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专心于呼吸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冥想技巧:

  步骤一:平心静气地坐好——坐在椅子上或地上都可以,重要的是姿态端正、背挺直。

  步骤二: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可以闭上眼睛,感受空气在鼻腔中的流入流出,感受胸腔、腹腔在呼吸时的起伏。当发现自己走神的时候,不用焦虑,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可以通过在脑中随着呼吸的节奏默想“呼”“吸”或数数来帮助自己集中精神。

  10分钟法则:

  大脑的本能是关注眼下的,所以我们都喜欢即时反馈。等待的时间越长,我们感知到的价值就越低,也就越容易屈服于当下的诱惑,这就是书中中提到的“延迟折扣”,由此书中提到了10分钟法则。

  10分钟看似不长,但它足以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10分钟以后的奖励对大脑来说就已经从“即时奖励”变成了“未来奖励”。

  所以想要拥有一个理智冷静的大脑,可以在诱惑前面设置10分钟。比如你特别想要吃巧克力,可以先等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使劲想着你的长远目标,努力抵抗诱惑,同时也尽可能创造出物理距离,比如把巧克力放到看不见的地方。10分钟后如果你仍然想吃,你就可以吃。这个方法对我完全没有效果。别说10分钟了,我隔多少天都会一直记着那杯想喝的奶茶的,而且隔的时间越长喝的越多,还不如当时就喝了呢。

  或者当你特别拖延不想锻炼时,你也可以告诉自己“先做10分钟,然后就可以放弃”。在这10分钟里一边做一边想着自己的长远目标。10分钟后如果还想要放弃就可以放弃。(这个对我是很有效的,就像每次运动,最难的是开始启动的那一刻,每每做到后面都停不下来,并且大汗淋漓过后的感觉更是让自己心情舒畅。)

  学会自我原谅:

  当我们失控时,往往是自己失控的感觉让我们恐惧,而不是失控的后果。我们以为这种恐惧感会促使我们改正错误、弥补过失,但事实上在情绪低落和强大压力下,我们更容易屈服于诱惑。适度的原谅自己,那种恐惧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自己也可以更好的恢复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当中。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试着从下面的几种角度思考,避免让自己陷入罪恶感、羞愧感、挫败感的泥沼。

  角度一:关注并描述你的感受,注意那种感受是不是自我责备。

  角度二: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他人也曾经历这样的挫折,他们是如何度过的?

  角度三:想象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样安慰和鼓励你。

  在了解了自控力以后,还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和验证,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也更能拒绝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增强自控力管理好了自己,慢慢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4

  说来读完整本书也有段时间了,可大抵这般锋利地扎进心底的故事,释卷之后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去缓冲,去沉淀,才能让人想明白些东西。

  这个故事看似是张爱玲唯一的一部结局圆满的小说,实则不然。这个结局,看似温情,实则揪心,甚至比《半生缘》里两人十八年后再见时的那样百爪挠心的错过还更让人喘不过气,情感的宣泄虽不如半生缘那般强烈,却像一缕孤魂一般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你。他们在一起了,是的,“那一瞬间的理解,足够他们和谐的生活个十年八年”。可这之后呢?两个这样的人,如何才能走的长远。

  白流苏的爱是从冰冷的算计开始的,或者说,她的爱不过只是在精密的计算之上浮了一层轻薄的好感而已。如果范柳原一无所有,那么她根本就不会正眼看他一眼,因为现在的她急切地索求着的是脱离出那个肮脏腐朽的白公馆的.机会。讽刺的是,她想要范柳原的爱,可那个月夜他打来电话的时候,她根本就不敢相信那是他,不敢相信他真的爱上她。在白公馆那样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里出生的流苏,自我或许早就被完全吞噬,所余下的不过是求生的本能。她想要吸引别人,靠的不过是操纵人心的手段和虚有其表的外壳,可有些东西是只能用心来换的。说到底,她想要他的爱,不过是想要成为他的妻子。

  范柳原将这一切看的清楚极了,独独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对这样一个女人生出什么特别。他想爱又不敢爱,他清楚的知道流苏的所图,然而他自己呢,流连花丛,也没好到哪里去,这样的一个浪子和真爱似乎永远都搭不上边。最多,最多是那么几个时刻,有那么点真情的流露,然而假话说的多了,即使有那么几句说的是真话,别人也是照样听不出来的。

  原本流苏的结局最好大概就是成为柳原的情妇,她也已经认命接受了这样的终局。是那场战争救了她。在庞大的战争面前,个人被无限的放小,真真可以说是命如浮萍比纸薄。连自己的命都无法握在手心里的人,浓郁的不安让他们像溺水的人一般,不由自主伸出手去想要捉住所有触及范围内的东西。于是,才有了这场所谓的“倾城之恋”。

  说到底,倾城倾城,城倾之后,所带来的紧张感一齐消失,荷尔蒙退去,由荷尔蒙所产生的所谓爱情,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这真的是一个让人不愉快的故事。张爱玲笔下的故事大概都如此。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5

  当一只小狗会开口说话,会有哪些神奇的事发生。

  最近这本《小狗钱钱》的童话书,着实让我务实了一把。

  对照之前对待金钱的态度,只能用“铺张浪费”来形容。

  但是开口说话的钱钱告诉我们,想要成为有钱人,一点也不难,只要按照基本的成功步骤来走,并且是一定想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就一定能够实现。

  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建立自己的梦想相册和成功日记

  1、写出想成为有钱人的十个理由。

  2、从中挑出三个最为重要的。

  3、将这三个抽象的理由变为具体的、可视化的图片,将这些图片贴在你的笔记本上,称之为“梦想相册”。

  4、有自己的梦想储蓄罐,也可以将上面你找到的图片贴在储蓄罐外面,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乱花钱。

  5、长期坚持写“成功日记”,只写上一两天、一两个月,或者想起来了写一写,都没有任何用。在怀疑自己,不敢迎接挑战时就翻一翻自己的“成功日记”,这些细小的事情会让你信心百倍。

  第二步:正确对待自己的债务

  1、毁掉信用卡。

  2、在许可范围内最低的分期付款数目标准支付。

  3、将扣除生活费后剩下的钱的一半存起来,剩下的一半用于支付消费贷款。最好根本不申请消费贷款。

  4、在自己的'钱包里写着“这真的有必要吗”。这样的话,当站在收银台前的时候,就会想到不应该花太多的钱。

  第三步:拥有一个会生金蛋的“鹅”

  学着把50%的是收入变成“鹅”,40%放入梦想储蓄罐,剩下的10%才用来花。

  这里,给大家讲讲关于“鹅”的故事:有一个农家小伙儿,他每天的愿望就是从鹅笼里拣一个鹅蛋当早饭。有一天,他竟然在鹅笼里发现了一只金蛋。一开始他当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想,也许是有人在捉弄他。为了谨慎起见,他把金蛋拿去让金匠辨别,可是金匠向他保证说,这只金蛋完完全全是金子铸成的。于是,这个农家小伙儿就卖了这只金蛋,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会。第二天清晨,他起了一个大早,赶到鹅笼里一看,那里果真又放着一个金蛋,这样的情况延续了好几天。可是这个小伙儿是一个贪婪的人,他抱怨自己的鹅,因为鹅没办法向他解释是怎么下出这个蛋的,否则他也许可以制造金蛋。他还气呼呼的想,这只懒惰的鹅每天至少应该下两只金蛋。他觉得这样的速度太慢了。他的怒火越来越大,最后,他终于怒不可遏地把鹅揪出笼子劈成了两半。自那以后,他再也得不到金蛋了。

  鹅代表你的钱,那如何得到金蛋?存钱,利息就是你的金蛋,或者学会其他的投资,让你的金蛋更多。所以不要杀死你的“鹅”。

  虽然是一本很容易就看完的儿童理财书,但是收获确实是满满当当的,推荐大家都买来看看。《小钱狗狗2》主要是讲怎么完善我们的人格的,今天就不具体讲了。期待大家都有收获,谢谢!作者:韦君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6

  这周继续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经常在读书时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今社会,人们可能习惯于围绕个人利益去采取行动,往往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条件反射式的语言暴力既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却会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经常说话不经大脑考虑,一句无心的话就让别人生气了,自己还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说话方式有问题,要不就是我说话语气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时候是一个脾气挺倔的人,说话也冲,经常一句话就把人噎住了,让你不想再跟他说下去,因此妈妈经常气的流眼泪。只要爸爸在家,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欢声笑语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妈妈说。

  如今我们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琐事,自然也就有争吵,情绪上来的时候会不加思索的说出一些难听的话,发一顿火,但事实是对方并没有因为你的发火而有所改变,还是无动于衷,最后还把自己气的够呛。

  前几天姐姐和姐夫因为回家看老人的问题闹别扭。姐姐说:“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说:“回家看爸妈还要挑时间啊?你就是不孝顺。”

  “我怎么不孝顺了?我给爸妈买的`东西还少吗?你凭啥这样说我?”

  就这样两人就吵起来了,姐夫打电话把我叫去了,我看着她们俩的样子都有点苦笑不得,都几十岁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还这样。就跟他们说起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要学会好好说话,学会沟通,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对方,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跟姐夫说:“不能给姐姐贴上不孝顺的标签,会破坏她的情绪,肯定会跟你反击啊,要冷静,你们都用暴力语言也解决不了问题啊,只会伤害对方,有话好好说。”事后姐姐还开玩笑的跟我说:“咱家人说话是不是遗传啊?咋都跟老爸一样冲呢?也难怪你姐夫生气,肯定是我说话语气太重了,一点就着,跟个炮仗一样,那个男人会喜欢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善用语言,爱自己,爱家人,把爱溶于生活。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7

  《爱的艺术》五年前读过,时至今日又饶有兴趣地重读起来。书本不厚,却字字珠玑!关于爱情的理论,我想是这样的。爱情,首先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人内心生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

  爱情的第一要素,是给而不是得。

“给”在一个性格还没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往往误解为是放弃,或是被别人夺走东西或是做出的牺牲。一个”重商主义“的人“给”,那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不得对他们来说是欺骗。而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则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体验他们的力量。在物质范畴,给是财富,但给的最重要的'范畴决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

  可以是最宝贵的东西,也可以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这不代表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比如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等有生命力的东西。他给决不是为了得,而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醒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从而使双方都充满快乐。

  爱情就是这样,有生命力才能创造爱情的能力。反之,如果你爱一个人,无法唤起他人对你的爱,那么这样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爱情的第二要素是关心: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则不是爱情,是一种情绪。爱的本质其实是创造和培养。

  爱情的第三要素是责任心:

  责任心不是义务,更不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责任心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们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的回答。

  爱情的第四要素是尊重:

  爱情如果有责任心而没有尊重,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尊重”一词,从字面理解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对方也就是说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而不是服务于我。如果爱对方,就应该接爱对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对方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当然,只有当我们自己做到独立,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和利用对方的情况下,尊重对方才有可能。爱情也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有真正的爱情。

  爱情的第五要素是了解:

  人们只有在了解对方之下才能谈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性的,毫无益处。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爱情的要素之一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容,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只有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线,才能真正的了解对方。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对自己是个谜,别人对我们永远是个谜,我们必须客观地去认识自己和对方,以使自己看到对方现实的状况,只有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我们才能在爱中了解对方的真正本质。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8

  这本书是去年在“金陵读书会”被伏龙安利的。伏龙是社会学专业的,介绍这本书时说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他讲的过程中,透彻的针砭时弊尤其是对“科层制”的批判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阅读这本书。

  但书买回来却屯了半年,最近才拿出来读。虽说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但这本大作却和其他的人文学科的学术论著一样读起来非常吃力,作为对人文学术研究零基础的小白读者读了两遍,才渐渐理出一些头绪。

  首先介绍下,作者赖特米尔斯,他被称为美国当代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著有《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权力精英》和本书《社会学想象力》,而《社会学想象力》被视为他的集学术之成的大作,在社会学家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社会学想象力的概述

  第二部分是对美国社会学界的批判

  第三部分是谈论如何发展社会学想象力

  第四部分是论述如何将社会学作为一种学术职业

  在作者看来,现代社会变化太快,每一刻都迅速成为历史,而作为个人则经常感受到滑入陷阱的感觉,我们来不及拥抱和理解,就已经被时代所弃。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能看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清晰全貌,这种能力被作者定义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它要求从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历史和个人与社会全方位去认识个人所处的环境,不断的转换视角,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历对价值的重新评估,从而获得一种心智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个人的困扰,当环境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冲突时,困扰变产生了,但是,个人的困扰却是私人的,只是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但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有一样的个人困扰,这就成了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个人的困扰的解决有赖于对社会公共论题的讨论和解决,社会学所关注的正是公共论题的讨论与解决。

  而经常遇到的情况下,公众对很多公共论题很漠然,因为公众感受不到威胁,另外一方面,很多时候公众感受到不安,却不知道来源于什么威胁,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所珍视的价值是什么。社会学的另外的任务就是搞清让公众漠然和不安的论题。

  社会学如此的重要,从创立之后却发展出了不好的趋势:

  一,倾向于一种宏观的理论,概念的组合和分解,过于抽象化和概念化,而缺乏对真正问题的踏实的感受。宏大理论试图系统性解释所有问题,但最后脱离了具体的,经验性的问题。

  二,倾向于某种方法论和抽象的经验主义,局限于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导致技术专家的产生,从而扼杀了创造性和富有活力的思想。

  三,倾向于各种各样的适用性,社会学与意识形态和科层制结合,从而失去了社会学的中立和自主性。

  四,社会学服从于科层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院派系,社会学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环境。

  针对这些趋势,米尔斯提出对社会学发展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重视科学的方法,避免僵化的程序

  二,关注人类的多样性

  三,对历史的正确运用

  四,注重理性和自由

  五,对政治责任的关注

  最后一章,米尔斯论述了作为一个将社会学作为自己学术职业的学者,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包括议题选择,档案建立和如何写作。

  这本书对于研究社会学并以社会学为职业的学者而言,的确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经常翻阅的书。米尔斯的批判给真正的社会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9

  约1830年,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人们还对其冠以很多令人仰望的称号——维克多·雨果偶然经过两座钟楼之一的暗角的墙壁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手刻的词: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由于岁月的侵蚀与自然的冲刷而发黑,深深地嵌入石壁中,仿佛入骨的伤痕与孤独。在维克多·雨果的眼里,其形貌与笔势是借鉴了哥特字体的风格,仿佛昭示了这是一个中世纪的人所写,其中包裹或隐喻着难逃定数的命运让维克多·雨果心颤。而他的心颤随即推开了自己想象和情感的大门,进而把人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圣母院里。

  那个刻在圣母院钟楼暗角上的神秘文字以及那个惨然无法考证的命运渐渐被近乎两个世纪的岁月湮没了。写下这个词的人,也在几个世纪前消逝了,甚至这个大教堂恐怕也会从这个世界消逝。但,这本书的作者——维克多·雨果定会被不绝如缕地追怀了。

  书中美与丑的对比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一幕幕或悲或喜的场面,让人的心隐隐疼痛。

  我的眼前总能浮现那个吉卜赛姑娘,那个集美艳相貌和纯美心灵于一身的爱斯梅拉达。由于“丑恶”而凶狠主教一次又一次的践踏,这个原本活泼无忧的姑娘仿佛在一夜之间坠入了黑暗可怖的地狱,一切快乐都成了往事。外丑内美的卡西莫多带着孩童般的稚朴与纯洁,虔诚地敲着他的大钟“玛丽”。

  在我脑海最深处的是爱斯梅拉达在慌乱中与母亲相认的片段:就在爱斯梅拉达被藏在屋角即将脱险的那一刻,她看到了弗比斯,她瞬间忘记了自己的凶险处境,炙热的`爱情遮住了她的双眼,她失声喊出了通向地狱的罪恶之声。这是怎样的悲与喜的冲击呀!此刻的爱丝美拉达让我心疼的落泪。

  在卡西莫多将他无限崇敬的养父退下后,绝望地回首,久久地注视着他心爱的吉卜赛姑娘——隔着那白色的衣裙还能看见她临终时的颤动。他再次回顾那主教,已是血肉模糊……无比绝望而混沌的他从心底发出哀嚎:“哦……都是我所爱过的人啊!”

  可想而知,此刻的卡西莫多是怎样的悲恸欲绝,他能在孤独悲凉一生中保留着纯美透明的内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的那只独眼常常流露出对美的渴求和对世俗的厌恶,而爱丝美拉达的出现无疑给他带来一线曙光。可这一刻都随着他破碎的心一同入葬了……

  就在读完这本书的那天夜里,我梦见在雨果的葬礼上:不仅有两万民众浩浩荡荡地前来送葬;还有带着孩童般容颜与神态的卡西莫多爬在大钟“玛丽”上使劲摇晃;还有明丽的爱斯梅拉达和她的温顺的小羊;还有她那洁白的衣裙与世人的叹息都将随着雨果,这位伟大的诗人一同入葬,那低徊的哀乐在空旷的墓地上空久久回荡……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10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很难从单一的事件里去判断。在某一时刻,或者面对某一个群体的时候,他是好人,大大的好人;而在另一时刻,面对另外一些群体,他是坏人,大大的坏人。我们反感电视剧里,毫无底线的好人,因为那太不真实了。每一个人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善与恶交织。如我们所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面是佛,一面是魔,在才是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社会。

  今天田田的读书笔记“我家里的里德舅妈”,写了她家庭的真实经历。看完忍不住唏嘘,却又忍不住佩服。一个女人,被自己的父亲欺骗,被“卖”给了现在的丈夫,又因为婆家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得不把自己的小女儿送人,又因为小儿子夭折了,被逼着接受丈夫前妻的儿子。她怨恨父亲的欺骗,她也怨恨命运加注在她身上的苦难,她把这一切发泄在和丈夫的无尽争吵,打骂儿女上。尽管如此,她依旧好好的把儿子给养大了,不缺他吃,不缺他穿,比对自己的女儿还好。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她又实实在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有人说,看到这篇文章,更深的理解了一句话:在我们可以明眼看到的'现象背后,可能有不为人知的泪水,以及无法想象的痛楚,所以不要轻易去评判别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容易的地方。最近几篇由简爱衍生出来的关于原生家庭的反思,会让我觉得比看故事更沉重。因为故事是虚构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而那一篇篇泣泪的读书笔记,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我隔着屏幕,能触摸到她们的温度,却给不了她们温暖。

  一本书读到现在,从故事到道理,从道理到人生,越来越多的解读与分享,无数智慧的光芒在闪烁。我们的过去无法重来,只愿我们的未来,可以充满光明和温暖。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11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小镇阿拉卡塔卡。8岁前,马尔克斯一直居住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是上校,曾经两次参加哥伦比亚内战,外祖母是一个勤劳的农妇,对拉美传统神话故事非常熟悉。”

  ——摘自豆瓣

  先看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后看《百年孤独》,前者有点像是把后者的一个切片做得充实复杂,两本书都浓的老人味,说话方式以及老人才有的智慧和阅历。

  阅读时的愉悦多来自惊愕和服气,脑袋里小剧场不停,充满画面感(据说作者为了保留读者脑中具体而各异的画面一直没有出售电影版权)。《百年孤独》布满神来之笔,各种泪点笑点不断,看完既充盈又轻逸舒畅。从这一部书中读出了许多部书的乐趣,《无人生还》般笼罩着冥冥之中宿命,《聊斋》式魔幻现实随意切换,同《红楼梦》般由一个人精老太串着大家族的几度兴衰,又有《金瓶梅》式世俗情爱和欲望,还似《三体》给读者充满质感的时空流转。读到真是赚到。

  读书时印象深刻的除了孤独这一主题(没有人比加西亚更能将本不可言的孤独刻画得如此透彻入骨,有如此深切的理解),还有名字。名字很重要,不同文明按照各自脉络发展出的文明不约而同透露了这一讯息。日本电影《你的名字》和《千与千寻》都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林奈发明了双名法,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也变得有名有姓。拿拉丁学名或者俗名去呼唤一只飞鸟,它不会答应。但我还是热衷于打听他们的名字,那里可以找到了解他们的线索和钥匙。即便是单纯地知晓名字也好,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下回见到可以将它从另外的鸟儿区分出来。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jpg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相关文章:

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04-02

关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1-23

读书心得感悟笔记12-16

读书心得的感悟笔记12-15

《说文解字》读书笔记感悟心得08-23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09-08

《金色的脚印》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26

《草房子》读书笔记心得感悟09-17

读书心得笔记05-08

读书心得笔记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