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时间:2020-10-03 13:25:04 余光中 我要投稿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读余光中的散文,总是能学到不少的知识,以及陶冶了个人的艺术情操。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第一篇: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我最爱的作家之一就是余光中先生。自从读到他的散文,我就不免在作文中用到他的东西。我的摘抄本上也记着先生那些让我念念不忘的句子。如果余秋雨先生在某种程度上像杜甫,总是关注着社会与大众;那我觉得余光中先生在某种程度上像李白,总有奇崛的文墨,让你无法忽视。

  余光中先生自己说,“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在先生的创作历程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散文很多,典型代表有《逍遥游》、《鬼雨》、《咦呵西部》、《听听那冷雨》等。余先生的散文,用大品来形容,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汉语大词典》对“大品”的解释中,我们取“地位高出凡品”的意思和联想。在他的散文里,余先生的篇幅、笔势、想象、技巧都够此资格。

  从篇幅上来说,篇幅都比一般散文要长。至于笔势与想象,是奇特横放,海雨天风式的。要想知道在余光中健笔兴酣时,文字是如何的凌厉,如何大幅度在时间与空间左回右旋,如何在物理空间之外创造广阔的联想空间、感情空间,又如何借客观世界中的大量实景、实物和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典故把内心的`哀痛扩宽加深,我建议读余先生的《鬼雨》一文。余先生的写景技巧也是了得的。一般的散文作者,面对一朵花,一个慵懒的午后,都能因景生情;到了壮丽的景象,往往是避重就轻,说“雄伟壮观,非笔墨能形容”,要么拿古人现成的句子敷衍了事。即使勉强举笔,也挑不起奇伟景象描写之大梁。余先生则能在对颜色与光影的叙述中为读者的眼界开辟新天地。“横陈在地平线上的,依次是依次是惊红骇黄怅青惘绿和深不可泳的诡蓝渐渐沉溺于苍黛。”“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余先生旅美期间,接受了新经验,散文风格现代而前卫。在《登楼赋》与《咦呵西部》中,我们更像是在观赏一部动感活力、气势磅礴的电影。对于文字与结构的实验,诚如海子的小说一般,余先生在冶炼文字的同时获得了成果。文字在这里被压缩、锤扁、拉长、磨砺,写出来的成果就是“兴酣笔落摇五岳”。先生对韵律、节奏高度的敏感,所以他的笔下句子从来不会呆滞不灵。

  我在作文中多次化用余先生的句子,比如“两睫交瞬之顷,在令人目眩的距离,交射如是微渺的清辉。”“星象是一种最晦涩的灿烂。”“更美,更美的是江南,江南的春天,江南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些句子仿佛是一种召唤,在这召唤之下,能够被带入一个光华夺月、昂扬蹈厉的大品境界。

  第二篇: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余光中的散文,风格多元,题材广阔,全面的成就已有公论,在此无须重复。可是,余氏的散文中,该数哪一类最出色呢?这样的问题,我们当然可以避而不问;即使有人问起,也可以避而不答,以一两句外交辞令交代过去:“好散文就是好散文嘛!干吗要分高下?何况散文因题材不同,有时会像橘子和苹果一样,不能加以比较。”

  可惜这样的问题,有时却不能回避。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过去几年,我一直教二十世纪的中文文学。由于一学年之中既要讨论小说,又要赏析诗歌、散文,所割之爱颇多。以散文的赏析为例,半个学期之内,我只能蜻蜓点水般从数位作家的作品中,每位选讲一篇。选到余光中的作品时,问题就来了:“余光中的散文,质优量丰,该选哪一篇呢?”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我自然会多选几篇,其中包括《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催魂铃》、《我的四个假想敌》《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央》等,学生都可以获益不浅;而且这类作品是散文正格,学生和初习散文创作的人,都较易入手。可是,要在短短的一两个钟头内向学生介绍余光中的散文世界,考虑就不同了。都是好散文,但不算余光中的绝技,因为写这类散文而又写得出色的,五四以来,除了余光中,还有别的作家。我要介绍的余氏作品,应该能达到余光中所提出的标准。

  余光中四十岁前后所写的散文最为重要。在这个时期,他踔厉风发,以盛年之笔接受各种新经验、大经验(尤其是旅美经验)的挑战,写出了一篇接一篇神气贯注、想象奇伟的作品,升到了五四以来罕有的高度。《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一类文章,无疑都隽永幽默,情趣和理趣兼备,但这类佳篇,在梁实秋的散文集里也可以找到。《噪音二题》、《蝗族的盛宴》、《幽默的境界》等几篇,冶幽默和讽刺于一炉,也十分难得,但也有梁实秋、钱钟书的作品为侣。《逍遥游》、《鬼雨》、《咦呵西部》、《听听那冷雨》等作品就不同了;这类作品,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集里都不易找到;即使相近而未逮的,也为数寥寥。

  余光中的这类散文,出色而罕见,在五四以来的散文史上岳峙寡俦,以“大品”一词形容,庶几能标出其独特之处。他的大品散文有多种特色。

  第一个特色,就篇幅而言,大品散文比一般散文长。

  在大品散文里,余光中的笔势、想象有较大——甚至极大——的空间去驰骋;情形有点像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绘《创世纪》,贝多芬作《第五交响曲》。在《逍遥游》的后记里,余光中说过:“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这段言志文字,道出了大品散文的基本特色。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相关文章:

谈谈余光中的大品散文11-01

余光中的散文06-13

余光中散文09-12

余光中的经典散文10-08

余光中的著名散文10-30

余光中的散文短篇10-29

余光中散文的语言05-24

余光中散文的特色05-24

余光中的散文特色11-15