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精选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1

  1966年9月,刘伯明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时候,家里很穷,刘伯明很懂事。假期里,他上山放猪。在依安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别的同学都住校,但懂事的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钟头。高一暑假,刘伯明还到一个砖场做过工。

  (1885年—1923年),名经庶,字伯明。哲学家,教育家。专于道家老子哲学,治西洋哲学,精通英文,并通法文和德文,兼及希腊文与梵文。江苏南京人。 南高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1919-1923)

  1885年生,早年受业于章太炎门下,求读于汇文书院,毕业后赴日留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英国侵占我云南片马时他用英文写了讨英檄文,传颂一时。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赴美攻读哲学和教育学,先后获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自美回国,即倾心于教育事业,先受聘为金陵大学教授,任国文部主任,后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之聘,任哲学讲座教授,1920年出任文史地部主任、行政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校长兼)和训育主任。是年4月9日南高召开校务会议讨论筹备国立大学计划,响应政府拟在全国有国立四大学之议。经郭校长与江谦、蔡元培、袁希涛等之努力,于12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正式成立。1921年刘伯明改任校长办公处副主任(主任由校长兼),因郭秉文为谋划发展忙于外务,在宁时间不多,实际校务皆委刘伯明主持,郭秉文离校期间则由他代理校长职务。成为郭校长的副手和东南大学创建人之一。

  1921年7月教育部长范源廉核准组织大纲和招生计划,9月任命郭秉文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923年1月将南高师并入于东大,一赖南高之旧,一秉南高之风,设有国文部、史地部、数理化部、教育科、农业科、工艺科、商业科、体育科、校舍面积370亩,继北大之后成立了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其间刘伯明作为郭校长之副手,为主持校务,建树学风和创建东大日夜操持,成为当时"高标硕望,领袖群伦"的栋梁人物,终以积劳成疾,于是年11月24日以身殉职,年仅38岁。

  刘伯明悉心致力于学风、校风建设,就师生中好的思想、好的风气,结合人生理想、世界观、气节志节、科学民主,以及存在的和认识不很一致的问题,做了刻苦认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许多哲学和教育学等文章,又就学风、教育、世界观等问题作了系列讲演。教育贵于熏染,风气赖于渐成,积多年之努力,南高之民族、民主、科学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优良学风,得以形成和坚持。现摘录其生前谆谆教于学生重视德育、智育、美育、群育之词于下,以供吾辈后人深思得益。

  "吾校同学率皆勤朴,无浮华轻薄气习。而其最显著之优点,在专心致力于学。其坚苦卓绝,日进不已,至可钦佩,实纨绔子之学生所不能及者也"。

  "吾国古来学风,最重节操,大师宿儒,其立身行已靡不措意于斯。所谓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最能形容其精神。"

  "吾人,生于科学昌明之世,苟冀为学者,曰惟真是求。惟其如此,故其心最自由,不主故常,盖所谓自由之心,实古今新理发现必要之条件也。""世界知识,其相互之关系,吾人亦应稍加注意,俾治各种专门之学者,互相了解,于分门之中有一致之意,所谓同心相应(Likenindedness),此即真正德谟克拉西之社会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调和文理,沟通中外,实为当年南高办学者之宏旨也。)

  "通常之说人格者,仅及精神方面,而以与品性相混,不知所谓人格(西语曰 personality),而观之,其中所涵要素,除自信、判断能力,庄重、温良等外,就其涉及形骸方面者,亦甚关重要。服装、健康、运动、游息善事,均应加以注意,勿以身体不强或不修边幅为荣誉。美术能调和人之感觉性与理智性,故为教育上重要工具之一。如浏览讽诵各伟大之创作,可培养其美感。应避免一切庸俗粗鄙之事物,应生活简单无浮华铺张之习,并应于可能时,培养自己所有之真正艺术才能。其在西洋,如希腊雅典之教育,以音乐与体操并重,而兼重文艺。体操者,一方面以健康为目的,一方面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希腊雕像所以完成空前绝后之美,即由于此。但南高学生在这方面似未能尽副办学者的期望。外人参观吾校,称吾校学生有老夫子气,其批评非毫无根据。"

  "吾人治学,宜有社会之动机,研究学问固不欲仅仅收效于目前,然其与人生之关系,不可不知,因世无离人生独立之学问,而学问又不是供人赏玩的美术品。凡社会生活所生的结果,不必皆善,但一切善行若离社会而生活,则必不必。学校应有自治的精神,对地方应有公民的精神,对国家应有共和的精神。"

  "吾侪对于宇宙的态度,须信其永无消灭,继续存在,有此理想,方可支持吾侪贡献于社会之勇气,而求人类之进化。"

  刘伯明言行一致,律己甚苛,俭朴无华,刻苦自励,乐于助人,待人宽厚,结谊同寅,唯诚唯谦;对待后生,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办事务实,处事务真,不畏权贵。南高、东大同仁,以其道德、学问,两堪表率,奉为魁宿,誉为"南雍祭酒,纯粹君子"。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2

  “伯明是1966年在新屯乡金星村出生的,在家排行老二,打小儿就聪明懂事,可以说是6个孩子中学习最好的。”提起儿子,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一脸的骄傲。

  刘志生告诉记者,因为家里比较困难,伯明在假期里不但帮家里上山放猪,还到砖厂打过工以贴补家用。“他在依安县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许多乡下的学生为了方便学习都在学校住宿。但懂事的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得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钟头!”

  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一重集团和“掌上明珠”北满特钢,及有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称的齐重数控、齐二机床等众多装备工业企业。这座“钢铁机械城”展示出的顽强的英雄筋骨,正是翟志刚、刘伯明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农家娃成长为一名航天员的真实写照,那就是:意志磨练得堪比钢铁。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3

  读书一天用一根蜡烛

  在刘伯珍的记忆中,弟弟伯明是个勤奋刻苦的人。“他上高中时,每天天不亮就上学去,晚上披着星星回来。那时候,家里经常停电,他就点蜡烛学习,头一天晚上燃掉半根蜡烛后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接着点蜡烛学习。说起来,当时一根蜡烛得花1毛多钱,一天用掉一根蜡烛还是挺贵的。”

  张福林是刘伯明在依安县一中念高三时的班主任。他告诉记者,伯明上高中时是班级里最能吃苦的。虽然家与学校很远,可他从来没有迟到过。“从家里到学校20多里地的路程大概得用40多分钟。尤其到了冬天,骑到学校时,棉帽子和棉袄后面全挂满了霜,整个人就像‘雪人’一样,看了都让人心疼。”

  “他平时话不多,但好学好问,学习比较有方法,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在前两名。”张福林非常肯定地说:“即使不考‘飞’,伯明也能考上大学。可以说,是他这种顽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孩子走上了‘航天路’。”

  自古以来,齐齐哈尔市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抗击沙俄侵略的寿山将军、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在全国叫响的马恒昌小组、殉职的养鹤姑娘徐秀娟……在齐齐哈尔市历史画卷上续写下了一页页辉煌。这种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所凝聚的英雄情结,无形中也在影响着翟志刚、刘伯明的人生轨迹:生在英雄的城市,更要拥有远大的理想,要踏着英雄的步伐向前迈进。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4

  “二哥考‘飞’的时候,家里人问他怎么考这个多苦啊,当个乡村教师不挺好的。二哥说,我的志向可不止于此,我要走得更远一些,学得更多一些。”虽然和哥哥刘伯明相差10岁,但妹妹刘玉芝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二哥曾告诉她,他的理想是像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一样能登上月球。

  刘玉芝说,后来才知道,因为高中英语教材里曾有一篇月球的课文,里面提到了人类登月一事,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那句名言“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给二哥极大的震撼。二哥很向往蓝天,他说也要像阿姆斯特朗一样登上太空、登上月球。

  因为丹顶鹤在毗邻齐齐哈尔市区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缔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让齐市有了“鹤城”的美誉。从北疆到长沙、澳门,到翱翔于黄鹤楼,丹顶鹤让“鹤城”美名传遍九州,也为这个实力城市赢得了“中国魅力城市”称号。这座魅力城市不断演绎的独特英雄历程,与翟志刚、刘伯明从报考飞行员到真正成为一名飞行员、再成为航天员一样,都是一飞冲天、越飞越高。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5

  当航天员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时,他的哥哥刘伯真正在西瓜地里忙着秋收。听到弟弟平安归来的喜讯,刘伯真非常高兴,连忙对着镜头为他送上了祝福。

  自1998年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以来,刘伯明一直是哥哥刘伯真的骄傲,也是家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骄傲。

  依安县甚至还有一个以刘伯明名字谐音命名的小区——博明家园,这个小区对面就是刘伯明曾经的母校,依安一中,30多年前,刘伯明就是从这里辍学开始打工的。

  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毅然辍学打工

  和千千万万因出身贫苦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的孩子一样,促使刘伯明做出辍学决定的理由也不外乎是贫困的家境和巨大的家庭压力。

  当年19岁的刘伯明就读于家乡依安县最好的高中,依安一中,在学校里,刘伯明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外号——“小雪人”。

  同学们之所以叫刘伯明“小雪人”是因为每天早上他到学校的时候身上总是挂满冰霜,头发、眉毛、眼睫毛都被染上了白色,远远一看,就像一个小雪人一样。

  那时候刘伯明就读的班级有52名同学,其中51个都是住校生,唯一的一名走读生就是刘伯明。刘伯明的家住在距离依安一中20多里路程外的东升村,每天天还不亮的时候,他就得从家中出发,使劲蹬近两小时的自行车后才能到达学校。

  每逢寒冷天气,刘伯明呼出的热气总会在他脸上凝成白白的冰霜,同学们总戏称他为“小雪人”,面对这个含有些许轻视意味的外号,刘伯明总是一笑了之,从来不会放在心上,因为对刘伯明来说,能够骑自行车来上学就已经很幸福了。

  在刘伯明刚上高中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刘伯明住不起校,家里又没有自行车,所以他只能选择每天步行到学校。整整20多里的距离,刘伯明每次都得走上好几个小时,为了不耽误上课,他总是在凌晨3点多钟就出发。

  因为每天长途跋涉,刘伯明的脚上磨出了很多水泡,看着儿子被草鞋磨得不成样子的脚,父亲刘志生咬了咬牙,掏出一百多块钱来给刘伯明买了一辆二手的白山牌自行车。

  从此,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从东升村到依安一中的必经路上总会准时出现一个骑着破旧自行车的清瘦少年。

  在依安一中学习期间,刘伯明的各科成绩都很好,但在高三的时候,刘伯明还是选择了退学。

  “三年我都没见过刘伯明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也都是从家带点馒头咸菜吃,他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能吃苦的一个孩子。”多年以后,刘伯明的班主任张福林曾这样评价过他。

  刘伯明能吃苦,但他看不得家里人吃苦,刘家共有六个孩子,刘伯明排行老二,其中有五个都要上学,家中的经济来源只有父亲当乡村教师挣来的微薄的工资。

  看着整日吃不饱饭的弟弟妹妹和即将到适婚年龄的哥哥,刘伯明下定决心退学,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的家境。

  空军招飞,他轻松过关成为飞行员

  把学校里的所有课本都带回家后,刘伯明便开始在县城里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年龄小、学历低,这都是横在刘伯明找工作路上拦路虎,找了一圈工作无果后,刘伯明无奈选择了去附近的砖厂搬砖。

  在砖厂里,刘伯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丧失了希望,他机械地将砖头一块块放到小推车上,运到目的地后再一块块卸下,就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最终,他还是没有办法放弃学业,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

  就在他回到学校后没多久,空军就到依安县选拔飞行员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刘伯明瞒着家人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在高中时期,刘伯明就是曾“迈出人类一大步”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粉丝,在了解阿姆斯特朗的事迹后,刘伯明曾对妹妹发出感叹,“读书上大学不仅为了生活,人生总得有点理想。”

  刘伯明的理想产生在无数个星光璀璨的夜里。那时候乡村的星星总是格外的亮,每当夜幕降临,面朝黄土一整天的刘伯明总会独自躺在竹床上畅想,阿姆斯特朗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那些看似渺小的星星的真实面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刘伯明想上天看看。

  直到到了空军到省城举办飞行员选拔初试那一天,刘伯明才向父亲刘志生坦白自己报名参加了飞行员考试。几乎是在一瞬间,刘志明立即明白了儿子的“良苦用心”,当飞行员花费低,能为家里省一大笔费用,看着懂事的儿子,刘志生感到非常骄傲。

  刘伯明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也出色,在经过重重选拔后,他顺利通过了招飞考试,成为了一名飞行员。1985年秋天,刘伯明踏上了前往长春的火车,此次他的目的地是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在那里,他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

  临行前,刘伯明的父母和高中班主任张福林一起将他送到了车站,张福林叮嘱刘伯明到了部队一定要追求进步,“进步了就给我写信,退步了就不要给我来信了。”后来,张福林经常会收到刘伯明的来信。

  部队的训练强度很大,高空飞跃、花式转秋千、高空走钢丝等训练项目让很多跟刘伯明一起进部队的新生们吃不消,但刘伯明却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他是个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饥困交加的童年让他拥有了顽强的意志力和超乎常人的毅力。

  在学校众多的飞行学员中,刘伯明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但却是最努力的那一个。每次训练他都力求做到最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此被教官称赞为“教科书式的飞行”,除此之外,刘伯明还坚持每天万米长跑,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1990年,也就是在他开始训练五年之后,刘伯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并于次年开始独立驾驶歼-8战斗机。

  在驾驶战斗机的这段时间,刘伯明没有松懈,反而更加努力地练习飞行技术,攻克驾驶飞行中的一个个重点难点。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刘伯明的努力都落在上级领导的眼里,1996年,刘伯明被推荐参加了航天员体检,并于两年后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一批航天员。1998年1月15日,刘伯明和其他11位航天员一起去到了北京航天城报到。

  报到当天,面对航天城前飘扬的五星红旗,刘伯明庄严宣誓,要将祖国载人航天事业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而在那之后的20多年里,刘伯明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从两次“备份”到两次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初中生刘倩婷紧张地守在电视机前,看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画面。“轰——”,橘红色的烈焰喷涌而起,神舟七号正以惊人的速度升入太空,此次神舟七号飞船上搭载了三名飞行员,其中一名就是刘倩婷的爸爸——刘伯明。

  那是刘伯明成为航天员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第一次进入太空。在之前的十年里,他曾两次错过升空的机会。

  第一次是神舟五号的首飞任务,2003年,由于表现出色,刘伯明顺利入选了神舟五号备选梯队,但在发射筹备期间,他却因不小心扭伤了脚而错失良机。

  就在养病期间,刘伯明又遭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老家突然传来消息,称刘伯明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刘伯明火速请假回家奔丧,当看到母亲墓碑的那一幕,刘伯明悲恸大哭。

  在外飞行多年,刘伯明陪伴家人的时间那是少之又少,对自小疼爱他的母亲,他感到十分亏欠。回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刘伯明一度意志消沉,足足花了半年多时间才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因此也失去了首飞的机会。

  等到神舟六号发射时,刘伯明依旧没有得到升空的机会,而是入选了备份乘组,在地面上陪着他的两位队友顺利完成了任务。

  虽然两次都没有入选,但刘伯明丝毫没有气馁,他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此后的训练、学习中,他更加用心,还整理了6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

  十年磨一剑,2008年,刘伯明终于如愿以偿升入了太空。9月28号,在完成了为期三天的航天飞行任务之后,刘伯明顺利返回了地球。下午6点20分,随着一阵电视中主持人兴奋地解说,“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刘伯明和其余两位航天员景海鹏、翟志刚一起走出了返回舱。

  在这次飞行中,刘伯明不仅实现了太空行走,还和景海鹏、翟志刚一起将中国国旗插在了月球上,他的脚步踏在了偶像阿姆斯特朗曾踏过的月球上,同时他实现了自己梦想,成为了一名和阿姆斯特朗一样伟大的航天员。

  在顺利完成神舟七号航天飞行任务后的第十三年,刘伯明再次得到了进入太空的机会,但相较于上次为期三天的任务期,这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在轨时间则长达三个月。

  按计划,在神舟十二号任务期间,航天员会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最长时间长达6小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刘伯明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尽管已经有了充足的训练经历,但此次刘伯明还是感觉有些吃力,“每次训练完了之后都只想睡觉,困得连饭都吃不下。”

  但正是高强度的训练才保证了航天员们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太空站的三个月中,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圆满完成了所有任务,顺利返回了地球。

  在此次飞行中,刘伯明还用毛笔写下了“理想”两个大字,用来激励所有中小学生,同时他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理想的力量。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6

  前往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学习的前一天,父母和老师都去车站为刘伯明送行。张福林对他说:“努力,只要你按照念高中时的坚强继续努力下去,以后不会错的。进步了就给我写信,落后了就别写了。”

  后来,每当取得进步,刘伯明都会给他尊敬的老师写一封信。

  张福林说,刘伯明的信通常挺长。信中他提到过训练艰苦,但是每次都会接一句:“训练时很苦,但是我能吃这个苦,请老师您相信我。”

  父亲刘志生说,刘伯明刚到部队,每天早晨要跑1万米锻炼身体。刘伯明曾对他说过有时候中途真的不想再跑了,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养成了习惯,如果哪天不跑万米,还觉得不习惯。

  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飞行大队,由于刘伯明一直表现出色,1991年,他开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被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

  刘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亲眼见证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回忆起这些镜头,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怜惜。

  如今,刘伯明即将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刘志生得知这个消息非常激动,他说:“没有白努力,儿子是好样的!”

  神舟七号飞船顺利着陆后,刘伯明出舱后发表讲话:

  “我们刚才进行了重力返回再适应,并进行医监医保检测,身体状况都正常,相信中国航天员是最棒的,请祖国人民放心,感谢祖国人民。”

  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了天地通话。刘伯明还向镜头展示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俯瞰家园,同一个地球村;横望日月,同一个太空城;三马飞天,齐祝愿;天地连线,一家人。”

  英雄航天员2008年11月7日上午10点,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刘伯明同志“英雄航天员”。主席亲自为刘伯明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

  以神七航天员之一的身份当选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自神七飞天返回之后,低调的刘伯明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神九、神十任务,他主要参与一些技术支持工作。前段时间,他还参与了神十太空授课专家组,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策划太空授课的脚本。“毕竟我上过太空,可以就失重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刘伯明事迹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通用17篇)03-03

感动中国先进事迹观后感02-25

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通用8篇)03-03

最新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通用12篇)03-02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700字03-02

观看《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通用19篇)03-0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2021观后感(通用16篇)03-02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精选7篇)03-03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精选20篇)03-02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通用6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