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诗坛翘楚余光中

时间:2020-09-17 10:19:27 余光中 我要投稿

文摘:诗坛翘楚余光中

  【简介】

  资深文学编辑张昌华以大量的一手材料从多角度记录了大家学者们的为人与为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结成《走近大家》一书。本文节选自其中《诗坛翘楚余光中》一文,介绍了以《乡愁》闻名海内外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趣闻轶事。

  余光中说他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年少气盛时他自诩右手写诗,左手为文。他将第一部散文集冠名为《左手的缪思》,以彰显诗为正果,文为副业,评论、译为余事,皆隶属“第三只手”;此外他还钟情于绘画、音乐以及天文、地理、历史,乃至人类整个文化,好一个“千手观音”。其著译林林总总排列案头犹如风光无限满亭星月。

  透视他的生活和家庭,亦可堪称星月满亭。

  余光中在思想上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不烟不酒,一杯茶足矣,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机械得连吃饭都上固定的餐馆,点菜都是千篇一律。他是当年办《文学杂志》的朋友中惟一一个不上牌桌的人。他不想见那些不必见的人,因为他既不求官,也不竞选。对有共同旨趣的朋友,他盛情接纳,在香港七年,他的家几近成为台湾会馆,人称“沙田孟尝君”。对话不投机者,则三句嫌多,道不同不与为谋。但他确实又是一位冷面热心者,很会善解人意,乐于提携有才情的朋友与后学。余光中文章写得好,人品又高尚,他晚年供职的高雄中山大学,校长把他当做镇校之宝,请他在运动衫、雨伞上题字,以赠来宾。而余光中自己“不喜欢在媒体上晃来晃去”,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者,追求心灵一片净土。

  他说他生就一副“不列颠的脸”,西装、领带,洋气十足,外表一本正经;但他的锦心绣口是有名的。他把谐趣作为社交场合一件漂亮的服饰。他刚到中山大学执教,他称女研究生们为“村姑”,毕业后这些女弟子们相约来为他祝寿,他对“村姑们”说:“不要以为毕业离校,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作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售后服务’还多着呢!”说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学生们都说,把听他的课当做一种享受。他是诗文大家,一次饭桌上论道,他说菜单是诗歌,账单是散文。自己却戏言:“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为了娱人;写批评,尤其是写序,为了娱友;译,是为了娱妻,因为译的工作平稳,收入可靠。”又说:“这四样东西的版权将来正好分给四个女儿”……

  余光中的家庭是女性世界。他戏说他与五个女人为伍,戏称余宅是“女生宿舍”,他是“舍监”……他的谐趣尽现在他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我的四个假想敌》清淡中蕴深情,读之无不捧腹、喷饭!

  关于婚姻,余光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他认为“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值得玩味。

  说来有趣,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的结合,没有传奇色彩,倒真正体现一种缘分。

  童年时代,母亲常携余光中到常州漕溪探亲,舅家的表兄弟姐妹有三四十之多。斯文秀气的表妹们给儿时的余光中留下了美好回忆。两家长辈曾戏说,将来让余光中娶哪个表妹吧。若干年后,余光中果真娶了表妹,不过是那一群表妹之外的一位表妹范我存。

  范我存的父亲范肖岩早年留法,是浙江大学教授。母亲孙静华在上海蚕丝公司工作。他们夫妇都很“前卫”,将女儿寄养在她南京的姨妈家,就读贵族学校明德女中。范我存九岁那年,父丧。抗战胜利后,余光中回到南京,在范我存的姨妈家两人初识。少男十七,少女十四,初次相识谈不上一见钟情,但双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范我存印象最深的是听姨妈说这位表哥人品好,学习好,又会绘画。

  关关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初识不久,范我存便收到余光中寄来的一份同人刊物,刊有余光中译拜伦的诗作。可笑的是余光中不知这位表妹的大名,在信封上写小名“范咪咪”收(此昵称延续至今)。范我存觉得有点突兀,朦胧中被表哥的文采倾倒。1948年,因时局动荡,范我存回到上海。余光中第二次逃难到沪,欲觅这位表妹时,范我存已随亲戚飞往台湾,失之交臂。直到1950年,余光中一家到台,才重续旧缘。那时范我存肺病刚愈,身材颀长如水仙般袅娜飘逸;余光中元气淋漓,风华正茂。台北、中两地相望,有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憾。共同的志趣与爱好催发了爱情的种子。刚开始双方家长不太欣赏此事,一个烦对方患过肺病,一个嫌对方有点书呆子气。余光中痴情,用小刀在自家枫树干上刻下“Y·L·M”(余、爱、咪三字的'第一个字母),范我存也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余光中在译《凡高传》时,每译一章便寄给范我存誊写,正面是译文,反面是情书。两人合作珠联璧合,十分愉悦。他们携手划桨,终将爱情之舟驶达彼岸。相恋六年之后的1956年,他们携手走上红地毯。梁实秋等一批社会名流是他们婚宴的座上客。

  余光中追求范我存,不全因表妹温柔美丽,重要的是“她了解我,对文学艺术富有敏感的品位,这是吸引我的特质”。遗憾的是婚后的范我存不得不淡出殿堂(文学),深入厨房,继而成了“一窝雌白鼠的妈妈”。七年内,她成为珊珊、幼珊、佩珊、季珊四个女儿的母亲。家中八条小子在飞舞,范我存上奉高堂,下育儿郎,成了八口之有的掌家婆。公公生性好客,余光中交游又广,主雅客勤,访客的鞋子常在门玄关排成长龙。门铃声电话声声声入耳,小的哭大的闹不胜其烦。有时门铃电话铃齐响,范我存不得挟着孩子去开门或接电话……范我存成了余家的内务部长、外交大臣、不管部部长。古训“子不教,父之过”,余家非也。对子女教育的重担,余光中也尽数下放给太太。从小到大,四个女儿的学校他都没去过,老师叫什么名字他更不知道。一次范我存打趣地问:“哎,你怎么不担心孩子的功课?”余光中倒理直气壮:“为什么要人管哪,我以前念书还不是自己念?念书本来就靠自己。”这话倒真把范我存住了。外柔内刚的范我存,亲和力又特别强,里里外外她都处理得十分周到和得体。她像一株大树,为余光中撑起一片绿阴。每谈妻子,余光中十分动情:“她帮我挡出一片天地,让我在后方从容写作,我真的很感谢她。”这些深情洋溢在余光中献给范我存的诗作《三生石》、《私语》和《珍珠项链》中的字里行间。

  夫唱妇随,是中国式的传统美德,夫不语,妇善为,这个境界就更上一层了。余光中一生作诗八百余首,其中有百首是情诗。像《等你,在雨中》中的一位像“莲”的小情人,就很引人遐思,甚而,有人妄加测,范我存表现一种惊人的理智与大度。她说:“有些情诗不一定写实,何必认真研究?有很多事情最好别追根究底。”话中充满着理智、宽容,更多的是自信。余光中十分欣赏太太见怪不惊,大而化之的美德,压根儿不去从字里行间搜寻微言大义。否则,余光中岂能“光中”?余光中不止一次地对朋友们礼赞他的太太:“她的优点很多。”“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我们能契合,而且她能充分和我的事业、我的朋友融于一片。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嗜好,又有共同的朋友,婚姻怎么能不稳固呢。”结婚四十多年,他们相敬如宾,夫妇好合,如鼓琴瑟。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余光中的四个女儿中有两位博士,另两位也学有所成,早羽翼丰满翱翔在自己的天空。她们在人品与文品上都秉承了父母,文雅而又有棱角。她们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的潜质,都是舞墨的好手,但她们却很少写文章。余光中埋怨“她们大都懒于动笔”,而女儿们却振振有词:“我们怎么也写不过爸爸了,所以干脆不写。”

  从女性的角度,林海音对余光中有个十分中肯的评价:“没有像光中这么好的丈夫了。”而朋友弦说得更酷:“我还真希望他也有点缺点呢!”

  岁月不居。如今星星已不是那个星星,她们星罗棋布在世界各地;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白发与皱褶使其黯然几许;但在范我存的心中,他们家的太阳仍是那个太阳——不老的余光中。

  余光中、范我存俪,一对终身最佳“牵手”。

  (作者:张昌华,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文摘:诗坛翘楚余光中】相关文章:

多情的诗坛翘楚余光中06-20

多情的诗坛翘楚—余光中10-26

余光中散文摘抄内容10-31

余光中经典散文摘抄10-26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美文摘抄12-05

初唐诗坛与陈子昂介绍07-14

唐朝诗坛好友元稹和白居易11-25

余光中集05-11

后人对大唐诗坛神童王勃的评价11-11

送别诗中的翘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