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伯俞泣杖翻译

时间:2023-01-03 16:54:26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伯俞泣杖翻译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伯俞泣杖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言文伯俞泣杖翻译

  伯俞泣杖原文

  汉韩伯俞、梁人。性至孝。母教素严。每有小过。辄杖之。伯俞跪受无怨。一日、复杖。伯俞大泣。母讶问曰。往者杖汝。常悦受之。未尝或泣。今日杖汝。何独泣乎。伯俞曰。往者儿得罪。笞尝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已衰。恐来日无多。是以悲泣耳。

  李文耕曰。人子之身。父母所育之使日强者也。父母之力。人子所累之使日弱者也。况驹隙之景频催。风烛之膏易殒。天伦聚乐。有能至百年外者乎。韩公母力不能使痛一言。真伤心语。不堪读也。

  直译

  汉代韩伯俞,梁州人,天性很孝顺,母亲教育他,一向很严格。每次有小的过错,就用手杖打他,伯俞跪着受杖没有什么怨恨。一天,又用手杖打他,伯俞大哭。母亲惊讶的问他:“往日用杖打你,总是心悦诚服的接受,没有有时哭泣的现象,今天用杖打你,为什么独独的哭泣?”伯俞说:“以往儿子犯了过失,挨打感到很疼痛,知道母亲很康健,今天母亲打的力量,不能让我疼痛,知道母亲体力已经衰退了,担心以后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悲伤哭泣啊!”

  李文耕说:做儿子的,是父母所养育并使他渐渐强壮;父母的精力,是儿子拖累并使他们逐渐柔弱。况且光阴如白驹过隙的景象,频频催人易老;年迈父母如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父母儿子聚合在一起共享伦之乐的.,有能够到一百多年以外的吗?韩公(韩伯俞)的母亲用力打儿子,不能让儿子疼痛,真正是伤心的话语,让人不忍心读下去。

  意译

  韩伯俞,汉代梁州人。生性孝顺,能先意承志,所以深得母亲欢心。只是母亲对他十分严厉,尽管对他非常疼爱,但是偶尔也会因他做错事而发火,用手杖打他。每当这时,他就会低头躬身地等着挨打,不加分辨也不哭。直等母亲打完了,气也渐渐消了,他才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谢罪,母亲也就转怒为喜了。

  到了后来,母亲又因故生气,举枝打他,但是由于年高体弱,打在身上一点也不重。伯俞忽然哭了起来,母亲感到十分奇怪,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言声,也未曾哭泣。现在怎么这样难受,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吗?”伯愈忙说:“不是不是,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但是因为知道您身体康健,我心中庆幸以后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常承欢膝下。今天母亲打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足见母亲已筋力衰迈,所以心里悲哀,才情不自禁地哭泣。”韩母听了将手杖扔在地上,长叹一声,无话可说。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示例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伯俞泣杖含义

  伯俞泣杖,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yú qì zhàng,意思是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母亲力衰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出自汉·刘向《说苑·建本》。

  成语出处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汉·刘向《说苑·建本》)

  译文:伯俞犯下了过错,他的母亲便鞭打他,而伯俞哭了。他妈妈说:“以前打你都不曾哭过,那你今天是在哭什么呢?”他答道:“以前我犯错被打时都会痛,而今日母亲您的力量已无法使我感觉到痛了,所以我哭了。”所以说父母对自己发怒之时,心中不记恨,痛苦不表现于脸色,并坦诚地接受惩罚,使父母能够有所哀伤怜惜,是最好的;父母发怒之时,只是心中不记恨,痛苦不表现于脸色,则为次等;而若父母发怒之时,怀恨在心,又表现于脸色上,则是最糟糕的。

  成语名字:

  伯俞泣杖

  成语发音:

  bó yú qì zhàng

  成语解释: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句: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他向母亲讲说着《伯俞泣杖》、《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的故事。”

【文言文伯俞泣杖翻译】相关文章:

伯俞泣杖散文11-05

伯俞泣杖的成语典故及解释06-20

伯俞泣杖美文摘抄07-01

伯俞泣杖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0-24

文言文翻译12-06

文言文翻译方法06-13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06-13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03-04

关雎文言文翻译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