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时间:2021-11-04 09:34:07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我要投稿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一、什么是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本科生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着任何课堂教学或教学实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因而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二、毕业设计论文总结(精选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设计论文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1

  完成情况(包括任务书中规定的工作内容、研究目标等,如未能完成须说明原因):

  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十七周的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认真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努力做到不仅对设计有整体性的把握而且对细节有充分地理解。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由基于单片机的PWM发生电路、基于IR2110的驱动电路、基于电容和电阻的滤波电路、反馈部分选用霍尔测速原件、直流电动机等部分组成,其核心部件采用MCS-51单片机和数值比较器4585,功率放大电路选用IR2110,滤波电路采用电容电阻组合而成,反馈部分选用霍尔测速原件。

  主要有以下功能:

  1.可以对电动机速度进行转速测定;

  2.可以实现对直流电动机的无级调速;

  3.调速系统可获得快速、精确的调速效果;

  4.起停时对直流系统无冲击,并且具有启动功耗小、运行稳定;

  5.以上各种数据要送入单片机内进行处理。

  设计的目标是:

  为人们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实现无级调速的直流电机PWM控制系统,满足磁盘驱动器、复印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要求,具有操作简便、低功耗、高精度、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主要创新点:本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IR2110,IR2110是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利用自身独有的高压集成电路以及无闩锁CMOS技术,于1990年前后开发并且投放市场的,IR2110是一种双通道高压、高速的功率器件栅极驱动的单片式集成驱动器。它把驱动高压侧和低压侧MOSFET或IGBT所需的绝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个高性能的封装内,外接很少的分立元件就能提供极快的功耗,它的特点在于,将输入逻辑信号转换成同相低阻输出驱动信号,可以驱动同一桥臂的两路输出,驱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工作电压比较高,可以达到600V,其内设欠压封锁,成本低、易于调试。高压侧驱动采用外部自举电容上电,与其他驱动电路相比,它在设计上大大减少了驱动变压器和电容的数目,使得MOSFET和IGBT的驱动电路设计大为简化,而且它可以实现对MOSFET和IGBT的最优驱动,还具有快速完整的保护功能。与此同时,IR2110的研制成功并且投入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产品成本和减少体积。

  工作状况(包括工作态度、刻苦精神、协作精神、个人精力投入、出勤等情况):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大学期间所学专业课程进行的综合应用。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我集中了大量时间认真地去做毕业设计,每天穿梭于机房、图书馆、自习室之间。通过不断地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

  在设计期间,我们向指导老师定期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王立新老师对我们现阶段完成的工作给予指导意见,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而且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并提交了毕业设计手稿。在设计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向导师询问,通过导师悉心的指导,不仅使我的设计顺利有序的进行,而且对我思维的拓展有巨大的帮助,使我真正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因为专业知识掌握不够而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我就和同组的同学或舍友共同切磋商讨,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了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增强了我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当然许多更为专业的难题都是在王立新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的。

  收获、体会及建议:

  本次毕业设计,不仅使我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了大学时期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使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同时,也使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实用化。在王立新老师和广大同窗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此过程中,由于要广泛的搜集资料,我查阅了多方文献并访问了很多专业网站,使我对国内外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比较前沿的学术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己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毕业设计、论文撰写阶段,我的指导老师王立新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与帮助。王立新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给我提供了支持,更以身作则让我明白以后该以怎样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些都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当我遇到疑难问题时,许多同学都很热情的帮助我解决问题,特别要感谢宿舍同窗的耐心指导与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并且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2

  20xx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整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历经了四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4月初,在与导师的交流讨论中我的题目定了下来,是《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在国营电力企业HD集团的开发应用》。当开题报告定下来的时候,我当时便立刻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中,当时面对浩瀚的书海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我将这一困难告诉了导师,在导师细心的指导下,终于使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我在学校图书馆,大工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记在笔记本上,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然后我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分类,及时拿给导师进行沟通。

  5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了,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请教专业课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慢慢成型。5月中旬,论文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5月下旬开始进行相关图表的绘制工作。

  当我终于完成了所有打字、绘图、排版、校对的任务后整个人都很累,但同时看着电脑荧屏上的毕业论文时我的心里是甜的,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这次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论文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

  我不会忘记这难忘的几个月的时间。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难忘的回忆。在我徜徉书海查找资料的日子里,面对无数书本的罗列,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亲手设计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开发步骤的时间里,记忆最深的是每一步小小思路实现时那幸福的心情;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满的只有喜悦毫无疲惫。这段旅程看似荆棘密布,实则

  蕴藏着无尽的宝藏。我从资料的收集中,掌握了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的知识,对我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让我对当今绩效管理的最新发展有所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在该领域有所作为。

  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此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和专业老师,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老师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论文种种,颇为周折。现在我真诚地感念我所经历的一切,最后请允许我再次鸣谢这些帮助和照顾我的人们,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如何写毕业论文,更让我明白应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他们是:李英老师、张红日老师、明艳芳老师、肖兴媛老师、徐春达老师、杨丽老师和田雨老师,以及我亲爱同学们和我深爱的父母家人。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3

  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已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在编程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是编程开发方面的专业技能,更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和耐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和开发,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基本开发完毕,系统功能基本符合借阅管理的需求,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该系统还有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界面做的不够漂亮,不够人性化,有的操作有点繁琐,这些都是后续工作可以更好完善的。因为对图书馆的调研不够精确,所以有些问题没有考虑到,导致有些实现的功能不够周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一些复杂的代码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使之更加简捷易懂。

  在开发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当调试时,出现,页面加载不进去,以前我们只知道单一的调试方法,即点击调试按钮,不知道代码出错信息在哪里,很难调试成功,后来经过到网上搜索信息,以及请教老师和同学,渐渐的懂得了如何调试程序,这需要在相应的函数添加断点,按F10,分段调试,一点一点调试,就能可找出错误出现在哪个地方,然后再不断的调试。

  在创建数据库时,会出现,主键和外键的先后创建问题,以及当创建了表和字段的主外键和关系后,需要修改数据库时,会出现主外键的问题,这时就要考虑修改数据表的先后问题了。

  在创建登录界面的功能时,刚开始理解的有点错误,导致后来登录界面没有更实际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改,终于修改成功了,编程并不是最难的,修改程序,调试程序往往是最繁琐,最耗时间的,但是通常,只有耐心的,一点一点的调试,才能发现系统的不足,才能让系统的功能更好更全面的实现。

  大学的生活很美好,也很值得留恋。在这里,找到了良师益友,也学到了在别处学不到的知识。随着毕业设计的完成,随之而来的便是毕业,意味着和同学、老师分开,真的有很多不舍。

  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问题,有些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很是苦恼,就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他们总会很耐心的给以帮助。老师在检查程序时,总是耐心地指出程序中明显的不足,使我明白怎样去改正,完善系统的功能。老师在给我检查毕业论文时,批注写的很仔细,写明了需要修改的地方,和仔细的指导,使我更加方便地对论文进行改正。老师那温和的态度和深厚的学术修养使我终身难忘,真的很感谢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同学热心的帮助。

  感谢计算机系的每位老师,每一次课他们都很认真地对待,很耐心地讲解。感谢我的母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美丽的校园、庄严的教学楼、干净的教室,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是我心中最珍贵、最美丽的记忆。不管将来走到哪里,依然记得我的母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我曾经学习和生活的母校。

  最后祝我的母校,蒸蒸日上,更创新高!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4

  20xx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情况总结 根据学校《关于对20xx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的通知》(西电教2013105号)要求,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小组对20xx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进行了全程跟踪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相关数据统计

  据统计20xx级参与毕业设计人数共计5103人。其中在北校区作毕业设计的学生有518人,在南校区作毕业设计的学生有4350人,外出作毕业设计的学生有235人。20xx级与2009、2008级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比例、指导教师比例对比如图1、图2:

  图1毕设成绩统计比例对比

  图2指导毕设教师人数占同一职称人数的比例对比

  从图1、2比对情况可以看出,最终成绩统计中的优良比例近三

  届都很好的控制在了55%左右,不及格率20xx级较2009级略有上升。指导教师比例中,20xx级教授、副教授、讲师投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人数占同一职称人数的比例有所上升,教授指导毕业设计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强。

  课题来源及课题性质统计对比如图3、图4:

  图3毕设课题来源比例对比

  图4毕设课题性质比例对比

  从选题情况来看,选题类型分布较为合理,其中,硬件与软硬结合题目的总数量连续三届保持在30%以上,而文献综述题目数量控制在10%以下。来自科研生产项目的题目连续三届都保持在70%以上,且20xx级有所上升。

  从以上几组图及数据可反映出,近些年学校有序推进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改革工作,有所成效。但是,从部分统计数据也可看出,高级职称教师仍需进一步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硬件与软硬结合类题目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检查内容

  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小组从20xx年1月至7月,分六个阶段,通过网上检查、到各学院走访、到学生毕业设计场所走访等方式对全校13个院(系)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检查。每个阶段检查结束,检查小组都能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相关学院,以便学校掌握情况和各学院及时整改。

  第一阶段:20xx年1月2日至20xx年1月9日。检查组审查了各院(系)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机构,以及全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就每个题目的科学技术性、应用实践性、难易程度、可实现性、工作量大小及计划安排等问题作了审查;对各院(系)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准备、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审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与询问。进一步强调,各院(系)应组织师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会,并向学生公布学院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设计资源及课表等信息。教务处向全校公布各学院实验室开放信息。

  第二阶段:20xx年2月24日至3月10日。检查组先后10余次到各院(系)与部分教师、学生座谈,累计座谈人数200余人。重点了解各院(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状况,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困难和工作进展等情况;检查组还检查了各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场所准备和仪器设备保障等情况。

  第三阶段:20xx年3月29日至4月7日。为了解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松后紧,从而导致实际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学校

  继续推行中期检查“预答辩”制度,多数院(系)能够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分成答辩小组进行中期答辩,并在“预答辩”过程中及时了解进度完成情况,较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前期的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学院未按学校要求执行,希望相关学院在今后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加强此过程的管理与实施。

  第四阶段:20xx年6月10日至7月9日。学校已连续第六年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盲审工作。此次共组织了26位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参与集中盲审,抽查盲审论文共计272份。盲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工作组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认真评判。从校检查组对管理机构人员的相关访问来看,中期检查“预答辩”制度,盲审制度等措施得到了肯定,符合过程控制这一要求,也取得了质量改进的较好效果。

  第五阶段:为提升学校毕业设计质量,落实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精神,自6月3日起,学校组成检查工作小组,对20xx年(10级)毕业设计答辩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小组由教务处全体人员、学校教学督导组及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共46人组成。最终,收回检查表243份(督导:173份;教务处70份)。

  检查结果表明:多数学院能够严格按照《毕业设计工作条例》规定较好的组织毕设答辩,答辩组织机构健全、组织程序合理;学生答辩准备充分,都准备了答辩提纲(PPT);答辩过程全程进行了视频或录音信息采集;答辩时间及过程符合要求。针对个别学院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将意见及时反馈至学院并落实整改。

  第六阶段:视、音频信息抽查

  为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下一届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铺垫,学校于7月1日至5日组织校督导组对全校毕业设计答辩视频及录音进行了随机抽查。全校共抽查视频及录音资料200份。

  抽查整体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个别学生答辩准备不足,老师提问内容质量有待加强。个别学院视频录制效果较差,存在图像不清晰、声音音质差或听不清等现象。

  另外,校检查组还抽查审阅了毕业论文,并就论文的'结构、重点内容的科学性、打印装订的规范性等作了审查,同时还了解了各院(系)对论文成绩的最终审定情况及成绩结构状况。

  三、对各院(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

  学校在20xx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工作中继续实施抽查盲审、中期检查“预答辩”、安排教师指导“课表”等质量管理行为。今年还新增了毕设答辩现场视频信息采集、答辩过程检查、视频抽查等措施,用于强化质量监控环节。在各院(系)教师及教学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xx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总体良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论题来自科研与自拟的数量比例明显上升,多数论文的难易程度,框架结构,论文工作量与写作规范性符合学校要求;多数院(系)的文献综述性论题有所减少。

  2.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有所提高。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具体业务的指导有所加强,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满意程度较高,学生所花费的毕业设计实际工作时间有所增加。

  3.各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系统管理较为重视,对实验室的管理较为重视,软、硬件准备较为充分,开放时间较往年有所增加,场地与仪器设备保障良好,对中期检查工作较为重视。

  4.所有院(系)对论文答辩会场地的组织与准备工作较充分。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准备答辩提纲,做好PPT的制作工作,部分选择做硬件及软硬件结合系统研究的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还现场演示了所完成的硬件电路功能,展示了其硬件作品。答辩组教。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5

  一、信息化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信息化在带来教育范式转型的同时,不断的变换着教育的形式,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这也为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理念的改变成为现实。

  1、有利于“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观的实现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通”和“专”现结合的人才,这种课程体系要求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很好地整合: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这种构建观念一直是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构建者不敢有的理念。信息化的出现,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课程构建者再也不用为资源不足而担心,不但为课程构建者实现这一观念提供了基础,也向课程构建者提出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的实现

  在民族地区学生素质偏低的前提下,能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是其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者是课程构建的起点,后者是课程构建的阶段性目标。而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分为知识能力方面和对学习的心理、态度、情感方面。目前,我国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信息化的形成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它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给予学习者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践观的实现

  人才培养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而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是参与。信息化形势下,课程构建者可以利用各种工作和信息资源达到教育目标,信息化也有助于创建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助于交流协商、知识构建和知识写作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创建实践共同体和实践场所。

  二、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但信息化的形势下也有着新的内涵。

  1、科学性和人文性

  信息化为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连接可以取得各人感兴趣的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课程构建就可以不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亦如此。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必须根据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发展方向、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来设置,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人文素养当然也应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的因素,缺乏人文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抽出神经的植物人没有区别。

  2、专业性与自主性

  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把通才教育和适度专才教育结合起来。但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课是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保证的部分,否则这个课程体系就是去了专业性,而在其他模块的构建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讲义多媒体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甚至可以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揉合到课程当中,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既能能够突出专业课的重要地位,凸显本院系的专业特色,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

  民族地区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要重视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渗透,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者在进行课程构建时,应考虑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师生、同学提供交流机会,增强教学互动,同时还应当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尽量为同学提高实践技能提供虚拟实验场所,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步人社会进修和深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4、稳定性和动态性

  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无不体现着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都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师生较深对本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程体系构建都必须体现出很大的动态性,各个学科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增进课程实施的优化,这有利于师生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

  三、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要求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否则将会将会直接影响课程体系基本策略的实施。

  1、以国家政策为基准

  信息化形式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国家政策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1995年,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吹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号角。2000年国家出台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任务,民族地区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观念必须围绕“专”进行,成为专的支撑,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这还要求我们发挥信息化对促进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方面努力。

  2、以市场为导向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设计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并为这种导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民族地区的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试图面向市场,但实践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课程构建只能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的传统逻辑思路设计的,结果发现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呈两张皮的状态。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各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面向市场提供力坚实的基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使宽口径的基础教育思想得以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很容易就能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调查、预测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成了轻而易举的事,专业课程的设置能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3、以师生共享为目标

  信息技术以实现资源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著称。在信息社会里,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信息技术引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以加强课程体系中课程资源的师生共享性为目标,深刻地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资源的共享赋予了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学生可以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主义的构建者,媒体成了创设情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课程的重复性,降低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交叉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还可以构建教师知识分享平台,消除教师之间实践和空间上的障碍,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吸收,实现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促进知识的成功转移,引发对专业发展的思考。

  4、以模块化为策略

  在信息化的形势下,考虑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博学的专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上,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全部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即理论课程模块、实践实验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方式设置课程,一是基础平台课程。一般来说,公共基础课是比较成熟的学科,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也相对稳定。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重点是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把前沿的东西加进来,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二是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特点开设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整个课程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每个专业都确定了几个方向的选修课模块,每个选修课模块开设一组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三是建好支撑平台课程。支撑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活动等。实验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鼓励各专业开设专题实践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相关文章:

1.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2.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3.毕业设计论文致谢

4.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分享

5.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范文

6.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

7.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8.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样本

9.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