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绿》经典教案

时间:2020-10-10 19:15:17 朱自清 我要投稿

朱自清《绿》经典教案

  《绿》是朱自清早期的一篇游记。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

朱自清《绿》经典教案

  朱自清《绿》经典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学习变换写景角度和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来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学会抓住“文眼”来组织材料。

  3.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教学重点

  抓住最能透视文章神韵的词句,引导学生从情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

  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变换写景角度和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来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2.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都知道这首诗中“绿”字用得最好。据说他为选用这一字煞费苦心,曾用过“到”、“入”、“过”、“满”等十几个字。“绿”字用得妙,形容词动词化,有色有形,化静为动,一字用妥,尽得风流。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朱自清的散文,也以《绿》为题,表明他对绿的钟爱。这篇散文是一幅明丽诱人的图画,是一块纯洁温柔的美玉,是一首情彩横溢的诗歌,是一曲幽雅动听的乐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当年在温州游仙岩梅雨瀑时写下的散文佳作《绿》,是怎样将一潭绿水写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的。”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1931年至于932年留学英国。抗战前对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中华民国政府打内战。

  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中华民国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时代背景介绍。

  《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

  《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四、全文朗读(听录音、配音乐及画面)

  1、掌握下列生字词

  踞(jù) 薄(bó)阴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chà)

  明眸(móu)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2、整体感知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几个?每个立足点写了什么景物?

  (2)、这篇散文的“文眼”上什么?

  教师补充: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抓住“文眼”来写“绿”的?

  五、学生精读课文,讨论并归纳

  1、作者写景有三个立足点。

  第一个立足点是山边,写梅雨潭的远景。

  第二个立足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山、岩、亭、天、草、瀑布、水花。

  第三个立足点是梅雨潭边,写梅雨潭的绿:潭面、水波、水光、水色,并联想。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

  2、这篇散文的文眼是: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3、作者是这样抓住“文眼”来写“绿”的:

  文章开头点题: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便按游踪之先后,远写飞瀑及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实际上仍抓住“惊诧”来写:“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暗示出梅雨潭并非死水之潭,则是有不尽的活水深潭,是充满生机之绿,这也是梅雨潭可爱之由。其瀑流飞泻而下的气势、威力令人“惊诧”,水花飞泻情景更可“惊诧”。然而写到梅雨潭的绿招引我们去“追捉”时,“我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这显示作者先写瀑布,不过是用作陪衬,强调了“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惊诧于她的潭面、水波、水光、水色,最后,文章结尾照应开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显示“惊诧”这“文眼”贯穿始终,而在“惊诧”之前加上“不禁”,更突出了“绿”的强烈印象。

  文章充分体现了“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同步导学》中的“基础训练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绿色是大家喜爱的颜色,但大家听说过“女儿绿”?观赏过女儿绿吗?

  如果没有请打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引起学生对“女儿绿”的注意。)

  二、请一组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十二三岁小姑娘”的特征。(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女儿绿”的具体寓意创设条件。)

  三、阅读品析第三自然段

  1、听朗读,品味梅雨潭的绿是否具有女儿的魅力。目的:学生一边听配乐朗诵,一边看屏幕上播放的梅雨潭绿意盎然的画面。(为学生品析梅雨潭的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第三段末的女儿绿与段前的博喻、比较、想象结合起来,由“女儿绿”这一点,延展到对文章写景状物各个环节的分析。)

  2、教师示范引路,品析“招引、追捉”所显示的情与景。

  3、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品味分析“喻绿”、“比绿”、“想绿”的描写。注意启发学生从“十二、三岁”这个年龄段“小姑娘”的特征上去分析。

  4、仿写练习:“我若能…”写几个句子。(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5、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眼中的梅雨潭为什么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启发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把握情与景的对应关系,突破难点。)

  四、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段。

  1、动手为这段配上插图。

  2、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要先写梅雨瀑、梅雨亭?(用画图带动对重点词语的品析。明确写景的内在连系。)

  〈2〉课文第二段描写梅雨潭,大家知道文章的中心是描写梅雨潭水的绿,那描写梅雨瀑是不是中心不突出?作用何在?在文章中找出能说明这问题的句子来:

  提示:a、为了衬托梅雨潭,使“惊诧”落到实处。

  句子:“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b、交待了梅雨潭的得名实际上因瀑而来。

  五、将全文连起来看,结尾重复开头的“惊诧”,而且多出“不禁”二字,告诉了你什么?教师从人物称代上点拨。(明确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惊诧”二字来写的。

  〈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两段都用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不同在哪里?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作用是什么?这两段话可以对调吗?

  提示:a、第一段中的“惊诧”前多了一个“不禁”;

  b、这两段使文章首尾相接,是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c、不能对调,因为“不禁惊诧”是作者在热情地描绘梅雨潭之绿,抒发自己对她的倾慕和向往之后,情不自禁地喊出的,是作者感情真实的流露,是行文的必然。

  六、品味语言

  1、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

  2、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3、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4、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5、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如第四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波光的明亮和质地的柔软的特征。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段精彩的语句

  2、完成《同步导学》中的“能力提升”和“中考之窗”

【朱自清《绿》经典教案】相关文章:

朱自清绿读后感05-29

朱自清《绿》教学反思3篇04-01

朱自清绿读后感8篇06-25

朱自清绿读后感5篇06-18

背影 朱自清 教案11-03

朱自清《绿》读书笔记(通用10篇)01-08

《背影》朱自清设计教案07-03

朱自清《背影》的教案11-19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11-26

朱自清绿的读书笔记(精选7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